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京城主要名勝古跡 <p class="ql-block"> 引言: 大凡北京以外的中國人乃至世界各國游客,心中無不都懷揣著對中國——尤其是北京——那份難以言喻的神秘與向往。北京,一座隱藏在歷史煙云中的古老城池,也是一座充滿現(xiàn)代文明的創(chuàng)造之都!她光芒四射,魅力無窮!多少人夢寐以求,渴望有朝一日能一睹她的絕代風(fēng)華,感受她的神奇魅力。 </p><p class="ql-block"> 而我,早在小學(xué)畢業(yè)12歲之時,心中便已萌生出這樣的沖動——什么時候能到千年帝都、而今新中國的首都去,看看這座城市的雄姿英發(fā),看看這座青春勃發(fā),天天創(chuàng)造奇跡的大都市?三十年后終于圓夢去了北京。于是,便有了記錄之行程軌跡,便有了記錄之所思所想。</p><p class="ql-block"> 因為北京城的古老建筑博大精深,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厚重深邃,她所流傳的故事撼人心魄,于一般人根本不能駕馭,我等水平更是望文興嘆!</p><p class="ql-block"> 這個美篇編輯起來感覺力不能及,又不能忽衍了事,少不了很艱辛的下載、剪輯、整理、感悟,編輯成篇。為慎重和醒目起見,北京重要景觀圖片改為下載,對下載資料更是字斟句酌反復(fù)修改;有了前面鋪墊,后面?zhèn)€人留影就寥寥數(shù)語,以減少重復(fù)冗雜。</p> <p class="ql-block"> 北京,千年古都,坐擁華北,背靠燕山,面朝渤海。作為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見證了元、明、清三代的輝煌與沉浮。紫禁城的金瓦紅墻、天壇的圜丘祈年,彰顯著皇權(quán)的威嚴(yán);長城的雄奇、頤和園的秀美,訴說著歷史的厚重。胡同里的四合院、茶館中的悠閑生活,展現(xiàn)著市井的煙火氣。</p><p class="ql-block"> 現(xiàn)代北京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國家大劇院的現(xiàn)代設(shè)計、CBD的摩天大樓,與古老的廟宇、胡同交相輝映,形成獨特的時空交錯感!</p><p class="ql-block"> 北京,歷史的見證者,未來的開創(chuàng)者,正以磅礴之勢向全世界展示她獨特的魅力,深厚的底蘊與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p> <p class="ql-block"> 天安門廣場位于北京市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p><p class="ql-block"> 廣場北端,天安門城樓巍然屹立,紅墻黃瓦,莊嚴(yán)肅穆。城樓上的國徽熠熠生輝,仿佛在注視著這片土地的變遷。南邊是“人民英雄紀(jì)念碑”高聳入云,碑文鐫刻著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書寫的碑文與無數(shù)英烈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廣場兩側(cè),國家博物館與人民大會堂遙相呼應(yīng)。清晨,國旗護衛(wèi)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將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夜晚,華燈初上,廣場被柔和的燈光籠罩,宛如一幅靜謐的畫卷。</p><p class="ql-block"> 天安門廣場,不僅是北京的象征,更是中國的精神地標(biāo)。它見證了無數(shù)重大歷史時刻,也承載著億萬中國人的夢想與希望!站在廣場,你會立即想到這里就是北京,這里就是中國!</p> <p class="ql-block"> 新中國成立開國大典上的這一張歷史畫面,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與朱德總司令并肩而立,天安門城樓上紅旗獵獵,映照著兩位偉人的堅毅面龐。毛主席目光如炬,眺望遠方,仿佛穿透時空,預(yù)見新中國的輝煌未來;朱德總司令神情肅穆,沉穩(wěn)如山,象征著人民軍隊的忠誠與力量。他們的并肩,不僅是革命戰(zhàn)友的深厚情誼,更是黨與軍隊緊密團結(jié)的象征,標(biāo)志著中國人民歷經(jīng)磨難后終于站起來了。</p><p class="ql-block"> 這一刻,山河為之振奮,歷史為之銘記,新中國在他們的引領(lǐng)下,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紀(jì)念堂,莊嚴(yán)肅穆,坐落于天安門廣場南端。建筑方正厚重,外觀簡潔大氣,柱廊環(huán)繞,象征毛主席的崇高與不朽。紀(jì)念堂內(nèi),水晶棺靜臥,毛主席安詳長眠,仿佛仍在注視著這片他深愛的土地。