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昵 稱:天涯<br>美篇號:39186845</h1> <p class="ql-block">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标柎喝拢乙哺艘话扬L——下江南。懷揣著對詩意春光的憧憬,來到了向往已久的揚州瘦西湖,開啟一場與春的浪漫邂逅。</p> <p class="ql-block"> 來到瘦西湖,先了解為何叫瘦西湖。原來是清朝乾隆年間,一位來自杭州的末九流詩人,寫了這么一首詩:“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yīng)喚作瘦西湖。”因此揚州人最應(yīng)該感謝這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詩人——汪沆。</p> <p class="ql-block"> 進入瘦西湖的南大門,“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美妙意境便撲面而來,一幅如詩如畫,美不勝收的春日長卷在眼前徐徐鋪展。沿著春之河堤,瘦西湖佳景“長堤春柳”映入眼簾。亭柱上刻著一副對聯(lián),“佳氣溢芳甸 宿云澹野川”,將整個瘦西湖的楊柳依依以及山野之趣描繪的惟妙惟肖?!伴L堤春柳”堤長600余米,旁邊的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樹樹桃花見柳花,桃紅柳綠,姹紫嫣紅。這一景在煙花三月的季節(jié)是其最美的寫照。仔細觀賞,堤邊垂柳依依,細長柳枝隨風搖曳,恰似綠衣仙子翩翩起舞。那嫩綠新芽宛如大自然精雕細琢的碧玉,鮮嫩欲滴,真真應(yīng)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之詩意。柳林間,柳枝婀娜多姿,隨風翩翩起舞?!皟蓚€黃鸝鳴翠柳”,清脆啼鳴為畫面增添生機,而這堤邊景色,又似“拂堤楊柳醉春煙”所描繪,細長的柳枝仿佛沉醉在春天的朦朧薄霧中,如夢如幻;那如煙似霧的春景,為瘦西湖增添了幾分迷離的美感,朦朧春煙,垂柳沉醉,讓人心醉神迷,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 在“長堤春柳”的一側(cè),是瘦西湖上的一個夏景,叫做“荷浦熏風”。如果夏天來的話,游客自可以在這里看到揚州人自己培育的一種荷花——廣陵紅。 </p> <p class="ql-block"> 移步向前,一泓碧水映入眼簾,這便是貫穿瘦西湖的瘦西湖水,以其說是湖水,其實是河水——和大運河連在一起的保障河。它如蜿蜒玉帶,清澈見底,天光照耀,波光粼粼,“春來江水綠如藍”的秀麗在此盡顯。微風拂過,湖面漣漪層層,如無數(shù)銀片跳躍,靈動溫婉的水串聯(lián)起各處景點,賦予園林生機與活力。</p> <p class="ql-block"> 沿湖漫步,過了“長堤春柳”,眼前就是一座園中園,叫做“徐園”。該園建于1915年,是清代桃花塢舊址,辛亥革命第二軍軍長徐寶山的亭林。月洞門額上草書“徐園”二字,為清末揚州書法家吉亮工所題。“徐園”的主廳館“聽鸝館”是當年徐寶山的饗堂,在“聽鸝館”的門前有兩只1600多年的鐵鑊,是南北朝蕭梁時期的鎮(zhèn)水神物。園內(nèi)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一應(yīng)俱全?!靶靾@”如古樸明珠鑲嵌湖畔,大門磚雕精致,盡顯獨特藝術(shù)魅力。這里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清幽寧靜;園中清池碧水悠悠,魚兒暢游,泛起漣漪。池邊亭臺樓閣古樸典雅,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墻壁詩詞題刻韻味十足,讓人仿若穿越時空,感受往昔文人雅趣。</p> <p class="ql-block"> 離開“徐園”,過了小紅橋之后,就來到了“小金山”。要說揚州人還真是謙虛,湖是瘦西湖,山是小金山,不過這里可跟蘇東坡關(guān)系密切。進來之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彈指皆空玉局可曾留帶去”。從瘦西湖北門出去之后,就是平山堂。當年蘇東坡在那兒紀念他的老師歐陽修時,寫過一首《西江月·平山堂》的詞,其中第一句寫得是“三過平山堂下,半生彈指聲中”,“彈指皆空”就是說的這么一個小典故,而下半句的“玉局可曾留帶去”更有意思。當年蘇東坡特別喜歡跟一江之隔的鎮(zhèn)江金山寺佛印長老兩個人爭長短。