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鄉(xiāng)的老宅,塌廢了許多。我的老宅如果不常維護的話也就位列其中。每次回鄉(xiāng)拾掇老宅,家鄉(xiāng)的鄰里街坊都說“都不住了,拾掇它干啥”,我說“老家只有這幾間房了,不拾掇就塌了,以后連一點兒念想也就都沒有了”。這就是我心中的老宅。</p> <p class="ql-block"> 人人有老宅,代代相傳承。我的老宅在鄉(xiāng)下農(nóng)村,坐落在太行山深處的一個古村落里,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生在老宅,長在老宅,童年美好記憶在老宅。雖然它顯得比較陳舊,但是風采不減當年。聽鮐背之年的父親講,從小記憶中的老宅就是這個樣子。歲月侵蝕,依然如初。它的建筑質(zhì)量精益求精,體現(xiàn)了建造初衷代代相傳的傳承屬性。</p><p class="ql-block"> 老宅是祖上留下來的老院子,承載著五代人的記憶。大清年間,高祖父在繼城沙窩經(jīng)營一家燒鍋酒坊,誠信經(jīng)營艱苦創(chuàng)業(yè)修建了這座老宅。它經(jīng)歷了大清衰亡、民國成立、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歷史時期,不同的歷史時期承載著不同的家族記憶。時光匆匆,驀然回首,有太多的記憶印記在老宅里,是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它先后經(jīng)歷了三次大的歷史變革,抓鬮分家、土改分割、買回歸祖,每次變革都反映了歷史時代的變遷。歷經(jīng)滄桑,有過風雨,有過故事,有著許多悲歡離合的美好記憶,是家族歷史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每當回鄉(xiāng),行走在古石街,心中總會涌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古村落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散發(fā)著熟悉的味道。盡管顯得破敗不堪,但依然是那么的質(zhì)樸。祖輩們在這里辛勤耕作,養(yǎng)育了一代又一代子孫。隨著時代變遷,因革命工作需要,族人分赴北京、天津、石家莊各地工作生活,現(xiàn)在人去樓空,但老宅依然守望著這片土地,守護著家族的歷史記憶。</p><p class="ql-block"> 踏進老宅,凝視著院子里的每個角落,猶如在與一位飽經(jīng)風霜的老人深情對話,情景和諧自如,氛圍格外親切。屋內(nèi)的老家具記載著生活的點點滴滴;墻上懸掛的老照片記錄著族人的成長歷程;土坯炕的煤火臺散發(fā)著家常便飯的煙火氣息;墻角的農(nóng)具訴說著曾經(jīng)的辛勤耕耘等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東西,卻蘊含著無盡的情感故事。每一個角落都承載著歷史記憶,每一次回憶都能讓人感受到那份濃厚的親情。</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老宅保存完好,感到非常慶幸。老宅不僅是物質(zhì)財富的傳承,更是家族歷史和文化的象征,代表著一種延續(xù)和傳承的精神。在這里,我們可以追溯家族的歷史,感受先輩們的奮斗歷程;在這里,我們可以傳承家族的文化,銘記祖輩們的家族精神。老宅的存在,時刻提醒著我們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愿每一位走過老宅的人,都能從中感受到那份質(zhì)樸而深沉的力量,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與擔當。有內(nèi)涵有故事的老宅成了遠離城市喧囂,讓身心得到放松,盡享愜意時光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中華傳統(tǒng)五千年,文化學者常把老宅比作我們的“根”所在,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思想人文情懷的獨特體現(xiàn)。“根”象征著傳統(tǒng)文化、歷史記憶和家族精神。老宅在,根就在,是永遠忘卻不了的永恒的思念。它是人生的起點,也是人生的終結,是我們永遠的牽掛。</p><p class="ql-block"> 歲月悠悠,如今的老宅宛如一位矍鑠的老人,靜靜地佇立在那片土地上,好像在等待著在外游子的歸來,仿佛在訴說著永恒的情懷。老宅雖然閑置多年,但是心中總惦記著它。修繕保護老宅,讓它保持原生態(tài)的樣子,是我的責任所在。每次回鄉(xiāng)祭祖,必回老宅看一看,是我多年養(yǎng)成的習慣?;剜l(xiāng)看望老宅對我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心靈慰藉。無論世界如何變幻,無論走多遠,老宅永遠是我心靈的歸宿。</p><p class="ql-block"> 老宅是鑲嵌在傳統(tǒng)村落里的一座家族歷史文化博物館。心中的老宅依然如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