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div>2024.8月,埃塞俄比亞高原氣候宜人,我慕名來到位于埃塞俄比亞北部的拉利貝拉小鎮(zhèn),參觀被譽為“非洲奇跡”的拉利貝拉巖洞教堂。這是一座令人嘆為觀止的巖石教堂群。這些教堂完全由巨石雕鑿而成,仿佛與周圍的巖石融為一體。</div><div>這座海拔2600米的巖石之城,因12世紀埃塞國王拉利貝拉受神諭建造“新耶路撒冷”而聞名。據(jù)說,上帝曾降臨埃塞俄比亞的拉利貝拉王的夢境中,指引他在非洲大陸上復(fù)刻一座耶路撒冷城,以減輕子民長途跋涉朝圣的負擔(dān)。拉利貝拉王接受神諭,決定在火山基巖上開鑿教堂。</div><div>修建工程動用數(shù)千工匠,耗時三十余年,經(jīng)過匠人們的辛勤敲打與鉆鑿,最終呈現(xiàn)出11座獨具特色的巖石教堂。</div></div> 埃塞俄比亞是基督教在世界上最早盛行的地區(qū)之一,其歷史淵源可以追溯至《圣經(jīng)》的舊約時期。 圣喬治教堂,以其十字形的獨特造型最為震撼。這座深入巖層的教堂,坐落于一個近似方形的豎井狀通道的底部,從頂部到底部,完全由一整塊火山巖雕琢而成,高達40英尺,三層結(jié)構(gòu)線條簡潔,彰顯著早期基督教的莊嚴。 <div>清晨,高原的霧氣像層濕漉漉的薄紗,將整座石山教堂裹進朦朧之中。虔誠的信眾不時的站在教堂旁默默地祈禱。</div> 當(dāng)?shù)谝豢|陽光撕開霧幕,信教群眾開始披著白色基特布制成的傳統(tǒng)服飾,赤足踏過青苔覆蓋的石階,三三兩兩的走進巖石教堂的地下入口。 虔誠的的信眾圍繞在教堂周圍,低聲吟誦著古老的禮拜詞。 在巖石間座座教堂間穿行時,能感受到信徒們對信仰的虔誠。那些在地道中靜靜祈禱的身影,與雕琢在巖壁上的十字架相互映襯,讓這座石山成為了精神與藝術(shù)的象征。 每當(dāng)教堂的晨鐘在黎明時分響起時,修道士們就開始對巡禮者說教。 修士圍站在教堂墻壁前,手捧古卷齊聲誦經(jīng)。 教堂內(nèi)外,頂禮膜拜的信徒們 教堂的鐘聲不時的響起 清晨,深邃昏暗的巖洞教堂里,教士們憑借著發(fā)黃的微弱燭光,宣講著圣經(jīng)。 正午霧氣散盡時,回望石山,仍有零星的白色身影在教堂間游走。這些信仰的朝圣者,與凝固在巖壁上的十字架一起,構(gòu)成了拉利貝拉獨特的宗教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