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的“春節(jié)”來得較早,1月28日除夕(沒有臘月30),1月29就是大年初一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還是沒鉤子掛的兩家人相約出游,我和我先生,加上曹家小妹共三人(自駕)!</p> <p class="ql-block">1月28日(除夕)清早出發(fā),在江西廬山高速服務(wù)區(qū)休息,小妹在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先生身體有些不適,沒急著趕路,當(dāng)晚就近在“江西共青城市”住下。在“賓館”,吃著我們自帶的團(tuán)年飯,別有一番滋味……</p> <p class="ql-block">共青城市,屬江西省轄縣級市,由九江代管。位于九江市南部,東與廬山市相鄰,南和西與永修縣毗鄰,北和德安縣接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5年,一批上海知識青年,響應(yīng)黨的號召,來到鄱陽湖畔九仙嶺的拖溝嶺下墾荒創(chuàng)業(y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央領(lǐng)導(dǎo)人胡耀邦先后題詞“共青社”、“共青墾殖場”、“共青城”,因此得名,是全國唯一以“共青團(tuán)”命名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上午(元月29日),我們參觀了“共青城市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館主題圍繞1955年,98名上海青年志愿者,響應(yīng)黨的號召,來此墾荒創(chuàng)業(yè)的事跡。</p> <p class="ql-block">幾代共青人艱苦創(chuàng)業(yè),開拓奮進(jìn),用青春和汗水在鄱陽湖畔的荒灘野嶺,開辟了一片新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成了從共青社到共青墾殖場,到共青城開放開發(fā)區(qū),再到共青城市的脫變,建起了一座新城。因此,被稱之為創(chuàng)業(yè)之城。</p> <p class="ql-block">這還是一座榮耀之城,胡耀邦同志兩次親臨三次題詞。胡耀邦逝世后,按其遺愿并安葬于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澤民、胡錦濤、朱镕基、溫家寶等近百位老一輩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蒞臨視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青春之城,2010年9月設(shè)市,是全國最年輕的縣級市;</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生態(tài)之城市,山、水、田、城各占四分之一,風(fēng)景如畫;</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希望之城,城市創(chuàng)建綠富美。打造活力共青、實(shí)力共青、美麗共青、幸福共青,加速成為全國青年心中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下午駛?cè)敫=ń▽幙h,古為綏寧縣。地處閩西北邊陲,與江西接壤,是福建母親河“閩江”的發(fā)源地。</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該縣在民國20年至23年建立蘇維埃政權(quá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初屬江西蘇維埃,民國22年4月劃歸閩贛省革命委會領(lǐng)導(dǎo),并一度成為閩贛省蘇維埃政府所在。</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晚住宿建寧縣,并觀賞了閩江兩岸的夜景。在亮化工程的妝造下,確實(shí)增色不少。白天進(jìn)來時,沒見有多漂亮呀!</p> <p class="ql-block">這“閩地之母、閩山之巔、閩水之源”的醒目招牌,是廣而告之,“建寧縣”并非凡之地哦!</p> <p class="ql-block">這流光溢彩的焰花秀,讓我們飽了眼福。要知道,在我們家鄉(xiāng)湖北荊州市,是禁鞭不讓放的呢!</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一塊有著紅色基因的紅色土地。大年初二(元月30日)上午,參觀了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的“中央蘇區(qū)反圍剿紀(jì)念園”。</p> <p class="ql-block">紀(jì)念園內(nèi),有毛澤東朱德同志舊居,紅一方面軍總司令部,總前委舊址等。</p> <p class="ql-block">還有《紅軍頌》大型青銅群雕(是我們見過的最大群雕)、中央蘇區(qū)反“圍剿”陳列館、中央蘇區(qū)民俗陳列館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方位立體式展現(xiàn)了第二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蘇區(qū)反“圍剿”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是爰國主義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大課堂。</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二下午,來到并入住福州市。