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保羅·塞尚(1839一1906)和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阿(1841-1919)同為法國藝壇巨匠。他們于1860年代在巴黎相識,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多年來在藝術道路上互相扶持。</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品來自法國橘園美術館及奧賽博物館,展期2025年1月17日一5月7日。</p> <p class="ql-block">展廳入口。第一部分巨匠相映,此部分透過并列展示兩位大師在同類型主題上的經(jīng)典創(chuàng)作,讓觀眾探索他們?nèi)绾我元毺氐娘L格描繪自己眼中的現(xiàn)代世界。</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郁金香》,1905年,橘園美術館。雷諾阿以花朵為題的創(chuàng)作中,更欣賞花朵鮮艷的顏色及多變的形態(tài),呈現(xiàn)鮮花的繽紛活力。</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玫瑰》,約1890年,奧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瓶中鮮花》,約1898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保羅塞尚《藍色花瓶》,約1889- 1890,奧賽博物館。塞尚的鮮花創(chuàng)作,並非出于欣賞其感性美,而是因為他能籍著描繪花朵探索構圖上的光線、顏色與線條。</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劇院包廂里的花束》,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鮮花水果》,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藍瓶里的鮮花》,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花束》,1901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大師之間,一面鮮花墻</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穿小丑服的克洛德·雷諾阿》,1909年,橘園美術館。畫中是他六十歲吋所生的三兒子克洛德,站在大理石旁,頗有歐洲皇室孩童肖像畫風格。</p> <p class="ql-block">塞尚《塞尚夫人的肖像》1885 -1895年,橘園美術館。塞尚夫人是他為數(shù)不多的幾名模特之一,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存世共有29幅賽尚夫人肖像畫。令人奇怪的是沒有一幅是微笑的,大多是留著中分頭,衣服扣子幾乎扣到下巴的家庭主婦形象。塞尚致力于再現(xiàn)他繪畫時的感覺與情緒,遠離固有的美貌和道德標準。世人評論說:塞尚是在像畫靜物一樣畫他那些模特。</p> <p class="ql-block">塞尚《萍果與餅》,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賽尚曾說"我將用一個萍果震驚巴黎"。他巧妙地運用幾何造型和色彩搭配來塑造立體感。在塞尚筆下靜物寫生比夫人的肖像畫更加鮮活生動!</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萍果與梨》,約1895年,橘園美術館。同樣是靜物畫,雷諾阿則更著重以細碎筆觸表現(xiàn)光影和動感,在色彩運用上更顯得柔美艷麗!</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草莓》,1905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桃子》,1881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靜物~蓋罐》,約1877年,奧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請仔細觀察上面這幅靜物畫的左上角是一幅風景畫,原來塞尚是通過畢沙羅結識的雷諾阿,所以用這幅畫中畫致敬畢沙羅的風景畫《吉索爾街加利安神父之家》。</p> <p class="ql-block">塞尚《三浴女》1874一1875年,奧賽博物館。塞尚的沐浴者系列作品重點不在于肉體,而是探索如何將人體變成構圖的重要元素,并通過幾何圖形營造立體感。這是他最早期的沐浴者作品,人物構圖呈典型的三角形。</p> <p class="ql-block">塞尚《五個沐浴者》1876 -1877年,奧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沐浴者》1899 -1900年,奧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風景中的裸女》,約1883年,橘園美術館。