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旅游散記(14)內蒙和山西游

黃大帥

<p class="ql-block">文/黃大帥</p><p class="ql-block">美篇號/37940071</p><p class="ql-block">圖/網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2年9月4日下午1時55分,我們一行7人,乘上了蕭山機場飛往海拉爾的航班。中途在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作了半個小時的停留,抵達海拉爾的時間是下午6點45分,住宿在嘉世豪大酒店。</p><p class="ql-block">圖為海拉爾夜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海拉爾</span></p><p class="ql-block">位于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東北部,是呼倫貝爾市的一個行政區(qū),也是呼倫貝爾市的市府所在地。全區(qū)總面積1440平方公里,下轄7個街道1個鎮(zhèn),總人口28萬。</p><p class="ql-block">9月5日上午,乘車前往呼倫貝爾大草原一一巴爾虎草原旅游景區(qū)。沿途看到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抵達景區(qū)后,穿著蒙古族服裝的工作人員向我們獻上了每人一盅的"下馬酒"。導游說,這是草原人歡迎賓客的最高禮遇。滴酒不沾的我也不能推辭,喝到嘴里的的酒,沒走幾步一轉背就偷偷地吐掉了。接著,參加了祭祀敖包、騎馬這兩項活動。這些活動場景與以前寫到的內蒙古其他草原場景大同小異,故不在此詳敘。</p><p class="ql-block">離開草原后,經過3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滿洲里市,入住滿洲里香格里拉酒店。</p><p class="ql-block">圖為呼倫貝爾大草原巴爾虎旅游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滿洲里</span></p><p class="ql-block">是內蒙古自治區(qū)直轄的縣級市(準地級市),東依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臨蒙古國,北接俄羅斯。全市總面積736平方公里,居住著蒙、漢、回、朝鮮、鄂倫春、俄羅斯等20多個民族,總人口30萬人。滿洲里是一座擁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融合中蒙俄三國風情,被譽為:"東亞之窗"。滿洲里現設有兩個國家級開發(fā)區(qū),即中俄互市貿易區(qū)、邊境經濟合作區(qū)。</p><p class="ql-block">圖為滿洲里建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套娃廣場</span></p><p class="ql-block">9月6日早飯后,首先游覽了俄羅斯風情套娃廣場。我們以大小不同套娃為背景,留影紀念。接著,參觀了中俄互市貿易區(qū),感受到了中俄兩國民眾自由貿易的熱鬧場面。在貿易區(qū)轉了轉,發(fā)現最多的商品是皮制品、毛制品、服裝、參茸等,質量都不錯,但價格不很便宜。同行的每人都購買了一只或數只的高檔皮包。我買了一只140元的單肩色。</p><p class="ql-block">圖為俄羅斯風情套娃廣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滿洲里國門</span></p><p class="ql-block">之后,前往滿洲里國門參觀。只見用乳白色墻磚貼面的國門,雄偉而壯觀,兩座立柱龐大,寬大的門楹正中鐫刻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個大字,上方為壯嚴的國徽。門框頂部正中,一桿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迎風飄揚。導游介紹,通過國門不遠處是一片民居,為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小鎮(zhèn)。定神望去,可隱約看到那里冒著煙的高聳的煙窗,還有蜘蛛網般的電線。離開國門,我們乘車來到呼倫湖景區(qū)。中餐是具有特色的"魚宴飯",后沿湖徒步觀賞了湖景。下午5點40分,乘上滿洲里飛往北京的航班,在北京機場換乘去太原的航班,著落后入住太原市麗華大酒店。.</p><p class="ql-block">圖為滿洲里國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臺山</span></p><p class="ql-block">9月7日全天,參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一一五臺山。早飯后,坐了將近4個小時的車,來到了五臺山景區(qū)。中飯后前往五臺山。</p><p class="ql-block">讓我們先了解一下五臺山的概況:五臺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臺縣東北隅,與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相傳,五臺山是文殊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因而是佛教徒向往的圣地。五臺山由5座山峰環(huán)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云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臺,故名五臺。東臺望海峰,西臺掛臺峰,南臺錦繡峰,北臺葉斗峰,中臺翠巖峰。其中北臺是最高峰,海拔3058米,號稱“華北屋脊”。五臺山的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圖為美麗的五臺山的</p> <p class="ql-block">五臺山寺廟眾多,大小寺廟有30多處。我們選擇了有代表性的4所進行朝拜游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首先,朝拜五爺廟</span></p><p class="ql-block">據稱,五爺廟是五臺山許愿最靈、香火最旺的寺院,又名萬佛閣。