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初識普寧洪陽老縣城

知竹一哥

<div><b><font color="#167efb">2025年2月6日</font></b></div><div> 今天睡到自然醒,中午去品嘗潮州特有的牛肉小火鍋。然后駕車直奔揭陽下轄的普寧市。計劃簡單的游覽普寧后再回深圳。</div> 普寧位于揭陽榕城區(qū)的西南,與揭東區(qū)隔河相望。普寧始建城于明朝嘉靖年間,歷史悠久,是傳統(tǒng)的潮州八邑之一。普寧老縣城洪陽是國家城鄉(xiāng)住房建設(shè)部和國家文物局確認的廣東東部首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zhèn)。這里有全國罕見的府第式巨型建筑組群<b>德安里</b>,有古鎮(zhèn)保護核心區(qū)的普寧<b>城隍廟</b>和清代抗英禁毒、欽差大臣林則徐忠魂歸宿之處——<b>文昌閣</b>。<div> 普寧之行就從德安里開始。</div> <h1><font color="#ed2308"><b>德安里</b></font></h1> 德安里在普寧市洪陽鎮(zhèn)區(qū)東南,是清末廣東水師提督、名將方耀與其兄弟共同營建的家族集居寨,是潮汕地區(qū)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歷史時期較長的巨型府第式建筑組群。<div> 方耀生于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官至廣東水師提督。方耀靠鎮(zhèn)壓太平軍殘部而發(fā)跡,因驍勇善戰(zhàn),被《清史稿》譽為“謀勇將軍”,并被清廷賜號“展勇巴圖魯”。后來他轉(zhuǎn)任潮州總兵期間,清理積案,維持治安,對潮汕的安定起了很大作用。在1883年中法戰(zhàn)爭期間,他先后領(lǐng)兵駐守廣西欽州和虎門等軍事重地,為兩廣防務(wù)作出巨大貢獻。1885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他因功被授廣東水師提督之職,還獲慈禧太后賞賜黃馬褂與花翎,是清末不可多得的名將。<br> 方耀有兄弟六人,他和四弟方勛是清廷在編的武官,而其他兄弟也都先后受到清廷的賜封。1871年,時任潮州總兵的方耀偕同其兄弟在家鄉(xiāng)普寧洪陽開始營造德安里,以光宗耀祖。<br></div> <p class="ql-block">德安里俯視</p><p class="ql-block">  整個德安里分“老寨”、“中寨”、“新寨”三部分,老寨由方耀主持建造,中寨則由老四方勛建造。十多年后,方耀收養(yǎng)的20個兒子都已成家立業(yè),老寨居住不下,方耀又開始興建新寨,直至光緒十六年,即1891年,整個德安里才全部完工,時間跨度整整20年。</p> 德安里牌坊式大門,門內(nèi)是一堵類似于照壁的裝飾墻。 <div>  裝飾墻背面是德安里的導(dǎo)覽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德安里的老寨、中寨、新寨由北到南一字排開,每個寨里面由多座獨立結(jié)構(gòu)的院落組成一個完整建筑群,三個寨子又有機結(jié)合成一個富于特色的建筑群組。三寨相連,房屋773間,外置護寨河,占地面積4萬多平方米。其中老寨和中寨坐西朝東,新寨坐北朝南。每座寨子都有大祠堂為中心,其余建筑則按層級分布,形成了老寨為“百鳥朝凰”,中寨和新寨為“駟馬拖車”的建筑格局,充分體現(xiàn)了潮汕家族的宗法等級。</div><div> 現(xiàn)在老寨改建成博物館,中寨是古玩城,新寨被洪陽糧管所借用,不對外開放。</div> 老寨的正面<div>  裝飾墻后面是一片廣場,正中有一條路將老寨和中寨分開。我們先從右邊的老寨說起。</div> <p class="ql-block">“百鳥朝凰”的建筑結(jié)構(gòu)示意圖</p><p class="ql-block">  老寨的“百鳥朝凰”就是以中間部分的“駟馬拖車”為主體,而“駟馬拖車”是潮汕傳統(tǒng)的民居的建筑格局,中間的大祠堂象征“車”,左右兩邊的次要建筑象征著拖車的“馬”,這樣坐在“車”上的列祖列宗就由居住在兩邊象征著“馬”的子孫拖著,轟轟隆隆從遠古走來?!