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人的一生,總有記憶中難忘的人和事。有人把它寫成回憶錄,向他人分享旅途的雪泥鴻爪,有人把記憶說給孩子們聽,有人也會把它留在心底,陪伴自己的靈魂。我讓記憶點滴留痕在紙箋上,點綴人生的真情實感,感悟赤子情懷!</b></p><p class="ql-block"><b>60多年前的1963年,在年邁老母親的動員下,我從軍入伍,開始了前半生的軍旅生涯,部隊是中國人民公安部隊(現(xiàn)武警部隊)。這是一支為新中國做出了杰出貢獻的英雄部隊,新中國成立的13年里,雖然經(jīng)歷過多次改編,部隊的公安性質(zhì)和內(nèi)衛(wèi)基本任務始終未曾改變,那枚盾牌的軍種符號始終隨著部隊流動。我是公安部隊恢復建制后第一批入伍的義務兵。</b></p><p class="ql-block"><b>是年年底,國家動員適齡青年應征入伍,當兵為打仗,是動員參軍最響亮的口號。特別是“一定要解放臺灣”的宣傳口號占據(jù)了宣傳標語的版面,“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眳④姷闹驹?,是想當一名邊防戰(zhàn)士,懷著為國戎守邊疆的英雄夢而參軍。最后卻分配到了公安部隊,母親來信鼓勵,只要國家有需要,你就要好好去當兵。聽從母親的教導,在祖國邊陲站崗執(zhí)勤,為保障社會安寧貢獻了全部青春。</b></p> <p class="ql-block"><b>當年報名參軍的場景,熱烈而積極又慎重。我是共青團員,團支委兼團小組長,完全應該積極應征入伍,第一時間卻沒有去報名。因為三年自然災害中,父親病故,母親身體受到嚴重傷害,拖一拖扛一扛是農(nóng)村當年醫(yī)療的實際。母親在那種情況下硬扛了幾年,落下了白內(nèi)障晚期的眼疾,生活已經(jīng)失去了自理能力。老母需要兒子侍奉,兒子需要奉養(yǎng)母親。當兵為國,侍奉老母,兩者都是人之常情,困惑于兩難中,一直也沒有去報名。</b></p><p class="ql-block"><b>雖然沒有報名,公社武裝部和征兵部隊的首長一直在關注我,并且多次上門了解情況。特別是接兵部隊中一位大尉軍官,后聽說他是北京標兵部隊,特別有興趣關注我。征得母親的同意,他和公社武裝部長一同來家訪,做我的思想工作。部長開門見山說出意見,他說:“你放心去當兵,你母親的生活困難,由公社全部負責。自留地由生產(chǎn)隊包種,糧食柴草分配,按生產(chǎn)隊最高數(shù)額分配,多分細糧少分粗糧,生產(chǎn)隊安排專人幫你母親挑水?!彼盐倚闹械囊磺欣щy都包攬進去了。</b></p><p class="ql-block"><b>送走他們后,母親對我說:“幺兒!領導上門多次了,你不要考慮媽媽的困難,國家有需要,你就要去?!边€不忘補充一句“人不出門身不貴”。這是我第一次聽媽媽說到這句話,感觸非常深刻。即刻對母親表態(tài)說:“媽,我聽你的,明天就去報名。”第二天到了公社武裝部,部長聽說報名參軍,他非常高興,立即帶我到鄉(xiāng)衛(wèi)生所進行體檢,前腳回到家,后腳就收到了入伍通知書。</b></p> <p class="ql-block"><b>因為時間倉促,留作準備的時間就很少。平時我在家,耕種自留地,澆灌蔬菜,舂米推磨,切菜燒火做飯,出工勞動,下工上山拾柴火,生產(chǎn)隊分配糧食等,全由我承擔,參軍一走,一切就要由母親獨自承擔。參軍離家容易,真要離開母親,也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b></p><p class="ql-block"><b>趁著兩天時間,為母親清洗衣物,幫母親準備煮飯用的柴禾,盡量多做一點,自己才勉強放心。第三天早上,我和母親簡單吃過早飯,母親只說了一句話:“到部隊要聽黨的話,好好當兵?!币磺芯跓o言之中度過。</b></p><p class="ql-block"><b>后來知道,山溝里兩千多人的兩個生產(chǎn)大隊,參軍入伍僅我一人。