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和平縣革命先驅(qū)卜恨生</p> <p class="ql-block">? ? ? ?翻開和平縣黨史資料,首先映入眼簾的革命先驅(qū)是卜恨生同志,但不知什么原因,在和平史資中找不到有關(guān)卜恨生的生平完整的記錄,由于年代久遠,至今已漸漸地被遺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據(jù)《卜氏族譜》所載:“卜氏,周禮卜人氏也?!辈啡思创呵飼r掌管卜筮的官員,卜人之后,子孫以官職為姓氏,稱卜氏。卜姓人口較多,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92位,卜姓是中華姓氏最少筆劃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在和平卜氏人口不是很多,但在民主革命時期,熱血青年卜恨生挺身而出,成為革命先驅(qū),實屬不簡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日前應卜恨生后代的請求,讓我在史海中幫助去尋覓卜恨生的足跡,還原一個革命先驅(qū)的形象,作為紅色刋物《九連春秋》主編,我很樂意盡力嘗試一下。</p> <p class="ql-block">? ? ? 和平縣城卜姓落基始祖是卜毓延公,他是一位挑雜貨郎,明崇禎年間,卜毓延從嘉應州(今廣東梅州市),肩挑貨郎擔,一路走街穿巷,先在東江惠州博羅一帶謀生,后輾轉(zhuǎn)來到和平縣城,見縣城東北角有一雜草叢生的空地,里面的殘垣斷壁依稀可見,于是與地保溝通,擇一隅地塊,搭棚落戶。</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由于卜毓延為人友善,口齒玲琍,他誠信經(jīng)商,很快就在和平小縣城站穩(wěn)腳跟,不久,連平州新立,他把握好機遇,世業(yè)維新,賺下人生第一桶金,于是拆棚造房,娶妻黃氏,因無生育,續(xù)娶繼配李氏,生一子卜起鵬。</p> <p class="ql-block">? ? ? 衍至乾隆五十一年,六世祖卜馨公出生,他傳承卜姓德品,忠厚處世,勤儉持家,因家業(yè)富裕,他常常濟困護貧,助婚娶,解爭訟,斥資修橋鋪路,廣受市民贊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清同治十二年(1873),卜氏第八世卜文蔚出生,他少而聰慧,誠信禮義,光緒十八年(1892)蒙徐宗師垂愛,考取庠生;1906年和平縣長唐樹彤,感于卜文蔚的才華,聘請卜文蔚為陽明高等小學堂監(jiān)督兼校長,后聘為和平初級學校校長,沒過多久,提拔為和平縣勤學所總董兼督學。</p> <p class="ql-block">??????民國新立,黃桂榮、陳根、黃人雄等歷任縣長,十分器重卜文蔚的才華,</p><p class="ql-block">???????民國八年(1919)縣長何一鸞上任,何縣長積極籌辦縣立和平中學,成立了以卜文蔚為董事長的建校委員會成員,卜文蔚為籌建和平中學,盡責盡力,是和平縣內(nèi)較有名氣的教育界精英。</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卜文蔚知事識禮,靜觀善變,精于醫(yī)藥,他既是政府要員,且又是有名的中醫(yī),他在家開設醫(yī)館,患者繹絡不絕,有求必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他懂得地處窮山區(qū),只有文化教育才能改變?nèi)说拿\,極力鼓動孩子們要讀書成才。</p> <p class="ql-block">? ? 卜文蔚的兒子卜恨生,1900年生,原名卜坤德,又名卜簡生,參加革命運動后,他立下宏愿,做人要舍己恨生,于是改名卜恨生。年少在和平高級小學讀書,他是富家子,舍得分享,小小年紀有很多小伙伴追隨。</p><p class="ql-block">? ? 考入和平中學后,與黃驚白、張覺青、朱理從、朱銘齊、羅響等同學結(jié)為好友。</p><p class="ql-block">? ?