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做社飯 <p class="ql-block"> 提起社飯,我大腦里馬上閃現(xiàn)社戲,社火這些詞。</p><p class="ql-block"> 還是初中生時(shí),讀到魯迅先生的(社戲),小伙伴和迅哥兒夜晚坐船從平橋村到趙莊去看社戲,返回途中,大家有些餓,就借著月光在河岸邊的田地里偷蠶豆,煮蠶豆,在船上歡快吃蠶豆。我特別喜歡這個細(xì)節(jié)。小伙伴們吃的是童年的快樂,春天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社戲,我國南方地區(qū)在播種,或收獲季節(jié)立社祭祀,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感恩土神。紹興等地通過演戲祭祀。這種戲稱為社戲。春季,秋季都有社戲。。</p><p class="ql-block"> 社火,是我國漢族人慶祝春節(jié)的活動,祭祀土神的地方稱社,祭祀土神舉行的活動,如踩高蹺,舞獅,劃旱船,扭秧歌。就是社火活動。</p><p class="ql-block"> 社飯,湖南,貴州,重慶一帶鄉(xiāng)民為祈求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感恩土神,用社飯,社酒祭祀土神。時(shí)至今日,因美食節(jié)目的介紹,短視頻的宣傳,成了大眾美食。</p><p class="ql-block"> 社飯,三十五年前在麻陽實(shí)習(xí)期間,第一次在同學(xué)家里吃過,糯米飯里有臘肉,蒿菜,野蔥,干豆腐等。感覺很香。去年我們老年大學(xué)非洲鼓班戶外活動也煮了一次。很好吃,余下的,學(xué)員吃不了兜著走,每個人還打包了一份。美食同家人齊分享。</p> <p class="ql-block"> 網(wǎng)上查到社飯需要的材料:糯米,臘肉,豆干,花生米,鮮豌豆,蒿菜,野蔥。三月十八號我跟鄰居桂花去踏青,走了好長時(shí)間在油菜地邊,大堤邊,找到了一些蒿菜,順便在菜市場買了一小把野蔥。幾塊豆干。幾塊錢的豌豆莢。家里有現(xiàn)成的臘肉,糯米。材料備齊。可以煮社飯了。</p><p class="ql-block"> 把糯米用涼水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撈起瀝干水分,把洗凈的,多次搓揉去掉苦味的蒿菜,洗凈的野蔥切碎,把臘肉,豆干切成小顆粒。然后用菜油把臘肉和豆干顆粒,蒿菜,野蔥,花生米,青豌豆爆香。然后與泡過的糯米拌勻,在電飯鍋底刷一些菜油,避免粘鍋。把米倒進(jìn)電飯鍋里。加了少量的水。還倒了些醬油,讓糯米上色。按了飯鍋的快煮鍵。30多分鐘后。打開蓋子,蒿菜香。野蔥香,花生米香,臘肉香。滿屋飄香。吃起來味道可以。飯的顏色誘人??赡芩倭它c(diǎn)。有點(diǎn)干。問題出在哪里呢?我想可能是水少了點(diǎn)。</p><p class="ql-block"> 兩天后,家里還有一些材料,又做了一次,糯米仍然泡一晚,蒿菜,野蔥,香干,臘肉,花生米,青豌豆沒有炒,直接與泡過的糯米拌勻。加點(diǎn)醬油讓米著色。鍋底刷油。所有食材倒進(jìn)電飯鍋里。同樣的米量,比上次多加些水,表面劃平,用筷子戳幾個洞,便于蒸汽暢通。摁快煮鍵。煮熟后,仍然香氣撲鼻,糯米飯著色也好。就是水稍微多了點(diǎn)。飯有點(diǎn)軟。由于蒿菜,野蔥,香干,臘肉,青豆,花生米沒有爆香。糯米飯不太油潤。</p> <p class="ql-block"> 3月22號,我跟老朋友小麥,還有鄰居桂花去觀音閣賞千畝油菜花,在回來的路上,一塊油菜田埂上看到很多蒿菜,野蔥。我們每人都摘到一把蒿菜,小把野蔥。趁材料新鮮,第三次社飯又有著落了。</p><p class="ql-block"> 晚飯過后,又把前兩次等量的糯米泡上了。</p><p class="ql-block"> 考慮到前兩次的不足,這次我把社飯的食材都爆香,再與糯米拌勻,加了適量醬油著色。不銹鋼碗底刷油,加了適量的水分。劃平糯米,在糯米表面戳幾個洞,便于蒸汽暢通。在菜鍋里加水,放箅子上隔水蒸40分鐘。時(shí)間到了。打開鍋蓋,各種食材的香氣撲鼻而來,社飯油潤,嘗下,軟硬剛剛好。又長了個手藝。做社飯。很開心。</p> <p class="ql-block"> 自己尋找的食材,親手蒸煮的社飯,吃起來感覺特別香,覺得是一種用錢買不到的精致。自己喜歡的美味還是需要自己舍得花時(shí)間去烹飪的。</p><p class="ql-block"> 社飯,就是蒿菜飯,過去老說皇后娘娘想吃蒿菜飯。其實(shí)是皇后娘娘吃厭了山珍海味,想吃蒿菜飯換個口味。圖個新鮮。今天我們吃社飯不也是圖嘗春天的第一口鮮嗎?想豐富我們的餐桌,社飯做法學(xué)起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