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馬哥組隊????準備11–12天的希夏邦馬穿越。在國慶節(jié)的檔期。</p><p class="ql-block">看過攻略和有關(guān)的戶外帖子,心里不免忐忑 : 這將會是我人生的新高度,也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畢竟之前上過幾次5200-5400的高度,還是多日徒步適應(yīng)后的海拔高度,并且是上去立即就去下去的短暫停留。</p><p class="ql-block">我作好準備 : 1 提前一周戒酒。</p><p class="ql-block">2:準備好高反藥:(我是敏感體質(zhì),會高反),…………</p><p class="ql-block">3:國慶期間的希夏邦馬峰,大概率會下雪,所以按冬季的裝備出行?!?這也將會是我單次出行的最長時間,最長距離,最高海拔的徒步,所以帶得裝備也是最重的一次,55斤(從家里出發(fā)的重量,沒含水及拉薩的補給)……</p><p class="ql-block">4:提前出發(fā),適應(yīng)高反(定得是→20號集結(jié) 日喀則)我17號就從 南昌→??重慶→??拉薩,與 馬哥夫妻????????匯合→木槿客棧13308909821</p><p class="ql-block">這天是中秋節(jié),晚上和馬哥夫妻倆在布達拉宮廣場的附近吃飯,吃月餅??</p> <p class="ql-block">2024 09 18</p><p class="ql-block">又一次 一個人在拉薩逛了一天: 小昭寺→八廓街→博物館(918抗戰(zhàn)紀念展)→羅布林卡→龍王潭公園看跳鍋莊舞</p><p class="ql-block">玉百合?? 可可?? 與當天匯合</p> <p class="ql-block">2024 0919</p><p class="ql-block">站在木槿客棧的頂樓=3樓,是一個大平臺,可以洗衣服 嗮衣服。屬于城關(guān)區(qū),城中村,屋頂后眺得見 色拉寺。</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再次騎個自行車 去了 色拉寺。</p> <p class="ql-block">11:00,客棧出門→2塊錢的公交車上車→拉薩火車站→日喀則(16:00)</p><p class="ql-block">住:湘巴福家酒店13889019566(沒有洗衣 涼衣的標間,所以不推薦★我們戶外人,需要洗換衣物,涼嗮的空間或場地)</p><p class="ql-block">晚上21:00匯合 黃山石頭+黃山超越,毛家飯店吃飯 吃紅燒肉??</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0</p><p class="ql-block">早上8:30出發(fā)。定日的司機 : 仁欽18208072300(一個值得推薦的 扎長發(fā)辮子的 藏族漢子。我們中午路邊吃飯時,可可??忘了一個保溫杯在飯店,他回頭開了30-40來分鐘取回的 ),一部7座車+改裝了置物架,我們7人+7個重裝包,塞得滿滿當當?shù)摹烦逃?00多公里。車費2000元。</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當天 路控 → 路遇11世班禪車隊,他們?nèi)什R。所有的車都得 停 或避讓。等他們的車隊走后才可以走,導致下午16:40才落地→登山起點。</span></p><p class="ql-block">★ 我們不到 <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聶拉木</span>(如果南北穿越的起點就得到),直接到徒步起點:<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佩估錯</span>?!覀冏叩氖侵匮b北穿南的線路 (徒步起點 離聶拉木縣有140公里左右)</p> <p class="ql-block">一片廣褒的平坦的戈壁,草地 稀稀拉拉東一簇 西一簇,綠色與裸露的土黃色編織成一幅大大的床單,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像是在床單上開了一條拉鏈,直通天際。