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圖/瀟散閑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集提要</h3> 深入哀牢山,峽谷幽深,山高林密,原始森林中的陰森恐怖,各種傳說,依然蒙著神秘的面紗;走過茶馬古道,剪一段時光,煮一鍋普洱,品味曾經(jīng)土司府里風云變幻的年代;在一個云暗天低的早晨,海梗大壩邂逅一只只小精靈,驅(qū)散了漫天的陰翳,人杰地靈的昆明,城陸軍講武堂,西南聯(lián)大,激揚文字,精忠報國,令人熱血沸騰;一路北上,經(jīng)滇僰古道上的五尺道,豆沙關,到達昭通古城,取道鹽津,至長江第一城宜賓。然后,開始了我們新的旅程——長江文脈之旅 本篇為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部分,敬請批評指正。 一、川西秘境<br>二、滇西北尋夢<br>三、人間凈土<br>四、三江并流<br>五、高黎貢山呼喚<br>六、多彩邊陲<br>七、版納風情<br>八、探秘哀牢山<br>九、昆明印象<br>十、滇僰古道<br><font color="#ff8a00">十一、長江文脈<br>十二、平安帖<br>十三、旅行告白<br>十四、附錄</font> 長江,那是華夏大地奔騰不息的生命之脈,它裹挾著歲月的泥沙,流淌著千古的傳奇。我們從宜賓出發(fā),開啟了這一場沿著長江的夢幻之旅。 告別宜賓,我們到達重慶的釣魚臺景區(qū)。釣魚臺宛如一位隱士,靜謐而深邃。那青蔥的草木、古老的巖石,仿佛都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釣魚城,原為釣魚山,其地當嘉陵江、渠江、涪江之口,控扼三江,自古為“巴蜀要津”。三山聳峙,三江匯流,山水相擁。主要景觀有城門、城墻、皇宮、武道衙門、步軍營、等名勝古跡,還有元、明、清三代遺留的大量詩賦辭章、浮雕碑刻。南宋時期釣魚城軍民抗蒙擊元連續(xù)36年,歷經(jīng)大小戰(zhàn)斗200次,釣魚城之戰(zhàn)以“蒙哥大汗戰(zhàn)死釣魚城下,蒙古汗國不得不從歐亞戰(zhàn)場撤軍”的史實而聞名世界,寫下中外戰(zhàn)爭史上罕見的以弱勝強的戰(zhàn)例。 <font color="#ff8a00">釣魚城傲然矗立。這座被譽為“上帝折鞭處”的古戰(zhàn)場遺址,不僅是南宋軍民抵御蒙古鐵騎36年的軍事奇跡,更是改寫世界中古歷史的英雄之城</font> <font color="#ff8a00">護國門 八座城門中最險峻的雄關,左倚絕壁,右臨嘉陵江,題刻“全蜀關鍵”</font> <font color="#ff8a00">護國寺始建于南宋,現(xiàn)為釣魚城博物館,陳列36年抗戰(zhàn)史;忠義祠供奉王堅、張玨等守將牌位,見證忠烈精神</font> <font color="#ff8a00">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工廠遺址,南宋軍民在此碾磨火藥、制造武器,蒙哥汗即被此處火炮擊傷而亡</font> 繼續(xù)治長江東行,便抵達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這是一座獨特的水下文化殿堂,白鶴梁靜臥于江底,像是一部被江水珍藏的史書。透過那透明的觀賞窗,我看到了石梁上密密麻麻的題刻。這些題刻,或記載著長江的水文變遷,或銘刻著古人的詩詞雅興。在那幽藍的江水中,白鶴梁宛如一位沉睡的智者,默默地訴說著往昔的歲月。長江的江水是它的守護者,也是它的傳播者,將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傳遞給每一個前來探尋的靈魂。 <font color="#ff8a00">在重慶涪陵的長江之濱,一座“沉入江底”的博物館靜臥于碧波之下,用現(xiàn)代科技與千年文明對話——這便是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館白鶴梁水下博物館</font> <font color="#ff8a00">地面展廳內(nèi)通過3D投影、互動屏幕等科技手段,解讀白鶴梁的水文價值與歷史變遷,重現(xiàn)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font> <font color="#ff8a00">從地面乘90米自動扶梯深入江底,穿越147米“時光隧道”到達江底40米深處</font> <font color="#ff8a00">在長江底部的觀察窗,拍到的白鶴梁三個大字。白鶴梁上的兩尾石魚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石魚眼與現(xiàn)代水文站“水尺零點”原理一致,古人總結(jié)“石魚出水兆豐年”,通過魚眼位置預測次年農(nóng)業(yè)豐歉。<br>博物館采用“無壓容器”技術,以鋼筋混凝土罩體隔絕江水壓力,同時通過水下廊道的23個觀察窗和28個攝像頭,讓游客在40米深處直觀題刻原貌。地面陳列館則運用聲光電技術,復原白鶴梁歷史場景<br></font> <font color="#ff8a00">石梁上現(xiàn)存165段題刻,包含1萬余字,涵蓋黃庭堅、朱熹等名家書法,被譽為“水下碑林”。北宋黃庭堅所題“元符庚辰涪翁來”尤為珍貴,筆力遒勁,展現(xiàn)了宋人風骨</font> 豐都鬼城,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這里彌漫著一種奇異的氛圍,仿佛超脫于現(xiàn)實世界之外。鬼城的建筑古色古香,廟宇殿堂錯落有致。那一個個陰森恐怖的雕像,講述著地獄的傳說與生死輪回的故事。然而,在這看似恐怖的表象背后,是人們對生命的敬重和對道德的堅守。長江的江水從鬼城腳下緩緩流過,似乎在洗滌著世間的善惡,將人們對生死的思考帶向遠方。 <font color="#ff8a00">豐都之所以被稱為“神曲之鄉(xiāng)”,主要與其深厚的鬼神文化傳統(tǒng)和獨特的民間信仰體系密切相關。這種稱號并非字面意義上的“音樂之鄉(xiāng)”,而是源于豐都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陰曹地府”的核心象征地,與宗教、民俗、文學藝術深度融合后形成的文化意</font> <font color="#ff8a00">奈河橋,傳說中通往陰間的必經(jīng)之路,橋身刻滿鬼神雕像,橋下流水象征忘川,游客需“三步跨過奈河橋”,寓意滌凈前世罪孽。中是奈何橋,右邊是金橋,在世為官清廉者飛升上天,左為銀橋,一生積德行善者投生富貴人家?!澳魏巍倍窒佃笪牡囊糇g,意即“地獄”</font> <font color="#ff8a00">孟婆莊,孟婆湯,喝下孟婆湯,將忘記前世的一切。孟婆是誰呢?據(jù)說孟婆就是那個哭倒長城三百里的孟姜女,專門在奈何橋邊,負責過橋后喝下孟婆湯。豐都鬼城的孟婆湯20塊一碗,清爽解暑??</font> <font color="#ff8a00">鬼門關,象征著生死的轉(zhuǎn)折點,靈魂在此接受審判,善惡有報</font> <font color="#ff8a00">黃泉路,連接陰間與陽間的道路</font> <font color="#ff8a00">亡靈在此回望陽間,表達對生前親人的思念</font> 豐都鬼城絕非獵奇的“恐怖主題公園”,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鏡像。它用建筑、雕塑與儀式,將抽象的生死觀具象為可觸可感的體驗。在這里,陰森的鬼卒、莊嚴的閻羅、悲憫的目蓮,共同編織出一幅關于人性、倫理與信仰的宏大畫卷。若說長江三峽是自然的鬼斧神工,豐都鬼城則是人文的驚心動魄——它讓人在戰(zhàn)栗中敬畏生命,在傳說里尋得安寧。 