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步入古稀之年,退休后定居在風景秀麗的蘇州。回首往昔,那段在劉畈中學開啟教學生涯的歲月,如同璀璨星辰,閃耀在我的記憶深處,成為我心中最珍貴的寶藏,讓我時常沉浸其中,感受那份純粹的快樂與溫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劉畈中學的教學和學習條件極為艱苦。整個校園設施簡陋,教室、學生宿舍、教師宿舍、辦公室、廚房,以及勉強開辟的一個籃球場兼操場的活動場地,都擠在那狹小的院子里。盡管如此,這里卻有著別樣的溫馨與活力。課堂上,我們帶著孩子們遨游知識的海洋;課后,我們又和他們一起玩耍嬉戲。我們同在一個鍋里吃飯,從同一口井里取水,師生生活緊密相連,關系親密無間。</p> <p class="ql-block"> 與現在的學校不同,當年的我們,無論早晚自習還是課間活動,都始終陪伴著學生。教學區(qū)域與生活區(qū)域之間零距離,師生們幾乎時時都在彼此的視線之中。學校沒有餐廳,用餐時,小小的校園里到處都是端著飯碗飯盒的老師和同學,有的蹲著吃,有的站著吃,甚至邊走邊吃,熱鬧非凡。大家還可以邊吃飯邊聽故事、笑話,或者放下碗去打幾下球、玩點什么。我們和學生之間就像兄弟姊妹或朋友,課后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一項運動游戲叫斗雞:參與者需單腿站立,另一條腿盤起,用手抓住腳踝或腳部,使膝蓋向前突出,形成“攻擊角”。 參與者通過跳躍移動,用膝蓋頂撞對手,試圖使對方失去平衡或雙腳落地。被撞倒、雙腳落地或出圈者為輸,堅持到最后的一方獲勝。 大多數男同學都喜歡玩這游戲,</p> <p class="ql-block"> 他們從教室里面斗到教室外面,橫沖直撞,課桌凳都被撞得東倒西歪,女同學嚇得躲得遠遠的??粗⒆觽兺娴眠@么開心,我這大孩子心里也癢癢的,于是打算也來玩一玩,便選了小個子小明同學作為對手。我想,我一個大小伙子,戰(zhàn)勝這個小不點應該沒問題。可沒想到,戰(zhàn)斗不到三個回合,我就被他撞得連打幾個踉蹌,狼狽地敗下陣來。我?guī)缀趺刻於紩弥形?、晚飯前后、或者午餐晚餐時間和孩子們打球或者玩游戲,孩子們經常和我們玩得滾成球,有時還耍賴“欺負”我呢。我們的學校就像一個其樂融融的大家庭,那種快樂是發(fā)自內心的,純粹而真摯。與這些孩子們相處,于我而言,是緣分,是情分,更是福分。每當我回憶起那段時光,自豪感和幸福感便會油然而生,我仿佛是最富有、最快樂的人,擁有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財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歲月流轉,2021年春,一件令我無比興奮的事情發(fā)生了。1981屆的同學們打算組織舉辦初中畢業(yè)40周年師生聚會活動。當我接到邀請函時,內心像被春日暖陽照耀般,涌起層層溫暖的漣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會時間定在2021年的五一節(jié),那天陽光明媚,天空像被水洗過一般湛藍,老師和同學們懷揣著激動與期待來到向往已久的目的地,當我踏入曾經開啟教師生涯的劉畈中學那一刻,仿佛時光倒流,往昔的點點滴滴如電影般在眼前閃現。那些孩子們的面龐、朗朗的讀書聲、操場上奔跑的身影,還有我站在講臺上授課時的專注神情,都一一浮現,清晰得仿佛就在昨日。</p> <p class="ql-block"> 大會現場,氣氛莊重又熱烈。老師和同學代表們依次發(fā)言,話語中滿是對過往歲月的深情回憶與感慨。同學們一個個站起身來,用真摯的話語回顧當年在校園里的學習生活,感恩老師的辛勤教導。大會精彩紛呈,亮點多多!三位主持人非常專業(yè):才高八斗的文科高材生楊班長,組織能力出色,語言沉穩(wěn)又透著熱情;華仔小帥哥以他特有的雄渾男中音,京腔中帶著變調的家鄉(xiāng)話,別有風味;燕姐更是令人刮目相看,臨時上陣,落落大方,松弛有度,微笑很得體。大會還安排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環(huán)節(j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主持人說:我們這次活動的主題叫《心傳——師恩不忘》,我們的點滴成就得益于老師們的教育和引導;我們班所有同學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為我們偉大的祖國,為我們這個充滿活力的新時代努力工作,大家能過平平安安,幸福美滿的日子,也得益于當時的學校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感恩,我們感恩老師的教育,感恩學校的培養(yǎng),感恩同學的互助互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大聲說出我們的心聲吧:</p><p class="ql-block">感恩!</p><p class="ql-block">同學們向每一位老師贈送了戒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戒尺輕揚啟智門,</p><p class="ql-block">規(guī)矩方圓鑄心魂。