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分,綠意鋪天蓋地,花開如火如荼。一半煙火日常,歲歲安穩(wěn)。一半詩意盎然,綏綏繁錦。</p><p class="ql-block"> ——題記</p> 微信群里大把大把的春色,讓我隔屏都能感受到春風(fēng)正在馬不停蹄地吹綠昔日的荒蕪,就連那片寂寥的山也日漸豐盈起來。朋友圈里那句“擁一半春光入懷,留一半春色于心”讓我趕緊打開手機(jī)日歷,赫然寫著醒目的兩個字——春分。 是的,又到了春分時分,今日已是晝夜平分春色,這也意味著,春天,轉(zhuǎn)眼已經(jīng)走到一半。不禁,有了些許淡淡的悵然。這歲序的更迭啊,從來不會給任何人眷戀的機(jī)會。我們甚至來不及感嘆,便要匆匆走向下一個節(jié)氣了。 繼倒春寒之后這幾天天氣晴好,人也明媚許多。午飯后沿著河邊散步,翠柳婆娑,鵝黃色的柳芽已經(jīng)變成了嫩綠的葉子,拂提楊柳醉春煙,春天的垂柳看著特別溫婉飄逸,橋邊農(nóng)家小院里的杏花開的正好,桃花也露出了粉嘟嘟的笑臉,田野中的油菜花金燦燦的,忍不住隔著草坡和籬笆遠(yuǎn)遠(yuǎn)的拍了幾張。拍攝技術(shù)太菜,效果都不太好, 但這并不影響我因春色而雀躍的心情。 朋友說:“這么好的陽光,要不去山上轉(zhuǎn)一圈?”呵呵,一拍即合,于是兩人駕車至銀杏山莊。山里的春天似乎比城市里更要晚一些,可山腳下那一樹樹梅花到底沒能等到清明,前幾日的一場風(fēng)雨過后,石板路上鋪了一層薄薄般的花瓣。路邊的柳樹卻在這時節(jié)抽了新芽,枯枝上星星點點的翠,像是從歲月褶皺里擠出的笑紋。溪水帶著碎銀似的粼光,把山寺的鐘聲揉成細(xì)碎的波紋。 沿著蜿蜒的山路慢慢前行,路上遇到三五個趕早挖野菜的婦人,竹籃里已經(jīng)盛著半筐的春光。她們笑著俯身挖野菜時,柳絮便悄悄爬上鬢角,轉(zhuǎn)眼又同蒲公英一道散在風(fēng)里。農(nóng)家樂的院子里一群人圍坐一起喝茶談笑好不逍遙,去年屋檐下的歸燕像是認(rèn)錯了門楣,正在晾衣繩上歪著頭,看孩童用新竹扎的風(fēng)車,轉(zhuǎn)出一串唧唧喳喳晶亮的驚呼。 我想:春分一定是光陰的折痕,是一封大自然寫在天幕上的信箋,以晝夜為格,陰陽為筆,在天地間寫下平仄相諧的詩行。春分的風(fēng)也是最懂分寸,既不吹散枝頭綻放的梨花雪,又恰好讓“春日遲遲”的句子與“遍地菜花黃”的光景撞個滿懷。 朋友說:“春分到了,春天便走完了一半?!彪m然有些感傷,卻也感嘆地回應(yīng)一句:“如果說春天的前一半是微寒,那后一半一定就是明媚?!?說完驀然想起那句:春分到,山河至此,一半春光一半詩。是呀,這詩意的春天,明媚的不只是陽光,還有和煦的暖風(fēng)。以花香釀風(fēng),我相信任誰飲下這杯春意濃濃的瓊漿,都會有難得的微醺。 登頂,意外遇到幾位好友支起桌椅,正在愜意地曬太陽品著今年的頭采茶。應(yīng)邀入座,看著杯中浮沉的新芽纖若雀舌,銀毫裹著初春凝露徐徐舒展,幽蘭清氣糅著嫩豆香自杯口裊起。淺啜間鮮爽沁潤漫過舌尖,似山泉淌過雨后竹林般清冽回甘,余韻里還纏著半縷未散的杏花煙雨。 小坐片刻,辭別好友,帶著一身的春意返程。再次路過那已經(jīng)凋零的梅花樹時,我忽然明白“春分是希望也是重生”的意義。那些凋落的花瓣終將會化泥滲入年輪,逃亡的寒風(fēng)終將化作春的細(xì)雨,而我們攥不住的光陰,終會成為丈量四季的繩尺——就像此刻掠過瓦當(dāng)?shù)难辔?,明明剪斷了光線,卻讓春色流淌得更加盛大。 今日春分,僅以文字念之。愿一半春色入心 ,一半春色予你;愿一程春暖花香,一路春風(fēng)得意。愿衣襟帶花,愿歲月風(fēng)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