雷諾阿在1880年代周游歐洲,受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開始用古典手法刻畫人物并配以印象派筆觸描繪風景,發(fā)展出全新繪畫風格。</p> <p class="ql-block">在這幅畫中畫家比較側重細節(jié)描繪,如用陰影突出了脊柱的曲線。畫中的女模特時年18歲,以模特身份活躍于巴黎的藝術界,成為雷諾阿、德加、勞特累克等大畫家的模特,后來改名為蘇珊娜·瓦拉東,并轉型成為一位畫家。</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長發(fā)浴女》,約1895年,橘園美術館。雷諾阿筆下的裸女肌膚白暫,展現(xiàn)出柔和圓潤的體態(tài)。向古典主義大師們致敬!</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擦拭腿部的浴女》,1914年,橘園美術館。風景部分抽象派風格濃郁。</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游寫自然。戶外寫生是印象派的一大特色,19世紀面世的便攜式金屬管顏料極大地方便了印象畫家到戶外作畫,把轉瞬即逝的自然美景及時記錄在畫布上。</p> <p class="ql-block">塞尚《草地上的午餐》約1876 -1877年,橘園美術館。這幅小巧而構圖緊密的作品描繪了一群年輕人在大自然野餐。使人不禁聯(lián)想起馬奈的同名經(jīng)典畫作。</p> <p class="ql-block">塞尚《樹木與屋舍》,約1885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雪景》,約1875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埃斯塔克的松樹》,1875 -1876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塞納河上的駁船》,1869年,奧賽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根西海景》,1883年,奧賽博物館。在這一年雷諾阿在根西逗留一個月,創(chuàng)作了15幅風景畫。</p> <p class="ql-block">塞尚《紅色巖石》約1895 -1900,橘園美術館。這是塞尚成熟期的名作之一,描繪了他的家鄉(xiāng)普羅旺斯艾克斯附近的比貝穆斯采石場的荒涼景觀。他以嶄新的構圖及交錯的筆觸勾勒樹木、藍天及紅色巖石,賦予畫作近乎抽象的幾何效果。</p> <p class="ql-block">塞尚《黑堡公園》,1898 -1900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塞尚《船與沐浴者》,約1890年,橘園美術館。這幅狹長的作品是塞尚唯一接受委托的裝飾畫,愿本是要懸掛在收藏家維克多·喬凱巴黎公寓的門上。后因商業(yè)考量被一分為三,直至1980年代初由法國國家博物館收藏并進行修復,才得以重現(xiàn)完整面貌。</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火車站買張車票,跟隨雷諾阿、塞尚兩位大師的足跡登上去南法的列車,坐在車廂里透過車窗觀看兩位大師的生平事跡。我覺得這是本次布展最精彩的地方,創(chuàng)意十足[強]</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擁抱日常。塞尚和雷諾阿非常注重描繪人物及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他們擅長運用各自獨特的繪畫語言,捕捉周遭世界的情境和氛圍。</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加布麗兒與尚·雷諾阿》,1895一1896年,橘園美術館。這幅畫作描繪了正在玩耍的次子尚(其后成為著名的電影制作人)與他的保姆加布麗兒。雷諾阿運用細碎但精巧的筆觸勾勒人物的面部表情,并將前景及背景融為一體,讓焦點放在兩人之間的溫馨時光。</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年輕男孩與女孩的肖像》,1876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握信的女人》,1890一1895,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玩耍中的克洛德·雷諾加》,約1905年,橘園美術館。畫中的不是小女孩,而是雷諾阿的小兒子克洛德,就是前面那張站在柱旁身著紅衣的那個小男孩。塞尚曾問雷諾阿:為什么你的兒子都留長發(fā)呢? 雷諾阿回答"這樣畫畫才好看啊!平頭怎能和一把秀發(fā)相比呢?"</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兩女孩肖像》,1890一1892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彈鋼琴的女孩》,約1892年,橘園美術館。雷諾阿熱愛音樂,他曾贈送一臺鋼琴給妻子作為結婚禮物。