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圖:弓之木</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坦率地說,筆者用長焦鏡頭拍攝野生鳥類,就是幾年前從鹽城市城郊公園漫步采風(fēng)時開始的,而且關(guān)注比較多的也只是屬于“三有”保護級別的普通水禽黑水雞。或許是新手情結(jié)吧,技術(shù)水平欠佳,攝影器材檔次不高,沒法像那些扛著大炮筒追逐明星鳥種的拍鳥愛好者那樣走南闖北,咱就以菜鳥的身份,以菜鳥黑水雞為練手,沒想到其實這種菜鳥的風(fēng)姿雅韻有時也別具一格,頗有意趣,只要用心,也能拍出不一般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水雞屬于鶴型目秧雞科的涉禽,體型大小與家雞差不多,通體基本為黑褐色,嘴黃色,嘴基與額甲有一大塊醒目的紅色區(qū)域,這是黑水雞最鮮明的特征之一。兩脅具寬闊的白色縱紋,尾下覆羽兩側(cè)亦為白色,中間黑色,黑白分明,這也是黑水雞的一個特色標(biāo)志。腳黃綠色,腳上部有一鮮紅色環(huán)帶,亦甚醒目。游泳時身體露出水面較高,尾向上翹,露出尾后兩團白斑,很遠即能看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開春后即將進入繁殖期的黑水雞,額甲紅得很鮮艷,身上的羽色也由黑變?yōu)樯詈稚?,尾部的白羽屁股更為醒目。為了展示自己的風(fēng)采,在水里和岸邊都顯得十分活躍。雄鳥還經(jīng)常在水面以其特有的大爪為武器,與競爭者激烈打斗,失敗者往往落荒而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水雞是不善飛行的水禽,但遇到驚嚇時,也會迅疾蹬水以“水上漂”的方式起飛,但飛行高度一般不超過一米,飛行距離也僅二三十米左右,并且只會落入水面,而不敢降落于岸上,因為它的應(yīng)急飛行不是常態(tài),不會滑翔減速,在陸上降落很容易傷了爪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水雞的筑巢地通常比較隱秘,雌雄親鳥輪流孵卵育雛,這樣它們的卵就不容易被別的野生動物給盜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水雞的幼鳥生長很快,稍大些的幼鳥喜歡結(jié)伴嬉耍覓食,一般不需要親鳥再予照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夏天來臨,黑水雞常在荷葉上翅舞足蹈。有一次暴雨忽然而至,一只黑水雞興奮不已,在荷葉上水銀般的雨珠中,不停地?fù)亜又岚蛏舷绿鴦?,仿佛也在用肢體語言叫喊者——“讓暴風(fēng)雨來得更猛烈些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黑水雞似乎還有一大“藝術(shù)情趣”——追逐水波中色彩較濃的倒影,使自己置身于特殊光影構(gòu)成的畫幅中,我也因此得到了些許攝影藝術(shù)靈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于是我就想,既然黑水雞有這樣的嗜好,那我也許能在特殊機遇的加持下,拍出油畫感覺的攝影作品呢。這樣的機會終于來了。先看看下面這幅圖吧,你能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說實在的,這幅照片似乎很平庸,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其實不然。一百五十年前,法國畫家莫奈在勒阿弗爾港口創(chuàng)作了一幅《日出·印象》油畫,用美妙的光之變幻及其催生出色彩運動的迷人景象,描繪了晨霧籠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其輕快跳躍的筆觸所刻畫出來的引人靈魂隨之顫動的新頻畫風(fēng),使畫壇誕生了一個在社會產(chǎn)生廣泛影響力的畫派——印象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我的這幅照片與印象派有什么關(guān)系呢?客觀而言,這也是盛夏傍晚暴雨過后湖面的一個真實的局部印象,一只野生動物黑水雞正在水里游弋覓食,而這色彩斑斕的水面并非是污染造成的,而是岸邊植被的模糊倒影、天空薄云透出的霞光同步折射,以及雨后湖水溫差對流與水禽游動導(dǎo)致的水波漣漪共同互動,催生出來的難得的瞬間景象。正如港灣里的晨光與色塊變化,給了莫奈以啟迪而產(chǎn)生了《日出印象》一樣,我也頓生感悟,當(dāng)即于30米外拍攝下來。至于后期并未深度加工,只是稍作裁剪并增加了一點色彩飽和度而已,便得到了下面這幅圖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仔細端詳一番后覺得,雖然這是我拍攝的攝影作品,但實則是大自然的杰作,這種類似印象派的風(fēng)格的照片,大體可遇而不可求,如若沒有多重自然因素的疊加與點綴,是不可能產(chǎn)生這種特殊效果的。由此我也因此而對“人與自然和諧”的真諦有了新的感悟。拍攝黑水雞及其他鳥類,也增添了新的視角和思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這一幅“靜謐的天鵝湖”,是去年歲末在鹽城海堤濕地所攝,一個野生大天鵝小家族正于湖中心溫馨地休憩,同時也渾然天成地構(gòu)成了一幅美麗畫作。相信您也能從中領(lǐng)悟出更深層次的韻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