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的一個清晨 ,二寶媽和往常一樣生火、淘米 、切菜 ,有序地準(zhǔn)備一家人的早飯。</p><p class="ql-block"> 二寶爹走到二寶媽前,一本正經(jīng)地說"你說去賣梨的事,我不同意 ,咱家梨樹今年就收那么幾個梨,還是留著自家人吃吧" 。</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沒有正面回應(yīng),隨口說了句,"快去上你的班吧,生產(chǎn)隊里的第二遍上班鐘都敲響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寶爹剛離家門,二寶媽立即做起了賣梨去的準(zhǔn)備。她來到西下屋 ,打開存梨的缸蓋,把缸里的梨一捧一捧地倒騰到一個手提編織筐里,直至將筐裝滿,又轉(zhuǎn)身到西鄰?fù)鯆鸺医鑱硪粭U手提平盤秤。</p><p class="ql-block"> 緊接著 ,二寶媽回到廚房 ,邊往飯桌上端菜飯邊喊" 二寶吃飯,吃完飯和媽賣梨去"。</p><p class="ql-block"> " 媽,我爹不是說了嗎,不讓你去賣梨 "。二寶不解地問。</p><p class="ql-block"> "那是你爹怕一個婦道人家出去東走西奔的不方便" 。二寶媽對著二寶解釋著 。</p><p class="ql-block"> 停頓了一會,二寶媽又深情地說,"傻孩子啊 ,不當(dāng)家不知柴米貴呀,過日子用錢的地方多著呢,梨可以不吃,錢不可以沒有啊,俗話說一分錢難倒英雄漢?。?。</p><p class="ql-block"> 二寶知道了爹為啥不讓媽媽去賣梨,懂得了媽媽講的道理,明白了媽媽的意圖,便積極地配合媽媽的行動 。</p><p class="ql-block"> 一陣忙碌之后 ,母子倆一個挎著梨筐,一個肩膀上搭著一桿秤匆匆趕路賣梨去了。</p> <p class="ql-block"> 母子倆在蜿蜒的鄉(xiāng)村土道上行走了五里路 ,來到了鄰村富有莊 ,開始了流動叫賣。</p><p class="ql-block"> 賣——梨——啦! 賣——梨——啦!帶著濃濃童子味的二寶吆喝聲 ,由村東向村西斷斷續(xù)續(xù)地飄蕩著 。</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對富友莊并不陌生 ,她曾幾次來這個村上辦事 ,村子有幾條街,街有多長,哪的住戶多,哪的住戶少,都在她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母子倆當(dāng)然選擇到"繁華"地段 叫賣。寂靜的村子里突然傳來叫賣聲,顯得非常入耳,不斷有人前來看個究竟 。</p><p class="ql-block"> 第一個搭茬的是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奶奶 ,看起來有六十多歲 。</p><p class="ql-block"> "什么梨呀?多少錢一斤呢?",老奶奶問。</p><p class="ql-block"> 二寶快嘴快舌地回應(yīng):"花蓋梨 ,二角五一斤" 。</p><p class="ql-block"> 老奶奶走進(jìn)前來,仔細(xì)端詳著筐里的梨 。陽光下半面黃半面微紅的梨特別誘人 。看得出,老奶奶的饞蟲開始暗中蠕動了。</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趕緊拿出一個塞到老奶奶手里 ,并熱情地說,大嬸您先嘗一個 ,好吃就買,不好吃就不買。</p><p class="ql-block"> 老奶奶沒嘗,從內(nèi)衣兜里掏出錢來 ,買了二斤 。</p><p class="ql-block"> 一個站在旁邊看熱鬧的小媳婦議論說 ,老奶奶是個退休教師,有錢。</p> <p class="ql-block"> 走著賣著 ,賣著走著,當(dāng)母子倆臨近村西頭的時候,后面跑過來一個年輕女子 ,邊跑邊喊:等等!等等!</p><p class="ql-block"> 原來 ,女子的父親生病吃不下飯,嘴里沒味,聽到有賣梨人來到家門口了,想買兩點開開胃口 。</p><p class="ql-block"> 女子在梨筐里反復(fù)挑選,專選軟和的買了一斤。