夔州古城,猶如一部厚重的歷史典籍。古老的城墻承載著歲月的痕跡,斑駁陸離。城門像是歷史的守望者,見證了無數(shù)的興衰榮辱。走在古城的街道上,我仿佛能聽到杜甫的吟詩聲在巷弄間回蕩。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被詩人的才情所浸染。長江的江水灌溉著古城的土地,滋養(yǎng)了這里的文化,讓夔州古城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font color="#ff8a00">復建于2004年的依斗門(俗稱大南門)堪稱現(xiàn)代文物保護典范。原址因三峽蓄水淹沒,1.1萬塊古城門石被編號拆解,在現(xiàn)址按“三原原則”(原規(guī)模、原形制、原工藝)重建。夜幕降臨時,燈光勾勒出12米高的朱紅門洞,與江面倒影構(gòu)成“雙門映月”的奇幻景象</font> <font color="#ff8a00">耀奎塔,面對長江日日夜吹來的風,聽著氣笛聲聲,沉思于奉節(jié)的山水之間,向世人訴說著夔州城跨越三千年的歷史</font> <font color="#ff8a00">李白登舟處 李白因卷入永王李璘叛亂的政治風波,于758年被判流放夜郎。當李白行至夔州白帝城時,朝廷因關中大旱頒布赦令,詩人意外獲得赦免。史料記載,李白接到赦書后“朝辭白帝”,當日即租船順長江東下,輕舟穿越三峽險灘,僅用一日便抵達千里之外的江陵(今湖北荊州)。這就是李白《早發(fā)白帝城》的創(chuàng)作背景。朝辭白帝彩云間…………</font><div><br></div> 白帝城,一座屹立于長江之上的英雄之城。它高聳于山巔,俯瞰著滔滔江水。白帝城的城墻堅固而雄偉,城內(nèi)的建筑錯落有致。遙想當年,劉備在此托孤,諸葛亮在此謀劃天下,英雄們的豪情壯志仿佛還在空氣中彌漫。站在白帝城中,眺望長江,江水洶涌澎湃,如同千軍萬馬奔騰而過。長江見證了白帝城的榮耀與滄桑,它是這座古城永恒的背景,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font color="#ff8a00">白帝城,這座歷經(jīng)千年風雨洗禮的古城,仿佛一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靜靜地訴說著往昔的故事</font> <font color="#ff8a00">山門為磚結(jié)構(gòu)牌樓式建筑,牌樓后為木結(jié)構(gòu)廈間,其上布滿彩繪的浮雕,精美絕倫</font> <font color="#ff8a00">章武三年 4 月,預感不久于人世的劉備,急詔丞相諸葛亮與二兒子劉永、三兒子劉理等趕到永安宮,將國事、家事一起托付給諸葛亮。眼前的塑像栩栩如生,劉備面容憔悴卻眼神殷切,諸葛亮神情凝重而堅定,仿佛能聽到他們在這殿堂之上的諄諄囑托與忠心誓言</font> <font color="#ff8a00">站在白帝山上,俯瞰長江,只見江水滔滔,奔騰不息。遠處,瞿塘峽口的夔門雄偉壯觀,兩岸高山對峙,懸崖峭壁,如刀削斧劈一般?!百玳T天下雄” 的美譽果然名不虛傳,那磅礴的氣勢讓人震撼不已</font> 昭君村。這里山清水秀,宛如世外桃源。昭君村是王昭君的故鄉(xiāng),她的美麗與善良仿佛融入了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膚。村莊里的房屋錯落有致,周圍的田園風光美不勝收。長江的支流如同母親的手臂,溫柔地環(huán)抱著昭君村。昭君遠嫁匈奴,她的勇敢和奉獻如同長江之水,流淌在人們的心中,成為了民族團結(jié)與文化交流的象征。 <font color="#ff8a00">昭君村原名寶坪村,公元前53年,王昭君誕生于此。公元前33年,她以“寧胡閼氏”身份遠嫁匈奴,開啟漢匈和平的傳奇篇章。村中至今保留著西漢時期的生活習俗。