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位于江西南昌東湖區(qū),位置在八一大道、北京西路、中山路、孺子路等市區(qū)主干街道的交匯處,原名人民廣場,始建于1952年。</p> <p class="ql-block"> 升旗臺的南側,與之相對稱的漢白玉鐫刻著毛澤東手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映了井岡山道路對于中國革命勝利的意義。</p> <p class="ql-block"> 題詞,位于升旗臺北側,漢白玉鐫刻著江澤民的題詞“軍旗升起的地方”,突出了南昌在中國革命中的特殊歷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廣場: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主要包括以紀念塔為標志的紀念區(qū)、南端的追憶區(qū)、以8塊浮雕為載體的懷念區(qū)和北端的市民休閑區(qū)等四大功能區(qū)。</p> <p class="ql-block"> 紀念塔:位于八一廣場中心,為廣場中的標志性建筑,高53.6米,由臺基、塔座、塔身、塔頂四部分組成。</p> <p class="ql-block"> 八一廣場是南昌市的心臟地帶,江西省最大的城市中心廣場,南昌市和江西省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休閑等活動的重要場所,佇立著由葉劍英元帥題寫的“八一南昌起義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塔頂由一支直立的巨型“漢陽造”步槍和一面八一軍旗組成。</p> <p class="ql-block"> 南昌八一廣場,不僅是江西南昌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還是重要的休閑和娛樂場所。</p> <p class="ql-block"> 2010年,南昌八一廣場: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斗爭、紅都瑞金、萬里長征、敵后抗日、解放戰(zhàn)爭、鋼鐵長城等8塊“軍史浮雕”獲得了國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頒發(fā)的“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p> <p class="ql-block"> 軍史石刻:位于廣場南部直通升旗臺的中軸線上,鋪設了一條49米長4.9米寬,由透明玻璃構成的步行道。步行道下面用三十二塊漢白玉的精美鐫刻,展示了解放軍的成長史,時間從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至2003年“神舟”五號升天,全文八千余字。</p> <p class="ql-block"> 清明,南昌八一廣場探尋老一輩革命家背后的故事。仿佛穿越時空,向英烈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后世。</p> <p class="ql-block">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于山東滕州,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p> <p class="ql-block">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后人熟知,成為永恒的經典。</p> <p class="ql-block">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岳陽樓并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后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p> <p class="ql-block"> 滕王閣主體建筑凈高57.5米,建筑面積13000平方米。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筑,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p> <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游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批準為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 總要來趟滕王閣吧,吹吹贛江的晚風, 燈火璀璨,這座城市的夜晚,一半熱血,一半溫柔……</p> <p class="ql-block"> 春天的色彩,豐富而生動,沒事多出去走走曬曬太陽、曬曬生活,去去霉氣,攢攢快樂。靜心,喜悅又釋然!</p> <p class="ql-block">南昌故都</p> <p class="ql-block">江西師范大學</p> <p class="ql-block">南昌~華潤萬象城</p> <p class="ql-block">南昌~摩天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