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月的春風吹來,我好像嗅到了春天的花香,看到了三月那耀眼的花開。那日,福清戶外協(xié)會秘書長泡泡說要組織去婺源看油菜花海,去徽饒古道徒步,于是夜里那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便盛開在我的夢中。有一種春天叫婺源,有一種色彩叫婺源黃。一說起春天賞油菜花,不少人腦子里最先蹦出來的地方一定是婺源,有人說:不來婺源,你就不知道春天有多美;不遇春天,你可能會錯過最美的婺源。春天的婺源,春水初生,春風十里,春林初盛,春暖花開,人稱“中國最美鄉(xiāng)村”。</p> <p class="ql-block">領隊泡泡說去婺源不要去篁嶺、江嶺這些網(wǎng)紅打卡地,不僅人滿為患,而且收費又高。他喜歡小眾玩法,避開人潮享受寧靜,要帶我們?nèi)ツ切┚懊廊松儆譀]門票的小眾景點玩,既要領略中國十大徒步線路的徽饒古道又要游覽徽派風格古村落。嘖嘖,之前我只知道他是福清市著名籃球裁判,不知道他居然這么聰明,看來老一輩人說大頭的人腦袋靈光確實有道理。我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踏上了江西婺源的土地,在“中國最美鄉(xiāng)村”的花海中,邂逅一場不愿醒來的田園舊夢。</p> <p class="ql-block">我們兩天一夜的行程,集中在婺源兩個鄉(xiāng)五個村:段莘鄉(xiāng) (慶源、汪槎)、浙源鄉(xiāng)(嶺腳、虹關、鳳山)。其中第一天徒步線路是從慶源村到汪槎村,第二天徒步線路是從官坑到虹關村。除了欣賞沿途的風景,還深入五個村了解風土人情和徽派建筑。</p> <p class="ql-block">慶源古村位于江西省婺源縣東北部的段莘鄉(xiāng),這里峽谷深幽,美如武陵之桃源,地處萬山之巔,是一座遠離喧囂的寧靜之所,村中小溪潺潺而流,兩旁粉墻黛瓦,綠樹成蔭。每到春季,桃花、梨花、油菜競相開放,人稱深山里的小桃源。</p> <p class="ql-block">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穿透薄霧,灑在村莊和油菜花上時,村莊蘇醒了,整個田野仿佛也被點亮了。金色的花海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無數(shù)小精靈在歡快地舞蹈。遠處的山巒在晨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青翠欲滴,與眼前的金色花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p> <p class="ql-block">金黃色的田野、淡淡的炊煙,構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畫卷。滿山遍野的金黃色波浪般的油菜花田,映著藍天白云,使得整個山村別有一番溫馨的格調(diào)。</p> <p class="ql-block">徽饒古道建成于唐代,全長百余公里,當初均采用長約4尺的青石板鋪砌而成,由徽州府城(歙縣)經(jīng)過婺源,進而向南,通往江西饒州府(今鄱陽湖)。作為徽商入贛的經(jīng)商要道,徽饒古道當年的地位與通往杭州的徽杭古道不相上下。據(jù)說是中國十大經(jīng)典徒步線路,因時間不夠,我們只是走了其中的一小段,雖然管中窺豹,但已經(jīng)感受到了古道之美?;震埞朋A道蜿蜒于青山旁,綠水邊,村落間,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p> <p class="ql-block">徽饒古道很多地方是從村巷穿過,這個好理解,古道本來也就是為了村民出行方便而修的。婺源境內(nèi)分布著不少數(shù)百年歷史的古道。這些古道在山谷村莊之間縱橫交錯,曾是徽州人經(jīng)商外出的必經(jīng)之路。</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下午徒步慶源到汪槎,天下起了小雨。在婺源是不怕遇到雨天的,雨天的婺源才更有味道,更有感覺,突然想起臺灣民謠《三月里的小雨》:“小雨為誰漂,小溪為誰流,帶著我滿懷的凄清”。</p> <p class="ql-block">徒步終點汪槎村,這個曾被央視春晚作為背景的小村落,寧靜而安逸,仿佛世外桃源。它是一個沒有開發(fā)的小村莊,一個被梯田包圍的小村莊,村前村后都是一片片的油菜花,遠處的粉墻黛瓦如鑲嵌在山腳下的一幅水墨畫,一塊還無人觸及的處女地。它是梯田型油菜花,不同于田園式平原型油菜花,所以有小江嶺美譽。</p> <p class="ql-block">梯田的曲線是大地寫給天空的情詩。</p> <p class="ql-block">金黃的油菜花如織錦般鋪陳在大地上,與遠處的青山、近處的古宅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不少人會問,油菜花不是到處都有嗎,為什么一定要千里迢迢跑去婺源看呢?難道是品種特別與眾不同嗎?