我們到時,景區(qū)的工作人員還沒有上班</font> <font color="#ff8a00">娘娘泉相傳為昭君幼年汲水處,泉水從巖石中噴涌而出,清涼香甜,四季不涸。早在宋代有關昭君村的史籍中,就有 “飲其水生美女” 的記載</font> <font color="#ff8a00">通過豐富的文物、圖片、文字以及多媒體展示手段,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了王昭君的生平事跡、出塞和親的歷史背景以及她對民族和睦所做出的卓越貢獻。在這里,你可以深入了解昭君從一個普通的農(nóng)家少女成長為一代名妃的傳奇歷程,感受她身上所體現(xiàn)出的堅韌、勇敢與奉獻精神</font> <font color="#ff8a00">宣詔堂,中堂石顯宣詔命王昭君即刻進宮</font> <font color="#ff8a00">仿漢代建筑,室內(nèi)的家具陳設均按照王翥后人王久益居住時的情景復原,讓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漢代普通人家的生活氣息</font> <font color="#ff8a00">漢白玉雕像,傳為內(nèi)蒙贈送</font> <font color="#ff8a00">紫竹苑 史載:“昭君村又名綠竹村。箭竹參天,遮天蔽日,惟昭君宅內(nèi)獨生紫竹”,紫竹苑因此而得名。苑內(nèi)曲徑通幽,翠竹搖曳,仿佛是一處與世隔絕的世外桃源</font> <font color="#ff8a00">紀念館內(nèi),王昭君和親后生活場景復原</font> <font color="#ff8a00">內(nèi)宅里的一株桃花開得正熱烈</font> 長江不僅僅是一條地理意義上的河流,更是一條文化的紐帶,將我們此次旅程中的宜賓、釣魚臺景區(qū)、白鶴梁、豐都、夔州、白帝城和昭君村等一個個地方串聯(lián)起來。它用江水書寫著歷史,孕育著文化,滋潤著生命。在長江的懷抱中,我感受到了自然的偉大與人類歷史的厚重,這是一次永遠銘刻在心中的旅程。 至此,我們的旅程接近了尾聲。計劃中的丹江口水庫大壩景區(qū)因時間和其它原因而放棄,不再游覽,直接返程,于晚九點,安全返家。 橫跨山河的集體旅行(平安帖)<div><br></div><div>平安歸來!<br></div><div><br></div><div>2025西南探秘行一行32人,安全歸來。<br></div><div><br></div><div>我們以集體的名義,跨越川、滇、渝、鄂、豫五省市,用腳步丈量祖國的多元與浩瀚。<br></div> 商丘出發(fā),一路南下。第一站,川西北的蒼茫與生機在川羌城的碉樓間,回顧那場慘烈的災難,穿越安仁古鎮(zhèn)的青磚巷陌,民國公館的舊時光與團隊的歡聲笑語交織,歷史與當下在此共鳴。碧峰峽的細雨洗滌著綿延的青山,瀘沽湖的碧波映著摩梭人的獨木舟,麗江古城,大理古城,人群熙攘中的偶遇,喜洲古鎮(zhèn)雙廊古鎮(zhèn),在洱海碧波中沉醉;<div><br></div><div>老姆登教堂的鐘聲與怒江峽谷的雷鳴合奏,知子羅村的遺跡,書寫著曾經(jīng)的故事,丙中洛的風光在殷殷召喚、騰沖的火山溫泉、瑞麗的異域風情,翁丁原始部落、娜允古鎮(zhèn)邊疆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景邁山古茶林的文化遺產(chǎn),勐景來的邊境風情,西雙版納的星空夜市,哀牢山的神秘傳說,撫仙湖邊吹過的清風,海埂大壩在滇池上翻飛的海鷗,每行一步都是地理與人文的雙重震撼。<br></div><div><br></div><div>站在西南聯(lián)大的舊址前,望著斑駁的磚墻,恍惚間仿佛聽見了戰(zhàn)火紛飛年代里朗朗的讀書聲。在陸軍講武堂里徜徉,依稀看見勇士們矯健的身影,與我們剛剛走過的瀘沽湖的摩梭情歌、虎跳峽的驚濤拍岸、諾鄧古村的馬幫鈴聲交織在一起,編織成一場穿越時空的夢境。