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大同游 --- 山西之三

周游

<p class="ql-block">離開朔州應(yīng)縣木塔,我們向東北方向前進(jìn),汽車跨過五臺山山脈,跨入大同地界,來到渾源縣北岳恒山。大同位于山西省北部的古城,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yùn)和獨(dú)特的地理位置,見證了中國北方民族融合與文化交融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一、北岳恒山 --- 位于大同市渾源縣,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中華五岳。自古即為中國北方著名的風(fēng)景游覽勝地,是中華錦繡山河的杰出代表,國家地理重要標(biāo)志。</p> <p class="ql-block">恒山主峰天峰嶺海拔2016.1米,層巒疊嶂,氣勢磅礴,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美譽(yù)。山勢構(gòu)造為典型的版畫式斷層山,一層絕壁,一層綠帶,夕陽金輝之下,景色格外壯麗。</p> <p class="ql-block">1、登頂 : 我們來到恒山天峰嶺,選擇了坐纜車上山到達(dá)三分之二處,然后步行剩下的三分之一爬山登頂。下山則選擇了步行,好多景點(diǎn)都在下山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⑴、魁星閣 -- 下了纜車,往前走就是魁星閣,里面雕塑魁星是一副鬼怪造型。原來,人們按照“魁”的字形,把“魁”字拆成“鬼”和“斗”,魁星的形象 : 一個赤發(fā)藍(lán)面的鬼,一腳向后踢,一手捧斗,一手執(zhí)筆。</p> <p class="ql-block">⑵、九天宮 -- 坐東朝西,背依山崖,面臨深溝,呈四合院型,東西兩廂建有配殿和鐘鼓樓,建筑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shù)溲?。正面大殿?nèi)供奉有九天玄女娘娘(被民間稱為送子娘娘)、眼光娘娘、耳光娘娘、乳母娘娘諸神象。</p> <p class="ql-block">⑶、邈幽亭 -- 坐落在恒山主峰的半山腰,看到登頂?shù)纳铰穯幔课覀冋眯菹⒁幌?,俯瞰一下北岳之幽,積蓄體力繼續(xù)向上沖頂。</p> <p class="ql-block">⑷、山頂 -- 爬上山頂,邊喘氣邊欣賞山頂?shù)木吧?: 府瞰群山,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① 這里的山勢雄偉,峰巒疊嶂,懸崖峭壁,奇峰異石,構(gòu)成了一幅幅壯美的畫卷。</p> <p class="ql-block">② 現(xiàn)在正是秋天,放眼四周,層<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盡染,五彩斑斕。據(jù)</span>介紹這里 : 春天,萬物復(fù)蘇,山花爛漫;夏天,綠意盎然,清涼宜人;冬天,銀裝素裹,宛如仙境。四季變幻,景色各異,讓人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③ 這么美的景,讓我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咱也別忘了照張相!留念留念!</p> <p class="ql-block">⑸、會仙府 -- 我們開始下山,第一個景點(diǎn)就是會仙府,它是全山最高的一組建筑,坐北朝南,門楣上懸掛“會仙府”匾額。此處神仙最多、最靈、香火旺盛,自古為仙人煉丹之處,有很多恒山的道教傳說。</p> <p class="ql-block">⑹、玉皇閣 -- 其內(nèi)供奉著玉皇大帝,道教認(rèn)為玉皇大帝為眾神之王,在道教神階中修為境界不是最高,但神權(quán)最大,統(tǒng)領(lǐng)天、地、人三界神靈,掌管宇宙萬物興隆衰敗、吉兇禍福!</p> <p class="ql-block">⑺、金雞報曉 -- 在貞元殿西鼓樓外,有一狀如雄雞的磐石,若以石敲擊,聲震如雞鳴叫,故而名“金雞報曉”。而往東望,在峭崖翠頂之上,有累累白石,似群羊吃草,在云霧的拂動下,仿佛“玉羊游云”,故而古人曾有碑刻贊曰:“北恒金雞玉羊”。</p> <p class="ql-block">⑻、崇陵門 -- 是通往北岳恒山主廟“貞元殿”的大門,門樓為磚木結(jié)構(gòu),頂部覆蓋琉璃瓦,采用中國傳統(tǒng)建筑風(fēng)格,結(jié)構(gòu)莊重,氣勢恢宏,盡顯鋒芒,相當(dāng)于故宮的太和門了。</p> <p class="ql-block">⑼、貞元殿 -- 俗稱朝殿,是北岳恒山的主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殿內(nèi)供奉北岳大帝金身神像,是</span>恒山的象征。建筑群依山勢逐步舉高,由崇靈門、青龍殿、白虎殿、南天門、鐘鼓樓、藏經(jīng)閣等組成。