鞍嬴B朝凰”則增加了周圍的建筑。其他的房子從三面護衛(wèi)著主祠堂“燕詒堂”,而圍繞著主祠堂的建筑剛好是100座,所以稱為“百鳥朝凰”。鳳凰里,雄為“鳳”,雌為“凰”,這座方家老寨的主祠堂里,當年供奉的是方耀母親一品太夫人林氏。所以才叫“百鳥朝凰”。</p> 老寨大祠堂是博物館的主館,大門右邊墻四個紅底黃色大字是“將軍世胄”,左邊是“元老家風”。 大門上方是“方氏家廟”四個金字,門框的對聯(lián)是“滄桑歲月不減豪門氣派,宦海春秋方知將帥功勛”,橫批“金紫流芳”。 <p class="ql-block">  三個寨子的大祠堂都具有同樣的結(jié)構(gòu),稱之為“三廳亙”,意為三個大廳相互貫通。中軸線上依次是前廳、天井、中廳、天井、后廳,中廳是通透的,即只有屋頂,沒有前后墻。每個廳兩側(cè)都有一間房。天井兩側(cè)是側(cè)廳,形成三個大廳、四個側(cè)廳、六間房、兩個天井的格局。</p> 中廳正舉辦《嶺南清官》圖片展,主要是介紹方耀的生平。 后廳是祠堂,供奉方耀母親一品太夫人林氏,稱為“ 燕詒堂”。 燕詒堂門楣懸掛“金玉滿堂”的大紅繡花橫幅。 燕詒堂的供桌 <p class="ql-block"> 祠內(nèi)抬梁式木雕構(gòu)件以及浮面石雕華麗精美,隔板上是“紅樓夢”故事的金畫。上圖左起第一幅是“絳云軒里召將飛符”,第二幅是“寧國府祭宗祠”,第三幅是“游觀園小酣瀟湘館”。</p> 第一幅是“王熙鳳保理寧國府”,第二幅是“喜出望外平兒理妝”,第三幅是“ 蜂腰橋設(shè)言傳心事”。 第一幅是“呆霸王調(diào)情遭苦打,冷郎君懼禍走他鄉(xiāng)?!钡诙恰坝甏辶指鲔訋煛?,第三幅是“寧國府寶玉會秦鐘”。 第一幅是“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受苔撻?!钡诙恰昂J僧亂判葫蘆案”,第三幅是“寶釵借扇機帶雙搞”。 <p class="ql-block">  老寨左邊的院落是博物館的副館,包括奇石室、明清陶瓷室和銅器雜項室。其結(jié)構(gòu)稱為“四點金”,其實就是兩進的結(jié)構(gòu),由前廳、天井、后廳,以及四角的四間房、天井旁的兩間側(cè)廳組成。</p> 前廳和后廳及后廳的側(cè)房是奇石的展覽。天井的側(cè)廳是明清陶瓷室和銅器雜項室。 后廳的奇石展覽 老寨右邊的院落結(jié)構(gòu)也是“四點金”,現(xiàn)在是文物管理所和游客中心,管理人員的辦公室。 中寨的結(jié)構(gòu)是“駟馬拖車”?,F(xiàn)在改建成古玩城,美術(shù)館,不過顯得有點凌亂,參觀的人稀稀拉拉,估計生意也好不到哪兒。 中寨的大祠堂現(xiàn)在是古玩城甲座,門頭上也還是“方氏家廟”。 門內(nèi)的門神也還是秦叔寶和尉遲恭,只不過許多地方油漆已剝落。 三廳亙的天井擺了不少花草盆景。 側(cè)廳已辟為古玩室。 天井石桌旁用古老的方式烹茶待客。前廳邊的房子里還有售賣同款的茶壺炭爐。 大祠堂左邊的院落是古玩城乙座,前廳和天井摞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石墩、磨盤等,這大概也算古玩吧。 后廳前的天井左邊橫七豎八的堆了一些舊家具。右邊的側(cè)廳住人,門前擺滿綠植。 后廳墻上掛著“石室居”的牌匾,室內(nèi)有許多木雕根雕。 通往天井邊的側(cè)房以石墩磨盤鋪路。 大祠堂右邊是古玩城丙座和美術(shù)館。 <p class="ql-block">  后廳是美術(shù)館,左右的對聯(lián)是:筆墨頑如鐵,金石擲有聲。</p> 古玩城丙座的后面是古玩城丁座,就是一個大院子,三面是房子,基本上無人光顧。 古玩城甲座和丙座之間的過道。道邊的老屋還有“現(xiàn)代藝術(shù)館”。 甲座和乙座之間的過道。 在老寨和中寨的后面,還有許多民居。如今的德安里早已不是顯赫世家的住所,仍在內(nèi)居住的只有100多人,也有不少建筑已經(jīng)被荒廢。 還住人的老院子,門上是“加官”、“進祿”。這個門基本關(guān)閉,住家從側(cè)門進出。 