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接李會長通知,要求提供某一指向特征的作品,來在我積累頗多的文稿中“按圖索驥”,卻似乎“沒有佳作”!忽然覺得從前的所有創(chuàng)作是“白費(fèi)”的嗎?</p><p class="ql-block"> 繼而深思。此前所為,全都是“自由創(chuàng)作”,“隨心創(chuàng)作”,有感什么寫什么,想寫什么寫什么。作為“文化的自覺”是有了,謳歌時代精神風(fēng)貌,書寫人民幸福生活。但在“主題”上是不明確的、無方向的,才導(dǎo)致了這個景狀,作品普遍過得,卻不突出。泛泛之作很多,精品何在?也似可理解好“高原與高峰”的關(guān)系!即“篇篇都是一個色,人人都是一段高”,沒有“特質(zhì)、特性、特色”!</p><p class="ql-block"> 因此,應(yīng)該在“文化自覺”的基礎(chǔ)上,再加一個“思想覺悟”和“某某特征”的思考。世界是多元的,表現(xiàn)是多層次的,而主題卻可以“相對獨(dú)立”,以“更純、更精、更高、更美”的“個性篇章存在”。</p><p class="ql-block"> 要“有意識”的往“某某主題”上靠攏,免得需要表現(xiàn)時難于找到或者甚至“沒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