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爺爺,又是清明節(jié)了,因身體原因登不上大凸山,已3年未掃墓祭拜您了,今年又不能跪墓前祭拜,敬乞諒解!謹以此文悼念爺爺在天之靈!</p> <p class="ql-block"> 小時候常聽村里老人們講,解放前,爺爺的產業(yè)東至安化梅城與長沙城,南至邵陽與衡陽,北至常德與武漢(原漢口碼頭),西至懷化洪江、貴州銅仁與凱里等地的各條線路沿途中人口密集或物流集散地,其中位于金鳳境內筍芽山街上(今新化縣金鳳鄉(xiāng)筍芽山村,是往返云貴川的古老茶馬古道)、白溪境內老街上、圳上境內老市場、安化梅城老街的店鋪就是其中之一。每一處店鋪視當地人流密集情況規(guī)模大小不一,都統(tǒng)一的樣式布局,一層的前面那間是出售布匹(爺爺有祖?zhèn)飨聛淼目棽?、染布坊,原主營業(yè)務為代織代染,自產自銷占比極低,爺爺在25歲的時候構建了產銷一條龍商業(yè)體系,逐步將自產自銷占比提升,最高時期自產自銷占比達到了80%,降低了代織代染業(yè)務,除了爺爺的幾個結義兄弟的代織代染,沒再接受過其他的代織代染)與其它商品的店鋪,后面是掌柜與伙計及其家人的生活住用房,二層為堆放布匹和其它商品的倉庫。</p><p class="ql-block"> 爺爺的每一個店鋪通常是位于當地集市內,非集市內的,則二十丈內必有集市與碼頭。有的集市是原來已建的,沒有集市的,爺爺會牽頭拉著一幫兄弟朋友新建一個集市,就如孟公鎮(zhèn)的塘下市場與圳上鎮(zhèn)的圳上市場等。爺爺的店鋪承擔著出售布匹與從外地收購來的特有產品的同時,也承擔著收購該地特有產品的職能,它是一個純粹的商品供給收購周轉點。</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前,我參加了考公,一位熟悉的首長來電告知我被錄取了,并邀請我到金鳳工作。報到的第二天,我去了筍芽山街上,盡管已過去60年有余,部分古稀以上的老人家們還記得爺爺以前的義舉,八旬以上的一部分還能依稀回憶出爺爺當年的音容,有的甚至能描述的栩栩如生。那天有數位老人家指著眼前的一棟四?二層木房子對我說:這棟房子就是當年你爺爺何老爺的,是你家的祖業(yè)。聞言,我感慨萬分,不禁回想起曾經去了白溪老街、圳上老市場、安化樂安與梅城老街等地,每一個地方的老人家們都對我非常熱情,親切誠摯的拉我的手,要我去他們家吃飯喝酒留宿,在我再三婉拒后都依依不舍的送了一程又一程,令我每一次都熱淚盈眶,心潮澎湃。</p><p class="ql-block"> 當今社會的發(fā)展日新月異,是高度文明的時代,可是將當下的年輕人與那些老人家們一比對,真的是不可言喻,雖然當代年輕人的某方面是提升了,可惜的是卻丟了一個人最重要的也最必須有的根本一一道德與禮儀。如今,許多的年輕人,就連一些小小的幼兒都是如此了,外表光鮮亮麗、道貌岸然,內心坑臟丑陋到極致,不僅缺失了道德品質與禮節(jié)禮貌,而且驕橫拔扈、肆意妄為、侍強凌弱、坑蒙拐騙,她們不以不知八德為恥,反以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毫無低線的不擇手段為榮,有的甚至是連做人最基本的良知都喪失了,根本不配為人,甚至是歸入畜牲道都是對畜牲的侮辱。</p><p class="ql-block"> 爺爺說,他每一年到他的每一個店鋪不會超過三次,每一次去這些地方也不會居住多久,停留時間最久的不會超過十天。沿途的那些店鋪,既是爺爺對外銷售布匹與其它貨物的經營點,也是爺爺帶著帳房爺爺、保鏢爺爺(我奶奶的二哥與外公的哥哥),及其他伙計爺爺們每年一次對所屬產業(yè)經營狀況例行巡查,或親至前往處理特別事務往返途中車馬勞累后的歇腳點。</p><p class="ql-block"> 爺爺一生奉行著“德行天下”的理念,他的店鋪在每一個地方賺取著當地錢財的同時,也以公平合理的價格收購著當地特產,他的每一個店鋪的掌柜與伙計都是雇用的當地人。爺爺的店鋪在當地每年都會捐些物資或錢財維修當地路、橋,或其它的公益事項,或為些許身處絕境之中的人提供些力所能及的幫助。</p><p class="ql-block"> 爺爺一直教導我們這些后輩子孫們:你們無論在哪,都不能忘了本,在賺錢財的同時不要忘了為當地帶去錢財,這樣,你們所做的事才會順風順水,哪怕起初困難再多,也一定會做起來,會好起來。每每想起,爺爺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諄諄教導時刻牢記在心:為人不忘本,做人不失德,處事不失公,上不愧天,俯不愧地,平不愧心。</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爺爺的所有產業(yè)都交給當地政府和村處理,部分田地山林產業(yè)給了當地的細戶和雇用的掌柜、伙計們,并將所有的房契與地契當眾燒毀。因此,爺爺雖在解放后初次劃分成分時被劃為地主,然在二次與三次審定時被改為富裕中農,且未遭受過批斗,甚至還多年多次先后被公社(太陽人民公社)、區(qū)(橫陽區(qū)人民政府)、縣(新化縣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名譽。</p><p class="ql-block"> 也許爺爺從來沒有想到過,在他仙逝后,他的后輩孫,我會在數十載后走訪他的店鋪,追尋他的足跡。他老人家更不會想到許多年后,在他有店鋪的那些地方,居然還有一群老人在念著他當年的好。</p><p class="ql-block"> 爺爺于丁卯歲次公元一九八七年二月八日凌晨于夢中仙逝,神態(tài)安祥,享壽八十四載,在世時有高血壓,無病無災。爺爺已經仙逝三十八年二十四天了。</p><p class="ql-block"> 日子一天又一天過去了,我也曾多次想過,尋一個時段,帶著兄弟姐妹們與子侄們再去周邊百十里內爺爺的那些店鋪看一看,那些店鋪是否還有存在,卻因諸多事務纏身,一直未能如愿。從1999年5月第一次到爺爺白溪老街的店鋪至2010年12月到筍芽山老街的店鋪,當年與我親切交談的那些老人家們中年齡最小的都是已逾花甲,最長者是八旬有九,不知時過境遷,今日還有多少尚安康健在。筍芽山知曉爺爺的老人家均已先后離世,爺爺位于筍芽山街上的店鋪已于五年前被住戶拆掉改建成了三層的磚混現代風格房屋。已離世老人家們應該都在天堂已經與爺爺相聚了,也許早已互相訴說了自解放后離別數十載的思念衷腸。</p><p class="ql-block"> 愿在天堂的爺爺與他的老友們魂安!</p><p class="ql-block"> 20525.3.30于太陽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