現(xiàn)在還住人的院落,門楣上書“將軍第”,門前擺著許多鮮花金桔,門上的大紅“?!焙蛯β?lián),透出一派春意融融的氣息。 <h1><b><font color="#ed2308">普寧城隍廟</font></b><br></h1><h3> 普寧城隍廟,位于廣東省普寧故城洪陽鎮(zhèn)東北側(cè),舊縣衙東北約三百米處,與文昌閣毗鄰。普寧城隍廟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歷經(jīng)明、清兩代數(shù)次重建、修建,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歷史,為古建筑物。</h3> 城隍廟與文昌閣(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城隍廟(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城隍廟結(jié)構(gòu)圖(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div>  城隍廟為三廳二天井宮殿式古式建筑。計東西寬27米,南北深60米,總建筑面積1620平方米。</div> 城隍廟大門 門前的兩幅對聯(lián)分別是;“風調(diào)雨順家家樂,國泰民安戶戶歡?!薄安笕孙@神通,護國太平千載頌?!焙徒谊栆粯?,這里的城隍公也是伯府大人。 廟門左右各有一幅完全一樣的城隍爺伯府大人的油漆畫。 山門屋頂上的火球、鳳鳥、云紋色彩鮮艷,造型精美,這是潮州三大民間建筑裝飾藝術(shù)之一的“嵌瓷”工藝,是中華文化中稀有的特藝品種。所謂嵌瓷,是把彩色瓷片裁切后拼接鑲嵌而成的立體造型工藝品,其起源可追溯至明代萬歷年間(1572年-1619年),盛于清朝,多出現(xiàn)在廟宇、祠堂和民宅等建筑物中。這種藝術(shù)品具有色彩濃艷,質(zhì)感堅實,久經(jīng)風雨,烈日曝曬而永不褪色的特點。在普寧一些工藝者的努力下,嵌瓷也流傳到臺灣、東南亞一帶。普寧嵌瓷工藝人才輩出,自古就有“嵌瓷之鄉(xiāng)”的美稱。 屋脊上的嵌瓷工藝品,人物生動,造型流暢,色彩艷麗。這都是用一小塊一小塊的瓷片粘接鑲拼而成的。 山門內(nèi)的門神秦叔寶與尉遲恭 三山門內(nèi)即為前廳,門內(nèi)左右為千里眼、順風耳。 門樓左右供奉直符使者(下)、馬使爺(上)。 天井兩側(cè)建有鐘樓和鼓樓 天井兩側(cè)廡廊為六司房舍,分別祀有:三官老爺、功德老爺、子孫老爺、速報老爺、福德老爺、四官老爺、無量老爺、延壽老爺、遲報老爺、花公花媽。 大殿前的拜亭 中廳即是正殿,供奉伯府大人(俗稱城隍公),上掛“明鏡高懸”牌匾,“伯府大人寶殿”繡金橫幅。城隍公龕前供桌左右配祀有文判官、掌印官,廳中左右配彰善、癉惡四使。左右各設(shè)大副龕祀文昌老爺、武圣老爺,并各自有護法共四位。 伯府大人神龕 彰善、癉惡四使 武圣老爺與文昌老爺 正殿與后廳中間有放生池,放養(yǎng)龜鱉,植水棉樹(水杉)。池中間有拱橋,兩旁圍白石欄干。 后廳為伯府夫人寶殿 龕中供奉伯府夫人,上面是“慈恩廣布”匾額。左右偏廳祀注生娘娘,慈悲娘娘 注生娘娘與慈悲娘娘 準提菩薩、十八羅漢殿 準提菩薩 十八羅漢 地藏菩薩、十殿閻王殿 地藏菩薩 十殿閻王 城隍廟大鐘<div>  上面注明:普寧市上洞仁和里藍宗昌子孫喜敬。</div> <h3></h3><h1><font color="#ed2308"><b>文昌閣</b> </font> </h1><div> 文昌閣就在城隍廟邊上,可惜沒有開門。<h3> 文昌閣始建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現(xiàn)存完整,建筑為土木結(jié)構(gòu)。文昌閣自建成后,一直兩用:既是奉祀文昌神像之處,又兼作過往官員駐停的“分司公館”。清代抗英禁毒、虎門銷煙欽差大臣林則徐病逝于此。2006年文昌閣被修復(fù)一新,并建成普寧市林則徐紀念館和禁毒教育基地。文昌閣二進廳設(shè)禁毒教育圖片展覽,后閣樓為林則徐紀念館。一樓正面懸掛匾額“乾坤正氣”,中廳中堂上,林則徐銅像神氣威嚴,栩栩如生,令人敬仰。