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 如影隨形</p><p class="ql-block">美篇號 67773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們今日所需要的建筑就是要表現(xiàn)今日的時代,我們需要愛、溫存、喜悅、寧靜、美麗、希望和作為一個人的獨立自主。建筑就是要給予這樣一個寧靜的室內(nèi)外環(huán)境。有了寧靜,則我們有了喜悅?!?lt;/b><b style="color:rgb(1, 1, 1);">——雅馬薩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締造紐約世貿(mào)中心的美籍日裔建筑師雅馬薩奇一向遵循的建筑理念,聽起來是那么充滿愛心,以至于無法想象他的作品被無情摧毀時,他將怎樣的悲哀。</b></p> <h5><b style="font-size:20px;"> 懷著一種別樣的心情來到了新建的世貿(mào)中心大廈。1985年,因公和同事一起到紐約,曾經(jīng)在這里登上這座地標(biāo)性建筑一覽紐約的風(fēng)景。四十年間,這里經(jīng)歷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變遷……</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原世界貿(mào)易中心,1973年—2001年9月11日,簡稱世貿(mào)中心 ,為美國紐約的地標(biāo)之一,原址位于美國的美籍日裔建筑師雅瑪薩基設(shè)計,建于1962年-1976年。</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雅馬薩基看來,世界貿(mào)易中心建筑的基本問題是</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尋找一個美麗動人的形式和輪廓線,既適合于曼哈頓區(qū)的景觀,又符合世界貿(mào)易中心的重要地位”。</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他還說:</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人家類既然能夠建造摩天大樓,就一定能夠理解摩天大樓?!?lt;/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開始動工建設(shè),1972年和1973年相繼落成的紐約世界貿(mào)易中心大廈雙塔,打破了帝國大廈保持了42年之久的世界最高建筑紀(jì)錄,它曾在整個紐約市總體環(huán)境中占據(jù)著統(tǒng)領(lǐng)地位,可以說是紐約市的象征,是繁盛時期美國的象征,也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寶貴遺產(chǎn)。建筑師雅馬薩基把這棟建筑的主體設(shè)計成雙塔,而不是一棟塔樓,而且極其簡明。我覺得,與惟我獨尊的獨立塔樓相比,雙塔意味著對話、交流、共存、平等。</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頂層,眺望曼哈頓全景,那蔚藍色海灣中的自由女神像,那高聳入云的帝國大廈,那橫跨東跨東河的大橋……只有站在這里,你才能領(lǐng)略紐約這座世界金融之城的風(fēng)采。</b></h5> <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圖片源于網(wǎng)絡(luò) 致謝作者)</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兩架波音767-200ER飛機分別撞向雙塔。在襲擊后2小時內(nèi),世貿(mào)雙塔倒塌。</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這是黑暗的一天,舉世震驚,濃煙滾滾的世貿(mào)雙塔也將定格在我們的腦海中……近3000條鮮活的生命,頃刻間化為灰燼……</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9.11事件后,原意為導(dǎo)彈目標(biāo)或核裝置爆炸點的“歸零地一詞,成為世貿(mào)中心一片廢墟的代稱。</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里紀(jì)念,在這里重建。9.11重建計劃似乎在雙子塔到下的那一刻就產(chǎn)生了。在9.11“歸零地”規(guī)劃了數(shù)棟摩天大樓,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達1776英尺的“自由塔”。這個高度象征美國通過《獨立宣言》和建國的年份——1776年。這個高度也讓新世貿(mào)大廈成為西半球最高的建筑物。</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新世貿(mào)大樓實際上融合了兩個建筑———下面的混凝土基座和上面擁有玻璃幕墻的塔身。地基是200英尺乘200英尺,與2001年被恐怖份子炸掉的世貿(mào)中心姐妹樓一樣大。</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自由塔與紐約自由女神像遙相呼應(yīng),它的尖頂設(shè)計與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形神相通,紐約和新澤西州的許多民眾可以看到自由塔上耀眼的燈光,射向四面八方的燈光將會為紐約之夜增加明亮的光彩。設(shè)計者表示,增加燈塔就是為了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紀(jì)念“9.11”悲劇 。</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電梯到達102層后,游客會集中在出口處,觀看另一段關(guān)于市容變遷視頻。</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視頻的結(jié)尾,隨著優(yōu)美的旋律,整個屏幕墻出人意料地猶如百葉窗徐徐上升,頓顯那熟悉而又壯觀的風(fēng)景。那一刻,心中不免感慨——美麗的風(fēng)景背后,蘊藏多少讓人心酸,或敬佩的故事……</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第100層的主觀景臺還包括一個互動式“導(dǎo)游”,被稱作城市脈搏。“導(dǎo)游”由一圈高清顯示屏組成,使用手勢識別技術(shù),當(dāng)游客在高處想看更多細(xì)節(jié)時,地標(biāo)和街區(qū)的畫面就會導(dǎo)入屏幕。主觀景臺還有一個14英尺寬的圓盤,它可以發(fā)送實時的,高清晰的街景。</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9.11事件之后,歸零地是每個游客紐約之行的必到場所。與遇襲前登上大樓俯瞰市容的情形截然相反,每個來到歸零地的人都是心情沉重,瞬間發(fā)生的慘劇讓許多人來不及反應(yīng),就成為了這場浩劫的遇難者,無論是從飛機掉落,還是被困在樓中,其慘狀都已成為家屬心中的痛,而那些在救援活動中犧牲的消防員等工作人員,也成了全美人民心中的英雄。</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去9.11紀(jì)念館參觀的美國人絡(luò)繹不絕,這是美國人心中永遠(yuǎn)摸不去的痛……</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逐漸進行著的重建工作中,罹難者的殘骸還不斷的被發(fā)現(xiàn),悲傷的家屬們懸掛的橫幅,歸零地附近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耐盔f已經(jīng)消失。但是,對于這一段歷史的紀(jì)念,必定會在這塊土地永遠(yuǎn)的存在。</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原來矗立著世貿(mào)大廈兩座高樓的地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完全被 兩個巨大的水池所替代。在水池上方白色厚紙板下,篆刻著“911”遇難者的姓名,其中也包括“911”恐怖襲擊中在五角大樓和美聯(lián)航第93號客機的遇難者。911紀(jì)念廣場南池水流奔騰不息象征著生命的生生不息……</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新世貿(mào)中心旁邊有一座白色的建筑,咋看上去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鳥。全身全白鋼結(jié)構(gòu),整齊有序組合在一起。</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其實就是一座火車站,卻耗資40億美元。也不必懷疑自己的想象,車站的設(shè)計師Santiago Calatrava,就是從一幅兒童放飛和平鴿的圖畫中,獲得的車站設(shè)計靈感。Santiago Calatrava的設(shè)計想法很簡單,就是一只飛翔的白鴿。</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想到戰(zhàn)爭,聯(lián)想到和平鴿,雖然沒什么特別的,不過這個想法用在這個敏感的地方,人們心中復(fù)雜的感情讓這個方案最后實施。</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白色的鋼結(jié)構(gòu),空余的部分用玻璃連接,車站有著迷人的光影。</b></h5><h5><b style="font-size:20px;">一直不斷重復(fù)的白色鋼結(jié)構(gòu),有種秩序的美感,像是進入一個神圣的空間。</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大眼睛站在中庭抬頭往上看,就是一個面朝天空的眼睛。</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