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這個桐花紛飛的清晨,我們懷著沉痛的心,送別我們最親愛的母親。磚縫里鉆出的蒲公英沾著露水,那是母親生前最愛念叨的“地氣兒”,如今卻成了刺痛我們眼睛的淚光。</p><p class="ql-block"> 母親生于饑荒年月,二十六歲扛起全家生計。她總說自己是屬駱駝的,再苦的日子也能從骨頭縫里榨出甜味。鬧災(zāi)荒的時候,她挖觀音土,自己啃樹皮吃野菜,把最后半碗糊糊留給發(fā)高燒的奶奶。那些年月的傷疤烙在她腿上,卻成了我們童年最溫暖的睡前故事。</p><p class="ql-block"> 父親走時我才七歲。記得那年冬天飄著雪霰子,母親把供銷社發(fā)的勞保手套拆了,給我們改棉鞋。煤油燈下,她咬著線頭說:“人活著就是塊補丁,縫著縫著就厚實了?!焙髞砦覀儾胖?,她每天晚上做醬菜,手指被鹽水泡得潰爛,卻總在我們面前把手藏在圍裙下。</p><p class="ql-block"> 今天,大家匯集在這里,送我們母親最后一程。</p><p class="ql-block"> 此刻站在這里,我的膝蓋還在發(fā)顫。母親枕過的蕎麥枕就擺在靈前,枕巾上還留著止痛膏藥的氣味。前年春天,她還攥著我的手說:“清明記得給你爸添墳燒紙錢,給咱家的菜圓撒石灰”,現(xiàn)在她的指甲蓋卻已經(jīng)泛了青。</p><p class="ql-block"> 母親這輩子最怕麻煩人。就連臨終前疼得滿床打滾,也不肯讓護士多打一針止痛劑。她總說人活著要像門前的梧桐樹,風(fēng)來了就彎彎腰,雨過了照樣支棱著??晌覀冎浪@棵樹早讓冰雹砸得千瘡百孔——二十五歲嫁到我們程家,三十八歲守寡,背著四張嗷嗷待哺的嘴,硬是在那些年月里把我們都送進了學(xué)堂。</p><p class="ql-block"> 雖然對這樣的時刻早有思想準(zhǔn)備,但此時此刻,我們還是抑制不住內(nèi)心的無比悲痛。</p><p class="ql-block"> 就像所有人離開這個世界時,都應(yīng)該獲得一份恰如其分的的評價和贊頌一樣,我們也該給我們的母親致一份完美的悼詞。然而,當(dāng)我們歸納和總結(jié)母親的人生時,卻發(fā)現(xiàn),很難用簡單的詞匯來概括她。漂亮美麗的、聰明能干的、富有愛心的、樂于助人的、積極上進的……等等等等詞匯,根本就不足以表達她的豐富與全部。我們的母親,經(jīng)歷了人生許許多多的風(fēng)浪,是一個個性鮮明的人,是一個自強自立的人,是一個將突出的優(yōu)點和突出的缺點完美融于一身的人。作為后人,我們不想用那些高大空洞的詞匯來形容我們的母親,而更愿意回憶母親在我們的生命里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溫馨的、幽默的點滴,作為我們對生命的一份感悟。</p><p class="ql-block"> 在這個告別的時刻,我們想對母親說:</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是我們的榜樣,也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動力。 記得小時候,父親走后,您帶我們艱辛生活。您讓我們長大成人后看祖國的大好河山和人文景觀,告訴我們,世界很大,應(yīng)該出去看看。您總是鼓勵我們,要敢于走出家門,走向更廣闊的天地。我們兄弟姐妹后來有勇氣紛紛遠(yuǎn)赴異地,在別人的城市里奮力打拼,安身立命,與您的一貫教育和鼓勵是分不開的。</p><p class="ql-block"> 記得那年發(fā)大水,老屋后墻塌了半邊。母親把發(fā)霉的玉米餅揣在懷里焐軟了,掰成四瓣分給我們。她自己蹲在漏雨的灶間嚼苜蓿根,第二天照樣穿著漿洗得發(fā)硬的藍布衫去地里干活。