</h3></div> 文昌閣 在城隍廟附近,有一處“義務(wù)善社”,差點把它誤認為城隍廟。門內(nèi)是“ 何野靈祖師圣象大樓”,邊上是“金銀寶塔”。 金銀寶塔,寶塔下可以燒紙。 義務(wù)善社內(nèi)的佛殿 殿內(nèi)供奉彌勒佛和觀音圣象 財神殿 從城隍廟出來,對面是洪陽鎮(zhèn)北村,到村里走走。 進村不遠,就見到方氏房祖祠,頗有氣勢。祠堂門外是一片空地。遺憾的是大門緊閉,無從入內(nèi)。在普寧的老村寨,這類祖祠幾乎村村可見。 方氏房祖祠的三山門 祖祠兩側(cè)墻上的浮雕 不愧是底蘊深厚的古鎮(zhèn),街邊不時可以看到有年代的古屋。這座老屋的門楣是寫著“京翰第”,是不是當年出了京官。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隴西村</b></p><p class="ql-block">  從網(wǎng)上查到,作為古村寨的隴西村值得一游,且距離城隍廟不遠,就駕車去看看。</p><p class="ql-block"> 西隴村隸屬普寧市流沙北街道,地處市區(qū)北面,是一個純屬杜氏居住的村莊,有著悠久的歷史,是普寧市乃至潮汕地區(qū)較早置寨的村落。據(jù)杜氏族人介紹,唐大歷年間,其始祖杜竹軒為避戰(zhàn)亂攜家眷從福建遷來潮陽定居。西隴出名有兩樣,一是杜姓,是普寧歷史最悠久姓氏,傳自唐至今;二是傳統(tǒng)燈籠,普寧乃至周邊縣市鄉(xiāng)間所需,皆于此批發(fā)。</p> 西隴村俯視(照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西隴村老寨整整齊齊,四四方方,都是老宅院。 寨中的小巷 “松士居”宅門 “軒得居”宅門 側(cè)門小窗古香古色 <p class="ql-block">  西隴村值得一看的還有為清乾隆年間太學(xué)生杜德建的專祠“杜氏建祖祠”、奉祀西隴三世祖,杜西隴之幼子杜平原的“杜氏平祖祠”、建于1936年,西隴人俗稱平一堂的“平祖祠”、唐都蔚杜竹軒到西隴(西隴原叫東柵)時就在此建的革命圣地“伯公廟”等。鑒于時間關(guān)系,只得匆匆離去,留點遺憾。</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龍華寺</b></h1><p class="ql-block"> 余下不多時間決定逛逛龍華寺。</p><p class="ql-block"> 龍華寺坐落于普寧市區(qū)流沙約4公里遠的虎空山上,周圍綠樹成蔭,鳥兒成群。寺的前身是“虎洞庵”,創(chuàng)建于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1998年,池尾貴政山村及周邊的廣大信眾要求市佛協(xié)會長光鎮(zhèn)大和尚來修建此寺,2000年11月,光鎮(zhèn)大和尚正式擔任住持。2001年2月5日,獲批準開放并把虎洞庵改名為“龍華寺”。</p> 龍華寺導(dǎo)游圖 龍華寺前的牌坊 龍華寺山門 山門內(nèi)是一個很大的放生池,池中央立一八角亭,亭中供奉觀音圣象。 觀音亭 放生池后是天王殿。 天王殿前四根彩色透空盤龍石柱精細生動。 彩色透空盤龍石柱 大悲殿,大悲殿前有六根素色盤龍石柱。 盤龍石柱 大悲殿內(nèi)供奉千手玉觀音 <div>大雄寶殿</div> 大雄寶殿高18.80米,面積1180平方米,屋頂兩層結(jié)構(gòu),大殿中心有五大如來玉佛像、釋迦摩尼臥佛玉像、左右是阿難迦葉尊者、觀世音菩薩像,左右是善才童子和龍女像,兩側(cè)是十八羅漢像,大殿門前是九龍吐珠,所有佛像都是用緬甸玉雕刻的。 五大如來玉佛像與釋迦摩尼臥佛玉像 寺廟的廡廊外、走廊遍布的羅漢像 <p class="ql-block">  匆匆忙忙小半天時間瀏覽了這座潮汕古鎮(zhèn)普寧,與揭陽一樣,這是一個小眾景區(qū),可以體驗潮汕文化的古老深厚,收獲頗豐。</p><p class="ql-block">  從虎空山下來,找了一處網(wǎng)紅小店,品嘗有螃蟹大蝦的海鮮粥煲,滿足了口福,當晚回到深圳。</p><p class="ql-block"> 順路游覽揭陽、普寧,感覺挺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