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埃菲爾鐵塔鐵塔上看到世界著名高層的展示(<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OTQ3MzQ1NA==&mid=2247500646&idx=1&sn=1f565b02d18602b1ecccefaf8ee6f31f&scene=21#wechat_redirect" target="_blank">人在旅途(2024歐洲行)--之四,埃菲爾鐵塔</a>),忽然想起來,專程去登埃菲爾鐵塔,為啥近在咫尺的上海之巔卻一直沒列入行程計劃?</p> <p class="ql-block">上海中心大廈,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高樓,632米,僅次于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它的118層觀光廳是國內(nèi)普通游人可以到達的最高室內(nèi)位置——海拔546米,可360度俯瞰上海全景。</p> <p class="ql-block">(上圖來自網(wǎng)絡(luò),侵刪)</p><p class="ql-block">一念花開。</p><p class="ql-block">自8月底回國后,九月、十月便兩度來到上海中心打卡。</p> <p class="ql-block">九月底那次,本來想到上海中心大廈的云中酒店——上海中心J酒店(在大廈的86-98層)住一晚,一查價格,祥云大床、凌空客房等基礎(chǔ)房型都是五、六千/每晚(更不要說云端套房之類的得2W左右了),要是那天恰好多云……落地窗看上海夜景豈不是會看個寂寞?(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畢竟這價格不是工薪階層的我可以無視的……)</p><p class="ql-block">因而第一次與它的親密接觸是:外灘遠眺、免費的朵云書院閑逛、朵云書院咖啡吧小憩。</p><p class="ql-block">那晚微雨濃云,在外灘看它,果然云遮霧罩,云之下,它與周邊等高,甚至看上去都沒有東方明珠高了,云飄過去的一瞬間,樓頂?shù)臐L動電子屏“歡迎你”幾個字在空中輕拂又隱退了。</p> <p class="ql-block">朵云書院在上海中心的52層,免費進入,掃碼預(yù)約控制人流量,可能因為去的那天是周中,又下著小雨,像我這般有閑、沒錢、純粹想蹭個免費的高空看上海的人并不那么的多,現(xiàn)場掃碼、絲滑入場。</p> <p class="ql-block">實體書我還是每年會買的,但朵云書院所售書的風(fēng)格確實與我的喜好不太匹配,轉(zhuǎn)了一圈,沒有心儀的。</p><p class="ql-block">本來想買一本書,順便敲個章算打卡記錄的,居然沒有找到想要的書,退而求其次,想找個明信片、書簽來替代的,竟然這些也都沒有。</p><p class="ql-block">不明白是我的落伍,這些傳統(tǒng)的東東已被淘汰,還是朵云分明是做網(wǎng)紅打卡地更甚于書店功能的,卻在這種旅行紀(jì)念品上開發(fā)不夠(我在凱旋門頂?shù)募o(jì)念品商店倒是買到書簽的,想來落伍也沒落太遠吧)。</p> <p class="ql-block">在朵云沒拍視頻。</p><p class="ql-block">近期在學(xué)“豆包”的應(yīng)用,用它的Ai生圖中的“照片動起來”功能,練習(xí)把在朵云拍的三張照片生成了視頻(豆包是每張照片生成一段視頻,很短,4秒,不符合公眾號8秒以上才能上傳的要求,就把這三段在手機中組合拼接在一起了)。</p> <p class="ql-block">去52層主要的目的本來是為了看外景,但朵云的書架部分是遠離建筑外緣觀景區(qū)的,想臨窗,至少買杯咖啡才能進去那片空間。</p> <p class="ql-block">在咖啡吧排隊中,發(fā)現(xiàn)櫥柜上擺放的恰好是一個對我而言重要的日期,就拍了它家的柜臺。</p><p class="ql-block">一杯咖啡、一杯茶、一塊小蛋糕,倆人在半空閑坐一下午的價格是145元。</p> <p class="ql-block">記得還是二十幾年前帶兒子、侄女登上東方明珠時俯看過黃浦江,那時還沒學(xué)攝影,現(xiàn)在再來半空——這個位置的高度正好與東方明珠的觀光廊相當(dāng)(第二個球底部),這次閑坐就試著用無人機視角,看了右側(cè)(西側(cè)的、朵云書院咖啡屋窗外可視范圍的)的江、船與屋頂。</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來,是孩子們回國,他們說想到中國最高的建筑去看看,就這樣,十月底又跟著他們來上海中心逛了一圈。</p><p class="ql-block">出了地鐵,在路口仰視陸家嘴“廚房三件套”,還真是挺震撼的。</p><p class="ql-block">度娘說的:上海浦東陸家嘴廚房三件套是由492米高的上海環(huán)球金融中心、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廈、632米高的上海中心大廈組成。這三座浦東陸家嘴頗有代表性的建筑被戲稱為“廚房三件套”,分別被形象地稱為開瓶器、注射器、打蛋器。