農(nóng)村經(jīng)歷了大食堂,剛開始實行家庭廚房,人們還處于極度貧困,人與人之間來往顯得也極其平淡。院子里的長輩們頭天晚上來家看望,說了一些安慰母親的知心話,鼓勵我好好當兵多保重。一早,正值冬季,穿著平時的舊棉襖單布鞋,記得那天的天氣卻格外晴朗。</b></p><p class="ql-block"><b>母子倆在這熟悉的田埂上,身上除了穿戴,空著兩手什么也沒帶,一前一后顯得冷冷清清的走著。短短的兩段田埂,走得很難很慢,空氣好像凝固。兒行千里母擔憂,兒去從軍至何方?母親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是村里的軍屬模范,懂得當兵的道理,離別的滋味顯得特別不平凡。</b></p> <p class="ql-block"><b>走了約二里路,轉(zhuǎn)身對母親說:“媽媽,不要送了,回去吧!”母子倆對視著,我補充說:“媽,等我服役期滿,立即回來看你。”母親聽后也沒說話,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為了打破這種離別的局面,我只好轉(zhuǎn)身向公社方向走去,走了十來步,折轉(zhuǎn)回頭看看母親,她還靜靜地站在原地沒有挪動。</b></p><p class="ql-block"><b>我大聲說:“媽,你回去吧,好好保重身體??!”遠遠看見媽媽慢慢扭轉(zhuǎn)身子,抬手在兩眼揉著,一定是在擦拭眼淚,堅強的媽媽真的流淚了?此時,我的眼淚好像也要奪眶而出,面對母親只能緊緊地控制著絕不能流淚,絕不能辜負媽媽的心愿。走了一段路,再回頭,見媽媽拐著小腳緩慢朝小山岡走去,慢慢消逝在山岡的南邊。</b></p><p class="ql-block"><b>到了公社駐地大門口,部長指揮入伍青年分成三排站在臺階下方,舉行了簡短的歡送儀式。一隊小學生給我們每人戴上一朵大紅花,公社領導致歡送詞,部長讓我代表入伍青年表決心,歡送會就簡單結束。部長帶隊步行約40里山路,到達縣城武裝部,按花名冊逐一核對,向接兵部隊辦理新兵移交。</b></p><p class="ql-block"><b>接兵部隊集合點名編班,以新兵排為單位,去領取裝備裝具服裝被褥。每個新兵脖子上掛著大皮鞋,肩上掛著水壺掛包里面裝著牙膏牙刷軍用漱口杯還有背包帶,兩肩搭著嶄新綠軍被和白色褥墊,兩手環(huán)抱著棉軍裝綠襯衣絨衣短褲棉線祙軍用解放鞋等衣物用具。掛著抱著,人人喜笑顏開,引來行人佇立拍手致敬!</b></p> <p class="ql-block"><b>列隊到了新兵臨時駐地,排長帶到澡堂洗澡,換下舊衣服,穿上新軍裝,舊衣服捆成包裹交給送行的公社武裝部長,帶回轉(zhuǎn)交每個新兵的家庭,到此,我們正式入伍了。新兵班長教會打背包,學習內(nèi)務條令,簡單列隊,成立革命軍人委員會,任命新兵臨時副班長。軍人委員會由指導員提名,我被選舉為組織委員兼群眾委員,任命為臨時副班長。“人不出門身不貴”,媽媽的古訓再一次在我耳邊響起,媽媽慈祥的形象在我心中冉冉升起!</b></p><p class="ql-block"><b>晚上縣政府在縣川劇院召開歡送大會,約四百名新兵和接兵部隊以及縣里的領導和干部群眾,把縣城川劇院兼大禮堂坐得滿滿的,隆重而熱烈,耳熟能詳?shù)拇▌ 对滥复套帧防斡浶睦?。第二天早晨,鑼鼓聲口號聲歡呼聲夾雜快樂的歌聲響徹晨霧中的小縣城,我們身上栽絨帽和背包上飄滿了紙花瓣,在夾道歡送的人群中熱淚盈眶,滿懷激情地奔赴保衛(wèi)祖國的內(nèi)衛(wèi)邊陲,開起了我的前半生軍旅生涯。</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摘錄自傳《石門坎的孩子》第二篇“軍旅”片斷之一</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3日于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