</p><p class="ql-block">不時地有牛群,羊群,在路的這邊遷徙到那邊,造成堵路,便也是一道風景……</p><p class="ql-block">馬路的右邊???? 天際線邊是一線蔚藍色=佩古錯,接天連地。(佩枯錯是珠峰保護區(qū)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坐落在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之間)</p><p class="ql-block">我們的車是往吉隆縣方向開的。在一個叫:布拉曲橋 的位置=路邊佇立著一個標識牌,車就左拐進了草地(說是草地,其實是沙地,路上有許多車轍,都是載著徒步者開進來的車) 沒有標準的線路,都是按著下載的軌跡方向開的。車在草甸上開了4-5公里的樣子,在一個沙地停下來,我們整理包17:00出發(fā)了…海拔4600…</p> <p class="ql-block">走了半個小時17:30,下雨了,雨倒是不大,稀稀拉拉的,我們都沒拿雨衣出來。看天氣預報,聶拉木(海拔3800)天天是下雨,并且持續(xù)到以后都是下雨,低海拔的城市里下雨,上面的山上便是在下雪???</p><p class="ql-block">馬哥走在前面,說11點鐘方向,有雪山???,像是 岡仁波齊峰 傲然聳立</p> <p class="ql-block">一覽無余的 沙草坡地,平緩,廣闊,草原行進,沒設(shè)定固定線路,我們 傘型 隊形向前走。</p><p class="ql-block">天色漸漸暗淡,馬哥傳來信息:(全靠喊,全員均未帶通訊設(shè)備,說是各人確保在視線范圍即可),路上看到水源就是營地。于是我們折還,大家在一起扎營,度過<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一個夜晚,海拔4800,運動2小時 走了4公里。</span>––––我們都這樣子想:適應(yīng)高反,(攻略上 有的人第一天就上到5700的 崗布冰川營地,有到崗彭慶5400的雪山營地)</p><p class="ql-block">馬哥馬嫂夫妻倆合帳。其他人員獨立帳篷,獨立食物=我們7個人=6頂帳篷。</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1</p><p class="ql-block">吃罷早餐,收拾帳篷,8:30出發(fā)。今天的路程是朝著右邊的 崗彭慶雪山 往上爬……</p><p class="ql-block">越是接近雪山,由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雪水融化的滋養(yǎng),腳下的</span>草甸愈加豐茂。穿過幾個無人,無牛??羊??的牧場。</p><p class="ql-block">一小時后9:30,路上突然下起了冰雹,冷冽的寒風也隨之襲來。冰雹夾雜著風暴吹打到臉上,冷的生痛……我們都停下來,加穿了衣+褲 和 雨衣,頂著風雪<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前方的坡地進發(fā),緩緩地拔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冰雹</span>又轉(zhuǎn)為雪粒子……到10:30左右就停了。太陽當空照,上面的雪山對我笑,背后的佩古錯一往情深的蔚藍。熱→得脫衣,又折騰一回。</p> <p class="ql-block">走了3公里,我們轉(zhuǎn)過一個小山包,到了一個標準的牧場,也是一個5星營地 = 離雪山最近,雪山融化,水質(zhì)清澈,在草甸間肆意歡唱。牧場中間 用碎石圍起大大的一圈圍欄,應(yīng)該是培育小羊羔們的圈舍。 三塊大石頭的火臺=用火的痕跡。</p><p class="ql-block">就休息時,嗮嗮帳篷+睡袋=晝夜溫差大,帳篷里有水氣,凝露多。路餐后就是上大坡……</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坡,直挺挺插入云霄,沒有迂回。無法變通。這里的梁=橫亙在前,本以為努力地,慢慢地竭力往上爬,上去就勝利了? 實際上這里的山地結(jié)構(gòu)有別: ta是一層接一層的→就是說,爬完了這坡,原以為就是另外一個天地,另外一片景象,哪知道是一個相對平緩的臺地,而臺地上方又是一道山梁,像 臺階一樣一樣的,一級又一級,無休無止。讓人崩潰的是:總以為爬完上面那坡,總算是完成吧!??!