他倆在一起抬杠的時候,曾經(jīng)下了這樣的賭注,誰輸了誰把一件值錢東西給對方。結(jié)果蘇東坡說,我身上沒啥子值錢,只有這個玉帶。好,請問東坡大人,您從何而來?我從無處來,那您往什么地方去呢?我往無處去。我們佛教四大皆空,五蘊非有,但不知你想奈何?來,把蘇學士的這條玉帶收了去。于是,蘇東坡的一條玉帶就成了金山寺的鎮(zhèn)山之寶。再看看下聯(lián),“如拳不大金山也肯過江來”。金山寺和揚州只有一江之隔,曾經(jīng)有人揶揄說,揚州太俗連金山都不肯到揚州來,而當?shù)厝诵蕹闪诉@座小山之后,來回應(yīng)這種揶揄之詞。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一個天然大盆景,這是來自于廣西的一整塊兒鐘乳石,每逢梅雨季節(jié),這里就會長滿了青苔,就像一個天然水墨畫。</p> <p class="ql-block"> “小金山”又名“梅嶺春深”,是當年乾隆皇帝來的時候,揚州的鹽商用挖河的泥土和山石堆積而成,是瘦西湖上景點最為密集的地方?!靶〗鹕健庇泄湃说那倨鍟嬍?,靜觀小區(qū),這里還有瘦西湖的鎮(zhèn)園之寶——青花瓷屏風,還有枯木最奇處——枯木逢春。</p> <p class="ql-block"> 從“小金山”院子里的圓門出來,順著湖中小堤一直往前走,就來到了“釣魚臺”。傳說這是當年乾隆皇帝曾經(jīng)釣魚的地方?!搬烎~臺”四面環(huán)水,僅一長堤相連,從空中俯瞰恰似元寶,造型獨特。站在長堤盡頭,透過“釣魚臺”圓洞門,一幅精妙畫卷呈現(xiàn)眼前。南側(cè)圓洞框住五亭橋,五亭橋如巨龍臥波,亭臺似青蓮出水,在綠樹繁花映襯下,古樸典雅;西側(cè)圓洞將白塔收入,白塔身姿挺拔,在藍天碧水襯托下,莊嚴肅穆。右邊若不是因為現(xiàn)在樹長得太高,還可以拍到大明寺里面的棲靈塔。此景借三景,三景皆成畫,既可以說“奇巧精絕”,又堪稱園林借景典范。</p> <p class="ql-block"> 沿湖緩行,只見柳樹、桃花、連翹倒影映湖中,形成一幅優(yōu)美的水墨畫卷。幾只鴨子在河中嬉水,“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場景生動呈現(xiàn),為春日瘦西湖增添幾分俏皮可愛。</p> <p class="ql-block"> 跨過玉板橋,往前走,就可以看到“水云勝概”,這是瘦西湖二十四景之一,在“水云勝概”的一邊,是啟功先生題寫的“瓊枝玉樹”。這一片的樹就是揚州的市花——瓊花,只是白色的瓊花要四五月份才會開放呢。</p> <p class="ql-block"> 在五亭橋的北邊有一塊美食街區(qū),叫做1757美食街坊,在這里游客可以品嘗到揚州特色地方小吃。如果游客累了餓了,不妨在此歇歇腳,品嘗一下當?shù)氐拿朗常^一把吃貨的癮。</p> <p class="ql-block"> 過了“水云勝概”再往前走,就是被稱之為中國最美的橋梁——五亭橋。五亭橋是揚州的城徽,它上面有五座亭子,每一個飛檐翹角的亭角,就像是蓮花盛開的花瓣,因此又叫叫蓮花橋。這座橋建于1757年,是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的時候,楊州的巡鹽御史高恒出資修建的。登上五亭橋,感受春風楊柳中的五亭橋的詩意文化。春日,碧水、綠柳、繁花環(huán)繞,正如“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云橈,夜聽玉人簫”所描繪,古樸典雅,韻味無窮,宛如天然水墨畫卷。</p> <p class="ql-block"> 五亭橋,有一個神奇的現(xiàn)象,中秋時節(jié),橋下的15個橋洞,每當月圓之夜,洞洞含月。洞洞都能倒影一輪月亮的麗影,所以中秋月圓的時候,一定要到這里來看一看瘦西湖的月亮。</p> <p class="ql-block"> 穿過五亭橋,從寫著“步云”的小門過去,就來到了一座寺廟的后院,這座寺廟就是法海寺。這座白塔在揚州有“一夜造白塔”之說。據(jù)說乾隆當年下?lián)P州的時候,覺得此地之景色頗像朕之北海,唯獨缺了一座白塔。陪同皇帝的這位鹽商竟然賄賂了隨行太監(jiān),讓太監(jiān)把白塔畫出來。鹽商看了塔圖之后,用裝鹽的袋子一夜堆積而成。在院子的正對面,我們看到了乾隆當年來到瘦西湖所寫的詩,特別有文采的一首是:“一朵花宮節(jié)凈因,周環(huán)綠水漾波新。影臺畫舫何妨鬧,恰是亭亭不受塵。”</p> <p class="ql-block"> 出了塔院之后,繼續(xù)前行,當看到“玲瓏花界”時,右邊就是九曲橋了。過了九曲橋,我們就看到了這座綠色琉璃瓦的飛檐翹角的建筑物,這就是“熙春臺”,是乾隆當年祝壽的地方。