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草堂情思

柳周

<p class="ql-block">   我曾幾次到過成都,每次第一想去的地方是杜甫草堂。草堂者,茅草屋也,最多兩三間。如今,從紀念館大門進去,到處見樹木蔥蘢,不僅有杜甫詩中出現(xiàn)過的松梅竹柳,還有各類新種植的花木。幽深怡人處,亭臺樓閣,修建得十分莊重。經(jīng)過一處走廊,見有陳列杜甫生平的史詩堂,還有浣花祠、工部祠等等。草堂在哪里呢?</p> <p class="ql-block">   見有一塊刻著“少陵草堂”四個字的石碑和護衛(wèi)石碑的一座草亭,卻絕不是住人之處。杜甫自稱“杜陵野老”或“少陵野老”,所以后人立了這塊“少陵草堂”的碑。除此之外,走遍全園,我只能說,紀念館所顯示的雅園精舍,已不是一千二百多年前杜甫棲身時的情景了。</p><p class="ql-block">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北方一個“奉儒守官”的士族家庭,祖上曾有高官。他20歲起漫游山西江蘇浙江和山東等地。745年起,他在長安十年,“早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段時間,他“讀書破萬卷”,參加科舉考試,但都落選。755年冬天,好不容易被任命為看守兵器的小官,已經(jīng)43歲了。他決定先回家看看妻兒,不料一路所見所聞,使他在悲憤之余寫下了《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令世人震驚,也名垂史冊:</p><p class="ql-block"> “杜陵有布衣(杜陵有我這么個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年紀越大反而越不合時宜)。許身一何愚(對自己的要求多么愚蠢可笑),竊比稷與契(私自下決心,要向稷契兩位賢人看齊)。居然成濩落(這些想法竟不合實際,落得個到處碰壁),白首甘契闊(頭發(fā)都白了,卻甘愿辛辛苦苦,不肯休息)。蓋棺事則已(如果有一天蓋上棺材板,這事就算完),此志常覬豁(但是只要還沒咽氣,這志向就不轉(zhuǎn)移)。窮年憂黎元(一年到頭,我都為百姓發(fā)愁),嘆息腸內(nèi)熱(心急火燎長嘆息)。取笑同學翁(引來老同學冷諷熱嘲),浩歌彌激烈(可是我卻唱得更加激烈)。非無江海志(并不是不想在江海里隱居),蕭灑送日月(瀟瀟灑灑過日子)。生逢堯舜君(只是因為碰上了堯舜這樣的好皇帝),不忍便永訣(不忍心背離德政,自己去享樂)。當今廊廟具(當今朝廷上,有的是棟梁之才),構(gòu)廈豈云缺(建造大廈,哪會缺我這塊料)??絻A太陽(可是連葵霍都朝著太陽),物性固莫奪(我忠誠的天性哪里能改掉)。顧惟螻蟻輩(回頭想想螞蟻般的小人物),但自求其穴(只求自己的安樂窩)。胡為慕大鯨(為什么我要羨慕大鯨魚),輒擬偃溟渤(常想在海里暢游)。以茲誤生理(偏偏至今不肯巴結(jié)權(quán)貴,耽誤謀生之道),獨恥事干謁(只以拍馬逢迎為可恥)。兀兀遂至今(以致到今天還窮困潦倒),忍為塵埃沒(忍心埋沒在灰塵之中)。終愧巢與由(始終慚愧沒有像巢父、許由那樣飄然世外),未能易其節(jié)(不能改變我的節(jié)操)。沉飲聊自遣(還有什么辦法?只好喝幾杯酒排遣煩悶),放歌破愁絕(作幾首詩放聲歌唱,破除憂憤)。”</p><p class="ql-block"> 這是詩的上半部,下半部他大膽直言,他看到了驪山腳下,皇帝和大臣們在縱情歡樂,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而自己,“入門聞號咷,幼子餓已卒”!這么一個勤勞正直的“書呆子”連自己的兒子都養(yǎng)不活!他毫不掩飾地喊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果稍有良心,真該觸目驚心!他感嘆,自己好歹是個官,享有特權(quán),既不用服兵役,又不用繳納稅收,還免不了這樣悲慘,那平民百姓就更加辛酸!他杜甫不愿閉上眼睛,他要講真話!</p><p class="ql-block"> 他顛沛流離,一天天陷入貧困與失望。755年,安祿山叛亂,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倉皇西逃。杜甫落入逃難隊伍,被叛軍抓捕。他備嘗艱辛,逃跑出來,投奔繼位的唐肅宗。肅宗皇帝剛開始倒不計較杜甫的激烈言詞,很寬容地任命他為“左拾遺”,這是為皇帝提供建議、糾正失誤之類的諫官?!白笫斑z”比“右拾遺”還尊貴。但杜甫被重用沒多久,就因為營救房琯而觸怒了肅宗,被罷免。他太梗直,仕途總不順利??部部揽赖耐瑫r,杜甫看到了大唐盛世走向衰敗和人世間的悲涼?!叭簟薄叭齽e”(《新安吏》《石壕吏》《潼關(guān)吏》《新婚別》<span style="font-size:18px;">《無家別》</span>《垂老別》)是他及時寫下的社會真相。這之前的《兵車行》、《麗人行》更是他面對現(xiàn)實、大膽為百姓呼喊、直批時弊的詩篇。幸而大唐還寬容,或者還管控不到文化,留下了這些傳誦千古的杰作。