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繼在去年3月9日打卡鐵佛寺之后,今年2月25日再次來到的湖州鐵佛寺!</p><p class="ql-block"> 去年是人真多,而今年則更勝一籌。聽說今年高峰期間每天會有近萬人次陸續(xù)來到鐵佛寺!從清晨到閉門到晚場都是熙熙攘攘,人頭攢動!天上有多架無人機嗡嗡嗡,地上是長槍短炮咔咔咔,手機臂如叢林,一排又一排游人前后涌動著,原本冷清佛門之地成了春季賞梅的“頂流”目的地,被稱為是“江南第一梅”!</p> <p class="ql-block"> 有人不解風情,梅花多的是,為什么非要擠到這里呢?</p><p class="ql-block"> 此梅花不同于彼梅花,鐵佛寺的梅花之所以吸引大量游人,估計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p><p class="ql-block"> 其獨特的自然特征、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與古寺環(huán)境的高度融合,形成了不可復制的觀賞價值。這就是“百年虬枝映千年古剎,六瓣緋紅點染青瓦黃墻”。</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三寶之一:日本銅鐘。日本寶永三年鑄造的銅制佛鐘?,由清代紅頂商人胡雪巖購自日本并贈予寺院,鐘身鑄有“錢塘胡光墉敬助”字樣,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內(nèi)野生移植的兩株百年以上的六瓣古紅梅,這一特征在梅花中極為稀有。六瓣紅梅與宗教中的“六”字巧合,使人聯(lián)想到宗教中“六根清凈”、“六種修行”、“六道輪回”。人們對“六”也是情有獨鐘,六六大順嘛!誰不喜歡順那!梅花的形態(tài)與古寺的場景、人的偏好習俗產(chǎn)生共鳴,最終使六瓣成為連接自然美景與禪宗哲理的視覺紐帶。百年紅梅在黃墻黛瓦的禪音裊裊中梅香陣陣,再加上古梅的枝干虬曲蒼勁,與青瓦黃墻的古寺建筑相映成趣,一幅帶著禪意的絕美春日圖景怎能不讓人趨之若鶩!</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剎的厚重歷史。鐵佛禪寺,原名開元寺,始建于唐朝開元年間,多次東渡日本的唐代鑒真大和尚早有鑄造鐵觀音像的愿望,但直到北宋天圣三年才得以實現(xiàn)!歷經(jīng)多次焚毀與重修,寺內(nèi)保留有宋代鑄鐵觀音像、日本銅鐘、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的題字碑刻等文物,歷史淵源流長、底蘊深厚。去年剛好是鐵觀音誕生一千年,寺里舉辦了隆重的慶?;顒?。</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文革中明代鑄的三座鐵佛都被砸碎了,而唯獨鐵觀音得以幸存。我們眼前的“鐵觀音的微笑”比法國盧浮宮“蒙娜麗莎的微笑”還要早幾百年。站在她的面前久久的凝視著飽經(jīng)滄桑而依然美麗優(yōu)雅的鐵觀音,只見她的身體呈S型微微前傾,發(fā)髻高盤,天庭飽滿,雙手交叉在腹前,衣帶飄飄自然下垂,慈祥的眼睛看著蕓蕓眾生,頓感世間煩惱全被忘卻,心情變得無比的安靜平和。鐵觀音堅強品質(zhì)與柔美微笑的結合讓人心生敬佩與景仰!這與國人喜愛梅花的品格精神也是完全契合的!</p> <p class="ql-block"> 大殿東側(cè)廊下的“天寧萬壽禪寺”石碑是明代書法家趙孟頫(fǔ?)的大作,也是鎮(zhèn)寺之寶。這個趙孟頫何許人也?我原來對他一無所知,參觀湖州博物館才得知,他竟然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十一世孫,吳興(今浙江湖州)人,書畫史上一代宗師,同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楷書四大家”,創(chuàng)“趙體”書,是元代一代書法巨擘。</p><p class="ql-block"> 趙孟頫與九額碑的故事?!熬蓬~”是九次寫成的意思。當年,時年五十六歲的趙孟頫為天寧萬壽禪寺寫寺額。他連續(xù)寫了八次均不滿意。直到一次他無意中走進寺院廚房,看見大桌子上落滿灰塵,于是隨手拿起一塊抹布蘸水在上面寫下“天寧萬壽禪寺”六個大字,氣勢磅礴,無可挑剔。淳朋禪師和趙孟頫都相當滿意,淳朋禪師忙命人將桌腿鋸去,將桌面刻成匾額掛于寺院山門之上。 </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方丈因擔心趙孟頫珍貴的匾額經(jīng)日曬雨淋被毀壞,于是尋了一完整的太湖石將“天寧萬壽禪寺”六字刻在上面?,F(xiàn)保存于鐵佛寺廊下的石碑就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普覺”碑。廊道下的普覺碑又有什么故事呢?“普覺”二字出自元朝皇帝給主持淳朋禪師賜號“佛慧普覺大禪師”。這塊《普覺》碑,也是元代書法大家趙孟頫所書寫贈與淳朋老和尚的?!