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3日程氏辛二五岔宗祠理事會在祠堂召開清明祠祭和三年的的工作總結。</p> <p class="ql-block">視頻一:</p><p class="ql-block">在秘書長程昌曌的主持下,由顧問程舉召集族人在【程氏辛二五岔宗祠】開展祭祖儀式。</p> <p class="ql-block">視頻二:</p><p class="ql-block">程氏“辛二房”五岔宗祠工作總結報告——程華先</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人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集會,舉行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儀式,其目的是追思先祖的英靈尋求先祖的護佑。欲望老祖宗繼續(xù)保佑嗣孫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對此,我謹代表理事會全體成員向前來參加今天祭祖儀式的全體家人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祝你們并通過你們祝全體家人清明節(jié)安康!</p><p class="ql-block"> 各位家人,我叫程華先,本屆理事會從2021年1月至今已有三年時間,按照章程規(guī)定,任期已滿。我代表本屆理事會將三年來的族務工作作一簡要回顧。</p><p class="ql-block"> 三年來,本屆理事會在津程聯(lián)誼會和在各支系會長、秘書長以及族人的關心和支持下,通過理事會一班人的共同努力。做了以下工作:</p><p class="ql-block">一、續(xù)譜工作:</p><p class="ql-block">(一)、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為了積極推進續(xù)譜工作,新一屆理事會多次組織召集相關續(xù)譜人員召開會議,深入研討續(xù)譜校正、譜書征訂及發(fā)放等相關事宜。會議共計召開了五次,每一次都凝聚著理事會對續(xù)譜工作的深切關懷與高度期望。經過多次討論與修訂,續(xù)譜工作的方案逐漸完善,為后續(xù)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p><p class="ql-block">(二)、艱辛努力,成果斐然在續(xù)譜工作的推進過程中,程宏、程必達、程學祥等續(xù)譜工作人員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們翻閱了歷屆族譜和祖宗的史志資料,四處奔波,不辭辛勞。從2017年起,歷經八的努力,終于在2023年9月,以最低廉的成本價格 印制出版了1182套《二0??譜》,并成功發(fā)放到了族人手中。這一成果的取得,不僅彰顯了續(xù)譜工作人員的辛勤付出,更體現(xiàn)了家族成員對續(xù)譜工作的支持與認可。</p><p class="ql-block">二、祠堂輔助房的裝修</p><p class="ql-block"> 祠堂左側輔助房由于年久失修,族人多次強烈要求維修裝飾,但祠堂又無經費。在這種情況下,祠堂管理員程彬主動與理事會溝通協(xié)商,于2023年6月形成共識,并簽定協(xié)議,程彬用十五萬多元將該房屋樓頂進行排危、裝飾,現(xiàn)經改造后的一幢展新輔助房展現(xiàn)在祠堂左側。 </p><p class="ql-block">三、 募捐 </p><p class="ql-block"> 為打造程氏文化宣傳陣地,繼續(xù)傳承程氏文化血脈,經理事會研就決定于2024年11月向家人發(fā)起捐款活動,在各支系負責人的共同互動下,以及廣大族人的支持下,2024年12月底共有232人捐款捐物,共收捐款92946元,其中收價值 17000余元的牌匾、石材、地磚等物。 </p><p class="ql-block"> 四 、 祠堂建設:公路擴寬:</p><p class="ql-block"> 為方便清明期間祭祖祭祠的出行,經理事會研究由祠堂補助一萬三千元給程彬 ,對通往老祠的公路進行擴寬硬化。 廁所改造:共投資12000余元(含地磚)對廁所墻面、地面進行安砌地磚處理,并對四道廁所門和四個便槽進行更換,以及下水管道 進行改造。