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青年學生示威游行,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口號,6月3日,時在和平縣立中學附屬小學的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朱理從、朱銘齊等在和平縣城發(fā)起示威游行,到商店清查和銷毀日貨,此舉在和平引起波瀾。</p><p class="ql-block">? ? ?1924年“國共”合作,廣東省政府派孫紹康到和平任縣長,劉啞佛任總務科長,劉啞佛是共產(chǎn)黨人,他經(jīng)常到各中小學宣講大革命形勢,傳播革命思想,</p><p class="ql-block">? ? ? 因為志同道合,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等十分投靠劉啞佛,劉啞佛經(jīng)常到卜恨生家中拉家常,商談國事,革命思想在卜恨生等人心中烙下印記。</p> <p class="ql-block">? ? ? 卜恨生家庭生活充裕,家人為傳宗接代,早早為他說媒,他與和平雅水嶺棑村黃槐姑娘結(jié)年秦,晉之好,先后生下長女卜爛霞、二兒子卜怡庭、三女卜秋森、生四兒子卜怡顏,由于坐月子得病,妻子英年早逝。</p><p class="ql-block">? ? ? 1926年2月,彭湃、劉爾崧領(lǐng)導的海陸豐、紫金等地農(nóng)民運動正在興起,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等進步青年,受到影響,思想進步很快,他們和失業(yè)工人陳德潤、進步青年葉掃白等,組織“讀書會”,傳播新潮文化。</p><p class="ql-block">? ? ? ?他們經(jīng)常閱讀《新青年》和《響導》等革命理論刊物,進一步提高了覺悟,熱誠擁護國共合作。在共產(chǎn)黨員劉啞佛的引導和啟迪下,以原讀書會為基礎,成立“新和平青年團”。黃驚白為總負責人兼學運干事,卜恨生為農(nóng)運干事,張覺青為工運干事。</p><p class="ql-block">? ? ? 新和平青年團成立時雖沒有組織章程,但對團員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團員以獻身革命,敢于斗爭,學習革命理論,聯(lián)合農(nóng)工參加反帝反封建,建設新和平為宗旨?!蓖ㄟ^秘密宣傳發(fā)動,先后有七八十人參加新和平青年團。成員中學生有黃宏開、朱理從、黃連、毛云鵬等,高小學生有黃知新、肖得根、賴書祥、王金梁、吳成蔚、鄒肅平、謝平波等,失學青年有陳仁、葉掃白等人。他們在青年團的教育推動下,奮勇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斗爭浪潮中。</p><p class="ql-block">? ? ? ?新和平青年團以縣立高級小學為活動中心開展工作。其主要活動是組織團員學習,以提高政治思想和理論水平,按照廣東國民革命政府的政策、指示,開展口頭、標語、傳單等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同時,編印出版了油印刊物《微光》,宣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理論和揭露封建地主的種種罪惡,發(fā)動群眾響應革命政府號召,組織起來,積極參加國民革命斗爭。反對軍閥、貪官污吏、土豪劣紳的政治壓迫和經(jīng)濟剝削;反對帝國主義經(jīng)濟侵略和利用宗教和教會學校進行文化侵略。</p><p class="ql-block">? ? ? 新和平青年團的宣傳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名噪縣城,得到人民群眾大力支持和擁護。但當時,青年團的活動中心縣立高級小學,由于新舊思想的分歧,教師中出現(xiàn)了以卜恨生、黃驚白為代表新思想的一派與以時任縣參議員的黃自艷、李節(jié)垣(黃、李均等人為代表的舊思想一派的對立。</p><p class="ql-block">? ? ?1926年9月,東征軍一個團完成圍剿陳炯明殘部后撤離了和平??h內(nèi)封建反動勢力重新抬頭,陳炯明殘部陳日新等襲擊縣政府,擄去縣長孫紹康逃往定南??