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曹錫</p><p class="ql-block"> 1910年出生,陜西漢中人,中國革命軍第15集團軍第52軍第2師上等兵。在1939年的第一次長沙保衛(wèi)戰(zhàn)中犧牲,年僅29歲。</p><p class="ql-block"> 1939年,曹錫在第一次長沙會戰(zhàn)的一場戰(zhàn)斗中,在戰(zhàn)友全部犧牲的情況下,獨自使用機槍和手榴彈守衛(wèi)陣地,打退日軍數次進攻,共擊斃日軍400余人。</p><p class="ql-block">曹錫的事跡被《大公報》《中央日報》及國外媒體所報道,稱他為“中國兵魁”“最勇敢的抗日軍人”“抗戰(zhàn)中殲敵最多的猛士”。</p> <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日軍為了占領長沙發(fā)起了一場規(guī)模?進攻。在這個緊急時刻,曹錫所在的第15集團軍下面的第52軍第2師接到了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守住新墻河這一道防線,盡量阻止日軍向前推進。</p><p class="ql-block"> 天剛蒙蒙亮,新墻河的霧氣還稀稀拉拉地沒完全散掉。曹錫緊緊握著那把捷克式輕機槍,手心出的汗把槍托上的深褐色木紋都給浸濕了,印出一大塊深色來。</p><p class="ql-block"> 這已經是他在王家牌樓駐守的第7天了?,F在陣地上就剩他一個人,眼看著離天亮越來越近</p><p class="ql-block"> 就在離他20米開外的戰(zhàn)壕里,靜靜的躺著50多?具戰(zhàn)友的尸體,個個都保持著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的動作,身上凝固的血跡在剛有點亮的天色里泛著暗暗的紅光。</p><p class="ql-block"> 到了后半夜4點,日軍第6師團的大炮就開始轟了,把安靜的夜空震的很?恐怖?。曹錫此時貓著腰躲在破破爛爛的掩體后面,心里默默數著炮彈落下的間隔時間,這是老兵在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保命經驗。</p><p class="ql-block"> 等到第3次炮擊剛一停,他“嗖”地一下就躥了出去,手里還拎著自己制作的“手榴彈捆一塊兒的大炸彈”,他看準時機瞬間甩到了30米開外的一個彈坑那里。</p><p class="ql-block"> 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泥沙和敵人被炸得漫天飛揚,六個影影綽綽的日寇還沒來得及喊疼,就被炸得粉碎,連個全尸都沒剩下。</p><p class="ql-block"> 這時曹錫身上那套作戰(zhàn)服早就被彈片給劃得稀巴爛,一條條的就跟破布條似的。他右腿中了槍傷,就隨便用綁腿給草草包了一下。</p><p class="ql-block"> 他還記得班長臨死之前,塞給他一包“哈德門”香煙。這時那包煙正安靜地躺在他胸前的口袋里呢,被他身體的溫度焐得暖和的很!</p><p class="ql-block"> 就在日軍第三次發(fā)起沖鋒時,日軍那獨有的尖叫聲傳過來的時候,這個從陜西漢中農村來的漢子突然就想起自己離家前那天晚上的事兒。那時候,母親把家里最后半塊麥餅塞到他行囊里,那雙手抖得厲害,兒行千里母擔憂!</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9點的時候,曹錫的機槍槍管已經都打得通紅通紅。</p><p class="ql-block"> 他拿起最后半壺涼水就往槍身上澆,那水一碰上熱槍管,立馬變成水蒸氣,升騰起一片白霧,把他眼睛都給遮得看不太清楚前方。</p><p class="ql-block"> 這時日軍特設工兵隊打算用沙包堆個臨時掩體來當掩護。曹錫怎么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他瞅準時機,突然伸手抓起旁邊陣亡戰(zhàn)友的中正步槍,“砰砰砰”連續(xù)三槍,每一顆子彈都沒有浪費,3名工兵一下子就被打得仰面朝天倒下。