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別稱榕城,簡稱“榕”。位于福建省東部,閩江下游及沿海。建城于公元前202年,歷史上長期作為福建的政治中心。</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晚不顧旅途勞累,我們急不可耐的去游覽了著名的“三坊七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片福州“三坊七巷”,稱之為半部中國近代史!這是到福州最該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歷史文化街區(qū)“三坊七巷”。坐落福州市中心城區(qū)(鼓樓區(qū)),是從南后街兩旁從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總稱。</p> <p class="ql-block">“三坊”即衣錦坊、文儒坊、光祿坊;“七巷”即楊橋巷、郎官巷、塔巷、黃巷、安民巷、宮巷、吉庇巷。</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qū),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葉,到明清時期特別是清代中葉發(fā)展到了鼎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占地面積約45公傾,現(xiàn)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連,巷巷相通,粉墻黛瓦。布局嚴(yán)謹(jǐn),房屋精致,匠藝奇巧,被譽(yù)為“明清古建筑博物館”,中國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福州許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與之密切相關(guān)。共同蘊(yùn)涵的厚重歷史人文氣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閩都文化的博大精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三坊七巷”太大,內(nèi)容也太多,這一晚只游了個“文儒坊”。如要看細(xì)看全,沒三兩天是看不完的。</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的正對面,是熱鬧非凡的“達(dá)明飲食街”,也得去游游,感受一下福州的飲食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是吃過晚飯來的,肚子也裝不下呀!我先生還是買了福州的特產(chǎn)“茯苓糕”,也只能放到第二天吃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八閩美食”、“臺灣美食”等等,是目不暇接呀!我們荊州的任何一條飲食街,都不能與之相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觸最深的是福州的公共交通福利,“春節(jié)”期間公交、地鐵對所有人免費(fèi),我們也沾光享受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地鐵上,當(dāng)?shù)匾粋€小伙子向我們介紹,說平時的“雙休”日也免費(fèi)。福州大氣,點(diǎn)贊??????</p> <p class="ql-block">我先生一如既往的喜歡看博物館,大年初三(元月31日)上午,我們來到“福建博物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該館坐落于福州市西湖公園,始建于1933年10月。2002年重建,是福建省最重要的文物考古、收藏、研究、教育、展示、對外交流機(jī)構(gòu)。</p> <p class="ql-block">歷來外出旅游,我們都不喜歡趕熱點(diǎn)。沒想到這幾年,“博物館”也成了熱門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去的不算晚,可已沒地方停車了,交警把我們疏散到一個稍遠(yuǎn)的賓館停車場(收費(fèi)),進(jìn)博物館也是排著長長的隊(duì)伍。</p> <p class="ql-block">好不容易進(jìn)到館內(nèi),可這人挨人、人擠人的,根本沒法細(xì)看。加上天氣炎熱,實(shí)在呆不下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也只草草看了個“福建古代文明之光”館,不得不遺憾的離開。</p> <p class="ql-block">接下來改去“福州市博物館”,這里清靜多了,沒那么多人也沒那么多車,可以好好瀏覽瀏覽。</p> <p class="ql-block">該館位于福州市晉安區(qū),刨建于1987年。占地面積14.47畝,總建筑面積11198平方米,新館2000年元旦正式對外開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怎么說,都比不上福建省博物館,人家級別高些嘛!</p> <p class="ql-block">該館文物除大量字畫外,還有古陶瓷、青銅器、玉器、漆器、壽山石雕、絲織品、古木雕和古家具等,計(jì)5000多件。</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三下午來到“平潭島”,平潭島亦稱海壇島,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省第一大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處中國東南沿海,位于福建省平潭縣境內(nèi),距福州128公里</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國首座跨海大橋,以當(dāng)時的技術(shù)與條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我們從橋上駛?cè)搿?