倓湛崎L劉啞佛經(jīng)卜恨生、張覺青營救,秘密撤離和平。</p><p class="ql-block">? ? 卜恨生等人組建的新和平青年團,不僅為和平工農(nóng)及學生斗爭的開展作了準備,也為和平縣黨組織的建立打下了一定的思想和組織基礎。</p><p class="ql-block">? ? 卜恨生帶領(lǐng)團員深入農(nóng)村,宣傳發(fā)動組織農(nóng)會,開展“減租減息”斗爭,在縣城、水口、大樓、大壩、大坪、坑池、半坑等鄉(xiāng)村先后成立了7個農(nóng)民協(xié)會,共有會員1000 多人。</p><p class="ql-block">? ? ?農(nóng)運干事卜恨生為了鼓勵農(nóng)民大膽起來斗爭,發(fā)出傳單,聲明遵照革命政府減租減息政策,將其卜姓嘗產(chǎn)田自動減租??h城大東門城樓為農(nóng)協(xié)會址,農(nóng)協(xié)犁頭紅旗高掛在城樓上空,迎風飄揚,千百年來受盡剝削壓迫的農(nóng)民,揚眉吐氣。</p><p class="ql-block">? ? ?1927年1月24日,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等人在縣城南門口沙灘搭起演講臺。與福音堂牧師李壽人等在演講臺上展開口頭論戰(zhàn)。黃驚白等人從事實上和理論上,指出教會對學生進行奴化教育和強制宗教信仰的非法性,駁得對方啞口無言。使廣大群眾受到一次深刻的反帝愛國主義教育。</p><p class="ql-block">? ? ? 其后,國民黨廣東省黨部惠屬黨務視察處,了解到國民黨和平縣黨部籌備處沒有革命氣氛,工作毫無起色,改派林寨陳昌言為指導員。陳昌言根據(jù)“新和平青年團”上報的材料,提名由卜恨生、黃驚白為籌備委員,協(xié)同改組國民黨和平縣黨部籌備處。因之引起和平縣封建土豪的妒忌和非議。</p><p class="ql-block">? ? ?在籌備過程中,黃驚白主張慎重,認真選擇黨員對象,個別吸收,純潔組織。和平縣商會正副會長謝德齋、吳國良抱著不可告人的目的,無理要求由商會單獨成立區(qū)分部。卜恨生、黃驚白兩人堅持組織原則,堅持要按申請、介紹等手續(xù)辦事,拒絕其無理要求。謝德齋他們認為是黃驚白操縱黨權(quán),排斥他們參加國民黨,因而懷恨在心。</p><p class="ql-block">? ? ?1927年夏,蔣介石公開叛變革命,在上海發(fā)動四一二事變,同年5月,和平縣的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地主奸商等封建勢力互相勾結(jié),乘機反撲,陰謀陷害張覺青、黃驚白、卜恨生等人。陳昌言獲悉這件事后,他與黃驚白一起出走,接著,張覺青、卜恨生也相繼離開和平縣。</p><p class="ql-block">? ? ?隨后,國民黨和平縣反動政府誣指卜恨生、黃驚白等人是共產(chǎn)黨,明令通緝,并下令解散所有工會、農(nóng)會和青年團體。從此,和平縣初步興起的工人、農(nóng)民和青年學生運動,隨著全國大革命的失敗,被壓制下去。</p><p class="ql-block">? ? ?1927年秋,國民黨黨棍周秉乾、張鐵雄、游xx等在惠州黨訓班受訓后,派回和平縣國民黨黨部任職,他們捏造事實,向國民黨省黨部機關(guān)誣告張覺青等在北樓山崗秘密聚會,策劃武裝暴動。后因查無實據(jù),周秉乾、張鐵雄等人的陰謀未能得逞。</p><p class="ql-block">? ? ? 據(jù)說卜恨生被通緝期間,一直遭國民黨政府追捕,偶而悄悄回來住一晚,就有敵人的眼線告密,國民黨軍警就上門抓人,卜恨生只好翻墻逃出,所以卜恨生常年有家不能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廣東平遠縣開明人士姚希明任和平縣縣長,他秉公撤銷對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等人的通緝令,于是卜恨生、黃驚白、張覺青先后從省內(nèi)和上海各地返回本縣。張覺青在陽明小學任教。</p> <p class="ql-block">? ? ? 