貞元殿是道教文化和自然景觀的完美結(jié)合,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p> <p class="ql-block">⑽、苦甜井 -- 雙井并列,相隔1米,水質(zhì)迥然不同。一井水如甘露,甜美清涼、水井深數(shù)尺,取之不盡,可供萬人飲用,唐玄宗李隆基賜匾“龍泉觀”。另一井水苦澀難飲,成為鮮明對照。</p> <p class="ql-block">⑾、果老仙跡 -- 相傳張果老歸隱恒山,經(jīng)常倒騎毛驢往返于步云路的崎嶇小道間。一個雨天,大仙云游歸來,行至此處仙驢蹄陷泥窩,果老欲墜,情急忙以手托起,便留下了顆顆蹄印和人掌印,曰“果老仙跡”,此嶺因此得名果老嶺。</p> <p class="ql-block">⑿、懸根松 -- 臨風(fēng)屹立的一株參天古松,根莖盤露,緊抱巖石,虬枝迸發(fā),即為懸根松。它那不畏風(fēng)霜,懸根挺立的倔強(qiáng)精神,更使人增添了登攀的勇氣。相傳松根外懸是張果老拴在樹上的神驢受驚而拔起的。</p> <p class="ql-block">⒀、恒宗-- 從天峰嶺俯瞰大字灣,陡崖峭壁上石刻著楷體“恒宗”兩字,總高13米,寬6米,面積30平方米。字體雄渾蒼勁,為我國現(xiàn)存最大石刻楷體字,是恒山石刻銘文中最具特色的兩字。</p> <p class="ql-block">⒁、真武廟 -- 真武廟供奉的是真武大帝,全稱真武蕩魔大帝,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北方之神,為道教神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真武大帝接替北方天帝顓頊成為鎮(zhèn)守北方的天帝。這是下山的最后一個景點(diǎn)。</p> <p class="ql-block">2、懸空寺 : 下了天峰嶺,坐上擺渡車,又來到幾公里外的懸空寺。它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dú)特寺廟。</p> <p class="ql-block">⑴ 布局-- 殿樓的分布都對稱中有變化,分散中有聯(lián)絡(luò),曲折回環(huán),層次多變,不覺為彈丸之地,布局緊湊,錯落相依。其布局既不同于平川寺院的中軸突出,左右對稱,也不同于山地宮觀依山勢逐步升高的格局。均依崖壁凹凸,審形度勢,順其自然,凌空而構(gòu)。</p> <p class="ql-block">⑵ 懸掛-- 該寺距地面高約60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懸掛在北岳恒山金龍峽西側(cè)翠屏峰的半崖峭壁上。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p> <p class="ql-block">⑶ 奇想 -- 該寺可能是北魏王朝根據(jù)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而要求建設(shè)的,但我卻突發(fā)奇想: 是不是當(dāng)時皇帝怕道士們吃人間煙火、不專心修心養(yǎng)性,把他們掛在半空,還用士兵守護(hù)……</p> <p class="ql-block">⑷ 結(jié)構(gòu)-- 全寺為木質(zhì)框架式結(jié)構(gòu),依照力學(xué)原理,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lián),樓閣間以棧道相通。背倚陡峭的絕壁,下臨深谷,曲折出奇,虛實(shí)相生。</p> <p class="ql-block">⑸ 建筑特色 -- 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 </p> <p class="ql-block">① 奇 : 遠(yuǎn)望懸空寺,像一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近看懸空寺,大有凌空欲飛之勢。</p> <p class="ql-block">② 懸 : 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shí)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傳說剛建成時,沒有這些木樁,人們看見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上去會掉下來,為了讓人們放心,所以在寺底下安置了些木柱。</p> <p class="ql-block">③ 巧 : 體現(xiàn)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tài)布置,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筑,將寺廟平面建筑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shè)計非常精巧。</p> <p class="ql-block">⑹ 單行道: 寺內(nèi)棧道、走廊、樓梯等,只能容一人通過,因而游客參觀魚貫而入,不能逆行。