祭祖大廳燈飾改造:應族人的要求,祭祖大廳的燈具應體現(xiàn)古色古香的風格。然而,祠堂經費有限,無法購買新的燈具。在此情況下,理事會成員商議,由程華先、程必焱、程舉、程必福、程迪剛五人共同捐資2100余元,購買了6個燈籠。這些燈籠不僅符合族人的要求,更為祭祖大廳增添了一份古樸與莊重。祠產清理登記:為摸清家底,做到心中有數(shù),理事會組織人員對所有祠產進行清理造冊登記并落實專人管理。</p><p class="ql-block"> 五、祠堂修繕工作程氏家族祠堂的修繕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為確保祠堂的安全與整潔,我們采取了以下具體措施: 背溝清道清淤處理 :每年在春雨多發(fā)季節(jié),我們聘請專業(yè)人員對祠堂背溝進行徹底的清道清淤,有效防止雨水滲入祠內,保障祠堂的干燥與安全。 房屋漏水處理 :針對祠堂房屋出現(xiàn)的漏水情況,我們及時組織人員進行修補,確保祠堂內部的干燥與舒適。 議事廳樓板鋪設 :為了提升祠堂議事廳的功能性和美觀性,我們對其進行了樓板鋪設,為家族成員提供了一個更加寬敞、明亮的議事場所。</p><p class="ql-block"> 六、理事會協(xié)調對接工作:</p><p class="ql-block"> 在2024年4月21日、4月23日、5月16日等日期,理事會成員程華先、程昌曌、程舉、程必焱、程必福等分別前往三義祠、程寨支、福田祠等地進行協(xié)調對接工作。通過實地調研和溝通交流,我們進一步了解了各支祠的實際情況和需求,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七.文化墻建設為弘揚程氏家族文化,我們在老祠外墻和大廳分別建設了文化墻,具體內容包括:</p><p class="ql-block">1.老祠外墻文化墻 : 利用石材黑金沙和黃金麻,我們制作了《程氏起源遷徙及江津程氏發(fā)展簡述》和《程氏家訓》兩塊展示牌,共計花費30080元。這些展示牌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寓意深遠,成為了家族文化的亮麗名片。</p><p class="ql-block"> 2.老祠大廳文化展示 : 在大廳內,我們分別展示了《辛二房入渝前和入渝后的脈絡圖》、《家人歷次捐款捐物的功德榜》、《辛二房名人與先賢》、《祠堂來歷和演變》、《理事會組織機構圖》、《辛一與辛二字輩對照表》、《辛二后裔31支祠分布圖》等家族文化內容。這些展示不僅讓家族成員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族歷史和文化,也增強了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p><p class="ql-block"> 八.愛心行動</p><p class="ql-block"> 在愛心行動方面,我們取得了以下成績:辛一房新建祠援助 :在新建祠的過程中,辛二房積極伸出援助之手,捐款10000余元及30斤酒,為辛一房的新建祠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p><p class="ql-block">三年來理事會的領導班子程華先、程必福、程必焱、程必榮四人自己出車、出油、出過路費計5000余元。祠堂大廳的裝飾燈購回后,程必榮帶著八十七歲高齡的父親程天開一起在祠堂大廳掌梯遞物,他冒著酷署,頂著高溫,主動捐出電線和塑料導管。義務將燈籠安裝在祠堂內,這種愛心奉獻的精神值得族人學習和發(fā)揚。</p><p class="ql-block">3.探訪慰問 :我們先后四次對辛二房族務工作中積極工作或作出貢獻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遇有突發(fā)性災難或過逝的人員進行探訪慰問,傳遞了家族的溫暖和關懷。九、今后工作打算: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xù)致力于程氏家族祠堂的建設和發(fā)展,具體計劃如下:1.增強家人之間的親和力、凝聚力 :我們將加強理事會與各支祠之間的互動,協(xié)調好理事會與支祠之間、支祠與支祠之間的關系,共同推動家族事業(yè)的發(fā)展。</p><p class="ql-block">2.加強祠產管理 :我們將加強對老祠祠產的管理,特別是祠堂房產的維修維護、疏通排危工作,確保祠堂的安全與整潔。