1936年黃驚白與博羅進步女青年陳重光結(jié)為夫婦,他們志同道合,患難與共,攜手走上革命道路;卜恨生經(jīng)常與黃驚白、陳重光、張覺青、朱理從、張祥鎮(zhèn)、徐福錦、黃培根、黃定邦進步人士開展革命活動。陳重光先后在陽明小學、東山小學任教,卜恨生與陳重光夫婦向青少灌輸革命思想。</p><p class="ql-block">? ? ?1937年協(xié)助黃驚白夫婦創(chuàng)辦“浰東生活學校”。是年冬,卜恨生牽頭出資與張覺青、黃驚白夫婦等組織進步青年成立“奔流”劇團,在城鄉(xiāng)巡回演出,慰問抗日將士、傷病員,促進了全縣抗日救亡運動的蓬勃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 ?1938年4月下旬,廣東省委派麥任到龍川重建黨組織,麥任在龍川蓮塘小學以教書為掩護,從事建黨工作,經(jīng)考察后,麥任首先吸收黃慈寬入黨,黃慈寬成為龍川重建中共組織后最早加入黨組織的人。</p><p class="ql-block">? ? ? 1938年5月,?麥任在蓮塘小學教書其間,黃慈寬介紹麥任認識了羅響。4月間,隨麥任親自到和平熱水,對羅響、張覺青進行考察,先吸收羅響入黨,然后羅響介紹張覺青等人入黨,成立黨小組。</p><p class="ql-block">? ? ? 1938年8月,黃慈寬參加中共廣東省委舉辦的黨訓班學習回來后,向支部成員傳達了省委關(guān)于大力發(fā)展黨員的指示,黃慈寬指示羅響、張覺青在熱水東華小學成立了和平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和平縣支部,羅響任支部書記,張覺青任組織委員,葉鏡芬任宣傳委員,此后,原“新和平青年團”卜恨生、黃驚白、陳仁、羅寶萱、黃華明、張祥鎮(zhèn)、黃宏開、朱理從、黃連、毛云鵬、賴書祥、謝平波等13名熱血青年先后參加共產(chǎn)黨,隸屬中共龍川中心支部領(lǐng)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p> <p class="ql-block">? ? ? 1939年,忠信黃仕添先生在任忠信國民小學校長,期間他目暏忠信落后的教育狀況,沒有一所中學,恰好有個前清秀才曾佐廷亦有同感,于是兩人發(fā)起在區(qū)立四小的基礎上創(chuàng)辦“私立志生中學”,由黃仕添先生出資300銀元作為志生中學的辦學資金,曾佐廷先生是第一任董事長,他與卜恨生過從甚密,認定他是很有能力的人,說服卜恨生為合伙人,私立志生中學在忠信是很岀名的,</p><p class="ql-block">? ? 后來,志生中學捐給連平縣政府,正式成為忠信中學。</p> <p class="ql-block">? ? ? 1943年,已經(jīng)43歲的卜恨生,經(jīng)人說合,與三頭圳名門淑女黃金海結(jié)為夫婦,1944年生下女兒卜紀懷,后覺得名字有點噢口,于是改名卜秋菊,1945年12月生下兒子卜怡開,1948年生下小女卜銘懷。因為實在放心不下家里嗷嗷待哺的小孩,經(jīng)人作保,卜恨生在家重操父業(yè),在城東開設診所,掩護革命工作。</p><p class="ql-block">? ? ?卜恨生行醫(yī)期間,曾多次救治游擊隊傷病員,曾無數(shù)次為游擊隊提供緊缺的違禁藥品,當年黃百煉,黃華明,王志奮等同志經(jīng)常來診所取情報和軍需物品,卜恨生暗中做為革命做了大量工作。</p><p class="ql-block">? ? ?1945年,卜恨生二兒子卜怡庭時年17歲、他不愿呆在家中,離家出走,據(jù)鄉(xiāng)親說在江西見到過他,投軍參加湘粵會戰(zhàn),而再也沒有回來。</p><p class="ql-block">? ? 1946年6月,東江縱隊北撤山東,卜恨生的妹卜月清和妹夫陳光中隨隊北撤,解放后在南京工作。</p><p class="ql-block">? ? 卜恨生的三女卜秋森的夫君葉彰,1929年出生龍川縣,1947年讀書期間參加地下黨組織的讀書會和青干訓練班。1949年5月,參加和平縣委政工團,不久調(diào)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粵贛湘邊縱隊第二支隊六團政治處,任宣傳小組長,隨部隊解放江西省定南縣城,留在定南縣人民政府,任秘書科秘書。