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們常用“鳥語花香”形容美好的生活環(huán)境,然而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需要有生態(tài)文明的理念及行為來支撐。我以前主要愛拍花花,現(xiàn)在學拍鳥兒,都是想通過照片傳遞美好,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盡點微薄之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沒有鳥,就會害蟲猖獗、鼠害蔓延,生態(tài)平衡遭到破壞,最終導致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疾病傳播,直接影響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因此,愛鳥護鳥應成為人的自覺行為,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的要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愛鳥護鳥就要認識鳥了解鳥。我們平時看見的鳥兒很多都不認識,現(xiàn)在可以拍攝后經(jīng)微信小程序中的“懂鳥”軟件識別,從而認識鳥并了解鳥的特征及生活習性等。我愿與朋友們一起來認識鳥,增長關(guān)于鳥的知識和愛護鳥的意識,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shè)作點貢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本次認識“林中仙子”壽帶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壽帶 (英文名:Amur Paradise Flycatcher,學名:Terpsiphone incei),是雀形目王鹟科壽帶屬的鳥類。俗名: 白帶子、長尾巴練、長尾翁、練鵲、三光鳥、一枝花、赭練鵲、紫長尾、紫帶子,別名: 綬帶。雄鳥擁有兩種形態(tài)——栗色和白色,最顯著的特征是繁殖期時幾乎與身長等長的華麗長尾。雌雄差異明顯,雌鳥和非繁殖期雄鳥尾短、羽色較暗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拍到的是白色雄鳥與雌鳥的一家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面欣賞兩張網(wǎng)絡(luò)圖片,看看兩種雄性壽帶鳥的英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據(jù)介紹,白色的壽帶鳥和栗色的壽帶鳥并非不同種或亞種,而是它們在一生中不同時期的模樣。壽帶鳥比一般小鳥的壽命要長一些。在野生狀態(tài)下,它們能活十二三年左右,動物園里的壽帶鳥則活得更久。青年時期的壽帶雄鳥羽色為栗色,而到了壯年和老年期,壽帶雄鳥的羽毛顏色就變成白色。但有意思的是,雌性壽帶鳥終其一生也沒有羽毛顏色的變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白色壽帶鳥在林間飛翔時,拖著白色的長尾,宛如世間純凈的仙子,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透出一股超脫塵世的清新與高雅。它們翩然起舞時,曼妙的身姿與潔白的羽毛相互映襯,恰似天邊飄蕩的白云,輕盈而美麗?。因此,壽帶鳥又被稱為“林中仙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壽帶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的闊葉林和次生闊葉林中。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3-5只成群。性羞怯,?;顒釉谏种邢聦用艿臉渲﹂g。</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壽帶繁殖期為5月至7月,營建精致的杯狀巢,位于樹叉或懸掛枝上。每窩產(chǎn)卵4-5枚,雙親共同孵化,孵化期13-16天,雛鳥留巢9-12天。壽帶的食物中幾乎全為昆蟲,而且以鱗翅目為最多,例如天蛾、松毛蟲及其幼蟲和卵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該物種在中國中部、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俄羅斯遠東(烏蘇里蘭南部)和朝鮮繁殖,在整個東南亞都沒有繁殖。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部分在廣東、廣西和香港地越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壽帶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3月制作。圖片除注明之外,均為本人拍攝于重慶兩江新區(qū)九曲河公園,介紹性文字源自網(wǎng)絡(lu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