那年月多少人勸她改嫁,她總把補丁摞補丁的衣襟扯平:“我有四個金疙瘩,夠吃三輩子?!?lt;/p><p class="ql-block"> 我們家的木格窗永遠(yuǎn)糊著新窗紙。母親說日子再苦,透進來的光都得是清亮的。她能把化肥袋染成天青色給姐姐裁連衣裙,能用棉手套拆出棉線織毛襪。有年除夕,小姨送來半碗豬油,她愣是熬出三罐油渣,撒在野菜粥里香了我們整個正月?,F(xiàn)在想來,她怕是連油星子都沒沾過嘴唇。</p><p class="ql-block"> 媽媽, 您是我們這個家庭的舵手。在許多問題上高瞻遠(yuǎn)矚,眼光異于常人。在到處宣揚“知識無用論”的年代,您卻鼓勵我們讀書,告訴我們,“知識就是力量”。毅然決然把我們送到教學(xué)質(zhì)量好的學(xué)校去學(xué)習(xí),我們的人生,因您的睿智和堅持而改變。</p><p class="ql-block"> 母親的手藝在十里八鄉(xiāng)是出了名的。誰家媳婦坐月子,她準(zhǔn)托人捎去繡著石榴花的抱被;哪戶老人做壽衣,她連夜趕工不收分文。前年鄰居家著火,她把自己陪嫁的緞子被面塞給人家,回頭把我們蓋了二十年的棉花胎又彈了彈。她說:“東西是死的,人是活的。”</p><p class="ql-block"> 可這位菩薩心腸的婦人,對自己卻狠得讓人心疼。肺氣腫發(fā)作時憋得臉發(fā)紫,還要摸黑給孫輩納鞋底。前年她摔傷,躺在家里的床上,硬是不讓通知外地工作的子女。等我們趕回來,看見她正哆嗦著下地做飯,白發(fā)晃得我們心疼。</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不僅有一顆憐憫慈悲的心,更有一副熱心腸。您總是盡自己的最大可能,幫助和救濟周圍的人。不少人,都因為您的幫助,從而改變了命運。今天為你送行的人群里,就有不少人受到過您直接或間接的幫助。大家對您感激在心。</p><p class="ql-block"> 靈前白燭搖曳,恍惚又看見母親坐在舊凳子上。她總說人走了就是回土里歇著,讓我們別哭花了臉??晌覀冊跄懿豢薨??哭那雙納過千層底的手再不能給我們掖被角,哭那副扛過百年風(fēng)雨的肩頭再不會因我們的歸來而顫抖,哭那個裝滿人間疾苦卻依然溫?zé)岬男靥?,永遠(yuǎn)停在了立春前最冷的黎明。</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是一位非常熱愛生活的人。在物質(zhì)極其貧乏的七八十年代,我們家的桌上鋪著精致鉤花桌布,床上鋪著講究的純棉被子,您用碎花布給女兒們做各種漂亮的裙子,用咔嘰布給兒子們做海軍衫。在沒有足夠換洗衣服的年代,愛美的您經(jīng)?;氐郊揖土⒖贪淹獬龅囊路撓?,疊平放整齊,再換上粗布大褂干活。您說,這叫“內(nèi)外有別”。您從不讓自己蓬頭垢面示人。您的言傳身教,讓我們懂得,即便在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里,也要保持愛美之心,也要保持干凈整潔,保留做人的起碼尊嚴(yán),做一個有體面的人。</p><p class="ql-block"> 媽,您看院子里您種的月季冒花苞了。您教我們腌的酸菜正在陶缸里咕嘟冒泡,您給重孫子縫的老虎帽還差最后一道金邊。您常說人活一世就像點油燈,要亮就亮個透徹。如今您這盞燈是熬干了,可您看看靈堂外擠擠挨挨的花圈,看看那些被您暖過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的腳步,看看我們兄弟姐妹挺直的脊梁——這不都是您捻亮的燈芯子嗎?</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是一個善良的人。經(jīng)歷了人生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看到了許多人命運的起起伏伏,您把自己寶貴的為人處世原則傳授給我們,那就是,任何情況下,都不要勢利,要以善意待人,盡力幫人。