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打車去潮州(24號)。因為住在潮州古城里,出門走幾步就到了牌坊街。</p> <p class="ql-block">我們參考小紅書上的博主推薦選擇在潮州的路線,不趕路、慢慢溜達。</p> 牌坊街(24日) <p class="ql-block">午后的牌坊街游客不多。</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tǒng)工藝、特色小吃等為一體的文化古街。</p><p class="ql-block">?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騎樓,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與兩側南洋風味的騎樓互為映襯,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風格的騎樓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獨特僑鄉(xiāng)風貌。</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據(jù)黃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紀略》載:“牌坊,傳說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烏凹肚門’。</p> <p class="ql-block">街道的兩側可見反應當?shù)匚幕牡袼?,形象生動?lt;/p> <p class="ql-block">曾經的古井。</p> 潮州古城 <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以其獨特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豐富的歷史遺跡和精美的古建筑群而著稱,有著720多條走向講究、縱橫有序的街巷和大批明清時期古民居建筑。</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至今有2000多年歷史,是歷代州府之治所,是全球“潮文化”的發(fā)祥地,素有“嶺海名邦”“海濱鄒魯”的美譽。</p><p class="ql-block">潮州古城采用“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空間格局。古城始建于東晉,歷史悠久。</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游客很多。</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了城墻上,俯瞰古城。</p> <p class="ql-block">自拍合影。</p> 廣濟橋 <p class="ql-block">潮州廣濟橋,又稱湘子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位于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東西兩岸。它集梁橋、浮橋、拱橋于一體,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p> <p class="ql-block"><b>建筑特色:</b></p><p class="ql-block"><b>?結構獨特?:</b>廣濟橋全長518米,由東西兩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成。東段梁橋長283.35米,西段梁橋長137.3米,中間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p><p class="ql-block"><b>?啟閉式設計?:</b>中間浮橋可根據(jù)需要解開,讓出航道,成為可分可合的活動橋,展現(xiàn)了古代橋梁工程的智慧。</p><p class="ql-block"><b>?亭臺樓閣?:</b>橋上建有30座形態(tài)各異的樓臺亭閣,兼具商業(yè)與觀賞功能,形成“廿四樓臺廿四樣”的獨特景觀。</p> <p class="ql-block">廣濟橋不僅是一座橋梁,更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承載著潮州的文化與記憶。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深厚的歷史底蘊,使其成為潮州乃至中國橋梁史上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每天下午5點半,浮橋會收起,形成“過河拆橋”的獨特景象,吸引眾多游客。</p><p class="ql-block">我們今天在5點前逛完橋,等待半小時后觀看拆浮橋的過程。</p> 開元寺 <p class="ql-block">潮州開元寺前身為“荔峰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令全國挑選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開元”名之,潮州開元寺便是其一。當時,國中奉詔選十大州郡,各建大寺,均以“開元”名之。元代改稱“開元萬壽禪寺”,明代稱“開元鎮(zhèn)國禪寺”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p><p class="ql-block">?開元寺內游客很多,香火旺盛,基本沒拍什么照片。</p> 潮州住的民宿(25日早) <p class="ql-block">今天上午繼續(xù)在潮州city walk.</p><p class="ql-block">?住的民宿為百年老宅改造的,有特色,就是小貴。