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環(huán)境布置時專門設(shè)計了照片墻,我把需要的照片一張張地寫出來交給爸:</p><p class="ql-block">“您就照這個要求找出這二十張照片吧?!?lt;/p><p class="ql-block">有意讓爸做這件事有三個考慮:</p><p class="ql-block">1. 讓爸在做事中感受到自我價值的實(shí)現(xiàn);</p><p class="ql-block">2. 讓爸直接參與做自己故事的策展人,表示我們對他的尊重和重視;</p><p class="ql-block">3. 所有的參與對祝壽本身都有意義并能留下美好的回憶。</p><p class="ql-block">爸真的很認(rèn)真。</p><p class="ql-block">盡管每天的睡眠時間加長,但只要醒來吃過飯,老人家就會到書房,翻開一本本陳舊的相冊尋找需要的一張張照片。翻找照片的過程總讓爸思緒萬千:</p><p class="ql-block">“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那年我19歲,可我已經(jīng)參加革命工作三年了?!?lt;/p><p class="ql-block">“這是我離開家鄉(xiāng)到北京上大學(xué)路過上海時拍的照片?!?lt;/p><p class="ql-block">“這是我和同學(xué)們在人民大學(xué)門口攝影留念”</p><p class="ql-block">爸的老照片并不多,更多的是到北京以后拍攝的。那時候照相可是件很奢侈重要的事情,即便是進(jìn)了城,照相方便許多,但基本上都是人生、家庭中重大事件才去照相館,每次照相都會穿上很正式的服裝并精心打扮一番。</p><p class="ql-block">二十張照片僅僅是爸人生中的一個縮影,每一張照片都反映了爸生活的一個側(cè)面,每張照片后面都有一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爸和媽進(jìn)城的第一張合影是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那時媽31歲,爸35歲,照片里的媽燙著頭微笑著,淳樸漂亮,爸年輕帥氣溫文爾雅;還有1962春節(jié)拍的“全家?!?;爸在天安門城樓上的照片,爸說那是他退休后參加電影《開國大典》拍攝完成時的合影留念,那是爸一生中唯一參加的一次拍電影,在電影中爸身著中山裝飾演一位民主人士;還有他穿著新四軍演出服站在舞臺上合唱時的照片,最近的照片就是2024年秋季參加單位離退休老同志運(yùn)動會時的照片。</p><p class="ql-block">二十張照片組成了“時光長廊”。爸望著照片無限感慨:</p><p class="ql-block">“100年,我就這樣走過來了!”</p><p class="ql-block">是啊,人生百年,爸經(jīng)歷了兩場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在北京完成了大學(xué)學(xué)業(yè),也安家立了業(yè),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shè),經(jīng)歷了“文革”、粉碎四人幫,見證了改革開放國家經(jīng)濟(jì)快速發(fā)展,看到和感受到了AI人工智能的出現(xiàn)……,照片如時光的切片,更是爸的 "人生蒙太奇"。</p><p class="ql-block">我也為爸的百年感慨,是啊,照片墻完成了我們的三重致敬:對父親百年人生的致敬,對父母愛情的致敬,更是對老一輩革命者追求信仰、無私奉獻(xiàn)品格的致敬。當(dāng)駐足觀看這些照片時,看到的不僅是爸一個人的故事經(jīng)歷,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愿這面照片墻成為家族記憶的燈塔,讓子孫后代永遠(yuǎn)記得:在那個沒有美顏相機(jī)的年代,有一種風(fēng)華叫真實(shí),有一種浪漫叫永恒。</p> <p class="ql-block"> 廣播版</p> <p class="ql-block">爸以策展人之一的身份,就這樣認(rèn)真配合翻找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修補(bǔ)也很快就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一種新型地粘貼方法,簡單省事不破壞墻面,還可以隨時更換照片。布置環(huán)境時發(fā)現(xiàn)許多新穎別致簡單省事效果好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洗照片也很省事,今天洗,第二天就取。</p> <p class="ql-block">爸人生中的第一張照片,修補(bǔ)后清楚了許多。</p> <p class="ql-block">爸進(jìn)京上大學(xué)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整體看還不錯,遺憾的是照片“反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