</p><p class="ql-block">教誨如燈照前路,</p><p class="ql-block">學子揚帆夢無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看著曾經在一個大家庭里生活過的孩子們,我心中滿是欣慰。曾經的頑皮孩童,如今都已成長為社會的棟梁之材,各自在不同領域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他們眼中閃爍的光芒,是對過去的懷念,更是對未來的憧憬。而我,作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引路人之一,能見證這一刻,內心的成就感與滿足感無以言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聚餐時,大家紛紛向老師敬酒祝福,拉著我回憶當年有趣的片段,歡聲笑語不斷。同學們爭著給我夾菜。小春同學還是那么俏皮可愛。他特地給我夾了一些西紅柿和土豆,然后用英語說:“You are my hero,dear Mr.Yu.”(親愛的于先生,您是我的偶像)。同學們立刻想起了當年英語課堂上我教大家巧記特殊名詞單數變復數規(guī)律的情景,接著大家都齊聲喊道:“heroes,potatoes,tomatoes,英雄吃西紅柿和土豆有意思(es)?!苯又?,小劉同學趁機借題發(fā)揮:“老師,您還記得課堂上提到過的‘癩蛤蟆’嗎?那我請您吃牛蛙。”(這也太牽強了吧??)大家很快就想起了印象深刻的三個詞:let,have,make,以及它們后面動詞的用法(let sb.do,have sb.do,make sb.do)。這三個詞的首字母是l—h—m,恰好是“癩—蛤—蟆”三個字首字母的拼音,滑稽幽默又好記。當年的小不點小汪同學是我的球友,我們打乒乓球的水平不相上下。這次他竟然翻出舊賬,堅持說我總是輸給他,還專門買了一只球拍送給我,讓我好好練球,然后選擇適當的時候再舉行友誼賽。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活力的班級,師生之間沒有距離,只有純粹的情誼。我們談工作,談家庭,分享著生活中的點滴喜樂。從他們的話語中,我感受到了歲月的饋贈:他們不僅收獲了事業(yè)的成功,更擁有了幸福美滿的家庭。看到他們如今這般幸福的模樣,我由衷地為他們高興。這不正是教育的意義所在嗎?我們用知識和愛心澆灌的花朵,都結出了豐碩的果實。</p> <p class="ql-block"> 飯后,我們一起拍照留念。當大家都站好了位置,一位同學突然向前排的人喊起來:“小胡,你的耳朵遮住我的臉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同學們都記得很清楚,原來那個小胡有點淘氣,他經常在上課的時候躲著看連環(huán)畫,還喜歡取笑同學,沒少被老師擰耳朵,同學們送他綽號“大耳朵”。鏡頭前,大家笑得多么燦爛,那笑容里藏著青春的回憶,也藏著對未來的希望。隨后,我們先參觀了我們工作時候的校址,當時我們的學校是設在胡氏宗祠里,因為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伯承、鄧小平帶領解放軍挺進大別山,進軍南京前在這里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為以后的戰(zhàn)爭勝利打下了基礎。這里是劉鄧大軍劉家畈會議舊址。2002年,劉畈中學需要擴建搬遷,這塊紅色土地上北建起了陳列館,這里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原來的那些教學設施全都不復存在,我們只能憑感覺找找那些教室、宿舍和廚房的大概位置。我們然后參觀了現在的校園,嶄新的教學樓、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綠意盎然的校園環(huán)境,讓我驚嘆不已。學校在歲月的洗禮下,變得更加美好。這讓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傳承與發(fā)展,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在這里辛勤耕耘,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延續(xù)著教育的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次聚會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且深遠。它不僅是對過去的回憶與緬懷,更是對未來的展望與激勵。它讓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看到了師生情誼的深厚與持久。雖然我已經退休,但教育的火種在我心中依然燃燒。我為曾經能在這個神圣的崗位上奉獻自己的青春而自豪,也為能見證同學們的成長與成功而感到幸福。歲月流轉,但師生情、同學情卻永遠不會褪色。這次聚會,就像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讓我與過去的自己、與曾經的學生們再次相遇。