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廣西梧州市那遙遠最西北角,隱藏于群山懷抱之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山村,它如同一幅淡雅的山水墨畫,靜靜地鋪展在三百多年歲月的長河里。這個小山村,便是我出生的魂牽夢繞的老家故鄉(xiāng),這故鄉(xiāng)的云,故鄉(xiāng)的風(fēng),故鄉(xiāng)的山,故鄉(xiāng)的水和故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卻是有著情感深厚的小山村——振子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山環(huán)水抱,云霧輕繞,是振子村的自然環(huán)境,仿佛也是大自然特意為它披上了一層隱秘的面紗。初春時節(jié),山花爛漫,在薄霧中若隱若現(xiàn),如同仙境一般。夏日,綠意盎然,山林間鳥語花香,溪水潺潺,清涼宜人,是避暑的天堂。秋風(fēng)起時,山林換上了五彩斑斕的衣裳,紅葉如火,黃葉似金,層林盡染,美不勝收。冬日,則是一幅冬霜如銀裝素裹的圖景,落葉輕舞,將整個村莊裝扮得如童話世界般純凈無瑕,讓村民們在這大山里默默無聞地追求美好的生活,享受歲月的靜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走進這小山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條蜿蜒曲折綠化了硬化了的村,它像一條時間的紐帶,見證了這小山村從一窮二白到小康生活的發(fā)展,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也見證起每一戶人家由貧到富艱苦奮斗的歷程。村道路旁,綠樹成蔭,花開花謝的木棉樹下,常常有老人或抽煙袋,或下棋對弈,臉上洋溢著滿是幸福的笑容,歡歌笑語,那是歲月沉淀下來的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鄉(xiāng)愁記憶,煙火人間。這個小山村不算大,幾十戶人家錯落有致地散布在形似“龍爪鉗窩里”,冬暖夏涼。那宗祠盤居龍首,時刻在護佑著這個村民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安和諧而寧靜的生活。每家每戶都有屬于自己的小家園。清晨,當?shù)谝豢|陽光穿透薄霧,照耀在這片土地上時,整個村莊便開始蘇醒。炊煙裊裊升起,與山間的云霧交織在一起,空氣中彌漫著柴米油鹽,粗茶淡飯的香甜和山里野菜的清香,那是農(nóng)家的味道,更是我的鄉(xiāng)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我記憶中的童年,總是與村里的同齡人嬉戲打鬧的歡樂畫面在靈魂深處,一直以來揮之不去。春夏秋冬,無論是夏日酷熱,還是數(shù)九寒天的夜晚。村里的孩子們都會不約而同聚集在公眾屋檐里,聽村里的老人講述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關(guān)于山轉(zhuǎn)的傳說、水轉(zhuǎn)的秘密,還有龍的傳人,那些勤耕苦讀的祖輩們怎么樣在這片神秘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那時童年時光的我們,眼里閃爍著對未知生活有著更多的好奇與向往,心中早早就種下了為追求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生活而努力奮斗的夢想種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勤耕苦作,是這小山村世代以耕種為生,春種秋收,年復(fù)一年,年年歲歲,這里村民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詮釋著“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諦。春天,田間地頭,村民們忙碌的身影構(gòu)成了一幅幅生動的勞動畫卷;夏天,稻田里綠浪翻滾,知了聲聲,預(yù)示著大豐收的希望;秋天,金黃的稻穗低垂,沉甸甸的,那是豐收季節(jié)對勤勞村民的最好饋贈;冬天,雖然大地沉寂,一片蕭涼,但村民們并未閑著,他們忙著冬種的豆類與蔬菜,補充日常生活必需品;修整農(nóng)具,準備來年播種耕耘。同時,也享受著一年中最悠閑的時光,圍爐夜話,共話桑麻。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個小山村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民們敬畏自然,珍惜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他們相信,只有順應(yīng)天時,勤勉耕耘,才能換來五谷豐登,家人安寧。一代接一代傳承了對小山村這份的深情厚誼,也成為了代代薪火相傳的精神財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家族文化傳承,在這小山村里也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每年的清明節(jié),這小山村宗祠里都會舉行盛大清明祭祖以及表彰獎勵優(yōu)秀學(xué)子的活動;每年的重陽節(jié),舉行孝親敬祖活動,溫暖了老人的心;每年的春節(jié),煙花綻放,璀璨奪目,照亮了夜空,這一夜,村民們不論老少,都會走出家門,參與其中,共享這份節(jié)日的喜悅與溫馨,這小山村便成了歡歌笑語的海洋。這小山村里的文化不僅賦能了美好和諧的生活,更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一種致敬與延續(x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這個小山村同步隨國家小康社會步代進入小康生活。這小山村里的生活都在悄然發(fā)生著變化。年輕一代大多選擇外出求學(xué),務(wù)工,經(jīng)商,定居等,尋找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村莊里留下了更多的老人和孩子。盡管如此,這里的精神內(nèi)核從未改變,那就是對這里土地的熱愛,對家族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始終激勵著這里每一個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歲歲年年的春節(jié)臨近,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們,無論多遠,都會踏上歸途,回到這個魂牽夢繞的地方。那一刻,小山村飄來故鄉(xiāng)的云,那是家鄉(xiāng)的呼喚,向游子們呼喚,回來吧!這是根的牽絆。在這里,他們可以暫時忘卻城市的喧囂與浮躁,找回內(nèi)心深處的寧靜與歸屬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小山村,它不僅是我成長的搖籃,更是我靈魂的棲息地。在這里,每一磚一瓦,每一草一木,每一山一水,都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與文化,承載著時間與生命、成長與夢想的故事。無論未來我走到哪里,這份來自小山村的記憶與情懷,都將是我心中最珍貴的財富,引領(lǐng)我不斷追逐夢想的力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