</p> <p class="ql-block">售票處,兩種方案有點糾結(jié),一種是直達118層觀光廳的,180元/人,另一種是可達126層的,260元/人,126層是更高,但它當(dāng)天并不開放可看到外面的區(qū)域(全透明懸空觀景平臺部分),主要是展示大國重器——1000噸的阻尼器。</p> <p class="ql-block">好吧,相信大國重器是值80元票價的。畢竟這是一個重達1000噸的阻尼器,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阻尼器。</p> <p class="ql-block">登頂?shù)碾娞菔鞘澜缟献羁斓氖覂?nèi)電梯,每秒18米,電梯快且平穩(wěn)且沒有耳壓增大的不適感,不到一分鐘,我們已抵達云端了——546米。</p><p class="ql-block">確實546米(118層觀光廳)與239米(52層的朵云書院所在的高度)的視角還是截然不同的。</p><p class="ql-block">選了看夕陽的時分去的,最佳拍攝點早被占領(lǐng)了,而且,沒有鏡頭濾鏡,隔著雙層玻璃,我的拍攝技術(shù)確實是遇到了盲點了。</p><p class="ql-block">還是用眼看吧,跟隨了自己幾十年的“眼睛”這個“精密儀器”可比操控相機嫻熟多了,在這個除了坐飛機外所能到達的高空,看黃浦江東西兩岸,那些熟悉的建筑都在腳下了,感覺還是很奇妙的。</p><p class="ql-block">看到“開瓶器”、“注射器”的樓頂,看到南浦大橋、盧浦大橋、楊浦大橋、世博園中國館、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萬國建筑群、外白渡橋、碼頭,看到東方明珠像一串糖葫蘆,看上海的天際線,看夕陽西下時城市像沐浴在金光中。</p><p class="ql-block">囫圇拍了幾張。</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電梯到125層,步行至126層。632藝術(shù)空間,632米,巔峰。</p> <p class="ql-block">鼎鼎大名的阻尼器,它在哪兒?是這個眼睛形狀的東東?</p> <p class="ql-block">哦,不是!在工作人員指點下才知道,巨型的圓環(huán)型下沉空間里,黑咕咕咚的那個大廂體才是它了,十二根鋼纜懸吊著它。鋼纜并沒有我相像中那樣粗如兒臂,看上去也就和家用搟面杖差不多直徑,觀感是“它這么細怎么吊得起達大廈重量0.118%的、1000噸重的阻尼器的”。</p> <p class="ql-block">它的頂板上,一尊雕塑,稱“上?;垩邸保拿Q設(shè)計靈感來源于中國神話《山海經(jīng)》中的燭龍之眼,象征著掌控四季和晝夜的神力,當(dāng)燭龍之眼睜開,天地間將是一片光明。</p> <p class="ql-block">繞著圓環(huán)形走廊看了一圈阻尼器,其實真沒啥可看的,根本看不到它本體,更看不到我以為的它如何晃動以平衡大樓風(fēng)中振動的樣子。</p><p class="ql-block">表演開始了,激光跳動著斑斕的光影,投射在周圍的墻體、上?;垩凵稀?lt;/p><p class="ql-block">光影講述著遠古的某種圖騰、生生不息的春之光。</p> <p class="ql-block">我沒看懂它,這個632藝術(shù)中心,這個號稱震撼的演繹,感覺并不比在其他舞臺、演出中看到的更高端。</p><p class="ql-block">甚至我都覺得它是不是有點錯誤理解了游客的心理——絕大多數(shù)愿意多付80元電梯費來到這個空間的游客,是沖著阻尼器來的,在上、下行的電梯中,在排隊等待的過程中,周圍的人都是相同的評價,這個藝術(shù)表演實在是與預(yù)期相差甚遠。</p><p class="ql-block">我想,如果它做成阻尼器工作原理的科普投影光影、做成游客可模擬的感覺模型、做成歷史上在臺風(fēng)時阻尼器工作的真實記錄、做成阻尼器之所以能夠得上“大國重器”這個稱號的科學(xué)道理展示,可能真的會名符其實的帶來震撼的感受吧。</p><p class="ql-block">上這個126層,我分明是更上了N層樓,感覺卻是掉落了N層樓深的坑。</p><p class="ql-block">(我甚至真的很希望后來的游客能因為我的描述而避開這個坑,不必多花這個80元錢票價,當(dāng)然,土豪請隨意,對它這個藝術(shù)形式情有獨鐘者請隨意)</p><p class="ql-block">從“坑”里出來回到118層,天邊的霞光已隱入了夜幕,兩岸的燈漸次亮了,沒拍出想像中的璀璨,也因為預(yù)約了“新榮記”7點的桌,還得乘地鐵、過江,那就撤吧!</p> <p class="ql-block">其實也并不完全是因為看阻尼器有點失望帶來的意難平,可能內(nèi)心更感慨的是,無論登上怎樣的“巔”,下一步終究是“下降”吧。</p><p class="ql-block">所以,更美好的感受永遠是在向巔峰進發(fā)的過程中,充滿期待,充滿希望,充滿向往。</p><p class="ql-block">人生不也如此嗎。</p> <p class="ql-block">再見,上海之巔</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nNz9faaRoFPQvpkUWnosW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