我們都謹(jǐn)記了您的教誨。</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春天,西山的日頭要落了。您放心,我們會照著您搓麻繩的勁頭過日子,會記住您舀米時總要抹平量斗的較真,會學(xué)著您給乞丐盛飯時故意背過身去的體貼。您種在我們骨血里的善良,會在兒孫們的血管里繼續(xù)奔流。</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不止一次說過,我們就是你今生最大的財富和驕傲。您也為我們家族的優(yōu)良遺傳基因而自豪。您曾幽默地說,咱們家“小公雞穿高跟鞋,虱子都是雙眼皮”。作為子女,我們都在各自的位置上努力著,我們不會讓您失望。</p><p class="ql-block"> 母親最見不得人掉眼淚。那年地震,她抱著襁褓中的小弟,拉著我們鉆進八仙桌底。房梁吱呀作響時,她竟哼起梆子戲:“穆桂英掛帥出帳來,抖一抖鎖子甲響叮當(dāng)...…”瓦礫堆里傳出的戲文,成了我們記憶里最安心的搖籃曲。</p><p class="ql-block"> 骨刺的疼痛把她折磨成彎腰的老槐樹時,她仍堅持每天梳頭抹雪花膏。前年冬天那夜,她突然要穿壓箱底的靛青斜襟衫,扣子系到最上面那顆:“走要走得體面,別讓孩子們看見邋遢相?!蔽覀冞@才明白,她連告別都要教我們最后一課。</p><p class="ql-block"> 媽媽, 作為母親,您不僅教會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用生命的最后時光引發(fā)我們對“生與死”的思考。今天, 我們含淚回憶您的點點滴滴,內(nèi)心充滿對您的無限敬意和感激之情。</p><p class="ql-block"> 她這輩子最金貴的,是鎖在桐木箱里的碎花衣裳。每年六月六曬霉,總要撫著月白色盤扣說:“日子再難,也得存點體面?!笨僧?dāng)小侄女上小學(xué)那天,她連夜拆了衣裳改襯裙??p紉機的嗒嗒聲響到雞叫,碎綢子像雪花落滿她花白的頭發(fā)。</p><p class="ql-block"> 母親總說自己是棵歪脖子樹。那年發(fā)大水,她把家里最后半袋玉米面塞給逃荒的孕婦。那晚我們餓得睡不著,聽見她在灶臺邊刮面缸底。月光漏過茅草屋頂,照著她佝僂的脊背,像張拉滿的弓。第二天她帶我們挖灰灰菜,教我們給苦日子鑲上鋸齒邊的花邊。</p><p class="ql-block"> 媽媽,謝謝您!謝謝您給了我們端正的容貌、健康的身體、聰慧的頭腦、各自的天賦和一顆善良的心。我們延續(xù)著您的生命,同時,我們會把您的優(yōu)良美德和品格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p><p class="ql-block"> 永別了,我們的母親。黃泉路遠(yuǎn),您慢慢走。來年清明,我們帶著您最愛的梔子花去看您。那時墳頭青草該有寸許高了,就像我們思念的長度。</p><p class="ql-block"> 此刻,八仙桌邊再不會有她納鞋底的身影,搪瓷杯托上的藍漆卻還留著她的指甲印。她補過的搪瓷盆仍在灶臺接雨水,納的千層底還剩七雙沒穿破。這些帶著她手溫的補丁,正在幫我們縫補沒有她的人間。</p><p class="ql-block"> 媽媽,您看泡桐樹又抽新芽了。您教我們認(rèn)的灰灰菜在墳頭發(fā)了芽,您念叨的“地氣兒”正順著草根往上躥。您留下的那桿良心秤,我們傳給孫子們了——稱得出五谷斤兩,更稱得清善惡人心。</p><p class="ql-block"> 安息吧,媽媽!您種在我們骨血里的東西,比墓碑更久長,比春風(fēng)更綿密,比屋檐上的青苔更懂得如何生長。來年清明,我們帶您最愛看的蒲公英來,讓白絨球替您撫摸這些您愛了一輩子的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