這里不僅是瞻仰偉人遺容的圣地,更是凝聚民族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殿堂。每一束鮮花、每一次駐足,都是人民對毛主席的無限敬仰與追思。紀(jì)念堂,如同一盞不滅的明燈,照亮中華民族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北京故宮,明清兩代皇宮,坐落于京城中軸線上,占地72萬平方米,擁有宮殿建筑群980余座,房屋8707間。其建筑布局嚴(yán)謹(jǐn)對稱,外朝內(nèi)廷分明,前朝三大殿巍峨壯麗,內(nèi)廷后三宮幽深雅致。黃瓦紅墻,雕梁畫棟,盡顯皇家氣派。</p><p class="ql-block"> 故宮不僅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更是五百年歷史風(fēng)云的見證者,承載著無數(shù)帝王將相的興衰榮辱,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智慧結(jié)晶。</p> <p class="ql-block"> 太和殿,故宮三大殿之首。巍峨壯麗,宛如巨龍盤踞紫禁城心臟。它面闊十一間,進深五間,象征“九五之尊”,彰顯皇權(quán)至高無上。重檐廡殿頂,金黃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龍鱗閃爍。殿內(nèi)金磚鋪地,雕梁畫棟,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登基、大婚、冊封等重大典禮的場所,每逢盛典,鐘鼓齊鳴,百官朝拜,氣勢恢宏,仿佛天地為之震動。這里是皇權(quán)的象征,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承載著歷史的厚重與輝煌。</p> <p class="ql-block"> 保和殿是故宮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之后,形制宏偉,氣勢莊嚴(yán)。它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重檐歇山頂,黃琉璃瓦覆頂,象征著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殿前丹陛石雕精美,云龍紋飾栩栩如生,彰顯皇家威儀。</p><p class="ql-block"> 保和殿在明清兩代功能多樣:明代是皇帝更衣、舉行冊封大典之地;清代則成為殿試場所,皇帝在此欽點狀元,選拔天下英才。殿內(nèi)空間開闊,梁柱高聳,藻井彩繪華麗,既顯皇家氣派,又具實用功能。它是故宮建筑群中承前啟后的重要節(jié)點,既是權(quán)力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我對這個大殿有一種特殊的情感:我的先祖于乾隆58(1581)年曾在這里參加過殿試,取得“進士”資格。上世紀(jì)九十年代與這次再去故宮,我都懷著無比虔誠無比崇敬的心情,刻意在大殿前照相留念,以紀(jì)念三百年前的先祖!</p> <p class="ql-block"> 中和殿,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太和殿與保和殿之間,以其端莊典雅的姿態(tài),平衡著紫禁城的宏偉氣勢。它規(guī)模適中,方形殿宇,單檐四角攢尖頂,覆以金黃琉璃瓦,簡潔而不失皇家氣派。殿內(nèi)布局精巧,陳設(shè)雅致,是皇帝前往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作休息、準(zhǔn)備的地方,也是春日耕種前閱視農(nóng)具的場所。</p><p class="ql-block"> 中和殿,字如其名,體現(xiàn)了“中庸和諧”的哲學(xué)思想,是皇帝修身養(yǎng)性、調(diào)和天人之際的靜謐空間,雖不似太和殿般威嚴(yán)肅穆,卻以其獨特的平和之美,成為故宮建筑群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p> <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劇院,宛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靜臥于碧波蕩漾的人工湖畔。其獨特的橢圓形穹頂,由無數(shù)塊鈦金屬板和玻璃幕墻拼接而成,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夜晚則化身為璀璨的明珠,倒映在湖面上,如夢似幻。劇院內(nèi)部,三個風(fēng)格迥異的演出廳錯落有致,宛如藝術(shù)殿堂中的瑰寶,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藝術(shù)家和觀眾前來感受藝術(sh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劇院,不僅是北京的地標(biāo)性建筑,更是中國與世界文化交流的橋梁,見證著中國文化藝術(shù)的蓬勃發(fā)展。