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0年,廣西賀州市賀縣(今八步區(qū))步頭鎮(zhèn)保塘村,一個普通瑤族女孩盤美英呱呱墜地。彼時的中國正處動蕩年代,戰(zhàn)火紛飛。小美英的童年在顛沛流離中度過,飽嘗苦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讓我們聽聽老年的盤美英講述她經(jīng)歷過的真實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新中國成立帶來希望曙光。雖家境貧寒,盤美英抓住機會勤奮讀書,很快讀完高小,成為當?shù)厣儆械摹拔幕恕?。那年代,能有小學文化的農(nóng)村婦女寥寥無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熱潮興起。盤美英所在村莊成立農(nóng)業(yè)合作社,她被任命為副社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新手干部,盤美英也曾手忙腳亂。組織體貼安排她赴廣西民族學院進修兩年,回來后分配到步頭公社黃石區(qū)任婦女干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初涉基層工作,盤美英熱情高漲。她常深入群眾,調(diào)動生產(chǎn)積極性。用老百姓話說,這幾年她“官運亨通”,從小小大隊書記一路高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2年,盤美英當上廣西賀縣步頭公社黃石大隊黨支部書記。這職位雖不高,卻讓她開始掌握一方權力,施展抱負。她做事認真負責,待人和氣,很快贏得群眾信任。恰逢三年自然災害,日子緊巴巴。但在她帶領下,黃石大隊挺過難關,糧食產(chǎn)量逐年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開始后,盤美英兼任革委會主任。動蕩年代,她憑扎實群眾基礎在基層站穩(wěn)腳跟。1969年4月,中央九大會議在京召開,特別提高工農(nóng)兵代表比例。盤美英作為基層優(yōu)秀代表參會,出人意料當選中央候補委員,還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主要領導人的接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央九大候補委員一百零九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七林旺丹、馬天水、王體、王新、王六生、王光臨、王志強、王恩茂、王維國、方銘、方毅、鄧華、韋祖珍、尤太忠、文香蘭(女)、石少華、馮占武、央宗(女)、劉西堯、劉春樵、劉浩天、劉振華、朱光亞、華林森、達洛、肉孜吐爾迪、阮泊生、陳仁麒、陳華堂、陳勵耘、陳和發(fā)、陳敢峰、李立、李化民、李書茂、李再含、李守林、李定山、李躍松、吳忠、吳純?nèi)省墙鹑?、呂和、呂存姐(女)、張日清、張世忠、張令彬、張延成、張江霖、張西挺(女)、張秀川、張泗洲、張英才、張積慧、汪家道、楊俊生、楊煥民、宋雙來、岑國榮、羅元發(fā)、羅春(女)、羅錫康、鄭三生、金祖敏、易耀彩、胡煒、胡良才、姚連蔚、趙峰、趙興元、趙啟民、耿起昌、徐馳、聶元梓(女)、唐亮、錢學森、郭玉峰、郭宏杰、梁錦棠、康林、康健民、黃文明、黃成連、黃作珍、黃志勇、黃榮海、崔修范、崔海龍、閻仲川、</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盤美英(女)</b><span style="font-size:20px;">、隆光前、曾雍雅、彭、沖、彭貴和、魯大東、韓英、傅傳作、焦林義、舒積成、蔣寶娣(女)、謝家塘、謝望春(女)、藍亦農(nóng)、藍榮玉、譚啟龍、裴周玉、樊孝菊(女)、樊德玲、黎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對偏遠山區(qū)瑤族婦女而言,這是天大榮耀。盤美英激動得夜不能寐,心里美滋滋的。從此她名氣大漲,雖地方職務不高,但中央候補委員地位實打?qū)崱?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3年十大,盤美英再次當選中央委員。兩年后獲提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梧州地區(qū)賀縣縣委副書記兼賀縣革委會副主任。1977年8月十一大,她又當選中央候補委員。此時的盤美英,可謂位高權重,風光無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好景不長,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中國邁入嶄新的時代。作為文革時期崛起干部,盤美英處境日漸尷尬。1983年,她被免去賀縣縣委副書記職務,僅保留縣政協(xié)副主席虛職。這變化來得突然,讓她措手不及,意識到可能面臨更嚴峻局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4年,盤美英因“處遺”原因被開除黨籍,調(diào)任賀縣大平瑤族鄉(xiāng)政府民族干事。這打擊無疑致命。從中央候補委員到小小民族干事,落差巨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7 年,盤美英自覺年事已高,提出退休。當?shù)卣疄樗才帕送诵葑∷?,但她卻毅然拒絕,選擇回到老家,住進深山,過著普通農(nóng)戶的生活。她的這一選擇,或許是對過往繁華與喧囂的告別,是對內(nèi)心寧靜的追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經(jīng)紅人就這樣悄無聲息退出歷史舞臺,成為特殊年代縮影。如今94歲高齡的盤美英依然健在,傳奇經(jīng)歷已成歷史塵埃,卻給我們留下深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盤美英的故事猶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傳奇劇。從大山走出的瑤族女孩,憑借勤奮與機遇一步步攀登權力巔峰,又在政治風云變幻中跌落谷底。她的經(jīng)歷折射出那個特殊年代的縮影,也引發(fā)我們對人生命運和權力本質(zhì)的思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童年時期,盤美英在戰(zhàn)火紛飛中長大。那時的中國,內(nèi)憂外患,百姓生活困苦。作為偏遠山區(qū)的瑤族女孩,她的童年記憶里充滿了顛沛流離。然而,艱難環(huán)境并未磨滅她對知識的渴望。新中國成立后,盤美英抓住機會努力學習,很快脫穎而出成為當?shù)厣儆械摹拔幕恕薄?lt;/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段經(jīng)歷塑造了盤美英堅韌不拔的性格。她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力量,因此在后來的工作中,始終重視群眾教育,鼓勵更多人通過學習改變自身命運。