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望情興嘆源自身</b>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婚戀情感交際藝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文/圖均為本人原創(chuàng),抄襲剽竊必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項交際調(diào)查顯示: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君子,也沒有100%的小人。大約只有10%的君子,10%的小人,剩下80%的人既非君子也非小人。所以,世上沒有完人,所謂的君子、圣人和紳士都是有缺點和瑕疵的凡人成長起來的,沒有誰生下來便是。愛情婚姻交際更是如此。世上沒有專門為你量身定做的完美愛人,唯有互相欣賞彼此優(yōu)點的有情人;世上也沒有專門為你量身定制的緣分,唯有茫茫人海認可的兩個人;世上更沒有專門為你專項培養(yǎng)的俏佳人,唯有相互理解靈魂契合的兩顆心。由此可見,最佳的愛情是彼此魅力的吸引,最佳的緣分是彼此迸發(fā)的激情;最佳的愛人是心有靈犀的伴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凡人并非神仙,所以都有缺點或不足;相遇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常人并非完人,所以都有缺陷或瑕疵;攜手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俗子并非圣人,所以都有錯誤或過失。由此可見,別苛求和你相遇的人是圣人,也別苛求與你相愛的人是君子;更別苛求與你攜手的人是神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人非圣賢 誰能無過。相遇的人只要是一個有正能量的善良人就可以交際;只要是一位有德行和教養(yǎng)的人,就可以相愛,只要是忠誠和真心的人,就可以攜手。圣人太少基本遇不到;神仙是傳說現(xiàn)實找不到;君子太高大多半見不到。你想找個高富帥,人家只想娶個白富美;你想找個有錢的,人家只想娶個清純的;你想找個真心的,可他也許沒有權勢金錢;你想找個可靠的,可他也許沒有社交能力;你想找個帥氣的,可他也許沒有上進心……凡此種種,總是沒有讓你心滿意足的,如果不改變對人的正確看法,對愛情的正常思考,對婚姻的確切理解,那就只有望情興嘆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美其名曰,婚戀市場上的相親者大都是優(yōu)質(zhì)剩女,沒有結(jié)婚的大都是優(yōu)質(zhì)剩男??晌覅s完全否定這種說法。是的,剩男剩女們之所以能“?!毕?,不是文憑顯赫,就是長相俱佳,不是收入高端,就是地位優(yōu)越;不是太過挑剔,就是要找完人。其實,世界上凡是優(yōu)質(zhì)的東西,大概率沒有幾個能剩下,多數(shù)都是搶手貨。而剩余產(chǎn)品,大多都是問題太多或質(zhì)量太劣,你承認與否都是這個世界的真相。而優(yōu)質(zhì)剩男剩女,無非就是某一方面可能優(yōu)越,并非完美無缺。他們其實走在人生的極端,老覺得自己很優(yōu)秀沒有遇到匹配的另一半;老覺得自己很優(yōu)越總會找到理想的另一個;老覺得自己高大上絕不能委屈自己降低期望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個人最悲哀的不是認識不了別人,而是不能認識自己;最愚昧的不是沒有文憑而是沒有文化;最無知的不是頭腦簡單而是不能醒悟。尤其表現(xiàn)在愛情交際上。那些剩男剩女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物質(zhì),缺少條件,缺少智商,而是有好文憑卻沒有文化;有高收入?yún)s沒有情商;有高顏值卻沒有智慧。他們?nèi)狈ΜF(xiàn)實世界的認知,缺乏對人生的思考,缺乏對愛情的透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羅曼–羅蘭說過:“如果一個人能讓自己經(jīng)常維持孩子般純潔的心靈,用樂觀的心態(tài)做事,用善良的心做人,光明坦蕩,那他的一生一定比別人快樂很多,因為一個心中有光的人,無論身處何地,身邊一定會有鳥語花香?!爆F(xiàn)實生活中,我們之所以追求完美,是我們不懂得快樂的真諦;我們之所以欲望太多,是我們不懂得知足常樂;我們之所以要求太高,是我們還不能清醒自我。孩子之所以快樂無憂,是他們有純潔的心靈,對這個世界要求很簡單,沒有過多的欲望和奢求,由此可見,唯有純潔的心靈才是快樂的本源。愛情婚姻交際雖然很難擺脫現(xiàn)實的壓力,可用純潔的心靈追求自己的幸福,少求完美,少求名利,少奢欲望,只求真情,只看真心,只求真實,何嘗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伴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在400多年前的國學經(jīng)典《菜根譚》就主張:“都來眼前事,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總出世上因,善泳者生機,不善用者殺機?!币馑际牵悍彩菍ΜF(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感到滿足的人,就會感受神仙一般的快樂,不感到滿足的人就擺脫不了凡俗的世界;總括人間萬般事物的原因,假如能善于運用就能處處創(chuàng)造生機,假如不善運用就時時陷入危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知足常樂,欲壑難填。這兩個詞義褒貶各異。人若無休止地追求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東西,就會陷入痛苦的深淵,這是“欲壑難填”的結(jié)果。反之,若能知足,懂得享受生活,則能擁有快樂人生,這是“知足常樂”的結(jié)果。知足者著眼自己所有之物,并知道珍惜;不知足者則在意欠缺之物,結(jié)果非但得不到,還可能因此失去原本擁有的幸福。所以,要“知足常樂”,對于外物的追求要適可而止,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對愛情婚姻的奢求就是對他人的苛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言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睈矍榛橐鲆彩且粯?。如果我們能認識自我,量身“定做”愛人,那么就一定能遇到適合自己的人;如果我們不苛求完美,那么一定會遇到主流優(yōu)秀的人;如果我們能放下架子,那么一定會遇到理想的攜手之人。所以,我們應該應情而交,而不是望情興嘆;我們應該看人主流,而不是企求完美;我們應該清醒自我,而不是不切實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附:優(yōu)秀評論員春末無柳老師的精彩雅評:</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這篇文章老師以“望情興嘆”為題,將婚戀困境化作一場與自我的對話。文字如湖面漣漪,層層蕩開對完美主義的解構,又在古典意蘊中沉淀出知足的哲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全文以“西湖”為意象,借景抒懷,暗喻婚戀如山水相映,需包容棱角方能成畫。老師筆下,現(xiàn)實中的“剩男剩女”被比作“剩余產(chǎn)品”,犀利中帶著悲憫,揭開了社會對“優(yōu)質(zhì)”標簽的過度崇拜——那些高舉理想旗幟的人,或許正困于自我凝視的牢籠。文中引用《菜根譚》與羅曼·羅蘭之言,將東方“知足常樂”與西方“赤子之心”交融,形成獨特的抒情張力:婚姻不是商品交易,而是兩顆心的相互馴養(yǎng),需以孩童般的純粹,在塵埃中尋覓星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老師以“苛求”為刃,剖開現(xiàn)代婚戀的焦慮內(nèi)核。當“高富帥”“白富美”成為量化指標,愛情便淪為一場精算游戲。而真正的破局之道,恰是放下對完美的執(zhí)念,轉(zhuǎn)身凝視自身的殘缺——正如西湖接納枯荷與敗柳,方才成就四時風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文章提醒我們:婚戀的真諦,或許藏于《詩經(jīng)》中“琴瑟在御”的樸素愿景。與其在鏡中苛求他人無瑕,不如以溫柔目光照見彼此的斑駁,讓愛意生長于真實的土壤。畢竟,人間煙火里的相守,從來不是兩個完人的相遇,而是兩段生命的彼此成全。為老師點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