橫梁支撐住樓閣,立柱再支撐住橫梁,橫梁根部的剪切力被抵消,樓閣才能屹立懸崖峭壁一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⑺ 壯觀 -- 二字<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李白在游歷懸空寺時,被其壯觀景象所震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詩句來形容,于是寫下了“壯觀”二字?!另</span>一種說法是李白在醉酒狀態(tài)下寫下這兩個字,第二天發(fā)現(xiàn)“壯”字多寫了一點(diǎn),便解釋說是故意寫錯的,意為懸空寺比壯觀還要多一點(diǎn)?!</p> <p class="ql-block">⑻ 殿宇-- 懸空寺有樓閣殿宇40間,禪房、佛堂等一應(yīng)俱全。其中道教殿宇5座,佛教殿宇11座,三教合一殿1座。其中“三殿”比較突出。</p> <p class="ql-block">① 純陽宮 : 位于南樓三層,又稱“呂祖殿”,殿內(nèi)主要供奉道教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呂洞賓是山西人,在道教中被封為真人,號天尊。</p> <p class="ql-block">② 三圣殿 : 供奉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以及分列其左右的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p> <p class="ql-block">③ 三教殿 : 是體現(xiàn)“三教合一”的典型殿閣,位于懸空寺第三部分的最上層。三位教主共聚一堂,中間為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左邊為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右邊為道家鼻祖老子。三教供于一殿,在全國各地寺廟建筑中極為罕見。</p> <p class="ql-block">⑼ “危險” -- 我走在上面,猶如掛在空中之感覺,尤其有一段棧道橫木斜撐看起來太蕭條,總有搖搖欲遂的感覺!房間、走道幾乎都只能一人通過。再加上人又多,看的看、照的照像、要進(jìn)的、要出的……,抱怨聲此起彼復(fù),熱鬧得忘記了危險。這樣的場面,我還是第一次遇到。</p> <p class="ql-block">二、大同古城 --- 離開恒山,我們一路昏昏沉沉來到大同市,原想是煤炭之都,肯定是灰蒙蒙的天、臟兮兮的路……當(dāng)汽車進(jìn)入市區(qū),大家打起精神,窗外面的景色讓我們驚呆了:藍(lán)藍(lán)的天空、整潔的街道、綠翠的草地樹木……,這與想像相差十萬八千里!</p> <p class="ql-block">1、重鎮(zhèn) : 作為中國古代邊疆重鎮(zhèn),占據(jù)重要的地位,一直享有“巍然重鎮(zhèn)”,“北方鎖鑰〞之譽(yù)。它不僅是兵家必爭之地,更是佛教文化東傳的重要樞紐。在這里,歷史與佛教交織出一幅幅壯麗的文化畫卷,留下了豐富的歷史遺跡和佛教文化瑰寶。</p> <p class="ql-block">2、拆建: ⑴古城重建 -- 據(jù)說多年前大同與我們想像的一樣“臟、亂、差”,后來出了一位強(qiáng)勢的市長,大規(guī)模的拆遷、重建,終于徹底改變了“煤都”的“黑”面貌,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就是驚呆的城市面貌。許多人非常痛恨強(qiáng)制拆遷,也非常反感大規(guī)模重建。</p> <p class="ql-block">⑵ 拆遷 -- 近三十年來一些城市的建設(shè)經(jīng)驗,說明沒有強(qiáng)大的行政力量和非常的手段、甚至有時會讓一些人感覺痛苦而換來象大同市這樣脫胎換骨的城市變化是不可能的。想當(dāng)初武漢人稱每天5000個工地,到處在拆、挖、建,罵市書記阮成發(fā)為“滿城挖”。后來城市整潔、交通順暢,又十分懷念當(dāng)年的阮書記。</p> <p class="ql-block">3、古城墻 : </p><p class="ql-block">⑴ 壯美 -- 現(xiàn)在的大同古城,巍峨壯美的古城墻,高大雄偉,堅固險峻,布防嚴(yán)密,各種防御設(shè)施齊備,自成一體,是中國古代軍事建筑史上頗具特色的重鎮(zhèn)名城。</p> <p class="ql-block">⑵ “三最” -- 是古城合攏里邊面積周長最大,古城高度最高,是山西四大古城城府建造規(guī)格最高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⑶ 歷史 -- 大同土城墻在漢、魏、遼、金、元不同朝代均有過修筑,現(xiàn)存城墻主要是明代大將軍徐達(dá)在原舊城基礎(chǔ)上增筑的。</p> <p class="ql-block">⑷ 設(shè)施-- 城高池深,布防設(shè)施齊全,成為邊鎮(zhèn)城防建筑中的翹楚。修城墻上的重點(diǎn)放在城樓、角樓、望樓等重要工事上面。