她的成長經(jīng)歷也成為激勵當?shù)噩幾迩嗄甑牡浞?,讓他們看到只要努力,同樣能夠走出大山,實現(xiàn)人生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盤美英初涉基層工作時的熱情和努力,為她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礎。作為婦女干事,她深入基層,與群眾打成一片。她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村民們宣傳政策,組織婦女參與生產(chǎn)勞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在她的帶動下,當?shù)貗D女的社會地位得到提升,生產(chǎn)積極性也大大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段基層工作經(jīng)歷讓盤美英深刻認識到,只有真正了解群眾需求,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政策。她常說:“腳底板沾滿泥巴,心里才能裝滿群眾?!边@種務實作風,使她在后來的工作中始終保持著與群眾的緊密聯(lián)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2年,盤美英擔任黃石大隊黨支部書記。這是她政治生涯的重要轉折點。作為一名女性領導,她面臨著諸多挑戰(zhàn)和質(zhì)疑。但盤美英以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的能力。她帶領大隊成員開展農(nóng)田水利建設,改良耕作技術,使糧食產(chǎn)量逐年提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管理上,盤美英提倡民主作風。她經(jīng)常召開群眾大會,聽取村民意見,集思廣益解決問題。她還特別重視培養(yǎng)年輕干部,為許多有才能的年輕人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在她的帶領下,黃石大隊逐漸成為當?shù)氐南冗M集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盤美英的工作成績得到上級肯定,也贏得了群眾的擁護。正是這段基層工作經(jīng)歷,為她后來被選為九大代表奠定了基礎。她的成功證明,即便是偏遠山區(qū)的少數(shù)民族婦女,只要努力工作,同樣能夠在政治舞臺上嶄露頭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9年,盤美英參加九大并當選中央候補委員,無疑是她人生的巔峰時刻。從大山里走出來的瑤族姑娘,一躍成為國家高層領導,這種巨大反差讓盤美英倍感光榮,也倍感壓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盤美英第一次見到毛主席時,激動得雙手發(fā)抖。她后來回憶說:“那一刻,我覺得自己不是在做夢,是真的站在了中國政治的中心。”這次經(jīng)歷極大地開闊了盤美英的視野,也讓她對國家大政方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廣西后,盤美英更加勤勉工作。她把在北京學到的新思想新政策帶回基層,推動當?shù)亟?jīng)濟社會發(fā)展。她還積極為家鄉(xiāng)爭取資源,促進了當?shù)鼗A設施建設和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發(fā)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隨著時代變遷,盤美英的政治生涯也走向了盡頭。1984年被降職后,她選擇默默退出,回到生她養(yǎng)她的大瑤山。這一選擇體現(xiàn)了盤美英的智慧和豁達。她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命運安排,用平靜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起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到大瑤山后,盤美英并未消沉。她把多年積累的經(jīng)驗和智慧用于服務鄉(xiāng)親。她向村民們傳授先進種植技術,幫助解決生產(chǎn)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她還積極推廣瑤族文化,為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貢獻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盤美英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傳奇,更折射出中國特定歷史時期的縮影。她的經(jīng)歷見證了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艱難歲月,文革時期的動蕩起伏,以及改革開放后的巨大變革。從某種程度上說,盤美英的人生軌跡,就是中國近代史的一個縮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回顧盤美英的一生,我們不禁感慨命運無常,卻也深深佩服她的堅韌品格。從貧困山區(qū)走出,憑借自身努力登上權力巔峰,又在政治風云變幻中歸隱山林,盤美英的經(jīng)歷堪稱傳奇。她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應該保持進取心,珍惜當下,做好自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同時,盤美英的經(jīng)歷也引發(fā)我們對權力本質(zhì)的思考。權力的獲得往往伴隨著偶然性,而其失去則可能來得突然。因此,我們在追求事業(yè)成功的同時,更應該珍惜親情友情,保持初心,不忘服務群眾的本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94歲高齡的盤美英,依然保持著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她的傳奇人生,已成為激勵后人的寶貴精神財富。盤美英的故事,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和品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盤美英的經(jīng)歷給我們以啟示:要珍惜機遇,保持進取;要腳踏實地,服務群眾;要淡泊名利,守住初心。無論身處順境還是逆境,都要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盤美英的故事,是中國近代史上無數(shù)普通人的縮影。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但正是這些普通人的奮斗與堅持,構成了推動中國發(fā)展進步的強大力量。我們應該銘記這段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