新中國成立后,調(diào)和平縣工作,與工作隊員卜秋森喜結(jié)良緣,夫婦倆是離休干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 ? ?新中國成立后,卜恨生小女卜銘懷的丈夫盧新和在人民解放軍獨立師六三九部隊服役,保衛(wèi)大京廣,曾獲“五好戰(zhàn)士”殊榮。</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如此說來,卜恨生家族也算得上滿門忠烈。</p> <p class="ql-block">? ? ? 1949年5月21日夜,和平縣偽縣長黃夢周,書記長李村等人逃往江西,22日徐定安,徐英奇等率聯(lián)防隊進駐和平縣城,因懾于解放軍武工隊的威力,于23日凌晨逃回下車,</p><p class="ql-block">? ? ?黃漢廷先生看到城里空虛,叫黃華添通知武工隊去接管縣城,卜恨生等人得知這一消息后,與地下黨負責人黃培鈴及黃漢瀾、朱錦齊組織人民群眾在縣城東門迎接武工隊,</p><p class="ql-block">? ? ?當晚,卜恨生他們找來商會會長曹德齋負責通知各商號,各街巷居民于24日在縣府禮堂開大會,慶祝和平縣城解放。</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和平縣城解放,百業(yè)待興,同年8月,和平縣人民政府接收原國民政府衛(wèi)生院,將衛(wèi)生院遷到陽明小學,不久,又搬到盧家祠,任命卜恨生為和平衛(wèi)生院院長,? ? ? ? ? ? 1951年9月和平衛(wèi)生院搬進東山嶺下基督教堂,合并為和平縣人民醫(yī)院。</p> <p class="ql-block">? ? ? 當時卜恨生身體力行,全身心投入人民的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醫(yī)院有彭云翔、羅介明、鄒維才等十多位職員,既開展醫(yī)療業(yè)務,又要開設留醫(yī)部和門診值班室,有時醫(yī)生還得出診。</p><p class="ql-block">? ? ?針對醫(yī)務人員奇缺的問題,卜恨生向縣府申請培養(yǎng)醫(yī)護人才,派鄒維才等四位女同志到興寧衛(wèi)生院保健班進行培訓,后來上級又分配龍川衛(wèi)校畢業(yè)的林燕玉、陳培維等到縣人民醫(yī)院工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后來,省里每年都分配一些醫(yī)護人員在這工作,卜恨生主政時,和平縣人民醫(yī)院工作開展如火如荼。</p> <p class="ql-block">? ? ?1953年4、5月間,全縣機關(guān)單位開展“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參加“三反”各機關(guān)單位留守干部共307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 ? 當時有人無中生有舉報卜恨生叛黨,卜恨生悲憤欲絕,他覺得自己畢生為革命工作,忠心耿耿,盡心盡職,現(xiàn)誣他叛黨,萬分不可接受,他借酒消愁,自甘自棄,酒后罵人,得罪了一些人,有人惱羞成怒,對他窮追不舍,遭到某些人不公的指責,被一紙:“停職反省,待后處理”撂倒,最后身患重病,救治無效,撒手人寰,時年53歲,長眠上棉古道青山綠水之間。</p> <p class="ql-block">??????一個充滿理想的年輕人,一個忠貞不渝的革命者,一個身懷醫(yī)術(shù)的歧黃弟子、一個為人夫為人父的家長,就這樣追隨馬克思去了,讓人痛哉!惜哉!憐哉!思哉!敬哉!</p><p class="ql-block">?????紅色革命歷史不會忘記,撥亂反正后,卜恨生同志恢復名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 ? 本文參照《中共和平黨史大事記》《中共和平縣歷史》《東江黨史資料匯編》《中共東江地方史》《和平文史》《九連春秋》《暗香》《連平縣忠信中學歷史》等有關(guān)資料及卜秋菊、卜怡開、卜銘懷、盧新和、黃曼茹、盧靈盛等口述歷史匯編</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