</p> <p class="ql-block">⑸ 門樓-- 主城門有四座,分別是和陽門、永泰門、清遠(yuǎn)門和武定門,每座城門都建有城樓、月樓、箭樓等,四門之外還有甕城和護(hù)城河。</p> <p class="ql-block">4、護(hù)城河: </p><p class="ql-block">⑴ 戰(zhàn)爭 -- 人類為了在戰(zhàn)爭中取得優(yōu)勢,發(fā)明了各種各樣的攻防工具和設(shè)施,護(hù)城河就是其中的一種。</p> <p class="ql-block">⑵ 城池 -- “城”指的是土或磚石筑成的墻,“池”指的是人工開鑿或自然形成的護(hù)城河。《禮記》中記載:“城郭溝池以為固”說明了護(hù)城河和城的關(guān)系。</p> <p class="ql-block">⑶ 防線-- 護(hù)城河不僅為城池的守備部隊在戰(zhàn)爭中贏得了構(gòu)筑防事、調(diào)配資源寶貴時間,而且使攻城軍隊不能直接兵臨城下,全面進(jìn)攻,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的第一道防線。</p> <p class="ql-block">⑷ 公園 -- 碧波蕩漾的護(hù)城河,現(xiàn)在的主要功能變成了美麗愜意的帶狀公園,供人們休閑、旅游的好去處。</p> <p class="ql-block">5、華嚴(yán)寺 : 這是大同最大的寺廟,始建于遼重熙七年,分為上、下華嚴(yán),兩院同在一寺之中,有月門相通。上華嚴(yán)寺的大雄寶殿,是我國現(xiàn)存遼金時期最大的佛殿寶殿。</p> <p class="ql-block">下華嚴(yán)有眾多遼代塑像。寺中的其他建筑和塑像也都是非常珍貴的文物,整座華嚴(yán)寺就是一座中國古建筑和佛教文化的瑰寶。</p> <p class="ql-block">6、夜景: 夜晚的古城,街道兩旁的建筑在燈光勾勒下,古韻盡顯,街頭巷尾滿是人群,年輕人手持相機(jī)、手機(jī),不放過任何一個美麗的瞬間,他們在各個特色角落打卡拍照,希望將這美好的夜景永久留存。</p> <p class="ql-block">三、云岡石窟 --- 離開大同古城,來到到了十幾公里外的云岡石窟,高大、古裝、氣派的門樓一下吸引了我們,一看就知道大同市有錢了。</p> <p class="ql-block">1、歷史 : 云岡石窟始鑿于公元460年,歷經(jīng)北魏、東魏、北齊、隋、唐、遼、金、元、明、清等多個朝代的修建和擴(kuò)建,形成了規(guī)模宏大、氣勢磅礴的藝術(shù)群體。</p> <p class="ql-block">2、沿途 : </p><p class="ql-block">⑴ 石柱 -- 進(jìn)大門兩行威武的大象基座、上立形貌各異的小石佛的高大石柱整齊排列向前延伸……</p> <p class="ql-block">⑵ 寶殿 -- 過了一個寬闊的石拱橋,就是靈巖寺廟宇大院,院內(nèi)一個高大的石塔和各式寶殿等……。</p> <p class="ql-block">3、石窟 -- </p><p class="ql-block">⑴ 布局: 出了靈巖寺院門,還要坐一段路的電瓶車才到石窟處。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xiàn)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000多尊,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胺Q中國佛教藝術(shù)的巔峰之作,代表了五世紀(jì)世界雕刻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⑵ 參觀 : 石窟主要參觀1~20窟,有些沒開放,我們參觀了其中6個窟。</p> <p class="ql-block">① 第1窟 : 石鼓洞;第2窟:寒泉洞;第3窟: 靈巖寺洞; 第4窟:塔廟洞。 這是第3窟靈巖寺洞,它是20窟中最大的窟。</p> <p class="ql-block">② 第5窟: 大佛洞。 第6窟:釋迦佛洞,非常精美的塔柱和墻上故事畫像。第5窟和第6窟為一組雙窟,云岡石窟中較為著名的洞窟之一。 這是第5窟: 大佛洞,是云岡石窟最大的佛像,高達(dá)17米。</p> <p class="ql-block">③ 第7窟:云岡六美人; 第8窟:佛籟洞,唯一的露齒菩薩; 第9窟:室壁上刻有佛龕、樂伎、舞伎,造像生動,動感強(qiáng);</p><p class="ql-block">第10窟:毗盧佛洞; 第11窟:接引佛洞。這是該洞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p> <p class="ql-block">④ 第11窟:接引佛洞; 第12窟:離垢地菩薩洞; 第13窟 : 文殊菩薩洞 ; <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14窟 : 四柱式洞窟形制,雕像多分化; 15窟:萬佛洞。 這是第13窟相片,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云岡石窟僅有的一例。