五爺廟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寺內萬佛閣座東朝西,殿壁設木制方格,格內供著高約3寸的泥塑像一萬余尊。院內建有五龍王殿,塑有五龍王爺座像,簡稱五爺。據稱,五爺最為靈驗,能償愿施恩,消災免難,也能耕云布雨,所以吸引遠近信徒前來朝拜。</p><p class="ql-block">圖為五臺山五爺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其次是五峰廟</span></p><p class="ql-block">五峰廟是一座大院子,院子前面是圍墻和通往院子的門,圍墻西側為香燭店。我們被告知:為了防火,燒香要在圍墻外進行,要先燒香后再進入大院。于是我們每人購買368元至218元價格不等的香燭、爆竹,然后逐人輪流跪拜、焚燒、燃放。完了之后,一行人進入大院,再進殿朝拜五爺。由于游客多,朝拜五龍王爺要按順序自覺排隊,輪到了就跪拜在五爺前三叩響頭,閉目許愿,有的雙手合攏,不停地朝拜,虔誠之意使人感動。</p><p class="ql-block">圖為五臺山五峰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三個是塔院寺</span></p><p class="ql-block">塔院寺始建于明永樂五年(1407)。走進寺內,看到高大的釋迦牟尼舍利塔巍然屹立寺院中。據介紹,它的高度是55米,因塔體呈白色,又稱白塔。這座釋迦牟尼舍利塔,是五臺山的象征,可見其地位之高。按五臺山寺院名氣排序,來五臺山一定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跡〞。這五圣跡,一是舍利塔即白塔;二是佛足塔,位于寺內大白塔之西;三是文殊塔,在大白塔之東;四是雜花園,在大白塔之南;.五是盤石泉,在大白塔之左。在導游引導下,我們逐一進行了朝拜。</p><p class="ql-block">圖為五臺山塔院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最后是顯通寺</span></p><p class="ql-block">顯通寺位于靈鷲峰腳下,始建于東漢永平年間,是佛教傳入中國后最早建立的寺院之一,也是五臺山規(guī)模最大的寺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進入寺內,我們依次游覽了觀音殿、文殊殿、大佛殿、無量殿、銅殿、藏經殿,以及鐘樓、無字碑、龍虎碑等,對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大佛菩薩等,逐一進行了朝拜。</p><p class="ql-block">圖為五臺山顯通寺</p> <p class="ql-block">出得顯通寺,走了數百米臺階,登上了位于靈鷺峰最高峰的菩薩頂。菩薩頂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時,清康熙年間改成黃廟(即藏傳佛教的喇嘛廟)。游覽得知,菩薩頂共有樓房400多間,主要建筑和景觀有大佛殿、文珠殿、木牌樓、四棱碑、明清鑄造的銅鍋、鐵鐘等。</p><p class="ql-block">游覽完菩薩頂,我們從反方向沿石階而下,半小時后到達大巴車停靠點。于是坐車去住宿點五臺山五峰賓館。</p><p class="ql-block">圖為五臺山菩薩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眺望懸空寺</span></p><p class="ql-block">9月8日上午,從五臺山出發(fā),目的地是大同市。坐了3個多小時的車,來到了有“北岳恒山第一勝景”之稱的懸空寺邊。按計劃是要游覽懸空寺的。車輛停穩(wěn)后,導游準備帶入參觀.。這時,一行中部分同志提出,懸空寺不要爬了,近距離看看就可以啦。最后大家意見統(tǒng)一,導游在山腳馬路邊,用手勢和語言作了簡單介紹。</p><p class="ql-block">懸空寺建于北魏太和年間,距今已有1500余年。主要建筑有:建在巖壁上的南北兩棟棧,中間有長10來米的長線橋相連。橋上建樓,樓上建殿,殿內供佛,寺內共有佛像80多尊。寺下巖石上有李白墨跡“壯觀”二字。我們眺望懸空寺,它依附在陡峭的絕壁上,下臨涂谷,巧奪天工,頗為壯觀。從導游解說和資料上介紹,懸空寺是一座融合佛、道、儒三教文化,以“懸空”全奇觀聞名于世的千年古剎,既彰顯古人智慧,又沉淀著歷史的厚重。</p><p class="ql-block">圖為懸空寺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汽車重新啟動后,不久就在路邊飯站用中餐。下午3時,到達大同市,入住云岡建國大酒店。因時間還早,我們集體出去逛街。</p><p class="ql-block">賓館地處新建成區(qū),我們就在附近寬敞的街道上散步,只見惹大的片區(qū)高樓林立,街道縱橫交錯,綠化美觀整潔,一個大同新城省域副中心的優(yōu)美城市呈現在我們面前,大家贊嘆不已。</p><p class="ql-block">圖為大同市新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云岡石窟</span></p><p class="ql-block">9日上午,經過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我們到達了云岡石窟景區(qū)。購票進入,跟隨導游邊聽講解邊參觀。只見云岡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000米左右的石窟中,有數不清的大小洞窟,有形象大小不一的石雕造像,規(guī)模宏長,雕刻藝術精湛,造像內容豐富。</p><p class="ql-block">資料介紹,云岡石窟的開鑿,從北魏文成帝初(公元460年)起,一直延續(xù)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止,前后60多年?,F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為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表積山石窟并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1961年被公布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圖為大同云岡石窟</p> <p class="ql-block">下午,從大同到大原,需坐3個半小時的汽車,沒有安排什么景點。