</p> <p class="ql-block"> 北京軍事博物館,矗立于長安街旁,館內(nèi)陳列著無數(shù)兵器、戰(zhàn)旗與勛章,每一件都仿佛在低語,講述著鐵血與犧牲的故事。厚重的墻壁間,回蕩著英雄的吶喊與時代的回響,仿佛時光在此凝固,將崢嶸歲月鐫刻成永恒。這里是歷史的殿堂,也是靈魂的洗禮之地,踏入其中,仿佛能觸摸到民族的脊梁,感受到那股不屈的力量,在血脈中奔涌不息。</p> <p class="ql-block"> 頤和園,三山五園最后的遺珠,靜臥于京城西北,宛若一幅被時光暈染的山水長卷。昆明湖如碧玉鋪展,倒映著萬壽山的蒼翠,十七孔橋似玉帶輕懸,石獅垂首凝視百年漣漪。長廊七千彩繪,是帝王與匠人共織的夢境,一步一景,步步皆與江南煙雨、塞北烽煙對話。 </p><p class="ql-block"> 佛香閣凌空而立,琉璃金頂刺破云靄,曾是慈禧遠眺江山的孤傲眼眸;石舫泊于水岸,木骨雖焚于烈火,卻以石魄凝固成永不沉沒的詩句。園中一磚一瓦皆藏風(fēng)云:英法聯(lián)軍的焦痕隱于雕梁,戊戌變法的余響滲入磚縫。 </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止是皇家的避暑離宮,更是山河與權(quán)力的博弈場。今日游人如織處,仍可觸到舊王朝的奢靡與瘡疤,聽見湖風(fēng)低吟的盛世挽歌——它活著,以傷痕為紋路,將破碎的輝煌鍛造成民族對美的永恒癡纏。</p> <p class="ql-block"> 御花園是紫禁城里的“小仙境”,一步一景,精巧別致。青磚鋪地如棋盤,太湖石堆成假山,古柏歪脖迎客,老楸樹撐開綠傘,陽光灑下斑駁碎影。石子小路上嵌著“萬”字紋和彩石鹿鶴,踩上去硌腳卻有趣。千秋亭與萬春亭隔水相望,琉璃瓦閃亮,銅鈴輕響,仿佛低語明清舊事——皇帝曾在此賞花煮酒,看螞蟻搬落花,偷得半日閑。這里既有皇家氣派,又有自然意趣,漫步其中,仿佛與時光對話。</p> <p class="ql-block">皇家花園位于紫禁城中軸線上,坤寧宮后方,明代稱為"宮后苑",清代稱御花園。原為帝王后妃休息、游賞之地,也用于祭祀、頤養(yǎng)、藏書、讀書等用途。全園占地面積約12000平方米。園內(nèi)主體建筑:欽安殿 為重檐盤頂式,園內(nèi)青松、翠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四季常青,花開繁盛。</p> <p class="ql-block">御花園建筑布局對稱而舒展。以欽安殿為中心各式建筑近20座,玲瓏別致,疏密合度。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系數(shù)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 盎然。</p><p class="ql-block"> 園內(nèi)有古樹160余株,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jīng)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 質(zhì),尤顯珍貴。</p> <p class="ql-block"> 盧溝橋,橫跨永定河,如一條蒼龍靜臥。橋身由白石砌成,堅固厚重,281根望柱上雕刻著501只石獅,形態(tài)各異,或嬉戲、或威嚴(yán),栩栩如生。橋面石板被歲月磨得光滑,深深的車轍印訴說著昔日的繁忙。</p><p class="ql-block"> 這座橋不僅是建筑杰作,更是歷史的見證。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的槍聲點燃了全面抗戰(zhàn)的烽火,石獅仿佛在怒吼,橋身承載著民族的抗?fàn)幣c不屈。如今,它靜立于此,既是古代工匠智慧的豐碑,也是中華民族堅韌精神的象征。每一塊石頭,每一只石獅,都在低語:勿忘歷史,珍視和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鳥巢,國家體育場。以其獨特的鋼結(jié)構(gòu)編織外觀而聞名天下,宛如巨樹交錯的枝椏,構(gòu)筑起一座可容納近十萬人的宏大舞臺,是力量與美學(xué)的完美結(jié)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外立面覆蓋著夢幻的藍色氣泡膜,在陽光下波光粼粼,仿佛一塊巨大的水晶,內(nèi)部則是一片蔚藍的水世界,是科技與藝術(shù)的結(jié)晶。</span></p><p class="ql-block"> 兩座融現(xiàn)代科技與文明于一體的宏大建筑毗鄰而居,一剛一柔,相映成趣,共同見證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輝煌,也成為北京城市景觀中奪人眼球的最亮麗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 萬里長城是世界八大奇跡之一,尤其北京段長城蔚為壯觀,大氣磅礴,如巨龍盤旋于燕山之上,蜿蜒起伏。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堅韌精神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站在城墻上,遠眺群山連綿,近觀磚石滄桑,仿佛聽見金戈鐵馬的戰(zhàn)鼓聲,感受到古代將士們守邊戍國的豪情壯志。