<br></div><div><br></div><div>從昭通古城的五尺道,到豆沙關的懸棺奇觀;從鹽津縣城的吊腳樓,到釣魚城的古戰(zhàn)場遺址;從白鶴梁的水下題刻,到夔州古城的詩碑石刻。每一處古跡都在訴說著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每一段旅程都在加深我們對這片土地的理解與熱愛。<br></div><div><br></div><div>從白帝城“朝辭彩云間”的豪情,到昭君村塞上和親的民族大義,江風裹挾著千年文脈拂過心間,串聯(lián)起中華文明的厚重脈絡。<br></div> 一場旅行,就像一次考試。掂量著我們的思想,意志,力量和品質(zhì)。長途旅行,難免遇到一些問題,我們曾經(jīng)遭遇了雨天行車、道路狹窄、山道落石、掉頭困難、山區(qū)堵車等,好在有驚無險,旅行順利。<div><br></div><div>在旅行中,彰顯了團隊的力量。旅行團所有隊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住宿餐飲安排及時到位,車廂內(nèi)整潔衛(wèi)生,都表現(xiàn)了恪守職責的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作風。<br></div><div><br></div><div>24天時間不短不長,卻收獲頗豐。飽覽了美景,加深了友情,強健了體魄,大家心情舒暢,彰顯了綠野仙蹤團隊快樂旅行的宗旨和溫馨大家庭和諧共樂的團隊精神。新老朋友相聚一堂,杯酒知心,緬懷過往,友誼長存,豪情滿懷。<br></div> 感謝民心驢頭雙華顧問的精心策劃和辛勞付出,感謝靈兒老師熱情認真的財務管理,感謝大海、峰哥住宿餐飲不厭其煩的反復聯(lián)系,感謝鳳霞蘭英艷燕不計繁瑣收發(fā)身份證,感謝其他為保證旅行順利進行而付出的各位旅行官,不再一一列舉。感謝兩位司機師傅的辛苦付出,安全駕駛。感謝各位旅友的配合和一如既往的關心支持密切配合,使團隊旅行圓滿成功。<div><br></div><div>旅行,也是一種修行,用心的旅行,會讓我們學會理解、寬容和付出。旅行中走過的路,灑下的是時光荏苒的印記,而旅途中的凝結(jié)的是心靈深處的芬芳。<br></div><div><br></div><div>一路行來,一路旖旎,云南的天氣,善解人意的溫暖舒適,少數(shù)民族的笙歌蕭鼓,令人心馳神漾,旅行的美好就在不經(jīng)意的美景中展現(xiàn)出來。人說旅行中的美,不在于美景美食飛瀑流泉柳綠花紅,而在于和誰相伴相攜。綠野仙蹤旅行十多年,兄弟姊妹結(jié)下了深厚的友誼,相識相知,旅途中的和諧與共,歡聲笑語成為我們旅途中最美麗的風景。感謝兄弟姊妹之間的互相關照,縞纻之交,笙磬同音,河梁之誼,情同手足,一切都在不言中……<br></div><div><br></div><div>感謝大家的熱情關照,路途中杯羹共甘,一食一飲,彌足珍貴,謝謝了!<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旅行,仍然是一種向往。走遍山河大海,才覺人間值得。人間美好如詩如畫,每一個瞬間都值得去珍藏。紛繁復雜的世界里,蘊藏著美。每一朵云都帶著希望的光芒,每一個花朵,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生命的美好。山川湖海、草木花鳥,每一個美好瞬間都值得珍惜和感悟。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便是生命的不平凡,時間的長河會串起那些美好的回憶,它們?nèi)缤活w顆璀璨的明珠,照亮前行的路。<div><br></div><div>歲月,濃墨處,一場場花香滿徑的相約,新月半彎,一簾幽夢,千種相思,萬般繾綣,都抵不過滄海桑田的變遷,無論歲月如何流轉(zhuǎn),旅行是一種美好,不能忘懷。<br></div><div><br></div><div>時光不老,我已老。