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望著兒子呼的一聲,漸漸遠去,在路的轉彎處不見了蹤影的車子,淚水瞬間奪眶而出,我十分清楚明白,兒女們這次春分時節(jié)回來,給他們爺爺奶奶掃墓,利用匆忙的兩天周末假日,來回七八個小時的車程,屬實有點辛苦太趕,可是要工作,要生活的他們又能怎樣呢?我更明白清楚,兒女們這一返程,下次回家,或許就是中秋,或許就是更久,更久的數(shù)月以后了。</p><p class="ql-block"> 其實,早已經(jīng)習慣了跟丈夫兩人在老家生活的我,確實也沒有多大的念頭,想跟著兒女們一塊生活,一來明白漸漸老去的我們,跟年輕人真的有很多分歧溝壑,比如作息,飲食,習慣,愛好。沒有對錯,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的歲月沉淀,人生的感受體念,怎會相同呢?當然,今天能如此坦然釋懷,心無掛礙,說得如此瀟灑自如,云淡風輕,天知地知,曾經(jīng)的我掉了多少眼淚,咽下了多少難過。不是,兒女們給了我嫌棄的眼神,也不是,兒女們讓我受了無理的委屈,更不是,已長大成人,孝心滿滿的一雙兒女,忘了來時路,讓我寒了心。而是:一來,我百思不得其解,二三十年,不辭辛勞,傾盡所有的養(yǎng)育之恩,不厭其煩,喋喋不休,自以為是的成功說教,怎么就這樣輕而易舉,不費雞毛地,讓兒女們的,所謂什么堅不可摧,崇高神圣的甜蜜愛情,打得一敗涂地,落荒而逃呢?難道真的是,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難道真的是,有了媳婦忘了娘?娶個媳婦賣個兒?我曾經(jīng)引以為豪的兒女,在愛情跟父母之間的天平怎么說傾斜就傾斜?二來,多少年來與丈夫滿懷憧憬,苦苦祈盼,總夢想,待到兒女學業(yè)有成,羽翼豐滿,出人頭地,能在繁華都市駐足,異鄉(xiāng)安家,總以為,有朝一日,能與丈夫相伴,兒女在旁,家人閑坐,燈火可親,三餐四季,淡飯粗茶??墒?,我哪能料到,當房子有了,車子有了,越來越無限接近幸福時刻,我和丈夫,卻要和兒女分成了幾個家。我曾經(jīng)勾勒的美好畫卷,設想的母慈子孝故事,終究成了泡影笑話。不是兒子媳婦張口要我們回家,是恍然大悟的我明白,這里已是兒子媳婦的家了,這里的女主人再也不是那個愛子如命,操勞成癮,有著血脈相連,無法割舍的老媽了,而是另外一位含辛茹苦,養(yǎng)育教導多年的母親,培養(yǎng)出來的女兒,一個與兒子沒有絲毫血緣關系,一個與兒子步入人生百年的年輕女孩了。有人說,為什么婆媳關系,千百年來,總是人生難解的一道難題,那是因為:婆婆覺得,一個沒有絲毫血緣的陌生女人,搶走了自己的兒子。一塊自己十月懷胎,身上掉下來的心頭肉,一個捧在手里怕飛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心肝寶貝。其實,說句心里話,這種感覺對我而言,要說完全沒有,那屬實有點自欺欺人,因為人性本來就是自私的,身為紅塵中人的我,又哪能像出家之人,做到四大皆空,六根清凈,一心向佛,不問世間事,不念世間情。更何況是,三十載的寒來暑往,斗轉星移,三十載的操勞辛苦,無怨無悔,三十載的信念支撐,苦苦堅持,一幕幕過往,恍如昨日,揮之不去,怎能拱手說放棄就放棄。但是,半生已過,飽嘗五十多載歲月浸泡,時光煎熬的我,早就看破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多少年來缺朋少友,終日與花草結伴,與狗兒為友,聽歌為樂,孤獨為歡的我,怎能不知道,又怎能不清楚,人生百年,不就是活個舍與得么?既然看破紅塵,無欲無求,那只要兒子能幸福,你就輸給一個沒有血緣的陌生女人,又如何?何況這個,是要陪兒子過完長長一輩子的女人。再偉大的母親,也只能是生他身,給予他生命,卻不能陪他到老, 而她,卻能。如果說天倫之樂,能換取兒女一輩子的幸福,我想為人父母,哪一個不是擠隊排號,苦苦等候出售?曾經(jīng)聽過一句扎心的話:如果一命能抵一命,那醫(yī)院的天臺上,一定站滿了排隊的母親。盡管做好了回家的決定,但真正到了,要回家的那一刻,莫名的心酸還是無端涌上心頭,莫非這就兒行千里母擔憂,的所謂母愛?莫非這就是,人生苦苦執(zhí)著追求,幸福圓滿,所謂留下的種種遺憾?</p>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兇猛的老虎皆能如此愛子,更何況是,有血有肉,有精神,有靈魂的身而為人。想想什么是愛?不就是,不忍,不舍,不棄么?在無數(shù)個日子里掙扎徘徊,在無數(shù)個夜晚痛定思痛,于是,我和丈夫毅然決然回家,回到真正屬于我和丈夫的那個家。雖然我們 早就明白,遲早都要和兒女分開,只是沒有料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我們曾經(jīng)也幻想過,待到兒女學業(yè)有成,工作穩(wěn)定,一家人又可以重新在一起生活,像小時候,他們上學時的那般模樣,站在二樓窗戶邊的自己,踮起腳尖,側著身子,一刻不敢松懈,望著巷子的那頭,等候十二點放學歸來的他們,回家吃飯。但是,我們錯了,我們忘了,時光流逝,容顏老去,我們再也回不去那段時光了,準確的說,當年他們兄妹倆人離開家,去往異鄉(xiāng)求學的那一天起,便已徹底和,這個生他,養(yǎng)他的家,告過別了。現(xiàn)如今的他們已經(jīng)長大,既要各自成家,更要遠走天涯。</p><p class="ql-block"> 有人說,結婚,不是娶老婆,更不是嫁女兒,而是他們各自,從原先的家庭分離出來,再結合組成另外一個新家。既然如此,想想,我們是時候離開他們了。還給兒子媳婦一個自由的空間吧!別愛太滿,別睡太晚,我們回家去養(yǎng)龜,種花,喂狗,去看白云朵朵,去聽溪水潺潺。從此以后,我不再去想,兒子媳婦什么時候下班回家,不再去想,他們今晚是點外賣還是自個做飯。大弟說,他們都長大了,二姐你要學會放下,放下,你要打開心門,伸手去接福,不然你要苦一輩子呀!是呀,我明白,放下不是放手,更不是放棄,兒女終究還是你的兒女。余生,我要學會好好愛自己,我要把僅存不多的光和熱,全部留給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相依為命,一路走來的丈夫。兒女已經(jīng)長大,不必心疼,人生路上,該他們過的坎,渡的劫,撞的南墻,一一都要由他們親身經(jīng)歷,誰人都無法替代。歲月給了你年齡和快樂,同樣也會給了你磨難和智慧。</p><p class="ql-block"> 作家龍應臺在目送中曾寫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p><p class="ql-block"> 啊!兒女,是父母一生的軟肋;父母,是兒女一輩的牽掛。兒女,是我今生,所有的財富,亦是余生,我全部的賭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