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從萬象市區(qū)出發(fā),沿著湄公河一路顛簸行駛,湄公河平原的濕熱空氣裹著稻香撲面而來。半小時后,朋友小黃在土路邊停穩(wěn),指向一片椰林掩映下的灰白色建筑群:“香昆寺,到了?!?lt;/p> <p class="ql-block">萬佛公園門口</p> <p class="ql-block">沒有傳統(tǒng)寺廟的金碧輝煌,沒有裊裊香火,甚至沒有圍墻——這座俗稱“萬佛公園”的雕塑公園,像被時光遺忘的神話碎片,散落在湄公河畔的荒野中。</p> <p class="ql-block">進入園內</p> <p class="ql-block">1958年,通靈僧人Bounleua Sulilat用混凝土與信仰澆筑了這片秘境:200多尊佛像、印度教神靈與奇幻生物在此共生,既有佛陀拈花的慈悲,濕婆舞動的狂放,也有盤踞樹根的人面蛇、三頭六臂的羅剎,甚至南瓜造型的“宇宙塔”……。宗教與幻想在此碰撞,荒誕與神圣奇妙交融。</p> <p class="ql-block">三葉梅花廊</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雕像用水泥混凝土制成,每一尊佛像背后都有一個神秘的傳說。</p> <p class="ql-block">穿過林間小道,一座三層樓高的巨型“南瓜”赫然矗立。塔身張開巨口,露出尖牙利齒般的石雕——這是公園的標志性建筑“天堂地獄塔”。攀著陡峭的鐵梯鉆進塔內,底層地獄層布滿猙獰鬼怪浮雕;中層人間層雕刻著耕作、戰(zhàn)爭等世俗場景;頂層天堂層則端坐著拈花微笑的佛陀。塔頂平臺視野極佳,可俯瞰整個公園:遠處臥佛如山巒橫臥,近處神像群如從大地生長出的奇異植物。這座塔像是創(chuàng)作者對佛教“三界”概念的立體圖解,看似笨拙卻充滿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近百座形態(tài)各異的佛像雕塑,每一尊都獨具匠心,融合了佛教和印度教的藝術風格。</p> 漫步凝固的神話劇場 <p class="ql-block">長達45米的臥佛是公園最震撼的存在。佛像表面水泥剝落,裂縫中長出青苔,卻依然保持著超然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不同于泰國臥佛的精雕細琢,這里的佛陀更似一尊被風化的山巖,粗糙的肌體反而讓莊嚴中透出原始力量。</p> <p class="ql-block">午后陽光斜照,佛身投下細碎光斑,見幾只蜥蜴在佛掌間的陰影中倏忽竄過——大自然與人工造物在此達成了某種永恒的和解。</p> <p class="ql-block">印度濕婆神與南傳佛陀共舞,印度教與南傳佛教藝術的混搭融合。</p> 神魔共舞,混沌的美學狂歡 <p class="ql-block">漫步園中,仿佛來到某個神魔劇場的后臺:毗濕的坐騎大鵬金翅鳥展開石翼,爪下抓著那伽蛇神;象頭神迦尼薩與觀音菩薩并肩而立;一棵菩提樹的根系化作數(shù)十張扭曲人面,樹冠卻托著蓮花座上的佛陀。</p> <p class="ql-block">烈日下的“荒野佛國”</p> <p class="ql-block">最令人玩味的是一尊“現(xiàn)代佛”:戴著墨鏡、手持可樂瓶的佛像,戲謔地解構著神圣與世俗的邊界。這些打破教派藩籬的混搭創(chuàng)作,恰似老撾多元信仰的縮影——上座部佛教的底色中,泛靈信仰與印度教遺風依然流淌。</p> <p class="ql-block">雕塑融合了南傳佛教和印度教的理念,其中包括師婆阿朱娜和觀音佛祖等。</p> <p class="ql-block">佛陀世界</p> <p class="ql-block">公園就坐落在湄公河畔,我們來到河邊,陣陣清風拂面,一掃烈日灼心的煩熱,涼爽舒坦之極。</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寬闊的河面,波光瀲滟,隔河相對是泰國廊開府。</p> <p class="ql-block">湄公河邊靚一靚</p> <p class="ql-block">河畔一葉扁舟,正好是游客拍照打卡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看,河對面就是泰國的廊開府。</p> <p class="ql-block">在老泰國境的界河畔,安坐一葉扁舟……。</p> <p class="ql-block">園內一顆碩大的菩提樹,枝繁葉茂,彰顯勃勃生機。</p> <p class="ql-block">穿過神秘混沌的佛陀世界,一片絢麗的花海耀眼奪目,芳香四溢,令人神清氣爽。</p> <p class="ql-block">鮮花燦爛,美麗如畫。</p> <p class="ql-block">藍天下盛開的三葉梅,五彩斑斕,令游客驚艷不已,紛紛打卡留影。</p> <p class="ql-block">花朵盛開,似彩蝶翩翩起舞。</p> <p class="ql-block">花開爛漫,如同一場視覺盛宴。</p> <p class="ql-block">花朵映襯藍天綻放,嬌艷欲滴。</p> <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斕的三葉梅,視覺盛宴。</p> <p class="ql-block">我們離開時回望香昆寺,驕陽為斑駁的佛像鍍上金邊。這里沒有吳哥窟的精巧,沒有蒲甘佛塔的壯闊,卻以其粗糲的真誠撼動人心——當信仰掙脫教條的桎梏,當藝術不被完美主義綁架,反而誕生出直擊靈魂的力量?;蛟S正如那尊墨鏡佛像的隱喻:神圣從未遠離人間,它藏在裂縫的光里、野草的呼吸中,藏在每個凡人笨拙卻熾熱的創(chuàng)造中。</p> <p class="ql-block">萬佛公園門口留影</p> 神木博物館 <p class="ql-block">下午四點多鐘,來到萬象神木博物館——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殿堂參觀。創(chuàng)辦人是皮西先生——老撾昔日的首富,為建設這座博物館他傾其所有,甚至賣掉自己的鋼鐵廠。