此作品是他首次受國家委托而創(chuàng)作的初稿,其后至少有六幅相似的畫作,如今被收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館中。畫中的兩名女孩是不是很眼熟,也出現(xiàn)在上面那幅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彈鋼琴的伊馮娜·利羅和克莉絲汀·利羅》,約1897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薔薇美人》,1915-1917年,橘園美術館。這幅肖像畫是雷諾阿晚年的作品,畫中主角安德烈·瑪?shù)铝铡ず账沽质撬詈笠晃荒L?,在雷諾阿去世后于1920年嫁給他的次子尚(就是前面那張與保姆在一起的小男孩),并先后主演尚執(zhí)導的多部電影。</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花園里的加布麗兒》,1905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托肘的女人》,1910-1914年,橘園美術館。晚年的雷諾阿飽受風濕病的折磨,在1915年他的妻子阿莉娜離世,兩個兒子皮埃爾和讓也在戰(zhàn)爭中受傷,為了擺脫這些痛苦的身心折磨,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繪畫創(chuàng)作中。</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戴帽子的女人》,1915-1919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筆下的女子肖像畫色彩艷麗,甜美可人!</p> <p class="ql-block">塞尚《畫家兒子的肖像》,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塞尚為他的寶貝兒子小保羅創(chuàng)作了許多畫作,以這件最為出色。在1869年30歲的塞尚在巴黎遇到19歲的奧坦斯,1872年生下兒子小保羅。塞尚在巴黎的事業(yè)一直沒有起色,他沒有按照家族的意愿進入法學院成為一名律師,反而喜歡繪畫想成為藝術家。因為一直受銀行家父親補帖生活,所以塞尚很害怕父親斷供,因而對他的伴侶和兒子一直秘藏不對外公布,以至于后來雷諾加寫信問他:兒子都十歲了,什么時候對外公布呀!</p> <p class="ql-block">塞尚《花園里的塞尚夫人》,約1880年,橘園美術館。奧坦斯生下兒子后也沒有轉正,她在塞尚的生活中一直扮演保姆的角色,負責照料塞尚和兒子,也兼職充當塞尚的模特。雷諾阿曾寫信問塞尚:為什么喜歡畫靜物畫,而不喜歡畫人物畫呢?塞尚回答說:萍果可以放在那里一動不動,模特能做到嗎?也許只有勤勞溫順的奧坦斯可以忍受脾氣暴躁的塞尚,他們在一起17年后終于舉辦了婚禮,36歲的奧坦斯終于熬成了塞尚夫人。但塞尚死后葬在故鄉(xiāng),而他夫人和兒子同葬于巴黎拉雪茲神父公墓。</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啟迪現(xiàn)代。塞尚和雷諾阿的作品深深地影響了后世藝術家,如畢加索、馬蒂斯、莫里斯丹尼等,這些20世紀新一代畫家均深受兩位大師的啟迪。塞尚的畫作為其后誕生的立體主義開創(chuàng)先河,1920年代初畢加索從雷諾阿的裸女作品中汲取靈感,從而創(chuàng)作出他的大沐浴者系列畫作。</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大型靜物畫》19 17年,橘園美術館</p> <p class="ql-block">幾何形構圖一脈相承</p> <p class="ql-block">雷諾阿《臥姿裸女》(加布麗兒),1906 -1907,橘園美術館。這幅畫也是沿襲歐洲傳統(tǒng)繪畫斜臥的愛神維納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畢加索《披布裸女》,1923年。橘園美術館。1920年代畢加索醉心將其藝術回歸古典傳統(tǒng),借鑒米開朗基羅和安格爾筆下扭動的女性身體創(chuàng)作出這幅畫作。</p> <p class="ql-block">基斯·梵·鄧肯(1877一1968《保羅·紀堯姆肖像》約1930年,橘園美術館。這是此次畫展最后一幅畫作,畫作中的主人公保羅·紀堯姆(1891 -1934)是巴黎著名的藝術收藏家和畫商,他從1910年代開始涉足藝術界,早年專門收藏年輕畫家基里訶和莫迪利亞尼等具象及現(xiàn)代風格的作品,后來開始收藏塞尚、雷諾阿、畢加索、德蘭、馬蒂斯等大師的作品。此次畫展展出的大多是紀堯姆的藏品,其后由其遣孀多梅尼卡·華特繼承,現(xiàn)為法國橘園美術館的核心館藏。</p> <p class="ql-block">這次展覽是由香港賽馬會慈善基金會獨家贊助,展品主要來自法國橘園美術館和奧塞博物館,香港是此次亞洲巡回展的首站,在2025年夏季和2025一2026年冬季展品將先后移師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繼續(xù)展出。如果有想去現(xiàn)場觀展的小伙伴,趕快抓緊時間去香港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