如今,只有殘山剩水,晚風夕照,留待的是慢品人間煙火色閑觀萬事歲月長。沉醉在無比美好的氛圍中,感受大自然的饋贈,足夠好了。<br></div><div><br></div><div>“山河不以遠而薄情,行者不以艱而卻步”<br></div><div><br></div><div>花已盛開,濤走云飛,阡陌紅亂,昭示著旅途的召喚,不久之后,我們的旅行將會再次啟航。兄弟姊妹們,下次旅途再相逢!<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旅行告白</h1> 生活并非總是一帆風順。<br>當風雨來襲,心情也會變得陰郁而沉重。我們總會因為一些瑣事而煩惱,或許會因為得失而痛苦,甚至會因為迷茫而彷徨。心情,便如同烏云密布的天空,讓人壓抑得喘不過氣來。<br>但是,旅行會讓我們得到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如同經(jīng)過風雨,總會有彩虹出現(xiàn)。<div><br></div><div>行走在茫茫人世間,一些人一些事,一些遠去的背景,一些塵封往事,一些不曾開口思念,偶爾會在心間蕩漾。那是一種特別的色彩。每當夜幕降臨,萬籟俱寂之時,我們時不時地想起那些曾經(jīng)陪伴我們走過風雨的人。他們的笑容、他們的聲音、他們的話語,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我們內(nèi)心的孤獨和寂寞。思念的心情,如同淡淡的月光,溫柔而綿長,讓我們在孤獨中有了心靈深處的依戀,在寂寞中感受到了溫暖。<br></div><div><br></div><div>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胸廓容得下星辰大海,但不能容忍對你的忘懷。當我們放下所有的紛擾和雜念,靜靜地坐在窗前,看云卷云舒、聽風吟鳥鳴之時,心中思念的依然是你。<br></div><div><br></div><div>春風十里,不如有你!春風十里,不能沒有你!<br></div><div><br></div> 旅行的畫卷是豐富多彩的,它記錄著我們的喜怒哀樂、映照著我們內(nèi)心的真實世界。旅行,讓我們珍惜每個不曾記述的日子,讓用心去感受、去體會、去珍惜有你的那些流年中的感懷。<div><br></div><div>在萬丈紅塵中奔波,在歲月里悲歡,當所有的過往如風里逐漸枯萎的花瓣紛紛飄落,撫盡一場用繁華與燦爛交織成的夢的云煙,在夜的寬容靜默的溫柔里,在纏綿而深情里,我知道,我愛上的,是那一場絢爛的相遇,是我們深情對視的目光,是你不忍轉(zhuǎn)身離去的窈窕身影。我深深的明白,時光已在你發(fā)梢最輕微的顫動中緩緩流走;我亦明白,我無法停止的腳步是我對你最深情的表白。終有一天時光會讓你的身影化成一粒塵埃,永遠散落在我的身后。<br></div><div><br></div><div>我深深的明白,我只是一朵曾經(jīng)飄舞在你的世界的雪花,我的一生也只是劃過你額角的一瞬。從你的發(fā)際落下,輕輕撫過你的臉頰,猶如我的手指撫過你的肌膚。你唇邊的柔軟輕而易舉的隱藏了我的身影,在我的微涼的手中輕輕抬起,未曾落下,我已走完這一生與你交匯的一瞬。<br></div><div><br></div><div><br></div><div>我深深的明白,我只是一片藍色天空里悠悠掠過的流云,陽光穿透我的思念,將我的身影拼湊成一朵夢幻斑斕的花朵,投影在旅途中每一個回眸的時刻,而你也不過是從時光的河流上流走的一朵水花。命運早已寫好了你我的前世今生,今生你我只是你生命中的匆匆過客,我與你終會在時間與空間的交匯的大河中緩緩流離,你我的今生就在這一瞬之后漸行漸遠??墒?,我依然感激,讓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我并不只是一顆冷冷的孤塵,讓我知道總會有一刻在某個細小的角落,會映射著你瑩瑩淚光中,那一襲蕭瑟的身影。