2019年2月正式對外開館,很快被承認為國家級別的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隨拍館內路邊的木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隱藏在市區(qū)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大門被雜亂無章的樹木和七零八落的車子遮掩。</p><p class="ql-block">博物館占地三萬多平方米,共有五層。第一層對公眾開放,第二層是特別展區(qū)。經(jīng)朋友介紹,我們有幸作為國賓級的游客,欣賞了二層的奇珍異寶展品。</p><p class="ql-block">館內收藏了2萬多件世間少有的大型木材根雕、整雕、版畫等藝術珍品。包括來自不同時期的紅木、金絲楠木等各種材質的木雕作品。不僅展示了老撾的歷史文化,還體現(xiàn)了藝術家們的精心創(chuàng)作和高超技藝。同時,也收藏了許多歐洲風格的雕刻和其他類型的藝術作品,成為文化和藝術的寶庫。</p> <p class="ql-block">進入博物館,為雕琢精美、無與倫比的每一件珍品驚嘆不已。首見天花板級巨大沉香木,這是世界上被剝離出的最大單體沉香木,是鎮(zhèn)館之寶。據(jù)說這棵沉香木樹芯,原本是一棵五個人手拉手才能圍抱的沉香樹中間部分,經(jīng)千年時間樹脂分泌而成,實為世界奇觀。遺憾的是館內不允許拍照,無法展現(xiàn)其宏偉震撼的尊容。</p> <p class="ql-block">樹瘤根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二樓國寶級的木雕珍品</p> <p class="ql-block">購物廳,展買各種用沉香、花梨木、小葉紫檀、金絲楠木等珍貴稀有木材制作的家具、手串、掛墜等精美物品。</p> <p class="ql-block">萬象神木博物館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藝術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不僅是老撾的國寶級景點,也是世界各國游客前來老撾必到的打卡之地。如有機會,一定不能錯過呦……!</p><p class="ql-block">走出博物館大門,我們仍然余興未盡。已到傍晚時分,小黃還要帶我們去朝拜一座香火最旺,非常靈驗的寺廟——西蒙寺。</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車??吭谒聫R旁的廣場,下車即被停車場的寺廟吸引住了。這座寺廟的精雕裝飾驚艷絕倫,趁著天色未暗趕快打卡留影。</p> 西蒙寺 <p class="ql-block">老撾西蒙寺是一座歷史悠久、建筑精美、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寺院,承載著老撾人民的信仰和寄托,也是了解老撾文化和歷史的重要窗口。圖片中是西蒙寺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也叫神城寺,是老撾萬象的一座南傳佛教寺院,在南傳佛教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西蒙寺始建于1536年,有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據(jù)說,建寺時有一個叫Si Meuang的孕婦自愿獻身,跳進了放置核心石柱的坑中,她的虔誠打動了佛祖,從此寺廟香火不斷。所以這座寺廟也被稱為“母親寺廟”。</p> <p class="ql-block">不幸的是,1828年的一場大火讓西蒙寺遭受了重創(chuàng)。但幸運的是,一尊石坐佛幸免于難。這尊佛像被認為有神奇的魔力,能夠達成人們的愿望。之后西蒙寺多次重建,今天我們看到的是1915年重建的。因此,西蒙寺成為老撾萬象一座古老且靈驗的寺廟。</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在這里許愿是最靈驗的,尤其是新婚燕爾,祈求傳宗接代、香火綿延的幾乎百分之百成功。</p> <p class="ql-block">明月高懸天空,廟宇靜謐安寧。</p> <p class="ql-block">我雖然不信佛,也不懂教,但是祈愿菩薩神靈護佑四方,保佑世界和平安寧,衛(wèi)護美好家園。</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在萬象的夜食街用晚餐,品嘗美食佳肴,現(xiàn)場感受異國情調和濃郁的民間煙火氣。</p> <p class="ql-block">夜食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碗盡盤光,今天晚飯好好飽餐了……。</p> <p class="ql-block">夜食小吃街,人間煙火,賓朋滿座,大快朵頤,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再一次經(jīng)過凱旋門廣場,已近午夜。再看一眼凱旋門,萬象,再見!</p> <p class="ql-block">萬象兩天的游覽歷歷在目,意猶未盡……</p> <p class="ql-block">萬象掠影</p><p class="ql-block">湄公河畔,佛塔鎏金,萬象城如一粒時光琥珀,將千年梵音凝于晨鐘暮鼓。</p><p class="ql-block">街巷間,僧袍拂過菩提綠蔭,微笑如南風般熨貼人心;落日沉入塔鑾金頂,夜市燈火卻捧出人間煙火。</p><p class="ql-block">這里,歲月不追繁華,只以虔誠與閑適,將山河故夢釀成一杯溫潤的老茶。</p><p class="ql-block">明天我們將離開萬象去另一座城市——萬榮。再見,萬象!</p> <p class="ql-block">(拍攝于2025年1月13日,編輯創(chuàng)作于2025年3月16日。原創(chuà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