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來到牛津。</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上生活氣息濃郁。</p><p class="ql-block">面積很大。園區(qū)里有小鎮(zhèn),小鎮(zhèn)里又有學區(qū)。商鋪、書店、咖啡屋、影劇院、博物館、購物中心等,相互篏合。相比起來劍橋的生活氣氛淡一些。</p><p class="ql-block">兩者的校園布局也有明顯區(qū)別,</p><p class="ql-block">牛津建于12世紀。比劍橋早40年。因此古典肅穆,有遺址保護。而劍橋的風格明快,感覺更為輕松、簡潔。</p><p class="ql-block">觀賞牛津,自然景致舒緩。它的海拔較高,形成了屏障。有條河流穿越校區(qū)。因此有了一個賽龍舟的場所。從橫斷面上看,牛津丘陵起伏。而劍橋平坦,就像一只果盤。</p><p class="ql-block">學術(shù)方面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牛津在人文方面突出,如心理、哲學,經(jīng)濟等。而劍橋則在工程與科學方面更強。對應劍橋的科學家集團,牛津也有羅素大學集團、科英布拉集團,都屬世界頂尖。當劍橋培育出克隆羊的時候,牛津為各國源源不斷地培養(yǎng)出政府首腦,被稱為領(lǐng)袖的搖籃。</p><p class="ql-block">牛津有個奇怪的規(guī)定,它不允許勤工儉學。學費和生活費較高,須自己承擔,因此可以說是貴族學院。</p><p class="ql-block">不過它不差錢。對于具有天賦的貧寒子弟,有特殊的獎勵政策。獎學金不僅有世界各國旅游的費用和鉆戒,還有高檔俱樂部的會員證。知名的企業(yè)家都在里面,贊助費乃是天花板級。</p><p class="ql-block">牛津和劍橋吸引了優(yōu)秀的人才,引來了財團和資本。教育產(chǎn)業(yè)持續(xù)發(fā)達。</p><p class="ql-block">牛津有宗教氣氛,有個獨立的教堂。順臺階可上到頂部觀景臺。它是觀察整個校園的制高點。</p><p class="ql-block">我坐在教堂里面聆聽教堂音樂,與內(nèi)心交談。蒼穹之下,傾訴著內(nèi)心里的卑微。教堂是人與上帝靠的最近的地方。我第一次在教堂里坐了這么長時間。</p><p class="ql-block">李鴻章當年到歐洲和紐約,受人岐視。被高樓大廈所壓抑。郁悶在胸。他所感受到的那種卑微和恥辱,我們今天已不復存在。</p><p class="ql-block">我們不再被欺負了。這幾天我們參觀了博物館,大學城等。我和同行者也交流感受。我們經(jīng)歷了時代的轉(zhuǎn)變,觸景生情,感觸頗深。我們是幸運的。</p><p class="ql-block">牛津與劍橋是象牙塔中的象牙。我不禁想起了楊振寧的一句話。他說他此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改變了我們民族在科學上不如人的那種心理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此行中,感受到這種心理變化。人文與自然,牛津與劍橋,代表兩個方向,是人類智慧中的同位素。物理學曾被稱為猶太科學,那么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的發(fā)現(xiàn)與造詣,也就點燃了我們民族在這個領(lǐng)域里的靈感。</p><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大廳,登上平臺。此時俯瞰校區(qū)恰如遠處的這片丘陵,心情也隨之起伏。</p><p class="ql-block">牛津與劍橋,盤臥于丘陵草莽之中,像是兩只科學巨獸。今天我們聞到了它們的氣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