</p><p class="ql-block"> 曹錫這種靈活的作戰(zhàn)方式就像煙霧彈一樣,他打一會兒機槍后又立馬換成步槍,把日軍給忽悠得暈頭轉向,他們還以為這邊守軍至少有一個加強排,導致他們更不能肆意進攻。</p><p class="ql-block"> 到了中午曹錫的手頭彈藥馬上就要用完了。他把最后20顆手榴彈分成3組,然后用綁腿的布條把它們系在自己腰間。</p><p class="ql-block"> 可就在這時,日軍的敢死隊一下子沖到陣地十米以內的地方。平時不怎么愛說話的曹錫,這時候突然大聲吼叫起來,那聲音大得不得了。此時的他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無懼任何日軍。</p><p class="ql-block"> 他不停地把手榴彈一顆接一顆地朝敵人那邊扔了過去,“轟轟轟”,手榴彈在敵人堆里炸出了像扇子形狀的一片死亡區(qū)域。</p><p class="ql-block"> 炸藥的煙都還沒散,曹錫就已經端起刺刀,朝著剩下沒死的3個日本兵就沖過去了把他們全部解決掉。</p><p class="ql-block"> 曹錫的部隊生活是從1937年開始的,那時候雨下得特別大。當時在征兵的地方,有個軍官突然問他為什么要參軍。</p><p class="ql-block"> 那時曹錫只上過兩年私塾,沒什么文化,但是他在登記表上用力按了個紅紅的手印。</p> <p class="ql-block"> 鏗鏘有力就說了一句話:打小鬼子,保護咱家鄉(xiāng)的老百姓。</p><p class="ql-block"> 后來在臺兒莊打的那場大戰(zhàn)役里,他只憑一根扁擔就活捉了單個的日本小兵。</p><p class="ql-block"> 就因為這事兒,他得了個“甲種一等勛章”,還獎了5塊大洋。不過他最后把那5塊大洋都讓人全部帶回老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等到下午3點援軍趕到了王家牌樓的陣地的時候,參謀部的戰(zhàn)報員就在作戰(zhàn)日志上寫了一句話:守軍的曹錫部隊打死了400多個敵人。戰(zhàn)后被香港《大公報》稱為“中國兵魁”。</p><p class="ql-block">其實真正讓日寇害怕的,是曹錫在走投無路的時候展現出的聰明辦法。#春日生活打卡季#?</p><p class="ql-block"> 他特別機靈,把那些彈坑連在一起做成了掩體,還把日軍的尸體堆起來當成臨時的防御工事,甚至把撿到的擲彈筒也拿來對著敵人打,把敵人的火力幾乎全部給壓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天黑下來的時候,曹錫終于被人用擔架抬下了戰(zhàn)場。此時可以看見戰(zhàn)場上到處都是丟棄的東西,有十一挺壞掉的機槍,三百多個子彈殼,還有四十多把彎了的刺刀。</p><p class="ql-block"> 這個創(chuàng)造了打仗奇跡的士兵一直都沒說話,直到衛(wèi)生員說要把他送到后面去,他卻突然動起來坐直了身子著急地問道:我的槍哪兒去了?此時此刻他的整個神經都是繃緊的!</p><p class="ql-block"> 就在這個時候,在新墻河對面的日本軍隊營地里,軍醫(yī)正在寫一些奇怪的病例報告:</p><p class="ql-block"> 有三個還活著的士兵不知道怎么搞的,一直發(fā)抖,不管吃什么藥都不管用!</p><p class="ql-block"> 這場戰(zhàn)斗整整打了7個小時,除了關于生死的戰(zhàn)斗,在軍事學院的學習資料里,被當成了一個人防守作戰(zhàn)的典型案例來教學。</p><p class="ql-block"> 但其實最讓人感動的,往往都是那些沒有被寫進歷史的內心無懼無畏的細節(jié)。</p><p class="ql-block"> 曹錫的右手指節(jié)因為不停地扣動扳機,已經嚴重變形,再也恢復不到以前的樣子。當他在昏迷中的時候嘴里還一直念叨著陜西某個村莊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那包沾了血的“哈德門”香煙,后來被一個戰(zhàn)地記者當作寶貝一樣,珍藏了五十年。</p><p class="ql-block"> 歷史的重量,有時候就藏在那些普通士兵做出的決絕選擇的瞬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