</p><p class="ql-block"> 759年底,杜甫舉家來到成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靠親朋好友的幫助,于760年春在這浣花溪畔建成草堂。那時,“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顯然還十分偏僻。然而,</span>他的好友嚴武兩次到蜀地當官,后一次集軍民財三政于一身,稱“劍南節(jié)度使”,讓杜甫做了參謀,名為“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后人又稱杜甫為“杜工部”。著名詩人高適來成都任高官,也曾資助,光臨草堂,給予幫助。杜甫有了俸祿,再種點草藥,種點芋栗,種點蔬菜,也算有了一處安身之地,稍得安寧,這些年他甚至還寫下了幾首快慰的詩。但也不是風平浪靜。茅屋建成不久的八月,簡陋的茅草就被秋風吹破。這時他才48歲,就已經(jīng)要拄著拐杖走路。面對抱茅而去的頑童,唇焦口燥呼不得,只能嘆息自己“老無力”??删驮凇伴L夜沾濕何由徹”的困境中,他還唱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為了天下寒士的溫飽安寧,他呼喊道:“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這是何等偉大的胸懷!這是何等高尚的情操!杜甫的很多詩真是千古絕唱!</p><p class="ql-block"> 杜甫不是過眼煙云,他的名字牢牢地刻在中國文學史上,誰也不能忽視。因為他的一生不只考慮自己,他始終能推己及人,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他也始終把自己的生活同國家的興衰聯(lián)系在一起,一旦“劍外忽傳收薊北”,就立刻唱道:“漫卷詩書喜欲狂”、“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可見他是多么渴望國泰民安!他當然也有兒女情長,但絕不以一己之私利為最重。他從不無病呻吟,即便吟唱風花雪月,也隱含著憂國憂民的情思。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還沒有哪個人能像杜甫這樣大量而深刻地直接反映干戈不已中人民的苦難。有文學史評道:“以饑寒之身而懷濟世之心,處窮迫之境而無厭世之想”,這正是杜甫高出一般人的偉大之處!</p><p class="ql-block"> 公元765年4月,嚴武突然去世,杜甫失去依靠,又考慮到當時的形勢,只能在這年5月離開成都,以舟為家,到處流浪。值得一提的是,杜甫流落到夔州上岸養(yǎng)病時,曾有一老寡婦偷偷到他家前打棗充饑。杜甫出于同情,不加阻攔。后來杜甫把草屋讓給一位姓吳的親戚居住,這位親戚當了官,用籬笆把草屋圍起來,不讓老婦靠近棗樹。杜甫得知后鄭重其事地寫了《又呈吳郎》一詩勸導親戚,說“無食無兒一婦人”,“不為困窮寧有此?”說正因為她心存恐懼,更應該與她相親近,要親戚眼開眼閉,任其摘采。杜甫還聯(lián)想:這老寡婦家被官府征稅征兵,一貧如洗,不知還有多少百姓在兵荒馬亂中遭受苦難。一念及此,就禁不住涕淚濕透毛巾。杜甫就是這樣,對底層百姓滿懷同情之心。這與《石壕吏》中的“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是多么鮮明的對比!</p><p class="ql-block"> 公元770年秋冬,苦吟一生的杜甫窮愁潦倒,在長沙到岳陽的途中,病寒交加,逝世于湘江水上,從此,停止了歌唱。杜甫一生年僅58歲,在成都居住不過五年左右,但草堂卻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可以確證的一塊不朽圣地。</p> <p class="ql-block">   然而眼前這些雅園精舍,哪里還能見“柴門不正逐江開”和“恒饑稚子色凄涼”的真實情景?近些年管理部門為了滿足游客的念想,新建了草堂,我想,現(xiàn)今的草堂可能高大多了。其實,世事滄桑,面目全非,也沒有什么奇怪。世上有多少堅固華麗的東西都會被歲月消磨得無影無蹤。而世人嘆息杜甫生前的磨難,都愿他的靈魂永不熄滅,尊他為“詩圣”,不斷修建館所,草堂的環(huán)境越來越好,這正表達了人們的心愿,這才是真正的永垂不朽!杜甫,不是輕易能學的,且不說社會的壓力,也不說有利要先人后己,只要能克制自私,與民同憂,與民同樂,就不容易。然而正像司馬遷稱贊孔子所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保ā对姟酚械溃旱氯绺呱饺司囱?,行如大道人遵行。我雖然還不能完全做到,但我心馳神往。)</p><p class="ql-block"> 草堂里,參觀者絡繹不絕,眾多名人留下了遺跡,處處可見人們對杜甫的敬仰。杜甫憂國憂民、為人民歌唱的高尚情懷將永遠映照著感召著世世代代向往善良的人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