其實他們是有所不知??,在婺源,油菜花不唯油菜花,它與遠山、近水、古道、梯田、粉墻、黛瓦相映成趣、相得益彰,構成一幅幅天人合一、如夢似幻的唯美畫卷。</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油菜花不僅美在自然風光,更蘊含著深厚的人文底蘊。這里的油菜花田與古老的徽派建筑相得益彰,構成了獨特的景觀。粉墻黛瓦的古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油菜花田之間,馬頭墻在花海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畫。這些古宅歷經(jīng)歲月的洗禮,依然保存完好,見證了婺源的歷史變遷。它們與油菜花相互映襯,訴說著古老的故事,讓人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能感受到歲月的沉淀和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山是青翠的,水是溫婉的,安靜古樸的村落靜靜地躺在山水的懷抱中。放眼望去,高高低低的樹纏綿著曲曲彎彎的河水,馬頭墻連接著明媚的天空,還有那清幽古道寂靜在山野里,純凈得不含一絲雜質(zhì)。</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的春色里,我仿佛聽到了花語江南的低吟淺唱,感受到了那份屬于江南的柔情與細膩。</p> <p class="ql-block">走進婺源的山村,仿佛走進了一個夢幻的世界。連綿起伏的山巒間,粉墻黛瓦的徽派建筑錯落有致地散落著,與金黃的油菜花相互映襯,構成了一幅如詩如畫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婺源古村的村頭,一般是由老樹、河流,古橋,茶亭等組成的"水口"景觀。這些都是風水營造的一部分。水為財,扼住關口,就意味著鎖住財氣。因此拱橋的修建與鎖十分相像,而河邊的古樹林則象征著家族人丁的興旺。一個布局完整的水口景觀,往往可以成為當?shù)鬲毦咛厣拇迓鋱@林。</p> <p class="ql-block">一直覺得這樣的古村落已經(jīng)是遠去的風景,就像大多數(shù)古村落一樣人去樓空,只有剩下商業(yè)化的外包裝,卻沒想到這里的古村落依然古樸著,人們依然在老屋子里生活,依然保留著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盡管外來的沖擊也在悄悄改變著他們的生活,但那古老得掉了渣的老房子還是默默地鮮活在這片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歲月在這里流淌得如此緩慢,仿佛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淡淡的懷舊氣息。村民們?nèi)粘龆?,日落而息,遵循著古老的生活方式,過著一種簡單而純粹的生活。他們臉上洋溢著淳樸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對生活的熱愛與滿足。在這里,時間仿佛失去了它原有的緊迫與匆忙,變得柔軟而緩慢,讓人能夠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生活的每一個瞬間。</p> <p class="ql-block">田地里辛勤勞作的村民</p> <p class="ql-block">春種秋收,一年之計在于春</p> <p class="ql-block">村姑還是在河邊洗衣服</p> <p class="ql-block">偶遇村里的大爺提著煙槍,說是早年當?shù)厝顺樯熡玫模惹宄轼f片人用的煙槍大多了,女同伴也好奇想學怎么抽煙槍??</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村民雖然政府有提供電費補貼,大概一度電補貼一毛錢電價大約四毛錢,但很多村民還是會上山砍柴燒柴火,不知是因為柴火灶做飯香還是為了省錢,家門口經(jīng)常有碼得整整齊齊的柴火堆。</p> <p class="ql-block">路遇樵夫背柴回家,同伴接過嘗試一下,說好重啊??,農(nóng)民的日子還是很艱難。</p> <p class="ql-block">陽春三月,我們行走在婺源的古鎮(zhèn)子里,在這金黃的油菜花叢中,仿佛時光都放慢了腳步,讓人可以盡情地享受這份寧靜與美好。油菜花在風中翩翩起舞,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編排的一場金色舞蹈,每一朵都散發(fā)著生命的活力與希望。</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當我們離開婺源,多年以后,那片金色的油菜花田,依然會在記憶中搖曳生姿,成為心中永不褪色的春日記憶 。在未來的日子里,每當回憶起婺源的油菜花,心中便會涌起一股溫暖與感動,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美好的春天,回到了那片金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古樸的村落錯落有致地分布著,漫步其間,感受著鄉(xiāng)村生活的質(zhì)樸與閑適,每一處風景都能讓心靈得到慰藉,每一次呼吸都滿是春天的溫柔。