公元1780年,乾隆第5次下江南時,恰逢他70虛歲的生日,就在這兒操辦了他當年的生辰,所以樓臺上也寫著“春臺祝壽”四個大字。</p> <p class="ql-block"> “熙春臺”碧瓦飛甍,富麗堂皇,是典型的北方皇家建筑風格。而對面的兩個建筑,“小李將軍畫本”和“望春樓”,這兩個建筑就則是粉墻黛瓦,典型的南方建筑風格,所以在二十四橋景區(qū)也體現(xiàn)了揚州南秀和北雄隔湖相對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 從“春熙臺”再往前走,我們就看到了一座拱橋,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橋”。杜牧詩云:“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币驗檫@首詩,“二十四橋”名揚天下。然而“二十四橋“到底是揚州的一座橋的名字,還是揚州一共24座橋,這兩個解釋都不能成立,我想留有懸念的省略號永遠比句號更有意味吧。今天,我們走上這座古橋,數(shù)著24節(jié)臺階,欣賞著橋上的風景,我們有幸成為行走在江南風光畫卷里的人。</p><p class="ql-block"> 陽春三月,橋周繁花似錦,花紅柳綠,橋身倒映碧綠湖水,水氣氤氳,亦夢亦幻,仿佛能穿越千年,目睹玉人吹簫的唯美場景。</p> ? ? ? ?? <p class="ql-block"> 過了”二十四橋“左轉(zhuǎn),我們來到了“湖上梅林”。梅林中有四個銅像,這組銅像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四相簪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據(jù)說,揚州芍藥甲天下,有一品種名為“金腰帶”,十分難得。揚州人認為“金腰帶”是祥瑞,將其插在身上的人可以當宰相。昔日韓琦以樞密副使官銜出鎮(zhèn)淮揚。一日,“金腰帶”忽然綻開,韓琦找來最要好的三個朋友共賞。其一為王禹玉,時為監(jiān)郡;其一為王安石,時為韓琦幕僚;還有一人,因病未到。正好司空呂公著來拜,便請其一同入席賞花,并采下來插于腰帶。此四人,后來皆為宰相。因為芍藥,因為“四相簪花”的傳說,簪花亭下的雕塑凝固著那一天“金腰帶”花開的時光。</p> <p class="ql-block"> 春風吹拂,幽然梅開,瘦西湖畔,如詩如畫。瘦西湖的三月,是布滿云煙的時節(jié),朦朧似夢,氤氳若幻,粉雕玉琢般剔透,青綠山水般窈窕。湖畔的梅花,恰是江南的一抹春信,是煙花三月的前調(diào),亦是不可或缺的清雅綺麗。“湖上梅林”是瘦西湖賞梅“網(wǎng)紅”打卡點,亦是“江蘇新晉三大賞梅勝地”之一。梅林總面積約150畝,近萬株梅花遍布湖畔。我們?nèi)サ臅r候,梅花正艷,道旁湖邊,花團錦簇,香艷襲人,再現(xiàn)清代揚州“平岡艷雪”的盛景。</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花更是將“萬紫千紅總是春”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百花園內(nèi),五彩花朵爭奇斗艷。梅花傲立,暗香浮動,讓人憶起“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桃花粉若云霞,杏花白似瑞雪,梨花素潔淡雅,連翹金黃燦爛……它們競相開放,空氣中甜香彌漫,好一派繁花似錦的春日盛景。</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橋”向北,還有一段水路是瘦西湖的北區(qū)。來到北區(qū),可以看到棲靈塔屹立在蜀崗之巔,那里便是大明寺,平山堂,我們沿著這條河岸走下去,感受當年乾隆“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秀美風光。</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臨,明月高懸,“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瘦西湖在月色籠罩下,靜謐神秘,宛如沉睡佳人。月光灑在湖面,波光與岸邊亭臺樓閣、花草樹木相互輝映,構(gòu)成美輪美奐的夜景圖,令人沉醉,不舍離去。</p> <p class="ql-block"> 瘦西湖的春天,自然與人文完美融合,每一處景致皆如詩如畫,每一句詩仿佛都為其量身定制。在這里,我感受著春的生機活力,領(lǐng)略著瘦西湖獨特魅力,這場春日之約,成為我心中難忘的美好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