</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途經牌坊街。</p> 西湖公園 <p class="ql-block">我們導航步行西湖公園方向。</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西湖公園。</p> <p class="ql-block">潮州西湖是全國三十六大西湖之一,是潮州八景“西湖漁筏”的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山倚湖蒼翠,湖傍山青黛。潮州西湖昔時是潮州古城的護城濠,俗稱“城壕池”。隨著城市建設重心的西移,這里已成為古城區(qū)與新城區(qū)綠色的分水嶺。潮州西湖是古城區(qū)一片碧綠的園林肺葉,堪稱新世紀環(huán)保城市的綠色明珠,西湖古昔是韓江的支流,也是崩堤沖成的瘦大湖。</p> <p class="ql-block">園內的英雄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湖邊畫畫的美術愛好者。</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湖邊轉了轉。</p> <p class="ql-block">我們沒有上山,山上有許多巨石,這是山下的一塊巨石。</p> <p class="ql-block">公園很大,我們只轉了湖邊的部分。</p> 駙馬府 <p class="ql-block">許駙馬府,位于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qū)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4號,是宋英宗的女婿、潮州八賢之一許申的曾孫許玨的府第,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p><p class="ql-block">許駙馬府坐北朝南,占地約2450平方米,共有廳房五十五間、天井十一個、水井四口、火巷兩條。許駙馬府的主體建筑為三進五開間,連同兩條火巷、兩從厝以及后包形成了一種近似于“駟馬拖車”的建筑格局,保留了原有的宋代格局和建筑風格,被古建專家譽為“潮州古建三件寶之一”和“國內罕見的宋代府第建筑”。</p><p class="ql-block">?許駙馬府作為一座保存完好的宋代府第建筑,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是研究宋代建筑、文化和社會生活的重要實物資料。</p> 海陽縣儒學宮 <p class="ql-block">海陽縣儒學宮俗稱學宮、紅學,始建于宋,明初重建,歷代屢有增修,于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學宮現(xiàn)有面積約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欞星門、兩廡廂房、泮橋、泮池、大成門、大成殿。大成殿是學宮的主建筑,至今仍保留明代的宮殿式建筑風格。該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抬梁式屋架由48支大柱支撐,前廊構架與山西太原晉祠圣母殿一致,在現(xiàn)存宋代殿堂建筑中極為罕見,殿中供奉孔子及其弟子塑像。</p> 潮州府 <p class="ql-block">途經潮州府,是一個不收門票的地方,院子里擺了幾盆蘭花,開始收門票了。</p> 己略黃公祠 <p class="ql-block">己略黃公祠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是一座硬山頂式建筑,呈二進一印亭院落式格局,于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祠堂裝飾精美、工藝精湛,集木雕、石雕、彩畫和嵌瓷工藝為一體,是清代潮州木雕、石雕藝術鼎盛時期的代表作。雕刻技法上采用了浮雕、圓雕、沉雕、鏤空、彩繪等不同技法,同時綜合運用了金漆、黑漆裝金、五彩裝金、本色素雕等表現(xiàn)手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地方文化藝術在建筑載體上的豐厚積淀。</p> <p class="ql-block">古建內屋內房間頂部的雕刻十分精美。</p> 韓文公祠 <p class="ql-block">韓文公祠位潮州市城東筆架山麓,韓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宇。</p><p class="ql-block">韓文公祠背靠韓山,面臨韓江。主體建筑分前后二進,祠內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祠前甬道盡端處之五十一級筆直石蹬道,祠體正面墻壁近90厘米高工整的石裙板上砌筑平整、堅實的淡綠色砍磨磚墻面(與廣州陳家祠、越秀山上五羊樓砍磨磚壁面甚為一致),磚墻至坡屋面與桁桷銜接處,皆沿各自曲面仔細鑿挖,使磚、木之間如同其下之砍磨磚縫一樣緊密吻接。淡綠色壁面,襯托著當中凹肚門上方“韓文公之祠”藍色隸書匾額之清淡文雅與沉靜端肅。</p> <p class="ql-block">在山頂俯瞰整個韓江及江上的廣濟橋。</p> <p class="ql-block">韓愈紀念館。</p> 小吃美食 <p class="ql-block">從韓文公祠出來,我們回到牌坊街吃午餐,午餐后我們包車前往南澳島。</p> <p class="ql-block">糯米豬腸。</p> <p class="ql-block">叫啥忘了。</p> <p class="ql-block">鮮芋仙。</p> <p class="ql-block">咸水粿。</p> <p class="ql-block">店里有只貓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潮州是一個文化古城,值得一游再游,我們只是走馬觀花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