<br></div><div><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雜記</h3> 花絮傳完了。實際上不算花絮的花絮。<div>這次出行,相機拍了4800多張照片,手機拍了1200多張照片,幾百個視頻。手機主要作為攝相使用。多數(shù)屬于興之所至的隨手拍,純紀錄性質(zhì)的,極少一部分作為創(chuàng)作作品,其余為花絮。<br><br></div><div>十幾年了,每出次出行都要拍些花絮。沒人要求拍,沒有人催,也沒有人需要,只是一種習慣,一種非常個人的習慣。因為一些人一些事過去了就過去了,就像河流一樣,永遠不會有相同狀態(tài),永遠回不到從前。記錄下來,是偶然,也非常珍貴,于人無關于已有關。若干年后再回頭看這些,就像是時光倒流,那些曾經(jīng)那些過往,像發(fā)黃的書頁,讀到的是心情是敘述的那年那月那時的故事。故事一去不回頭,只有歲月可回首,可是肯定的是已經(jīng)體會不到一些心情了。所以記錄下來的場景和發(fā)生在那些旅行時候的回憶,總是在酵藏中生發(fā)出縷縷清香,留待著一些日子之后的引線,再穿越到回不到的從前。<div><br></div><div>因為是抓拍,多數(shù)是無心之舉,只是留下一些記錄,所以畫面不一定好看,不一定唯美。不一定符合攝影藝術的規(guī)律。貴在隨性,真實。<br><br></div><div>事實上,今天這些記錄已經(jīng)很珍貴了,因為它已經(jīng)是世界上的唯一了。理論上說,不可能再有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人物照片拍出來。</div><div><br></div><div>非常開心的一次旅程。可以肯定的是,這樣的旅程越來越少了。近年的旅游市場越來越成熟,交通狀況的改善,能夠相對輕松地到達的地方也越來越多,活動的范圍也越來越大,然而,我們能夠暢玩的旅程也在逐漸縮短,旅行范圍也在逐漸萎縮,因為我們健康的資本在縮水,一些地方已經(jīng)不再允許前往了,比如極地,比如高海拔地區(qū)。這是不爭的事實。<br><br></div><div>還有很多地方?jīng)]有走到,還有許多要看的沒有看,還有許多該體驗的沒有體驗。所以,非常想大聲呼喊:讓我在這個世界上浪個夠,再向世事低頭。而實際上無關世事,是因為你老了。你越來越走不動了。</div><div><br></div><div>萬卷書還沒有讀到9999,萬里路亦行將老矣,快要走不動了。所以有路可走是幸運也是幸福,但有路不能走,就不禁令人喟然長嘆了!因此,這樣的開心旅程就顯得彌足珍貴。<br><br></div><div>非常感謝一些人或一些事,讓我們從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旅行中,學到了很多,感受了許多。在這個世界里,有三千婆娑,萬般苦厄,都需要人心自渡。旅行如修行,渡我和我渡,是覺明,是開悟。一起旅行是緣起,一起從旅行中得到開心感悟得到快樂隨心,是緣合,是修心所得是福至心靈的回報,是難得的修緣。大家在一起,所有的付出都會有結(jié)果,所有愛心愛往都會得到共同的祝福。非常感謝旅行在路上不忘付出的所有人,一路走來20多天,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幫助,孤舟共渡,引領到彼岸,是善緣的和合。謝謝了!<br><div><br></div><div><br></div></div></div> 一群人外出行走,每天車馬勞頓,大大小小的事務總得有人操勞,非常感謝雙華和民心兩位老大哥,操持得滴水不漏。雙華老大,知識淵博,思辯能力強,他的正直無私,總能深得人心。去年去新疆,由于種種原因,我們車上一組人多有不便,雙華老大對我多方關照,令人銘記于心。得民哥胸懷寬廣,組織能力強,處理名種事務游刃有余,和他在一起總有莫名的安全感。