非也,那只是其中一級而已??,而人的意志就這樣子:一級一級被ta崩塌了……隊伍也拉長了……</p><p class="ql-block">前面只有崗彭慶雪山高高在上,單一的畫面,后面的景色卻是無比的美麗,廣闊的綠草甸,碧波如海的佩估湖,藍藍的天空我們走走就回頭看??,頭2天的行程里任何時刻,任何地界,回頭便是這一覽無余的畫面,電視保護屏……</p> <p class="ql-block">14:00的坡地 碎石間,海拔在5400,上面還是一望無際直入天邊的碎石坡。太陽正盛,背包正沉……馬哥看到身邊有幾個大水坑,便通知說:扎營,不走了? 這坡也確實太難爬了,天又熱,淌汗……</p><p class="ql-block">要知道這里是晚上8點天都未黑的藏區(qū),此時的天氣又好? 15:00不到就扎營,可見體能的消耗 和 山坡的難爬程度……一公里要一個多小時……</p><p class="ql-block">今天8:30–15:00 爬升600米,5小時走了6公里→崗彭慶西營地。</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2</p><p class="ql-block">臨晨6點左右 被尿憋醒了,拉開帳篷一看,大雪已改變了天和地→高原的雪,才是真正的 潤物細無聲。白茫茫的一片,朦朧混沌……</p><p class="ql-block">完了,出狀況了→_→??尿不出來??,怎么回事呀? 我嚇到了??,怎么努力,怎么用勁,各自姿勢,都尿不出,一滴都出不了,尿意有但不是特別激烈→我胡思亂想起來(之前有過腎結(jié)石,去醫(yī)院全部排光治好了,單位每年都體檢,一切正常,這癥狀不像是 腎結(jié)石引起的),我不敢喝水,怕更是積水而排不出去,進帳吃了高反藥→ 泡騰片+高原適,奈著性子等 ~反復~出帳篷 努力地排尿,努力地憋勁,往往只有一小滴??一小滴??,看著其他人 都在帳篷里沒動靜……,我也不好打擾也不好說……</p><p class="ql-block">不敢煮早餐了,不知所措了……反復出帳篷努力試著排尿……逼不得已了,我得告知領(lǐng)隊=馬哥???? 沮喪地說:馬哥 我出狀況了,我尿不出了……馬哥也著急起來,叫玉百合 給我喝熱水,又從黃山石頭那 拿來了高反的利尿的藥,沒辦法,我只得又吃了。馬哥說:實在不行 就下撤,我們一起陪你……寬慰我的同時,我也感到壓力,有什么辦法呢?……</p><p class="ql-block">直到9:30還沒有什么氣色 多多次努力,有時排出一丟丟?? 我默默地 跟隨大家的節(jié)奏收拾好裝備,默默地準備試著走走看,擔心 害怕,比背包??重,比雪蓋著的,腳下的石頭路,更緊張更有壓力,坡度得險要,道路的艱難,都算不得什了…………</p> <p class="ql-block">10:20出發(fā)了,我跟在隊伍后面,慢慢地踩著他們的腳印??往上爬,馬哥再次叮囑我說,有情況及時說,你試試看,不行就全部下撤……</p><p class="ql-block"> 走了約半小時,仿佛走開了,有了尿意,撒了一小泡,人也輕松了,漸漸恢復了狀態(tài),再走了10多分鐘的樣子,便意尿意一起俱來,肚子漲疼了=徹底打開了封印:我躲在一大石頭后面=大小俱下。爽哦,爽得我都快哭了?。。∪玑屩刎???</p><p class="ql-block">我快步上前,趕上行進的節(jié)奏,大聲地,痛快地氣告訴伙伴們,我恢復了,正常了,我好了……看得出大家一致地如釋重負???</p><p class="ql-block">13:30休整,大家圍座在一起,目前海拔5700 ,按軌跡方向,不再提升高度了,接下來就是踏雪橫切––保持在這高度的水平線上,一路橫切,繞著崗彭慶雪山走……</p> <p class="ql-block">午間的陽光??犀利,太陽映在雪面,反射弧強烈的射到臉上,早上由于出狀況,這些身外事均末放心上,帶了眼鏡,臉卻沒包住。= 也憋得慌,本身海拔就高,呼吸不暢,背包且重,步履維艱。結(jié)果今天就嗮傷了臉,包括,馬哥,石頭,穿越,我們4個男的都嗮傷了……</p><p class="ql-block">走走歇歇……</p><p class="ql-block">風馬旗都被大雪覆蓋著,貼伏在石頭上……像朝圣者,虔誠地匍匐在雪山大地。