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和家人與攝友們一起走馬觀花,又似蜻蜓點水玩游了差不多整個海南島?,F(xiàn)把它們集合起來作個備忘錄吧!</p><p class="ql-block">(圖中的航拍視頻為同行攝友所拍)</p> <font color="#ed2308">???lt;/font> 臨高縣 臨高文廟<div>臨高文廟位于臨高縣城文瀾江畔,是海南省現(xiàn)存較完整、規(guī)模最大且歷史最久的大型古建筑群 ,原叫儒學(xué),明清時與孔廟合二為一,也被稱為學(xué)宮、孔廟、圣殿,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這里游客不多,日常較為安靜。欞星門是其建筑的一部分,此外還包含狀元橋、大成門等建筑。大成殿為重檐歇山頂,整座文廟保留了明代重建時的規(guī)制結(jié)構(gòu) 。<br></div> 臨高牌坊群,位于臨高文瀾文化公園。牌坊群共有87座牌坊,綿延1.7公里 。每座牌坊上都刻有中華民族經(jīng)典楹聯(lián),融合了臨高歷史與傳統(tǒng)文化精髓,具有較高的文化和歷史價值。 解放海南臨高角登陸紀念碑,位于海南臨高縣臨高角。該紀念碑是為紀念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此登陸解放海南島這一歷史事件而建。碑身展現(xiàn)了解放軍戰(zhàn)士持槍沖鋒的形象,體現(xiàn)了革命先輩英勇無畏的精神,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 澄邁 澄邁紅樹灣濕地公園:按國家4A級標準打造。有40多種珍稀樹種,4.2公里長的紅樹林木棧道 。有火烈鳥島,火烈鳥是亮點; 美榔雙塔位于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zhèn)美榔村,也被稱作美榔姐妹塔, 建于南宋時期(1253年前)。據(jù)記載,此塔相傳為南宋鄉(xiāng)人陳道敘出資建造,目的是紀念他的兩個女兒。 儋州 <br><div>儋州故城即中和古鎮(zhèn),位于儋州市北部 ,具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曾是古儋州州城所在地。2008 年,它被國家住建部和國家文物局確定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F(xiàn)存完整城墻200米,用土夯筑而成,高約5米,寬21米。設(shè)有東南西北四個城門,城門上置敵樓,外筑甕城 ,布局嚴謹,防御設(shè)施齊全。<br></div> 街拍儋州故城老街<br>喜宴在街道邊進行中,各種車輛在行駛中(包括牛車在內(nèi),)真是多元生活,人間煙火氣濃厚 ?;◢u是一座位于中國海南省西北部儋州市濱海新區(qū)的人工島因平面形態(tài)為盛開在海中的三朵花,中間的花形島是海南省花“三角梅”形狀,兩邊的2號、3號島是浪花形狀,故取名“?;◢u”。 <p class="ql-block">進島大橋</p> <p class="ql-block">三號島</p> 國際會議中心 俯瞰一號 島 儋州東坡書院位于海南省儋州市中和鎮(zhèn),是為紀念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而建的歷史文化圣地 儋州千年古鹽田位于儋州洋浦半島西南處,瀕臨新英灣,是中國最早的日曬制鹽點和最后一個保留原始日曬制鹽方式的古鹽場,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傳說是從福建莆田遷移而來的鹽工所造。清朝乾隆皇帝曾以鹽場開創(chuàng)者譚正德之名御書“正德”二字賜給當?shù)佧}農(nóng),因此也被稱為“正德鹽田” 儋州古鹽田的鹽焗雞是海南儋州的特色美食,鹽焗雞的雞皮Q彈,入口即化,雞肉咸香鮮嫩,軟而不柴,帶有獨特的海洋風(fēng)味,鮮潤溢香,越嚼越上頭。 石花水洞地質(zhì)公園位于海南省儋州市八一總場英島山,是中國成功開發(fā)的緯度最低的天然溶洞,石花水洞發(fā)現(xiàn)于1957年,1988年被認定為“海南第一洞”AAAA級旅游景區(qū)、省級地質(zhì)公園。公園占地面積30萬平方米,由地上石林景點、地下溶洞與地下河景組成。石花水洞由旱洞和水洞兩部分組成,總長約5公里,其中旱洞長約2公里,水洞長約3公里, 昌江縣 昌江是海南木棉花最多、最集中的地區(qū) , 每年農(nóng)歷正月至二月,即2-3月,是昌江木棉花盛開的季節(jié),在海南當?shù)?,人們認為木棉花象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寓意著勇往直前的生活態(tài)度,承載著黎族人民千年的血脈傳承。 在昌江巧遇老婆婆,她是海南黎族的紋面老人。<div>過去,黎族女孩長到十二三歲時會進行紋面,這是黎族獨特的文化習(xí)俗,不同的紋路有區(qū)分氏族、家族,祈求祖先庇佑等意義 。如今,紋面的習(xí)俗已不再延續(xù),像這樣的紋面老人也越來越少,她們是黎族傳統(tǒng)文化的“活化石”,承載著黎族悠久的歷史記憶。