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已經(jīng)半年多沒有徒步登山了。這一天周日,我們幾家相約,踏上了徒步新昌牛背山+石狗洞環(huán)線之旅。</p> <p class="ql-block"> 這條徒步線路不僅融合了山脊攀登的刺激與徒步旅行的樂趣,更將峰巒、洞穴與溪流等自然奇觀一網(wǎng)打盡。我們穿越其中,在深山幽谷中盡情暢游,在山野攀走中盡情享受愉悅時光。這條最原始、最自然的新昌百里丹霞的經(jīng)典路段,被譽為江浙滬最美徒步線路。</p> <p class="ql-block"> 丁村停好車子,我們在蜿蜒小道前行十分鐘,向右一拐開始朝牛背山挺進。</p> <p class="ql-block"> 牛背山,又稱水牛背,是新昌百里丹霞觀光道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牛背山算不上高聳入云,海拔415米。除了開始那段有幾處山路較陡峭,手腳并用野趣十足外,其余一路還是比較輕松休閑。但,它因群山環(huán)繞,滿目奇石,層林盡染而顯得分外妖嬈。</p> <p class="ql-block"> 我們爬上陡坡,一道山脊躍入眼簾。這道山脊彎成弓形,石質(zhì)裸露,光滑無土,灰暗碎石灑滿山脊,盡顯蒼桑;兩邊懸崖峭壁,山脊自然起伏,極似牛背,牛背山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山頂之上,奇峰異石,樹木掩映,斷崖溝壑,遠山如黛,移步換景,美得讓人窒息。</p> <p class="ql-block"> 牛背山的最高處,一塊巖石兀立高聳,而且“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奇特有趣。有的說像馬頭?有的說如烏龜?但我想,既然這座山叫牛背山,就“實至名歸”,稱它為牛頭更妥吧。</p> <p class="ql-block"> 牛背山山脊一旁,怎么會有美女峰?我回來的路上剛好碰到一位年長的當(dāng)?shù)卮迕?,他給我講了一個美麗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麗的姑娘嫁到這個偏遠的山村,懷孕難產(chǎn)時,因家境貧因無法出錢請接生婆。這時,一頭水牛聞迅后立馬從山上趕到她家,用自己的角輕輕頂著孕婦的肚子,仿佛為她承擔(dān)了部分重量。孕婦感受到了水牛的溫暖和關(guān)懷,來了力量順利生下了孩子。這位村婦心中涌起感恩之情,于是每天跑到山里給這頭牛梳洗、喂食,生病時照料它的生活。這,盡管只是一個傳說,但還是深深感動了我。</p> <p class="ql-block"> 這塊巖石遠看像一坨牛糞,但走近一看,更似“馬鞍”。水良夫妻倆爬上巖石,坐上了馬鞍,好像在再次重溫當(dāng)年那隆重喜慶的儀式。“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穩(wěn)同載者也”。它寓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p> <p class="ql-block"> 這兩塊巨巖形狀奇特,側(cè)看似高顱深目的巨人,正面看又有人說是駱駝的雙峰。但,我覺得更像兩只牛角。</p> <p class="ql-block">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牛背山對面半山腰有個群山中的小村落,如詩如畫,恍若與世隔絕,讓我心生向往。</p> <p class="ql-block"> “盡林盡染秋意濃,疊翠流金已入冬”。這里的每一片紅葉,都似乎在敘說著故事;每一塊巖石,都刻記著歲月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 一段三公里長的峽谷秘境——石狗洞在徒步牛背山的旅程之中。行走其間,你會看到小溪穿谷而過,兩側(cè)壁立千仞,宛如刀斧雕刻的藝術(shù)品。</p> <p class="ql-block"> 石狗洞的說法,有兩個版本。一個說法,這里有兩塊巨石側(cè)臥成八字形,中間嵌有一石,看似狗頭,故稱石狗洞。另一說法,并非特指某一塊石頭某一個山洞,而是由眾多的石頭和山洞構(gòu)成,統(tǒng)稱石狗洞。</p> <p class="ql-block"> 石狗洞谷底溪流轟鳴,一條狹窄的山谷縱伸而去,兩邊岸窄合天,展現(xiàn)了真正的石狗洞天。</p> <p class="ql-block"> 形態(tài)各異的巨石,是該景區(qū)的一大特色。眾石壘疊,看似雜亂,卻自成章法。巨石矗立,頂如狗頭;溪中各石相抵,自成洞穴,好像是上天安排的一個石狗鉆進鉆出嬉鬧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 該山脈多為砂礫巖地貌,連片巖石,高達數(shù)十米,綿延百米,形成了宏偉的石瀑布,滿滿“遙看瀑布掛前川”的意境。</p> <p class="ql-block"> 酒甏石,一座五層樓高的山巖,竟酷似一只倒置的酒甏,兀立于山脈之上。</p> <p class="ql-block"> 這座石拱橋,應(yīng)該好幾百年了吧,它見證了牛背山、石狗洞的風(fēng)云變幻,也成了這片土地上一道風(fēng)景線。</p> <p class="ql-block"> 這條不到7公里的徒步線路,我們一行走走停停、歇歇看看,耗了六個小時。這時,想起了一位智者多年前給我說過的一句話:“人生路上處處皆風(fēng)景,別忘了停下來,感受生活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