</p> <p class="ql-block">17:30扎營在崗彭慶雪山西部下面的一個雪坡地,茫茫四野 全被雪蓋,挖雪化水,臥冰飲雪……</p><p class="ql-block">(所有的節(jié)奏全被打亂了,原本今天計劃營地是5400的拉措營地,力竭,走不到了,一切隨遇而安,按需調(diào)整)</p><p class="ql-block">晚上泡了一杯茶……非常棒,5700的雪水煮茶……</p><p class="ql-block">今天10:20--17:30,海拔提升300,走了4公里。</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3</p><p class="ql-block">我和石頭,玉百合,3頂帳篷扎在一塊兒,馬哥他們3頂帳篷離我們有10多米。</p><p class="ql-block">早上→ 馬哥也出了狀況,同我一樣的 尿不出??,說是從半夜開始,進進出出帳篷,想尿又尿不出?? 憋的半宿沒睡,身心不安。好在有我的前車之鑒……吃過石頭給的藥??后 就希望通過熱身后會有改善……</p><p class="ql-block">9:40,吃罷早餐+收拾好帳篷=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沿著崗彭慶雪山5700海拔的水平 腰 線,按“C”字形走……</p><p class="ql-block">約一小時左右的跋涉,馬哥也徹底通暢了,如負重釋。這種的精神壓力和身心的釋放,如同重刑,S刑犯,被大赦? 在旅途當中,特別是這種荒野的無人區(qū),只有親身感受過的人才更懂??,我也找不到言語和詞匯來表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繞過埡口,豁然開朗</span>,眼前不再是單一的崗彭慶雪山,灰蒙蒙的曠野,大地鋪著銀色,起伏連綿的山體,鑲嵌著多個海子,我們一行人走著,前面沒有任何的腳印??,我們就是開拓者!</p><p class="ql-block">11:50我們下面100米的雪地上 有一頂黃色的隧道帳篷,石頭下去查看,沒有發(fā)現(xiàn)人和其他物件。估計是被人遺棄的。</p> <p class="ql-block">12:20下坡,海拔降低,在山體邊上一個像綠松石般的海子坐落在一片銀色的世界=拉措。</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錯盆地5400,是傳統(tǒng)的營地,在兩山之間的草場。走近了看 拉措?yún)s是黑青色,四周一圈白白的雪,拉措不上凍,未被冰封住,有水溢出來,順著溝壑流向下游……(不上凍,是因為鈣化鹽堿,水是咸的?!覀儙Я诉^濾器,非必要是不喝不用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草地的顯眼處,一塊石頭上,放有一個全新的大氣罐,應(yīng)該是前行者留下來的,我撿起帶上了(我出發(fā)時是帶了2個大氣罐+1個小氣罐)</span></p> <p class="ql-block">走過草地,又開始拔高了,要回到5700的高地,在山谷的另一邊。重裝在石頭上穿越,其實累……</p><p class="ql-block">14:00又下雪了……一個梁一個梁地翻爬。15:00天氣很糟糕,風雪交加,很是迅猛,獵獵作響。特別是爬到梁上時 : 山谷間,溝壑間的大風一起襲來,我們加穿上衣褲+雨衣,也都瑟瑟發(fā)抖。</p><p class="ql-block">下面是一個深深的山谷,山谷前面又是一個大梁,大梁的前面→浮冰湖</p><p class="ql-block">山谷間,有幾座 黑色的帳房,多么希望是帳房哦,可以避風雪,可以御寒冷……馬哥 石頭 先行下去,沒有選擇的余地,沒有路跡,直接干下去 !!! 30分鐘下了300米,走到近前 這哪里是帳房屋舍哦,這是一塊塊的大石頭,房子樣大的石頭??,馬哥說:風雪太大,走不了了, 趕緊扎營。</p><p class="ql-block">16:00′我們略微找到一塊稍平一點的地面,就在雪上面(從昨天開始就是在雪地上扎的營,傾斜不平的地面,就趟些雪過去墊平),相互幫襯著,頂著風雪,扎好帳蓬,躲到里面,立即穿上羽絨衣+褲)</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5400的山谷里,風把雪都掃進來了。須臾之間,天地易裝,山河變色……</p><p class="ql-block">1<span style="font-size:18px;">9:30 雪停了 天也放晴了 </span>太陽像個頑皮的孩子,抹去了嚎哭的嘴臉,咧開嘴又燦爛地笑起來……</p><p class="ql-block">大地又變了一個顏色,又換了一個場景→太戲劇性了,一天四季啊?