</span></p> <p class="ql-block">⑤ 第16~20窟為曇耀五窟,是指由北魏曇曜主持開鑿的五個石窟,是云岡石窟最早開鑿的部分。特點(diǎn)是規(guī)模宏大、造像雄偉,每窟都有一尊巨大的主佛像,象征北魏的五位皇帝,體現(xiàn)了“皇帝即佛”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16窟:立佛洞;第17窟:彌勒三尊洞; 第18窟:立三佛洞; 第19窟:寶生佛洞; 第20窟:露天大佛。</p><p class="ql-block">這是第20窟,露天造像,是云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4、歷史影響 -- </p><p class="ql-block">⑴ 寶庫 : 云岡石窟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的瑰寶,是中國最大的石窟藝術(shù)寶庫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座雄偉壯麗的石窟群,以其精湛的雕刻技藝、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和深遠(yuǎn)的歷史影響。</p> <p class="ql-block">⑵ 開鑿時間 : 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diào)。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xì)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晚期窟室規(guī)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shù)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p> <p class="ql-block">⑶ 大小 : 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亙,石雕滿目,蔚為大觀,氣勢恢弘,內(nèi)容豐富。</p> <p class="ql-block">⑷ 形態(tài) : 他們的形態(tài),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游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yǎng)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p> <p class="ql-block">⑸ 轉(zhuǎn)折點(diǎn): 云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中亞佛教藝術(shù)向中國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的歷史軌跡。多種佛教藝術(shù)造像風(fēng)格在云岡石窟實(shí)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的轉(zhuǎn)折點(diǎn)。</p> <p class="ql-block">⑹ 中國化 : 云岡石窟是石窟藝術(shù)“中國化”的開始。云岡中期石窟出現(xiàn)的中國宮殿建筑式樣雕刻,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云岡晚期石窟的中國式建筑、裝飾風(fēng)格,反映出佛教藝術(shù)“中國化”的不斷深入。</p> <p class="ql-block">⑺ 交往 : 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云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tǒng)雕刻藝術(shù)的基礎(chǔ)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shù)及波斯藝術(shù)的精華所進(jìn)行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結(jié)晶。</p> <p class="ql-block">要離開了,先照張相吧!本人還去過敦煌和龍門石窟,敦煌石窟與云岡無論從地質(zhì)、布局、形態(tài)、雕刻藝術(shù)、建筑形式、裝飾風(fēng)格、窟前廣場……是那么的相像,就像是一張圖紙設(shè)計出來、一個工匠雕刻出來一樣,真是太神奇了!</p> <p class="ql-block">再見,中國古代藝術(shù)瑰寶的云岡石窟!</p><p class="ql-block">再見,中華錦繡山河的杰出代表恒山!</p><p class="ql-block">再見,中國古代邊疆重鎮(zhèn)大同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