</div> 樂東 樂東北黎村<div>清代,北黎周邊沿海大興鹽田,???、瓊山等地的商人在此開鹽田、辦商號,使其逐步走向興盛。民國時期,這里發(fā)展為熱鬧的市墟,商業(yè)頗為活躍。上世紀八十年代后,由于縣政府的搬遷和經(jīng)濟重心的轉(zhuǎn)移,北黎村發(fā)展停滯<div> 村內(nèi)留存著數(shù)十座具有南洋風(fēng)情的騎樓,大多建于民國時期,當初是臨街商鋪,一樓做生意,二樓住人。如“北黎第一樓”由文昌籍顏姓祖先興建,顏氏曾因鹽在此開設(shè)鹽場,此樓在日軍侵瓊后被日本公司占有,日本投降后曾作為政府辦公樓,如今已破敗不堪。<br> 如今北黎村老村較為蕭條,荒宅遍布,許多騎樓破敗不堪、大多荒廢,部分房屋已是人去樓空,只有少數(shù)老人居住。不過,北黎村正在經(jīng)歷歷史與現(xiàn)代的交融,不少舊房子院落正朝著現(xiàn)代藝術(shù)感方向打造裝修,為逐漸興起的旅游業(yè)奠定基礎(chǔ)。</div></div> 在樂東縣向陽村周氏外嫁女回娘家的這一活動是一種傳統(tǒng)習(xí)俗的延續(xù),體現(xiàn)了家族文化中對血緣關(guān)系和家族紐帶的重視。這樣的歡聚活動能促進家族內(nèi)部以及村落鄰里之間的交流和團結(jié),增強家族和村落的凝聚力。大家聚在一起分享生活,互幫互助,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 鶯歌海鹽場位于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是中國三大鹽田之一,其歷史可追溯至清朝,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年)鶯歌海建村。日軍侵占海南島時曾對這里的海鹽資源進行大規(guī)??碧剑媱澖ǔ伞皷|亞第一大鹽場”,但未成功。1954 年,崖縣黃流區(qū)代表提出興建要求,1955 年決定建設(shè)并成立籌建處,1958 年建成投產(chǎn)。此后經(jīng)歷了緩建、改革發(fā)展等階段,如今由海南省發(fā)展控股有限公司托管。如今不僅是產(chǎn)鹽地,也是熱門旅游目的地。<br> 在鶯歌海,這種獨有的牛車拉網(wǎng)的景象,是因為從前鶯歌海沒有漁港,船在退潮的時候漁船就靠不了岸,所以漁民們就想出了用水牛代替人工勞力的辦法,然后一直流傳至今。在鶯歌海,水牛曾是主要勞動工具之一。<br><br> 三亞<div>南山文化旅游區(qū)海上觀音</div> 素齋美食品 天涯海角 鳳凰島 <p class="ql-block">大東海是 被俄羅斯嚴選的海灘</p> 解放路 亞特蘭蒂斯酒店2018年4月28日正式營業(yè),是全球第三座亞特蘭蒂斯酒店,也是復(fù)星旅文在中國國內(nèi)市場的重要項目。:設(shè)計風(fēng)格融入東西方及瓊島本土文化,整體造型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大帆船。 蜈支洲島位于海南省三亞市北部的海棠灣內(nèi),南鄰亞龍灣,北側(cè)與椰子洲島遙相呼應(yīng),距離三亞市中心約30千米。 2013年,馮小剛導(dǎo)演的賀歲喜劇電影《私人定制》在此取景,島上的私人訂制取景基地也成為熱門打卡點。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div>呀諾達熱帶雨林:是永不落幕的雨林秘境,有各種極具觀賞價值的熱帶雨林動、植物資源。<br></div>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qū):了解黎族和苗族的原生文化。 五指山位于海南島中南部腹地,是海南省中部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城市,境內(nèi)群山環(huán)抱,森林茂密,是典型的山區(qū)城市。 陵水黎族自治縣<div>分界州島有分界島石碑、決斷谷、福龜灘等。決斷谷是島上兩座小山峰之間的峽谷,有時能看到一邊陽光明媚一邊細雨連綿的景象;福龜灘上有石頭雕刻的大石龜,重現(xiàn)海龜各種場景。</div> 新村港:依傍南灣半島,是國家級中心漁港,也是海南省最大的海水養(yǎng)殖基地,海面上有陵水“八景”之一、素有“海上街市”之稱的疍家漁排 猴島 呆呆島位于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zhèn)南灣猴島生態(tài)旅游區(qū)內(nèi),地處南灣半島西南部濱海區(qū)域,西與清水灣度假區(qū)相鄰,南與蜈支洲島隔海相望。沙灘海景:擁有長達約5.9公里的沙灘海岸線,是海南東海岸線較長、保護較好的沙灘,海水清澈湛藍,沙灘細膩柔軟。 <p class="ql-block">綠城藍灣小鎮(zhèn) 擁有清水灣2公里海岸線,其沙灘被譽為除美國夏威夷、澳洲黃金海岸之外,世界第三處“會唱歌的沙灘”。</p> 南灣花鎮(zhèn): 種植三角梅3000多畝、100多個品種、200余萬株,有許多幾十年樹齡的三角梅樹。還有奇石點綴其中,與三角梅搭配,形成獨特的自然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