</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被女子的孝敬所感動,同時對病人產(chǎn)生了惻隱之心 。當(dāng)買賣行為錢貨兩清之后,二寶媽伸手從筐里又拿出來兩個 ,放到女子的手里,然后輕輕地說 ,這是搭給你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太陽已經(jīng)到了正午的位置,娘倆走走停停地穿遍了富友莊的大街小巷,把一筐梨全賣完了 。</p><p class="ql-block"> 梨沒了,筐里卻多出了六個雞蛋 ,那是用梨換來的。</p><p class="ql-block"> 母子倆找了個僻靜的地方坐下來,開始盤點賣梨收入。二寶媽數(shù)紙幣,二寶數(shù)硬幣 。一角 、二角 、一元 、兩元,加到一起總共四元一角。</p><p class="ql-block"> 母子倆目光對視一下,不約而同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 二寶正要準(zhǔn)備打道回府 ,二寶媽告訴二寶,去趟十八家子供銷合作社 。</p><p class="ql-block"> 去供銷合作社 ,是二寶很開心的事。他知道供銷合作社人多 ,商品琳瑯滿目 。他高興地表態(tài),好!好!好!</p><p class="ql-block"> 從富友莊到十八家子供銷合作社有一里多路。一袋煙工夫母子倆就跨進(jìn)了供銷合作社的大門。</p><p class="ql-block"> 母子倆直奔布匹攤位,那里各種布料一卷一卷整齊地排列著 ,旁邊堆放著一大包棉花。</p><p class="ql-block"> 四十多歲的男店員問:"買點啥呀?" ,"棉花"二寶媽邊回答邊讓店員把棉花拿出一片讓自己摸摸。</p><p class="ql-block"> 棉花絨很細(xì),看著雪白,二寶媽仔細(xì)地用拇指和食指捻了捻后微微地點了點頭,表示很滿意。</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打聽了價格 之后,支付三元二角錢,賣了二斤 。</p><p class="ql-block"> 棉花雖輕,體積卻很大,店員和二寶媽共同用手壓了又壓 ,用二寶媽自帶的包袱皮,包了一個比那個裝梨的筐還大的包袱 。二寶非常主動地接了過來,背在了自己的后背上。</p><p class="ql-block"> 母子倆在供銷合作社的柜臺前看看這,看看那,幾乎把所有的柜臺都走了個遍 。</p><p class="ql-block"> 走到文具攤前,二寶媽問二寶想買點什么 。二寶說兩個作業(yè)本一支鉛筆 。二寶媽隨即掏錢一一買下,還特意追加一塊橡皮。</p><p class="ql-block"> 緊接著 ,母子倆特意走向食品攤,買了兩個面包 ,便告別了供銷合作社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回家的路上 ,娘倆都已饑腸轆轆。</p><p class="ql-block"> 二寶媽選擇一個陰涼處坐了下來 ,拿出剛買的面包,遞給二寶一個,自己拿一個,然后對二寶說,午飯時間早就過了,咱倆把面包吃了吧,嘗嘗這面包怎樣。</p><p class="ql-block"> 對常年吃玉米面和高粱米的母子倆來說,吃上松軟細(xì)膩的面包是一次難得的伙食改善 。</p><p class="ql-block"> 兩人吃得香甜 ,臉上充滿了笑容。笑容是面包美味的作用 ,更是二者內(nèi)心的愉悅外在表現(xiàn) 。二寶下次更換作業(yè)本時不用再向媽媽要錢了;二寶媽犯愁的沒錢買棉花問題解決了,入冬后二寶和二寶爹可以穿上翻新加厚的棉衣棉褲了。</p><p class="ql-block"> 二寶的面包很快就吃完了 ,二寶媽的面包只吃了一半 ,留下的一半是給二寶爹的 。</p><p class="ql-block"> 肚子里不空了,走起路來速度明顯的加快了 。一會兒工夫,帶著成就感的母子倆 ,興高釆烈地跨進(jìn)了家門 。</p><p class="ql-block"> 文:小德子008</p><p class="ql-block"> 圖:網(wǎng)絡(luò)</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