</p> <p class="ql-block">婺源縣的最北端有個叫嶺腳村的地方,嶺腳村是一個籠統(tǒng)的稱呼,它是散落在浙嶺腳下幾個村莊的統(tǒng)稱,翻過這座浙嶺就是安徽了,所以嶺腳一直被驢友稱為“吳楚分源第一村”。古時候吳楚兩國的分界線便是在這里 。從前婺源人赴京趕考、外出經(jīng)商,都由浙嶺往返。翻越浙嶺的這一條古道叫“浙嶺古道”,是徽饒古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春秋時期安徽屬于吳國,江西屬于楚國,所以這里有個界碑叫“吳楚分源”。</p> <p class="ql-block">當年處于“楚頭吳尾”的古徽州,崇山峻嶺,重巒疊嶂,交通不便,長期保持相對閉塞的自然狀態(tài)。地少人多且農(nóng)耕環(huán)境極為惡劣的情況下,徽州人大量外出經(jīng)商謀生,漸漸形成了有名的徽幫。</p> <p class="ql-block">從嶺腳村沿田埂間的石板路走兩三公里就是千年古村虹關村。虹關寸有三大突出亮點:古樟,徽墨,古道第一關。浙嶺南麓的虹關村,相當于婺源的北大門,有“徽饒古道第一關”之稱。村頭屹立著一株枝葉茂密的唐代古樟,樹高26米,樹干有三米多粗,須七八個人手拉手合抱才能抱住。樹的冠幅足有3畝,如一把擎起的巨傘,這是被譽為“江南第一樟”的虹關古樟,古道正好從樹下穿過。還有就是享譽全國的“徽墨”產(chǎn)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人們來虹關村,大都沖著千年古樟。許多人不知道,明清時代的虹關,也是享譽全國的“徽墨”產(chǎn)地。</p><p class="ql-block">虹關村民多為詹姓,(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祖籍地)作為徽饒古道上的制墨名村,虹關村至今保留了不少當?shù)啬珮I(yè)世家的建筑。村中房屋多為清代建筑,院墻非常高大,這使穿村而過的古道,顯得非常狹窄。村內(nèi)有幾個百年老宅改造的客棧,比如“繼志堂”,“從是堂”等,詹天佑都是虹關過去著名的制墨堂號。</p> <p class="ql-block">在虹關村遇到一個路亭,其中對聯(lián)上的橫批我看不懂,趕緊去問還在北歐晃蕩的我老師五哥,他告訴我說:這四個字是“青靄叢木”,“青靄叢木”是一個富有詩意的表達,它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中的獨特畫面,“青靄”指的是青色的云氣或霧氣,通常用來形容山間的云霧繚繞的景象;“叢木”則是指茂密的樹林或樹叢。結合起來看,“青靄叢木”可以理解為青色的云氣或霧氣籠罩著茂密的樹林,形成了一種朦朧而美麗的自然景觀,在中國古代文學中,“青靄”和“叢木”都是常見的意象。唉,沒文化真可怕,以后一定要像五哥那樣多讀書多學點知識。</p> <p class="ql-block">婺源的春天仿佛是大自然最得意的作品,每一筆都蘸滿了生機與詩意。在這里,春天以一種近乎奢侈的方式肆意綻放,讓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沉浸在這無邊的春色之中。</p> <p class="ql-block">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被淡淡炊煙籠罩的馬頭墻、山間梯田抽象的線條、暮色中騎在牛背上的村童、幽靜的孤舟野渡……儼然一幅山高水遠,結廬深山的中國水墨畫,讓人陡然間心靜如水,恍若隔世。春日婺源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詩意畫卷,怪不得許多美術機構都在這里設立寫生基地,正所謂:黃花爛漫滿田頭,畫里春光眼底收。</p> <p class="ql-block">除了油菜花,婺源的春天還有潺潺的溪流、嫩綠的垂柳。走在鄉(xiāng)間小路上,能聞到泥土的芬芳,聽到鳥兒的歡鳴。這里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fā)著詩意與寧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在村落的小徑上,腳下是青石板鋪就的道路,兩旁是歷經(jīng)滄桑的古老建筑,每一磚一瓦都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邂逅一場田園牧歌式的春日之旅。在這里,時間不再是束縛,而是一種自由的呼吸,一種對慢生活的深刻體驗?!拔蚁朐阪脑吹拇禾煊鲆娔恪保脑吹拇禾焓亲匀粚懢偷母姘仔?。</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徒步線路是官坑到虹關。這一天風和日麗,惠風和暢,大家伙心情都特別爽。一路上的古橋、古樹、古道、還有古村落應接不暇。山的兩邊郁郁蔥蔥,河中碧水流淌,真的是原生態(tài)的美。