這段長城,既有八達嶺的雄偉壯麗,又有慕田峪的秀麗幽靜,每一塊磚石都訴說著千年的故事,讓人由衷地對古人偉大的創(chuàng)造力與智慧與心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 1959年用十個月時間拔地而起的人民大會堂,坐落于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cè),象征著新中國的蓬勃朝氣。</p><p class="ql-block"> 大會堂外觀簡潔大氣,淺黃色外墻,高大的廊柱,頂部鑲嵌國徽,熠熠生輝。內(nèi)部則以恢弘著稱,萬人大禮堂氣勢磅礴,穹頂如星空般璀璨。萬人宴會廳。</p><p class="ql-block"> 這里是國家議事的核心,中外文化的交匯點,承載著人民的希望,見證了時代的巨變。它如一座豐碑,鐫刻民族奮斗的足跡,凝聚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p> <p class="ql-block">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會議所在地,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的辦公場所,是黨、國家和各人民團體舉行政治活動的重要場所。</p> <p class="ql-block">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p><p class="ql-block"> 那個特殊年代里,這首家喻戶曉的兒歌,幾乎所有的人都能哼,都能唱。旋律抒情、歡快、激越、令人振奮!那億萬顆心,時時向往著有機會去北京,看看六百年帝都的不同凡響!我也因此歌曲的激發(fā),朝思暮想著有朝一日去北京,能夠見到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那是無尚榮光!</p><p class="ql-block"> 那個年代,省部級領(lǐng)導(dǎo)去京參加全國性重要會議,對祖國建設(shè)有著特別貢獻,在某個領(lǐng)域建立了卓越功勛者才能受到毛主席接見,一般人就是做做夢罷了。我也算是異想天開,做夢了!</p> <p class="ql-block"> 差一點夢想成真!小升初時校領(lǐng)導(dǎo)竟然以我哥姐在讀初高中家庭不堪重負(fù)為由,把我這個成績名列年級前三的拔尖生給刷掉了…無奈我只好去公社農(nóng)中讀書。當(dāng)時正值文革時期,毛主席分批接見紅衛(wèi)兵,我自認(rèn)為我是最有資格的。殊不料與我鄰家女撞車了:她與我同班,成績和表現(xiàn)都很差勁,就因為她堂姐在學(xué)校當(dāng)負(fù)責(zé)人,經(jīng)她姐一手包辦,她居然被作為“紅衛(wèi)兵優(yōu)秀代表”,去北京接受毛主席接見!這操作令所有人都瞠目結(jié)舌,但是大家都默不作聲。其實我心里也明白:每次十萬二十萬紅衛(wèi)兵人山人海,她哪里能真看見毛主席?但心里窩囊憋屈,“羨慕嫉妒怨”,心里嘀咕著她憑什么?她有什么資格能上北京見毛主席?至今想起那時的幼稚也會啞然失笑!</p><p class="ql-block"> 這類情形在生活里不是很多嗎?有什么值得去嘔氣的!</p> <p class="ql-block"> 當(dāng)我通過文革十年后首屆高考跳出農(nóng)門,端上“鐵飯碗”,終于有機會圓夢去北京,但卻永遠也見不到毛主席了。第一次是上世紀(jì)九十年代中期,參加四川省委黨校培訓(xùn)去北京,那時毛主席已逝去近二十年了。班干部帶我們參觀故宮,爬長城,然后凌晨四點就早早排隊去看最莊嚴(yán)的天天升國旗儀式,到毛主席紀(jì)念堂參觀他老人家遺容。</p><p class="ql-block"> 盡管想見毛主席的愿望成為終身遺憾,但畢竟進京看看天安門的夙愿實現(xiàn)了,兒時的夢圓了,“我愛北京天安門”的兒歌不僅只是哼哼,我見到了它的雄姿英發(fā),并在天安門廣場上留下了永恒的紀(jì)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去北京,記憶深刻的是去享受過大劇院音樂演奏會的陽春白雪。我對音樂是出于本能的喜歡,但屬于完全的門外漢,一竅不通,只覺得演奏的確高端大氣,旋律悠揚婉轉(zhuǎn)、悅耳動聽,甚至讓我如癡如醉。也去“劉老根大舞臺”見識過反映“下里巴人”草根生活的表演。那時劉老根正風(fēng)頭無二、風(fēng)靡一時,其臺柱子“于大腳”正青春飛揚,擔(dān)任主角撐起臺面。</p><p class="ql-block"> 我的審美情趣傾向于正統(tǒng)的、正面的文藝表演;對劉老根大舞臺中濃烈的鄉(xiāng)土氣息能夠接受,喜歡其來源于生活,接地氣的故事情節(jié)與據(jù)此塑造的人物形象;但總感覺其地方語言、故事情節(jié)中低俗的東西甚多,因而說不上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