捌沼X”二字有普令一切大眾覺醒覺悟之意,代表了大乘佛法普度眾生的精神,讓人內(nèi)心充滿了能量?,F(xiàn)在鐵佛寺有普覺慈愛義工隊,普覺慈愛基金,還創(chuàng)辦了《普覺》電子雜志和普覺書院、普覺講堂等,普覺文化的精神得到傳播和弘揚。我們看到的穿黃色馬甲的就是義工,每天都有義工在寺里清掃衛(wèi)生,保護文物!↓</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還存在的唯一,這個唯一就是保存最完整唐代佛頂尊勝陀羅尼經(jīng)幢,8面刻有陀羅尼經(jīng)文,每面9行,是天寧萬壽禪寺的舊物。應當說我國保存的唐代經(jīng)幢不止這一個,我們在被古建大師梁思成稱為“第一國寶”五臺山佛光寺看到過唐代同期的兩個經(jīng)幢,一個文字斑駁,另一個則完全看不到一點文字了,完整的清晰保留了陀羅尼經(jīng)文的只此鐵佛寺這一個!</p><p class="ql-block"> 可惜的是,鐵佛寺這個唐代的經(jīng)幢缺失了上半部分的精美裝飾,有點認不出是經(jīng)幢了。下圖中主體是鐵佛寺經(jīng)幢,旁邊左上角有個小圖,就是佛光寺唐代的經(jīng)幢,紅色的箭頭所指的部分就是鐵佛寺經(jīng)幢缺失的寶蓋,矮柱、寶珠等?!?lt;/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幢的用途有點類似現(xiàn)在的宣傳欄吧,在石頭上刻上經(jīng)文,便于長久保存佛經(jīng),石幢可以消除孽障,弘揚佛法,在交通要道方便僧眾沾香禮佛。</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僅存的唐代經(jīng)幢的局部文字?!?lt;/p> <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我們第一次來到鐵觀音殿,兩側(cè)都是大紅色的圍擋,原來是為了喜迎宋鑄鐵觀音千年華誕,弘揚觀音文化,以“三十三觀音”為創(chuàng)作題材壁畫正在進行中,今年再去在看到的就是完工后素雅高潔、和藹可親、美輪美奐的眾多觀音像!↓</p> <p class="ql-block">觀音像局部?!?lt;/p> <p class="ql-block"> 至今天寺內(nèi)還有元代石碑、明代古井、清代銅鐘等珍貴佛教之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情讓我記憶猶新。在農(nóng)歷二月初一吃到了鐵佛寺的齋飯!</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9日下午我們到的湖州,放下行李就來到了期盼已久的鐵佛寺里,游人真多。我們聽說了第二天早上五點多就開門,原來是每逢農(nóng)歷初一與十五當天早上做法事,開門特別早。嘿,這好事讓我們給碰上了!我們第二天六點摸黑來到寺里,寺里已經(jīng)大門敞開,有人出出進進燒香拜佛,院子里與殿內(nèi)都是紅燈高照,我們先拜了佛,趕快支上三腳架開拍,拍呀拍呀!燈忽然都滅了,原來天亮了,這時有義工招呼我們?nèi)コ札S飯,我們既意外又欣喜,趕快到了后院食堂,領到了一碗面條,澆上雪里蕻與豆腐干的菜鹵,與大家圍坐在大圓桌邊,美美噠吃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吃到寺里的免費齋飯,而且還是在千年歷史的鐵佛寺,你說幸運不幸運!</p> <p class="ql-block"> 我前后兩次來的天數(shù)多了,發(fā)現(xiàn)梅花晴天雨天陰天可以說是濃妝淡抹總相宜,各有各的美!晴天時,梅花與黃墻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雨天則花瓣沾露,煙雨朦朧;陰天時紅梅的亮色尤為突出。古梅倒映在寺內(nèi)的石缸水面,落花飄零如“愛情小船”,更添詩意 。真正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p> <p class="ql-block"> 鐵佛寺的百年紅梅與千年古剎,是時光與生命的絕美對話。 古寺以千年光陰滋養(yǎng)梅魂,梅色以熾烈生命點亮古剎,二者相映成趣,讓觀者感受那種跨越時空的和諧與美。</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喜歡帶著禪意的梅花,更喜歡了解鐵佛寺悠久的歷史。鐵佛寺從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走來,一路坎坷一路風雨,作為歷史的見證者,它的興衰成敗猶如濃縮的一本小型史書,擴大了我們的認知范圍!</p> <p class="ql-block"> 謝謝觀看。</p><p class="ql-block"> 拍攝:2024年3月8日—3月12日</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5日—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