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張小二,何許人也?</p><p class="ql-block"> 張家兄弟兩人,我排行老二,本人也!</p><p class="ql-block"> 其實,“小二”不小了,今年54周歲,明年到陽歷生日那一天,就沒有獻血的機會了。</p><p class="ql-block"> 獻血的想法是在2023年8月份開始有的,直至2025年3月22日才獻上血,歷經(jīng)4次才得以實現(xiàn)。</p><p class="ql-block"> 不是覺悟低,而是因為我入黨、提干時間比較早。那時候,工廠鼓勵一線年輕員工獻血,還會給獻血的員工幾百塊錢、雞蛋、休半天假的獎勵。</p><p class="ql-block"> 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想到了作家余華的《許三觀賣血記》這部小說,于是題目命名為《張小二獻血記》。</p><p class="ql-block"> “獻”與“賣”字義不同:獻,是恭敬而莊重地送上;賣,是售出,如出賣實物、勞動、技藝等換取錢財。</p><p class="ql-block"> 《許三觀賣血記》主要描寫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事。展現(xiàn)的是當時中國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貧困與艱辛,面對生活困境時的無奈選擇。</p><p class="ql-block"> 而我獻血又是為了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我想:讓自己這份熱血在另一個生命里綻放出希望之花。</p> <p class="ql-block"> 我第一次去獻血是2023年9月份,由于我是常白班人員,周六、周日血站休息,去了兩次沒有獻成;第二次是2024年9月中旬,當時我在齊齊哈爾市鐵鋒區(qū)工作。一天,我去公司打印材料,返回時特意去了趟齊齊哈爾中心血站,體重稱了,登記表也逐項認真填寫了,在抽血化驗前,醫(yī)務人員問了一句,近一段時間有沒有看過牙?我說,上周洗過牙,沒事吧?她說,不可以,再等半個月再來吧!9月底,我調(diào)到了訥河工作,2024年還是沒獻成。2025年春節(jié)過后,自認為機會成熟,期間沒有喝過酒、熬過夜、吃過藥。3月19日去了富拉爾基區(qū)愛心血屋去獻血,可抽血化驗結(jié)果顯示轉(zhuǎn)氨酶偏高。醫(yī)務人員對我說,三天過后再來吧!應該能獻成。22日這一天,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于上午九點準時來到愛心血屋,終于獻成了,400ml全血。</p> <p class="ql-block"> 愛心血屋的醫(yī)務工作者是一位年輕漂亮、有愛心的周姓女同志,怕我緊張,一邊遮擋針頭和血袋,一邊同我聊天,講述獻血的益處:</p><p class="ql-block"> 獻血會對身體有四點益處,首先,會促進新陳代謝,獻血后,人體會啟動造血機制,刺激骨髓生成新鮮血細胞,加速紅細胞更新,間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代謝效率。其次,會調(diào)節(jié)鐵元素水平,每獻200ml全血約排出100mg鐵。對鐵蛋白偏高的人群,尤其是男性,適度獻血可降低鐵過載風險。第三,您的血液粘稠度也會降低,血管內(nèi)皮功能會得到改善。最后一點,獻血者相當于一次簡易體檢,如您三天前的檢測出的轉(zhuǎn)氨酶偏高問題。</p><p class="ql-block"> 它的意義還在于:單次獻血最多可救助3個人,您的一次愛心還會傳遞給身邊人的,是愛的傳遞,世間需要愛!</p><p class="ql-block"> 說話的功夫,血就獻完了,完成了我的一樁心愿!</p><p class="ql-block"> 獻血這件事情,還得從2023年秋天說起:</p><p class="ql-block"> 我愛人的伯父檢查出來胃癌,急需用血做手術(shù),那一天是8月10日,我兒子大學暑假在家,聽說后一點沒猶豫,獻血400ml。并說,我爸要是在富拉爾基區(qū),一定會為大姥爺獻血的,也會是400ml。</p><p class="ql-block"> 我從龍江下班后,吃飯時對孩子說,感謝懂我的大兒子,今天你送給我的一份珍貴的禮物就是,人活著要有愛心,要知恩圖報,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還要感謝你了解爸爸。</p><p class="ql-block"> 3月22日11:12,我在“相親相愛的一家人”的微信群中發(fā)了三張獻血圖片,并寫道:“今天,之所以義務獻血是緣于小張的一句話:‘我爸要是在富拉爾基區(qū),一定會為大姥爺獻血的,也會是400ml’感謝生命中懂我的大兒子?!?lt;/p><p class="ql-block"> 剛發(fā)完消息,孩子連點三個贊,秒懂!</p> <p class="ql-block"> 我摩挲著暗紅色獻血證,忽然懂得血脈從來不是封閉的河流。兒子的青春熱血與我的中年熱血最終會匯入同一條生命長河,那是跨越時空的愛的回想,那是血脈的傳承,是愛的接力。都在證明: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盞燈,它讓生命在困境中重燃希望,讓溫暖在人間流淌。既能照亮來路,亦可溫暖歸途。</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