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天該怎樣描繪?長期以來,困擾著語文老師。在學(xué)生的筆下,描摹春天的語句,大多來自作文選。死記硬背的句子,嫁接在文章中,難免東施效顰,貽笑大方。豈不知脫離觀察,何談春天景美?又何談景中寄情?</p><p class="ql-block"> 讓學(xué)生記住春天最好的方式:大人們帶孩子到郊外田野里,去森林公園,去花團錦簇的廣場等,去找春天。</p><p class="ql-block"> 今天星期六,是清明小長假,又是雙休日,很多在外打拼的鄉(xiāng)人返鄉(xiāng)掃墓,于是乎縣城水門塘森林公園便熱鬧起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爸爸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哥哥姐姐帶著自己的弟弟妹妹,阿姨帶著外甥外甥女,姑媽帶著侄兒侄女,不約而同地驅(qū)車來到水門塘公園,去尋找春天。</p><p class="ql-block"> 有親情陪伴,去尋找春天;時下又正值陽春三月,春天便更顯溫暖溫馨了。徜徉在公園內(nèi),也許是孩子們一生最美好的記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森林公園漫步,各種花香混和著,迎面撲來,讓人肺腑陶醉。不必說紫荊花恣肆地開著,也不必說紅色、白色和粉紅色的海棠爭奇斗艷,也不必說梨花晶瑩如雪,單是花廊架上的紫藤蘿就有無限風(fēng)景:一串串紫色和白色的花穗從架上垂下,像飛流直下的花瀑,像羞澀的少女,沒有蜂蝶造訪,花兒們并不感到寂寞孤獨。它們像趕趟兒似的,擠擠挨挨,張望天上一輪艷陽。</p><p class="ql-block"> 盛開的花串引來了一群小女生,她們仰頭張望,口中不時發(fā)出贊美:“花兒好美呀!自拍打卡,把春天留??!”</p><p class="ql-block"> 看著她們專注的目光,聽著她們連聲稱贊,我不由得感觸:假使她們用審美的雙眸去觀察花之美,記住春天的美貌,那么她們的日記里、作文里又多了一段甚至一篇景物描寫。這種觀察是積累素材的第一步,為寫作積累經(jīng)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群小男生在林間草坪上追逐打鬧,玩的可開心了。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感知春天,從林地上撿起枯樹枝當(dāng)劍,一對一PK,嘴里喊著:“看劍,亢龍無敵劍!”。他們挪移腳步,或進前一步,用劍橫掃。或退后一步,橫劍抵擋。打得難解難分。</p><p class="ql-block"> 同時上演的是一出摔跤大戲。先一對一挑戰(zhàn),雙方彎下腰,雙手在胸前晃動,在尋找機會進攻,一旦機會成熟,近前一步,雙手摟住對方的腰,再用后腳上前卡在對方一側(cè),一個轉(zhuǎn)身,對方被摔在草坪上。給勝利者的獎賞是小伙伴的贊美聲,還有齊刷刷的掌聲。對于勝利者來說,滿滿的自豪感。</p><p class="ql-block"> 也許是比賽不夠精彩,不夠刺激,劇情有點單調(diào),不知是誰的主意,還是心有靈犀,一場混斗閃亮登場。他們追逐著,閃轉(zhuǎn)著,吶喊著,像一條游動的長龍,好不活潑熱鬧。孩子們的世界比較單純,盡情地玩耍才能健康快樂成長。</p><p class="ql-block"> 當(dāng)他們把森林公園摔跤一事寫進春天里,一段美好的回憶就是一篇春天的敘事詩。記住春天,記住嬉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義的事莫過于放風(fēng)箏和捉蝌蚪??窗桑诠珗@中心廣場,男孩子學(xué)著父親的樣子,左手握著線輪,右手收放線的長短,那高天上的風(fēng)箏輕盈地抖動著,像一條自由自在游動的小魚。藍天是碧藍的大海,白云是起伏的波浪,風(fēng)浪游弋在云朵里,遠遠地望去,像出沒風(fēng)波的小船。少年正聚精會神地仰望,手在感受著長線被風(fēng)及風(fēng)箏牽扯的張力。</p><p class="ql-block"> 放風(fēng)箏考驗持久的專注力,而捉蝌蚪則考驗反應(yīng)能力。森林公園四周及中心地帶,不乏有幾片池沼。春天來了,池沼里青蛙一片鳴唱,呼朋引伴,唱著能聽懂的情歌。它們的小可愛便是情歌的結(jié)晶。小女孩在爸媽的幫助下,在池沼邊靜靜地等候,一旦小蝌蚪游到岸邊近處,大人便躡手躡腳地將小手柄網(wǎng)插入水中,將可愛又憨憨的小家伙捕獲。小女孩也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伸手去捉,捉到捉不到,也不重要,重在玩的樂趣。</p><p class="ql-block"> 當(dāng)孩子們長大,回憶起童年或少年的往事,或許放風(fēng)箏和捉蝌蚪應(yīng)是有趣味的事。他們憶趣事,寫趣事,記住春天。</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些中學(xué)生比較安靜,他們佇立在池沼岸邊,手牽著細長的柳條,眼睛專注地看池沼中央。一支支枯荷耷拉著小腦瓜,端立在水上。陽春已經(jīng)來臨,它們還沒被去冬的嚴寒摧枯拉朽,作謝幕表演。它們似乎沐浴春天最后的陽光,正蘊蓄著一種力量,等待著“小荷才露尖尖角”那瞬間的驚嘆;等待著“接天蓮葉無窮碧”的壯美景觀;等待著荷風(fēng)四面送香氣的留戀忘返。</p><p class="ql-block"> 柳是春天的信使,荷是夏天的天使,從古至今,無數(shù)園林設(shè)計師都將兩者積聚在一起,成為池沼造景絕配,再輔以亭,輔以水榭,從岸至水,完美過渡。蘇州拙政園內(nèi)的四面荷風(fēng)亭便是柳荷造景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 還有幾位寫生的美術(shù)學(xué)生坐在另一方池沼岸邊木椅上,靜靜地望著池沼內(nèi)的杰作,只見:枯死的香蒲高舉著箭葉,一片黃白色,在黃白的下方,水面之上露出整齊的嫩生生的香蒲細葉,上黃白,下翡翠,大自然用心良苦,賦予幸運的香蒲以奇幻的魔術(shù):巧奪天工的漸變色。一番觀察之后,他們蘸油彩,運筆勾勒心中最美的春天。</p><p class="ql-block"> 記住柳荷,記住春天;記住香蒲,記住春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下午去水門塘森林公園游玩,看見小孩子和大孩子在陽光下或玩?;蜻h眺,與他們在校園里判若兩人,不竟感從中來。自從實行中小學(xué)生雙休以來,他們終于走出家門,到春天的懷抱里暢游。一方面他們需要自己支配空閑時間,去觀察美妙的大自然,觀察美麗的春天,觀察變幻的四季。另一方面他們需要利用閑暇時光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我們語文老師都抱怨學(xué)生不會寫春天,不會寫景。我們的家長也抱怨孩子的作文干巴巴的,沒有味道。正當(dāng)山重水復(fù)疑無路之際,實行雙休日是一個契機,家長配合老師做好陪伴,讓孩子們走進春天,觸摸春天,描繪他們心目中的春天。只有親身經(jīng)歷,才能記住多姿多彩的春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