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潭島東面,與臺灣新竹港相距僅68海里,是中國大陸距臺灣最近處。</p> <p class="ql-block">該島嶼南北長29公里,東西寬19公里,面積為267.13平方公里,占平潭縣總面積的72%。以形式壇,兀峙海中得名,是全國重點(diǎn)風(fēng)景名勝區(qū)之一。</p> <p class="ql-block">海壇島海岸蜿蜒曲折,岸線長達(dá)408公里,其中100多公里為海濱沙灘,是全國獨(dú)有標(biāo)準(zhǔn)沙產(chǎn)地,也是目前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大海濱浴場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潭的海蝕地貌甲天下,被專家譽(yù)為海蝕地貌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見到大海的小妹,甚是興奮,連說沒有白來!還親口嘗了海水的味道,確認(rèn)是“咸”的。和我當(dāng)年第一次見到大海,心情是一樣的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句“沒白來”,讓她小哥覺得,一路幸苦都“值”了!</p> <p class="ql-block">當(dāng)睌?shù)诫x平潭島不遠(yuǎn)的福清市吃飯位宿。該市屬省轄縣級市,由福州市代管,位于福州市南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福清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語中的“永福、清源”二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閩龍啟元年(1933年)置福清縣,1990年設(shè)立福清市(縣級),還立有建市紀(jì)念碑!</p> <p class="ql-block">福清“利橋古街”,是福州15個特色歷史文化街區(qū)之一。將打造成具有福清人文歷史特色的城市會客廳、文旅新地標(biāo)、城市新名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條古街建于明代,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它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包括古典式廟宇和民居。</p> <p class="ql-block">福清以“一江、一街、一塔”為依托,利用利橋街兩端核心節(jié)點(diǎn),打造“兩核、兩軸、一帶、六片、多點(diǎn)”的歷史文化特色街。</p> <p class="ql-block">利橋古街集中體現(xiàn)了福清的華僑文化與海絲商貿(mào)文化,是福清悠久歷史的真實(shí)寫照。</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四(2月1日)上午,去了“湄洲島”。該島是福建莆田市秀嶼區(qū)湄洲鎮(zhèn)轄島,位于莆田市中心東南42公里。距大陸僅1.82海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島,是媽祖成神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們就是沖著“媽祖”去的,想感受一下當(dāng)?shù)氐膵屪嫖幕皇窃摰靥鸨恕?l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成千上萬的車及人都蜂擁而至,上圖畫面上好幾個這樣的停車場,都密密麻麻停滿了車,而且下車后還要排隊(duì)轉(zhuǎn)接駁車進(jìn)去等。我們沒湊這種熱鬧,因時間賠不起,直接選擇放棄。</p> <p class="ql-block">從湄洲島出來(只是外圍沒進(jìn)島呢),已臨近中午,還是選擇了去泉州市博物館。該館全名“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是個很有特色的博物館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它是反映祖國大陸(福建)與寶島臺灣歷史上關(guān)系的國家級博物館。座落于中國歷史名城泉州市區(qū)西北側(cè),北倚國家級風(fēng)景區(qū)清源山,南接風(fēng)景秀麗的西湖之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廈門,東望臺灣寶島。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閩南文化源頭,至今有1750多年歷史。</p> <p class="ql-block">該館占地154.2畝,主體建筑面積23332平方米。采用“天圓地方”的設(shè)計(jì)理念,運(yùn)用閩臺兩地傳統(tǒng)建筑“出磚入石”的特色工藝,紅白相間,渾然天成,充分體現(xiàn)了海峽兩岸的人文精神和地域特色。</p> <p class="ql-block">該館二樓展廳為基本陳列《閩臺緣》,從歷史學(xué)、考古學(xué)、人類學(xué)、社會學(xué)、民俗學(xué)等多學(xué)科角度,通過七個部分,二十一個單元,八十七個組合,以殷實(shí)的實(shí)物、文獻(xiàn)、圖片等資料,從地理、民族、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等諸多方面,闡述了閩臺同胞一脈相承,手足情深的歷史事實(shí)。