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海南行隨記(二)</b></h1> <div><br></div>四、南山文化苑<br><br> 29日,今天是在三亞的第三天,由于下雨,在三亞的全部行程被打亂,幸好上午沒下雨,大家坐著大巴趕赴南山景區(qū)。<br>8點25分,我們到達南山景區(qū)。這兒,我在1994年時曾經(jīng)到過,景區(qū)已經(jīng)改造提升,完全不認得原來的樣子。阿亞購得門票,隨后叫了個景區(qū)導游,讓大家跟著導游一路行去,經(jīng)過放生池、財神殿到達南山別院,隨后帶領(lǐng)大家進入南山別院。<br>這南山別院,我已經(jīng)來過,如今再來也懶得進去夾熱鬧,便在院外待著。 景區(qū)進口雕像 路經(jīng)財神殿 南山別院 <div><br></div>原以為參觀南山別院后,下一個景點就去南山寺,便邀自家?guī)讉€人一直起向南山寺走去,10點26分,見到了南山寺院的寶塔。<br>南山寺大門外對面便是海邊,遠遠的能夠見到海洋中間的南海觀音,聽著浪潮聲嘩嘩的向,便耐不住腳癢向海邊走去,這兒的景色也是不錯,隨之拍攝了幾張,返回南山寺門外休息,等待著大家的到來。 南山寺外景 南山寺進口大殿 南山寺對面的南海 <div><br></div>卻不知為何?南山寺這個大景點卻被導游直接忽視,他并沒有帶大家過去就安排中午吃飯。中午在南山別院邊上的齋飯食堂就餐,整個團隊大家一起吃了一餐齋飯。<br>中餐完畢,阿亞通過景區(qū)朋友,讓大家免費乘坐游覽車,前往南山海上觀音文化苑,這里進去就是三亞南海觀音雕像,雕像坐落在南山寺前的大海中。 在南山海上觀音文化苑可以見到南山寺院塔 三面南山觀音 <div><br></div>據(jù)阿亞介紹:南海觀音像高達108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海上觀音像,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白衣觀音像。南山觀音像的設(shè)計非常獨特,它以三面化的形象呈現(xiàn),每一面都代表了不同的含義。一面手持蓮花,象征純潔無瑕;一面手持經(jīng)書,代表著智慧;另一面則手持佛珠,象征著慈悲。觀音像建于海上,因此得名“南海觀音”。它的建造地點經(jīng)過心挑選,據(jù)說在選址過程中,恰好有一塊礁石可以作為觀音像的基座,這一巧合被認為是吉祥的征兆。 佛手觀音,在這兒打卡的人較多,抓拍一張 老伴留影一張 <div><br></div>關(guān)于南海觀音的建造,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三亞地區(qū)經(jīng)常遭受臺風和海嘯的侵襲,居民不堪其苦,于是恭請觀音像到南海邊,并舉行了盛大的祭祀儀式。自那時起,三亞變得風調(diào)雨順了!<br>進去不久,天又下起了蒙蒙雨,我們從南海觀音像前的入口隧道走進連接通道。進出的人還是比較多,向前看去觀音像座上面的一圈還有好多人在走動,此時才得知像座蓮花臺也 可以上去的!<br>往南海觀音像沿著長堤走去,走了一半的樣子,拍攝了一張正面觀音像,我和老伴便回了出來。出隧道在周邊逛逛著,一手拿著傘,一手用手機拍了幾張照片,隨之便回到了大家集中的地方。 南山海上觀音文化苑出口處 南山文化苑景點 <div><br></div>12點40分左右,老伴站在“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2018年3月12日種下的菩提樹”前,我給她拍照后隨同大家一起到達停車場,這天上午的南山文化苑之行便是結(jié)束了! 