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新建成的黃浦文化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 位于中華路980號的新建的黃浦文化中心于今年2月24日正式開館了。</p><p class="ql-block"> 那一帶,曾經(jīng)是我退休后經(jīng)??措娪?,和曾經(jīng)看戲的所在——2008年被關(guān)閉后拆除的南市影劇院舊址,和它是近鄰。</p><p class="ql-block"> 南市影劇院曾是老南市區(qū)重要的文化地標(biāo),承載了一代人的回憶。拆除時傳言,將劃與文化館合并改造為綜合性文化場所。</p><p class="ql-block"> 新建成的黃浦文化中心就是人們盼望已久的“綜合性文化場所”。這座整棟建筑地上10層,地下4層的新建筑以“咫尺山水、城市梯田” 為設(shè)計理念,造型彷佛山川之勢,自然延伸,宛如一片“都市中的自然山水“。內(nèi)部除二至五層的上海大劇場和多功能小劇場外,還有影院、書場,以及群文中心、創(chuàng)作中心、排練中心,展覽中心,等等。</p><p class="ql-block"> 25日,開館大戲——由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執(zhí)導(dǎo)的《蘇堤春曉》在黃浦文化中心的大上海劇場開啟了為期五場的首演。</p><p class="ql-block"> 我于28日晚進(jìn)場觀賞了由辛柏青擔(dān)任主演(飾蘇東坡)的話劇《蘇堤春曉》。</p><p class="ql-block"> 細(xì)算起來,自15、6年前的春節(jié)在安福路上海話劇藝術(shù)中心看過一場早已忘了劇名和劇情的話劇后,我已很久沒走進(jìn)話劇劇場了。</p><p class="ql-block"> 《蘇堤春曉》的劇情架構(gòu)、演員表演、舞臺調(diào)度等都還都不錯。只是我對劇情推進(jìn)過程中時不時插科打諢般的引入當(dāng)代名詞和流行語,特別是極速快進(jìn)轉(zhuǎn)述當(dāng)代人對宋代人物的評價等等具有異化傾向的“言語焦慮”表現(xiàn),一時難以接受,多了一份陌生感——盡管這不時會引發(fā)年輕觀眾群的哄笑,博取了他們的共情。</p><p class="ql-block"> 走出劇場,回望舞臺,我自問:舞臺上折射出的言語錯位的拼貼,是消解藝術(shù)深度的淡寡調(diào)味,還是拓寬表現(xiàn)維度的突圍嘗試?</p><p class="ql-block"> 我無以自釋。</p><p class="ql-block"> 我真的“OUT”了!</p><p class="ql-block"> ——扯遠(yuǎn)了,走題了。</p><p class="ql-block"> 這和“黃浦文化中心”無關(guān)。</p><p class="ql-block"> 該打住了!</p><p class="ql-block"><b> 高 峰</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3月16日</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黃浦文化中心外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華路迎勛路口,右側(cè)乃黃浦文化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黃浦文化中心富麗堂皇的內(nèi)設(sh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底樓的豫園珍藏的海派書畫作品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戲票(劇場不提供演員表及劇情介紹等文字資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能容納千名觀眾的“上海大劇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話劇《蘇堤春曉》演出場景(演出現(xiàn)場禁止拍攝,唯尾聲時允許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圖片截圖自演出廣告折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