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娥仙嶺_凝固在卡斯特褶鄒中的南國畫卷</p> 在海南島西部腹地,當(dāng)東方的椰林濤聲與昌江的木棉紅霞相遇時,一座由大地精心雕琢的山水盆景悄然舒展開來。 <p class="ql-block">娥仙嶺如同一位沉默的巨人,將昌化江攬入懷中。層巒疊嶂的山峰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石灰?guī)r在億萬年的雨水雕琢下,幻化成千姿百態(tài)的翡翠屏風(fēng)。</p> 陽光下的石峰像是被浸染的丹青。又如同仙人遺落的筆架,在熱帶陽光的映照下,折射出喀斯特地貌所特有的神秘色彩。 <p class="ql-block">這里就是人們俗稱的“海南小桂林”之所在。"小桂林"的雅號暗藏玄機,她不同于漓江的煙雨朦朧,娥仙嶺的山水自帶瓊州特有的熾烈。</p> 陡峭的山巖上,長滿了形形色色的熱帶雨林植物。原始密林之中,深藏著各種飛禽走獸等野生動物。 雨季時地下河從溶洞奔涌而出,在石臼潭激起雪白水花;旱季潭水又魔術(shù)般隱入地底,露出布滿蕨類化石的河床。 2025年的早春2月,我們泛舟在昌江之上,欣賞著這獨具特色的海南風(fēng)光,徜徉在山水之間。 品味著喀斯特地貌這鬼斧神工與黎鄉(xiāng)人文的千年積淀所交織成的一首純天然的詩篇,真的是即興奮不已,又感慨萬千。 游歷了海南小桂林,我們又驅(qū)車沿著千回百轉(zhuǎn)的山路,前去鵝仙嶺的最美篇章——皇帝洞和“十里畫廊”探幽。 藏身于王下鄉(xiāng)牙迫村的皇帝洞,是造物主留給人類的時光膠囊。 沿著先民踩出的石徑攀登而上,會遇見高懸于半山之中天然洞門。 洞口形似雄獅張口長嘯,洞內(nèi)石筍林立,鐘乳垂懸。最奇者當(dāng)屬洞廳中央的天然寶座:一塊形似太師椅的巨石端坐高臺,兩側(cè)石柱如侍衛(wèi)肅立,頂部鐘乳恰似華蓋低垂,儼然如上古帝王的朝堂。 洞外數(shù)株木棉樹凌空怒放,猩紅的花朵與灰褐巖壁形成強烈對比,山腳下蜿蜒的昌化江,猶如一條巨龍盤桓在群山之間。 <p class="ql-block">昌化江以水為刃,在娥仙嶺的石灰?guī)r山體上刻出一道深邃的峽谷。</p> 峭壁如削,高逾百米,灰白色的巖面上斑駁的紋路仿佛一幅未完成的壁畫——這里就是十里畫廊:那是億萬年間的風(fēng)雨與流水共同繪制的杰作。 乘車沿昌化江岸邊,順九曲十八彎的山路盤桓而下,兩岸山崖如屏風(fēng)次第展開:有的似群象飲水,有的若神女垂眸,更有嶙峋怪石在晨霧中若隱若現(xiàn),恍若仙人遺落的棋子。 在這春日里,木棉花如星火燎原,將灰白的崖壁染上了點點朱紅,與碧綠的江水、蒼翠的雨林共同構(gòu)成黎族傳說中“三色錦”的奇幻景象。 <p class="ql-block">村民說娥仙嶺得名于曾在此修煉的白鵝仙子,如今她的羽衣化作了山間云絮,銀鈴般的笑聲變成了叮咚泉水。</p> 這或許就是喀斯特地貌最神奇的魔法——將神話與地質(zhì)年輪,都凝固在這永恒的山水畫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