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黃浦江畔,坐落于世博文化公園內,造型奇特如打開折扇的上海大歌劇院,主體工程已經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這次目的主要拍折扇造型,視頻配音用了“折扇謠”樂曲,也以《折扇謠》給本篇起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下面文字有勞DeepSeek捉刀,作者可以省力多啦。</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大歌劇院是位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世博文化公園內的一座大型文化地標,緊鄰黃浦江岸,由挪威建筑事務所Sn?hetta與上海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聯(lián)合設計,以“中國扇”為設計靈感,融合東方美學與現(xiàn)代建筑技術,旨在打造“國內頂尖、亞洲一流、世界知名”的專業(yè)歌劇院。以下是其核心信息:</p><p class="ql-block"> 1. 地理位置與規(guī)劃背景</p><p class="ql-block">上海大歌劇院選址于浦東世博文化公園西北角,地處黃浦江核心濱水區(qū)的“世博-前灘-徐匯濱江”黃金三角區(qū)域,距離黃浦江僅450米,與世博保留場館、國際馬術中心、人工雙子山等共同構成城市文化生態(tài)集群。其位置雖非傳統(tǒng)市中心,但屬于上海中央活動區(qū),具有顯著的濱水景觀和人文資源整合優(yōu)勢。</p><p class="ql-block"> 2. 建筑設計特色</p><p class="ql-block">外形與意象:建筑整體形似展開的“中國扇”,螺旋上升的白色階梯象征扇柄,扇形屋頂廣場可全天候開放。這一設計既體現(xiàn)了東方傳統(tǒng)元素的靈動美感,又通過懸挑結構(最大懸挑30米)和雙螺旋屋面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建筑的創(chuàng)新性。</p><p class="ql-block">材料與結構:首次在國內大規(guī)模采用UHPC(高性能混凝土)作為獨立受力構件,解決了超長懸挑梁板(15米)的技術難題,兼顧結構強度與視覺輕盈感。</p><p class="ql-block"> 3. 功能與設施</p><p class="ql-block">演出空間:設有三大劇場,包括2000座的大歌劇廳、1200座的中歌劇廳和1000座的小歌劇廳,可滿足從經典歌劇到實驗性演出的多樣化需求。</p><p class="ql-block">多功能配套:除演出場地外,還包含排練廳、藝術教育空間、學術報告廳、公共餐廳、畫廊等,形成集創(chuàng)作、排演、教育、交流于一體的綜合體。</p><p class="ql-block">空氣凈化系統(tǒng):采用愛優(yōu)特微靜電空調箱凈化器,實現(xiàn)高效除塵與殺菌消毒,保障室內空氣質量,符合國家建筑標準。</p><p class="ql-block">4. 文化意義與目標</p><p class="ql-block">作為亞洲首個按藝術生產規(guī)律設計的全能型歌劇院,上海大歌劇院旨在填補上海缺乏大型專業(yè)歌劇廳的空白,目標年演出量達650場(首年),其中歌劇類演出占400場,并計劃推出本土原創(chuàng)劇目。其建成將強化上海在國際文化領域的影響力,成為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p><p class="ql-block">5. 建設進展與預期</p><p class="ql-block">項目于2024年12月主體結構成型,幕墻工程接近尾聲,預計2025年竣工。屆時,其夜景燈光設計將呈現(xiàn)“發(fā)光燈籠”效果,進一步提升黃浦江沿岸的城市景觀魅力。</p><p class="ql-block">總結:</p><p class="ql-block">上海大歌劇院以獨特的建筑語言、前沿的技術應用和多元的文化功能,重新定義了城市文化地標的內涵。它不僅是一座藝術殿堂,更是推動上海成為全球文化名城的關鍵載體,未來或可媲美悉尼歌劇院、巴黎歌劇院等世界級文化符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