從導游那得知,沿途有古代名隘雁門關。于是臨時確定進景點游覽。這也是我們這次行動的意外收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雁門關</span></p><p class="ql-block">又名西陘關,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位于山西代縣縣城以北的雁門山中,是長城上的重要關隘,與武號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2001年,雁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雁門關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這里群峰挺拔,地勢險要,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2000多年的歷史歲月中,作為古代中國北境著名咽喉要塞,這里見證和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留下了諸如:"戰(zhàn)國時期的趙國大將李牧大破匈奴十萬精兵"、秦朝蒙恬出雁門悉收河南之地"、“北宋愛國將領楊業(yè)大敗遼兵"等許多可歌可泣的歷史故事。</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我黨為了團結抗日,派周恩來、彭德懷、彭雪楓往雁門山,與國民黨第二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閻錫山會晤。同年10日,閻同意棄關南撤,八路軍129師769團挺進雁門關,襲擊日軍機場,炸毀敵機24架。這一曲抗戰(zhàn)初期的凱歌,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zhàn)信心。</p><p class="ql-block">圖為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關隘雁門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千年古道</span></p><p class="ql-block">依著"雁門關旅游景區(qū)"的指示牌,我們把車子停在了景區(qū)停車場。下得車來,沿著一段青石板鋪就的山路,徒步千年古道。偶爾可以看到路兩旁曾經居住的人家,坍塌的墻體,殘立的門楹,院內沉寂的石碾以及石砌的矮墻,似乎訴說著住雁門關村落的古樸與滄桑。</p><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路兩旁出現了幾間泥墻小屋,數一數有七八間,看起來大部分是新建的,是當地的住戶。其中3戶門口掛著某某飯店、某某酒家的招牌。因為時值午后,我們也肌腸轆轆,便詢問有啥可吃的?進屋觀看基本是面食之類,于是我們進一戶點了7碗羊雜面。吃著農家手工現制的寬面,喝著濃味的羊肉湯,突然覺得,以前吃的面條從沒有這樣好吃過。</p><p class="ql-block">雁門關千年古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豋上關頂</span></p><p class="ql-block">填飽了肚子,我們繼續(xù)向上攀登。再往前行,“關”的氛圍越濃。路兩旁,栩栩如生的古代守關將士的雕像,古代打仗用的笨重的戰(zhàn)車,汲水用的高高的水車,以及生活用的手推車,還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具,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再往前走,雁門關的城樓看見了,于是加快了腳步。不多時,我們登上了關頂。</p><p class="ql-block">站在雄偉的雁門關上眺望,真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也真有一種穿越千年歷史,回到那個烽火連天戰(zhàn)爭年代的感覺。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小北門,門楹上書刻"雁門關"三個遒勁有力的大字。門洞上的塊塊城磚傷痕累累,洞下青石條路上留下了深深的車轍子痕。透著這些古跡,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當年雁門關的重要和戰(zhàn)事的險惡。</p><p class="ql-block">雁門關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地利門和天險門</span></p><p class="ql-block">進入小北門后,我們先游覽了“地利門”和“天險門”,地利門所建的門樓是楊六郎祠,兩側塑著孟良和焦贊像。想當年老令公率領楊家將鎮(zhèn)守雁門關,以大無畏的氣概多次打敗敵軍的進攻,人稱“楊無敵”。</p><p class="ql-block">離開地利門,順著蜿蜒的山路,我們來到了天險門。天險門為關城東門,匾額上書刻"天險"二字,樓上高懸巨型匾額“中華第一關”。位于門樓的位置,一間倒塌了的房子,殘留著灶臺、樓柱等,向人打聽才知是李牧祠。回到關城中央的最高處,登上城墻,我們看到了位于天險北坡的雁塔。雁塔是古代為瞭望和傳遞情報之用。</p><p class="ql-block">圖為地利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碑林</span></p><p class="ql-block">順著臺階而下,見到不遠處山坡上開辟了一大片碑林。導游介紹,碑林很大一部分是古代許許多多為國捐軀的英勇將士事跡介紹,也有歷代文人墨客與雁門關有關的詩文,還有忻州市、代縣主要領導撰寫的碑記。我想,修復雁門關,建樹碑林的真正意義,是弘揚一種精神,這就是像李牧、蒙括、楊業(yè)為代表的一種可歌可泣、感天動地、御敵于國門之外的愛國主義情懷。</p> <p class="ql-block">夜幕時分,我們抵達太原市,再次入住麗華大酒店。9月10日早飯后,乘車赴太原武宿機場,乘坐11點鐘的飛機飛往蕭山,1個半小時后安全著落,自備車接回,結束了為期七天的愉快之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