它讓我明白,無論時光如何變遷,那些美好的回憶、真摯的情感,都將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中,成為生命中最珍貴的財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陽春三月,又有一件大喜事降臨。幾位來自千里之外的學生特地來到蘇州看望我。他們都是1981年的初中畢業(yè)生,我們上次見面還是在2021年那次40周年的同學聚會上,沒想到這次又隔了4年。當年,我二十四、五歲,風華正茂,懷揣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忱,站在三尺講臺上;而他們,十三四歲的年紀,正處于青春懵懂又充滿求知欲的階段。那些孩子大多出身窮苦家庭,但他們有著堅韌不拔的毅力,認真讀書,努力汲取知識的養(yǎng)分。如今他們早已學有所成,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國家的頂尖人才。而我,也曾在工作中傾盡全力,為孩子們的成長付出了無數心血。那些年,我們師生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彼此關愛,相互扶持,共同度過了那段難忘的求學時光。</p> <p class="ql-block"> 這次相聚,我們師生幾人歡聚一堂,度過了無比快樂的一周,大家仿佛又回到了當年那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校園。我們舉杯暢飲,回憶起過去教學和學習的點點滴滴。那些有趣的往事,如同珍珠般串聯起來,閃耀著歡樂的光芒。我們回憶著過去的同學,那些熟悉的面孔和歡樂的笑聲,依然回蕩在耳邊。說起過去的班級,那個充滿活力與溫暖的集體,承載著我們共同的回憶。當然,我們還分享了各自走上工作崗位后的工作經歷和家庭生活,雖然歲月已逝,但那些過去的事情依然歷歷在目,甜蜜而幸福地回憶著,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夢想與希望的年代。有一個話題真好笑:一貫要強的小美同學竟然翻出了幾十年前的舊賬向我問責。她不服氣地說:“那時我上課絕對認真聽講,課后積極背單詞、記語法,緊跟老師的步伐。我在家早上一邊放牛、割草、打豬草,一邊拿著英語書讀單詞、記單詞,搞得家里人都說我是個‘書呆子’。我的英語是強項,整個初中階段,除了一次考試被小余同學趕超外,其他時候都是第一,但于老師就比較喜歡小余同學,經常表揚他,對我卻視而不見,搞得我很郁悶。當時農村里重男輕女現象嚴重,我理所當然地認為老師對男同學和女同學有分別心?!彼{侃道:“老師,您得還我一個公道,把那些年欠我的表揚補回來!”我趕緊解釋:“我當時知道該表揚你,但考慮到男生會說我偏袒女生。”這時小春同學也來湊熱鬧:“同學們誰都知道,您一和女生說話就不好意思,一表揚女生臉就紅。”小春立刻接茬:“我們于老師那是大鼻子紅!”我趕緊阻止他們:“同學們別哪壺不開提哪壺啦,快停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日子里,我們一起游玩了蘇州的諸多美景。沙家浜,那片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見證了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同里古鎮(zhèn),古老的建筑、悠悠的小巷,仿佛在訴說著千年的故事,我們漫步其中,感受著古鎮(zhèn)的寧靜與韻味;留園,那精致的園林景觀,一步一景,讓人流連忘返,我們在這里欣賞著古人的智慧與匠心;山塘街,古色古香的街道兩旁店鋪林立,熱鬧非凡,我們在這里品嘗著地道的蘇州小吃,感受著這座城市的人間煙火;金雞湖,湖水波光粼粼,現代化的建筑與自然景觀完美融合,我們在這里欣賞著城市的繁華與美麗;蘇州灣,寬闊的湖面、優(yōu)美的湖岸線,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壯美與寧靜;虎丘,那著名的云巖寺塔,見證了蘇州的歷史變遷,我們在這里領略著古跡的魅力;楓橋夜泊,那首千古流傳的詩篇,讓這里充滿了詩意與浪漫,我們在夜晚的楓橋邊,感受著那份寧靜與悠遠。</p> <p class="ql-block"> 在游玩過程中,學生們始終緊緊地圍繞在我身邊,他們的目光中滿是關愛與敬意。那一刻,我內心滿是感動,也無比自豪。歲月雖然帶走了青春的容顏,卻帶不走我們之間那份純真而深厚的感情。這次相聚,讓我再次感受到了師生情的珍貴與美好,也讓我深刻地意識到,教育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yǎng)出有理想、有擔當、有愛心的人,讓他們在各自的領域發(fā)光發(fā)熱,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衷心地感謝這些學生們,他們用自己的成就為我曾經的付出畫上了圓滿的句號,也讓我在退休的歲月里,依然能夠感受到教育帶來的無盡溫暖與力量。這份師生情,將永遠銘刻在我的心底,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記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