<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清明節(jié)的第三天,去老家給一直在記憶深處中的外曾祖母墳頭添點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曾祖母出生于1892年,光緒帝18年,歷經(jīng)清、民國、新中國3個朝代??赡苄绽?,因為我記憶中父親叫外曾祖母家的兄弟為李大舅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曾祖母身世有點復(fù)雜,老人家是漣水人,是我奶奶的母親,奶奶的父親病故,外曾祖母就領(lǐng)著我奶奶逃荒要飯,后來生活實在無著,把奶奶留給我們溫家做了童養(yǎng)媳,得到點糧食帶回家去養(yǎng)活奶奶的弟弟。據(jù)奶奶回憶,此弟弟后來去了上海,在兵荒馬亂年代里失落了,10多年前有一位90多歲臺灣老人回來尋親,據(jù)老家老人們推算,可能是奶奶的弟弟,因奶奶、父親都己去世,我們又不在原藉地,沒有聯(lián)系上。外曾祖母后來就成單身一人,當時社會動亂,強盜惡人就上門搶人(搶寡婦),外曾祖母就逃向新集王新莊閨女家,也就是我們溫家,當時我的曾祖母打開門把外曾祖母迎進門,然后從家里拿出一掛鞭炮放起來,和搶人的講:你們不要再搶了,她已是我們溫家人。然后安排外曾祖母和我三老太爺當天結(jié)婚,于是外曾祖母就成了我們的三老太太,原來和我曾祖母是親家關(guān)系轉(zhuǎn)變成了妯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老太爺去世早,我爺爺又在壯年去世,等到我自家曾祖母、曾祖父去世,外曾祖母就合并到我們家,成了我們家一員當家人。我的兄弟4人都是外曾祖母帶大的,我們兄弟都尊稱外曾祖母為老太太。記憶中的老太太很勤勞,性格很好,周邊有事很樂意去幫忙,記憶中一件事:別人家老人去世,叫外曾祖母去親戚家送信,那時候沒有電話,都是上門去通知,外曾祖母從早到晚一天跑了有200里路。奶奶曾講:“前后三莊,誰家下個小貓小狗都離不了我媽媽”。還有就是外曾祖母有一個給人掃溜治病的手段,不少人頭臉腫、腿疼什么的,讓我外曾祖母用掃帚、刀什么的,念叨念叨就會好轉(zhuǎn)。醫(yī)學(xué)不發(fā)達時代,大概是一種心理安慰。記憶中前后莊都官稱外曾祖母為溫三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曾祖母在我們家一直過到91虛歲,我們?nèi)覍λ先思叶己芎?。?0歲時,我父親為我外曾祖母準備了棺材、壽衣,一直放在家里,因為那時沒有什么家具,奶奶會把一些過時換季的衣服放在棺材里面存放,到季節(jié)再拿出來穿,好像還放過一階段糧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82年秋天,外曾祖母去世,當時半夜時奶奶叫我,講老太太可能不行了,因為我那時不太懂事,看看老太太精神還好,就出門向西到另一宅子去,半路,奶奶叫我,講老太太走了,我趕緊回去,幫助我奶奶一起把外曾祖母衣服換上,然后和奶奶一起把老太太抱下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太太去世那年,我18歲,是我們家里我記事中走的第一位親人,我想念了很長很長時間,一直到現(xiàn)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回老家都會到老人墳頭去看看,2018年我們夫妻倆去給老人樹了碑。后來因政策當?shù)卮逦驯瓜?。今天我回家把碑扶正一下,為老人燒把紙,寄托一下思念?lt;/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外曾祖母和我三老太爺有一女兒,嫁在灌南縣百碌吳莊,女兒家有2個兒子和幾個女兒等后代,幾年前其大兒子(我表叔)以及一個姑奶家一位表叔和我一起去給外曾祖母添過一次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追憶的事情有點遠,外曾祖母去世已44年,一些故事都已經(jīng)有100多年,那時人的生活很艱難。感謝老人一代代傳承,讓我們來到人世。我們現(xiàn)在是有衣服穿,有飯吃,有物質(zhì)享受的時代,回憶一下老人,一是對老人的追憶,記得家庭歷史,記得家庭老人的勤勞善良;二是能記得近代社會的艱苦,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祝老人家安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2025年4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