同時,我們將杜絕安全隱患,為家族成員提供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祭祀場所。</p><p class="ql-block">3、創(chuàng)新家族文化宣傳 :我們將創(chuàng)新方式開展家族文化宣傳,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讓族人們更加深入地了解燦爛的程氏文化家史,增強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p><p class="ql-block">4.組織機構改選 :我們將推選新的管理人員,選拔一批年富力強、有知識、有文化、懂管理的人員進入新一屆理事會。通過改選,我們將為理事會注入新鮮血液,增強造血功能,推動家族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傊^去的三年中,我們在程氏家族祠堂的建設和發(fā)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xù)努力,為家族事業(yè)的繁榮和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p><p class="ql-block"> 謝謝大家!</p> <p class="ql-block">津程聯(lián)秘書長程必友回顧當年帶領族人維修祠堂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理事會成員和族人照片合集視頻。</p> <p class="ql-block"> 重慶市名人</p><p class="ql-block"> 程源</p><p class="ql-block">程氏入川后辛二房五桂祠十三世程源于癸丑(1613年10月22日)出生在江津五岔場保家樓。程源,字精一,號天目,自幼聰明伶俐,既勤于讀書,力求仕途,又酷愛武藝,舞槍弄棍樣樣精通。1642年29歲時,鄉(xiāng)試五十七名,會試一百四十二名,殿試三甲二百四十一名。工部現(xiàn)政,甲申(1644年)31歲授行人。當時社會動蕩,為防匪擾,將住房改修為堅不可摧的八角樓(后稱保家樓)。他官至南明兵部尚書。為拯救垂亡的明朝,自天津轉戰(zhàn)南方,直至云南邊境,歷時18年,決斷云貴川軍事,與南明共始終,《清史稿》載其“孤忠”,被譽為中國漢族封建王朝最后一位忠臣。誥授榮祿大夫(文散官名),東閣大學士(高級秘書),兵部尚書(當于中央軍委副主席兼國防部長),桂王永歷十五年(1661年),明亡。程源悲憤萬分,背發(fā)毒疽,含恨而逝,年僅49歲。葬脫凡祖墓右山申山寅向。程源的一生,是忠誠與奉獻的一生,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歷史的長河中,他的名字或許已漸漸遠去,但他那份堅定不移的忠誠與勇氣,卻如同璀璨星辰,永遠照亮著后人前行的道路。讓我們銘記這位忠臣的英名,傳承他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江津市名人</p><p class="ql-block">程德音</p><p class="ql-block">江津縣志載程德音(道祖嗣魯祠21代)(1841-1921),字農初。江津縣白沙鎮(zhèn)人,幼聰穎好學,14歲時,遵父命輟學衣耕,20歲時始復學,故自號農初,以示不忘父教。農初25歲中舉,繼赴京朝考合格,簽發(fā)甘肅,歷任安定、隆德、靈臺等縣知縣,靜寧州知州等職。時遇清廷腐敗,國事衰危,農初棄官歸家,1908年至1911任江津中學校長、堂監(jiān)督,同年,保路風潮起,農初命學生散發(fā)印刷品,分頭講演,時郵電均斷,遂密制木牌數(shù)干,書寫四川斗爭情況,投入江中往下流,通告中下游諸省。九月廿七日,農初偕邑儒夏風薰等赴白沙,聯(lián)絡鄧鶴翔策動鹽防安定營起義。次日。白沙遍樹義旗。午后,農初等人又同赴縣城,勸說知縣吳良桐反正,十月初一,江津宣告獨立,成立蜀軍分府。民國9年(1920年),續(xù)修江津縣志,請農初任總纂。隨后,他給學生和侄子打招呼,咱們家族要建一所君廬總祠堂,和 續(xù)譜。是年10月17日,病逝于縣志局所,終年八十歲。在他生前的倡導下:君廬總祠從1924年起開建,于1937年在江津修建成功,次年開始續(xù)譜,于1947年辛一、二房合譜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