胡錦濤與夫人劉永清種植的菩提樹 李鐵映同志植的龍血樹<br> <div><br></div>五、鹿回頭<br><br>下午15點左右,大家坐著大巴離開了玫瑰園,28號最后一個景點是去分界洲島景區(qū)。<div>途中阿亞告訴大家,上分界洲島得坐游輪,有通知由于臺風影響游輪停航,因此建議改去鹿回頭景區(qū),費用不要大家出。但如果你們一定要去分界洲,也可以。不過來去要三個小時,到了那邊不坐游輪一定過不去,你們說怎么辦?我是建議大家去鹿回頭,上那個地方好,你們?nèi)チ艘欢〞械街档?,也肯定會感謝我的。團隊中人也無話可說,此時此刻也只能聽阿亞的建議了!</div> 玫瑰園 玫瑰園雙孔雀 <div><br></div>阿亞又問大家鹿回頭有個故事,大家知不知道?聽有人回答知道,也又人回答不知道。<div>阿亞繼續(xù)說:傳說古時候有個黎族青年獵手,從五指山追趕一只披鹿直到南海之濱,前面山嶺懸崖之下便是茫茫大海,無路可走。獵人正想彎弓搭箭,忽見火光一閃,煙霧騰空,披鹿回頭變成一位美麗的黎族少女,并和青年獵手結(jié)為恩愛夫妻。他們在這片土地上,披荊斬棘,搭起茅房,耕種紡織,捕魚守獵,種植椰樹,繁衍生息,天長日久形成了這一黎家山寨,人們根據(jù)這一傳說,便將這山寨稱為“鹿回頭”了!</div> 鹿回頭景區(qū) 去山上途中拍攝的南海景觀 <div><br></div>說話間不久,大巴便到了停車場,大家落車隨同阿亞走下山間臺階。阿亞在售票處辦好手續(xù),并分給每人兩張票子,一張是喝情豆咖啡、一張是贈送6寸紀念照。隨之,團隊人員分乘兩輛游覽車上山。<br> 鹿回頭雕像,黎族青年獵手和黎族少女 抓一張爬踏步的小女孩 <div><br></div>游覽車一路上山,沿途便可以見到山下的風景。待到終點站,下車站邊上就面臨著三亞灣的海面,只見海上分成顏色相當分明,看遠處是青藍色海洋,觀眼前便是三亞河中流出來的黃泥水,海面上的點點小船,恰到好處地停到在了它們應(yīng)該到的地方。 三亞灣 <p class="ql-block">三亞河與臨春河,兩河匯集處</p> <div><br></div>三亞河口的正對面便是鳳凰島,島上有五座“海洋之夢”高樓,此情此景就在大家的眼皮底下。阿亞又告訴大家,這地方一般人沒資格住,能住在這“海洋之夢”上面,除非你是大富豪,特有錢! 三亞河外的鳳凰島 此時烏云密布又要下大雨了 <div><br></div>離開了第一個打卡點,繼續(xù)向山上而去,到了第二個打卡點,這兒的視覺更好,打卡也比較出片。為家人和團隊其他人拍攝了幾張照片,我便離開了這兒,去尋找青年獵人和美麗的黎族姑娘。我想既然有這個傳說,那么“鹿回頭”必然有他倆的雕像,來了這兒,這個標志一定要找到,必須拍照留念! 老伴在山上留個影 到此一游合影一張 鹿回頭雕像 <div><br></div>哎,再上去果然讓我看到了“鹿回頭”,雕像是1983年興建,由著名雕刻家林毓豪創(chuàng)作,全高15米,是目前島內(nèi)規(guī)模最大的花崗巖石雕,圍著“鹿回頭“轉(zhuǎn)了一圈,尋到了最佳的拍攝點,便此留下了”鹿回頭“雕像的照片。 上游覽車前,拍下了山上最后一張臨春河的照片,此時此刻天色大變,大雨即將來臨<br> <div><br></div>心想著尋找其他拍攝點,最后又見到“我在三亞很想你“的一個大紅心。凡看到這一標志的人,都喜歡在這兒打卡留念,匆匆忙忙的拍了幾張便回頭向山下走去。行至終點站,此時天色又變黑了,看來大雨即將來臨。18點左右暴雨果然傾盆而下,幸運的是我們已經(jīng)排隊在了候車室內(nèi)! 讓人幫忙拍一張留念 返回下山游程經(jīng)束 <div><br></div>注:未完待續(xù) 撰寫/拍攝:劉樹德<div>歌曲:吉他的輕語 - Valse---</div> 歡迎各位師友到訪,謝謝大家的支持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