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2日,在羅馬的到二天、第二站,西班牙廣場(Piazza di Spagna);是羅馬最著名的地標(biāo)之一,其歷史與文化意義深厚……</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廣場得名于廣場上的西班牙大使館。自17世紀(jì)起,西班牙王國在此設(shè)立大使館(意大利贈與西班牙的“飛地”),廣場因此被稱為“西班牙廣場”。這一區(qū)域也成為西班牙在羅馬的宗教和政治影響力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階梯(Scalinata di Trinità dei Monti);18世紀(jì)初,教宗英諾森十三世(Pope Innocent XIII)希望連接山上的*三一教堂(Trinità dei Monti)**與廣場,便于朝圣者和游客通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筑師弗朗切斯科·德·??说偎梗‵rancesco de Sanctis)于1723-1725年設(shè)計(jì)并完成了這座巴洛克風(fēng)格的階梯,共135級,以流暢的曲線和對稱結(jié)構(gòu)著稱…… </p><p class="ql-block"> 階梯的設(shè)計(jì)融合了法國與意大利的文化元素,象征當(dāng)時(shí)法王路易十五與教廷的和平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 階梯曾因游客過多受損,2019年通過奢侈品品牌寶格麗的贊助完成修復(fù)。如今,階梯禁止坐臥或飲食,但仍為游客拍照、聚會的熱門地點(diǎn)……</p> <p class="ql-block"> 破船噴泉(Fontana della Barcaccia)起源:由彼得羅·貝尼尼(Pietro Bernini)(著名雕塑家吉安·洛倫佐·貝尼尼之父)于1627-1629年設(shè)計(jì),靈感來自臺伯河洪水后留在廣場的一艘破損船只……</p><p class="ql-block"> 噴泉位于階梯底部,低矮設(shè)計(jì)是為了適應(yīng)廣場的低水壓,其獨(dú)特的“沉船”造型成為巴洛克藝術(shù)的經(jīng)典……</p> <p class="ql-block"> 三一教堂(Trinità dei Monti);建于16世紀(jì),由法國國王路易十二資助,教堂前的方尖碑是19世紀(jì)從羅馬的薩盧斯特花園移來,增添古典氣息……</p> <p class="ql-block"> 18-19世紀(jì),西班牙廣場成為歐洲“壯游(Grand Tour)”的重要站點(diǎn)……</p> <p class="ql-block"> 1953年電影《羅馬假日》中,奧黛麗·赫本在西班牙階梯吃冰淇淋的場景使其全球聞名,成為羅馬浪漫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其著名的噴泉許愿池,是奧黛麗·赫本憧憬美好愛情、許愿的池,如今是人如潮擁,成了世界各地游客們來羅馬,必須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警察在此拉起警戒線,來維持秩序……</p> <p class="ql-block"> 孔多蒂街(Via dei Condotti);廣場旁的奢侈品購物街,歷史可追溯至羅馬帝國時(shí)期……</p> <p class="ql-block"> 布伊諾街(Via del Babuino);通往人民廣場的藝術(shù)品與古董店聚集區(qū)……</p> <p class="ql-block"> 由于羅馬當(dāng)局對古城保護(hù)的重視,旅游大巴等重型車輛,是禁止進(jìn)入城區(qū)的,我們不得不坐地鐵、趕公交,緊緊張張的才在人流高峰前,進(jìn)入城區(qū)……</p> <p class="ql-block"> 如今,西班牙廣場不僅是游客必訪之地,也是羅馬文化生活的中心。春季階梯上裝飾盛開的杜鵑花,圣誕期間則布置燈光與馬槽模型,夜晚在燈光映襯下更顯浪漫……</p> <p class="ql-block"> 羅馬與竼帝風(fēng);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此為竼帝岡的外事部門……</p> <p class="ql-block"> 封閉、禁止參觀的古地下老城……</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廣場的歷史交織了宗教、藝術(shù)與世俗生活,成為羅馬永恒魅力的縮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