</p> <p class="ql-block">沿著田間小徑漫步,腳下的泥土松軟而濕潤,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脈搏在跳動。身邊的油菜花,一株株、一簇簇,競相綻放,猶如一群身著金色盛裝的少女,在微風中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在山巒與田野之間,油菜花肆意地綻放著,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金黃展現(xiàn)給世界。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像是被太陽親吻過的金色絨毯,從山腳一直蔓延到天邊,與藍天白云相互映襯,美得令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讓自己在平常的日子里,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在日出的清晨、日落的黃昏,讓生命自由。</p> <p class="ql-block">在官坑村看到一戶人家門楣上寫著“退食”二字 ,我靈機一動就想賣弄玄虛,顯擺“教授”水平,于是乎就正兒八經(jīng)給大家開講“退食”的含義。誰知道等我口干舌燥講完了,泡泡一句“叫瘦是胡說八道是個江湖騙子”,大家聽他一說哄堂大笑,我的一番苦心全泡湯了??</p> <p class="ql-block">在婺源,有一種美好,叫綠意盈盈。漫山遍野的綠樹,像是大地的綠色披風,將婺源緊緊包裹。無論是山間的青松翠柏,還是溪邊的垂柳依依,都在春日的暖陽下,煥發(fā)出勃勃生機。新抽出的嫩綠枝葉,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春天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傍水而居的鳳山村,河邊聳立著一座白色磚塔,引人注目。塔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六面七層,高近三十米,是婺源僅存的一座風水塔。相傳,過去鳳山村多火災,村人建塔鎮(zhèn)火神,就像福州人說“鎮(zhèn)海樓”可以鎮(zhèn)住臺風一樣,根據(jù)龍的水性,取名“龍?zhí)鞂毸保ǔ珊?,村?nèi)幾百年再沒有大的火災發(fā)生。</p> <p class="ql-block">在龍?zhí)焖吙吹揭欢聣ι蠈懙脑娫~,非常契合此時此刻人們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鳳山村是浙源鄉(xiāng)政府所在地,鳳山村大部分為查姓,是婺源查姓的發(fā)祥地,也是金庸先生的祖居地,查氏宗祠就在這里。</p> <p class="ql-block">村落中的每一處景致,都散發(fā)著一種獨特的魅力。古老的房屋,歷經(jīng)風雨的洗禮,卻依舊屹立不倒,它們見證了歲月的滄桑與變遷。</p> <p class="ql-block">古村落靜靜地坐落在時光的深處,仿佛讓人穿越回了那段寧靜的歲月。小橋流水、老屋巷陌,古村仿佛是一場斑斕的夢境。漫步于古村石板路上,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撲鼻而來。</p> <p class="ql-block">而那些古樸雅致的徽派民居,就靜靜地矗立在這片金色的海洋中,與周圍的花海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村落以百年明清古建筑為主,村內(nèi)以青石板鋪地,古建群背靠青山,面臨清溪和花田,山水互為點綴,如詩如畫。</p> <p class="ql-block">春天來了,一切都是欣欣然的模樣。讓我們跟著季節(jié)的腳步,去追逐花開,看花云,看花海,讓自己忘記曾經(jīng)的寒涼。讓我們帶著希望,向著陽光出發(fā),讓我們帶著微笑,向著春天行進,讓我們迎來鳥語花香的快樂,擁有花開滿園的幸福。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里,讓我們不妨偶爾放慢腳步,走進這些遺落人間的村落,去感受那份寧靜與美好。讓我們用心去感受歲月的流淌,去聆聽時間的聲音,讓心靈在這片寧靜的土地上得到真正的滋養(yǎng)與成長?;蛟S,在這些村落里,我們能夠找到那份久違的平靜與滿足,讓生命在歲月的長河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這次來到春天里的婺源,猶如世界贈我千般景, 萬般情, 匯成詩意人間。當慶源村晨曦微露,感覺每一縷陽光都是世界對我的輕聲問候。我們漫步在歲月的長廊,每一步都踏著世界贈予的詩行,世界贈予我無盡的溫柔, 每個瞬間都值得被珍藏。特選擇王菲的《世界贈予我的》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紀念這次婺源春天行??</p> <p class="ql-block">本美篇視頻由領隊泡泡提供,部分照片選用泡泡、同伴劉彤作品,特此致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