</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為“遠(yuǎn)古家園”;</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為“血脈相親”;</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為“隸屬與共”;</p><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為“開發(fā)同工”;</p><p class="ql-block">第五部分:為“文脈相承”;</p><p class="ql-block">第六部分:為“諸神同祀”;</p><p class="ql-block">第七部分:為“風(fēng)俗相通”。</p> <p class="ql-block">三樓為《鄉(xiāng)土閩臺》專題展,按照“春、夏、秋、冬”四個時節(jié),展現(xiàn)閩臺兩地共有的民俗習(xí)性,深入表現(xiàn)閩臺關(guān)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天以“新春鬧上元,清明祭祖先”為主題;</p><p class="ql-block">夏天以“端陽競舟鼓,中元賽普渡”為主題;</p><p class="ql-block">秋天以“卜餅萬家喜,對渡郊商急”為主題;</p><p class="ql-block">冬天以“進(jìn)香還宿愿,歲末喜團(tuán)圓”為主題。</p> <p class="ql-block">在這還看到了對“媽祖”的介紹,彌補(bǔ)了我們沒到“湄洲島”了解“媽祖”的遺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媽祖又稱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原名林默(960~987),福建莆田湄洲人。據(jù)傳說生前出沒風(fēng)浪,救助遇難船只,歿后被民眾奉為海上保護(hù)神,建廟奉祀。臺灣也有媽祖廟喲!</p> <p class="ql-block">初四當(dāng)晚,來到福建德化縣食宿。該縣位于福建省中部,泉州市西北部,地處閩中屋脊的戴云山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千年古縣,中國三大古瓷都和閩南金三角對外開放縣之一。也是全國最大的西洋工藝瓷生產(chǎn)和出口之地,以盛產(chǎn)陶瓷而名揚(yáng)中外。</p> <p class="ql-block">德化瓷素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特點(diǎn)和濃郁的地方特色著稱于世。</p> <p class="ql-block">大年初五(2月2日)上午,駛?cè)敫=ㄊ∪魇校ㄊ≥犑校?,別稱“綠都”,地處福建中北部,是中國東南沿海與中西部地區(qū)的重要連接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中央蘇區(qū)核心區(qū),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四個出發(fā)地之一。首選仍是博物館,這是了解當(dāng)?shù)刈詈玫耐緩健?lt;/p> <p class="ql-block">只是該博物館讓人很失望,比我們荊州市博物館差遠(yuǎn)了。就只開了一個紅色展館“風(fēng)展紅旗如畫”,對于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就不得而知了。</p> <p class="ql-block">三明:具有光榮革命傳統(tǒng)的紅色土地;中央蘇區(qū)核心區(qū),中央紅軍長征出發(fā)地之一;為中國革命作出重大貢獻(xiàn)和巨大犧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向革命先烈致敬?。。?lt;/p> <p class="ql-block">沙縣(三明市市轄區(qū)),自古即為閩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素有“金沙縣”之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沙縣小吃歷史悠久,名聞遐邇。每年公歷12月8日,被官方定為“中國(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jié)”。21年5月24月,沙縣小吃制作技藝被國務(wù)院批準(zhǔn)列入第五批“非遺”名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到了這里,一定要去品嘗品嘗。和我們想法一樣的人很多,該地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呀!家家生意興隆,坐無虛席,好不容易才找了一家客人剛離去空出來的位置。三人點(diǎn)了十樣小吃,花157元,果然是品種繁多,風(fēng)味獨(dú)特!</p> <p class="ql-block">離開沙縣,我們春節(jié)游結(jié)束該返程了。只是天色已晚,而且下著大雨,高速開車怕不安全,選擇在江西永修縣歇一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西永修屬九江市下轄縣,古稱艾地。位于江西北部九江南部,修河、潦河兩大水系貫穿東西,贛江經(jīng)吳城鎮(zhèn)注入鄱陽湖。曾譽(yù)為江西四大名鎮(zhèn)之一的吳城鎮(zhèn),列為世界A級自然保護(hù)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修的美景已沒時間欣賞了,第二天大年初六(2月3日),我們回到了荊州。但永修人的淳樸和古道熱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