正是有了這樣的無私奉獻精神的一群人,才使得我們的團隊在一起玩這么久,而余興未了,總希望就這樣走下去,一直到地老天荒。<div><br></div><div>這次旅行就這么結(jié)束了,結(jié)束得有些令人留連。但這是旅行的又一個開始,只要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旅行還得繼續(xù)下去。<br></div><div><br></div><div>旅行歸來才數(shù)日,關于旅行的美篇已發(fā)表數(shù)篇,圖文并茂,讀來令人齒頰生香,謝謝你們,謝謝你們用文字記述了旅程中的所有美好。<br></div><div><br></div><div>令人意外的是德民哥的美篇做得如此之好。印象中德民哥從不善文字,但喝酒第一名。然而這次令人大跌眼鏡,須刮目相看了。忽然想起德民哥下鄉(xiāng)時也是教師出身,只是平時不顯山露水罷了。<br></div> 旅行期間沿線各地天氣預報 旅行經(jīng)過地點及住宿匯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驛站暖途,心歸安處</h3>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我們皆是步履匆匆的行者,背著裝滿憧憬與疲憊的行囊,穿梭于城市的車水馬龍,跋涉在山川湖海的廣袤之間。而旅人驛站,宛如夜空中閃爍的啟明星,又似沙漠里的一泓清泉,在每一段艱難的行程中,適時出現(xiàn),為我們提供休憩之所,助力我們重新踏上逐夢的征程。<div><br></div><div>我們的團隊,就是這樣一個驛站。</div><div><br></div><div>當我們踏上了一段奔赴遠方的旅程。起初,心中滿是對未知風景的期待與興奮,腳步輕快而急切。然而,隨著行程的推進,身體的勞累與精神的疲憊如潮水般漸漸將我們淹沒。烈日高懸,炙烤著大地,腳下的路仿佛沒有盡頭,而此時,旅人驛站出現(xiàn)在眼前。那一刻,它就像一座燈塔,驅(qū)散了我心中的陰霾。<br></div><div><div><br></div><div>一個好的團隊,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帶來的是一股溫馨的氣息。在這個小小的空間里,有一抹清新的綠意??梢允前察o或是沉思,分享著旅途中的見聞與感悟。<br><br></div><div>外面的世界依舊忙碌而喧囂,但此刻的我們,卻仿佛置身于另一個寧靜的天地。</div><div><br>在旅途中,我們總是在不停地追逐著下一個目的地,卻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風景和內(nèi)心的聲音。在好朋友這里,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回憶那些曾經(jīng)錯過的美好瞬間,思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有好朋友的地方,就是一個可以停靠的港灣,每一次的停留,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fā),都是為了讓我們的心靈更加堅定。<br><br></div><div>當太陽的灑在太地上,我知道,是時候再次踏上旅程了。此刻的我們,已不再是那個疲憊不堪的旅人,而是充滿了力量與勇氣,準備迎接新的挑戰(zhàn)。<br><br>此后的每一段旅程,我都會期待著與朋友們的相遇。因為我知道,在那里,總有一份溫暖在等待著我,總有一股力量在激勵著我前行。<br><br></div></div><div>期待下一次相逢!</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篇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