可是我們是 重裝呀,是在這5700的海拔經(jīng)緯線穿越呀,是在這石頭縫隙里跋涉呀?? 我們有意而來,現(xiàn)在卻是無心欣賞這美景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9:40--16:00啊,走了5.6公里</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4</p><p class="ql-block">早上 我是被悶醒的,帳篷全被雪蓋住了,只剩下一個約20公分的尖頂頂,晚上肯定又是大雪紛飛</p> <p class="ql-block">云雀在空中嘰嘰喳喳地叫著,我是百無聊賴,撒了些吃食在雪地上,呼叫TM來吃,TM卻一群群地從頭頂飛過,不領(lǐng)情不搭理……</p><p class="ql-block">雪還在下…雪地已超30公分厚了…</p><p class="ql-block">我們在帳篷里面相互問候,商量怎么辦 ? 馬哥和石頭,決定→ 不走了,在此地再龜縮一天,看看氣候變化。</p> <p class="ql-block">11:00雪停了,各自鉆出帳篷,伸伸胳膊揉揉腰腿,化雪吃飯。</p> <p class="ql-block">睡到15:30 拍視頻</p> <p class="ql-block">16:20 馬嫂在雪地里堆了,7個雪人</p> <p class="ql-block">17:20 又下雪了,于是,躲進帳篷,睜著眼冬眠。</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5</p><p class="ql-block">雪是沒有停的跡像,從睜開眼一直就徐徐地飄著。</p><p class="ql-block">在帳篷里面通報著各自信息: 天天下雪,前路不明,趟雪是走不遠的?,F(xiàn)在人的銳氣也散,食物消耗+裝備的匱乏已不允許我們再走下去了。</p><p class="ql-block">這地界離前面的一個下撤點,正常情況是有二天半路程20多公里,然而現(xiàn)在是大雪封路,看不清地面,沒有路跡,不清楚路況,<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現(xiàn)在是耗到了第5天,身心俱疲,所以一致同意 往回走 !!! 下撤 !!!</span></p><p class="ql-block">冒著風雪 收拾好物質(zhì)→11:00 出發(fā)→原路返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們卻被耗到了第5天,一致決定,下撤 !!!</span></p> <p class="ql-block">風雪不懂溫情,法海不懂愛戀。我們??再次爬升300米的大坡,趟著雪,一點一點地挪上去,在石縫里,踩穩(wěn)后才敢發(fā)力蹬一步,越往上,風越大,吹得人都難站穩(wěn)。大家伙都默默地攢勁往上爬,顧不得風雪的襲擊,衣物的濕漉……</p><p class="ql-block">可可??獨自開路時,發(fā)現(xiàn)了2條狼??,在不遠的地方,跟著她。她嚇得趕緊切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大家輪換著開路,踏著開路者的腳印,亦步亦趨</p> <p class="ql-block">照片顯示13:00 ,很是感慨這個場景的不容易,很想記錄住這些畫面! 又冷又累,虛弱的自說自話。我狠狠心,脫下已濕漉的尚有余溫的手套,拿出手機=每幅照片,每個視頻都彌足珍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小時后,爬升到了大梁上,又可以看到之前走過的 拉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4:20雪停了,我們停下來,吃了點路餐,商量怎么走→ 不再走之前的路,因為下300米 到 拉措5400的海拔后 ,又??再爬升300米的坡都,在繞到山的那邊,而后才一路下山。我們沒有這個體能了,所以一致決定→沿著 拉措 的出水口的溝壑處走,路況是往下的,原野,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山谷里的雪就更深,深可末膝,完全沒有路跡,一點一點地挪,深一腳淺一腳地探……</p> <p class="ql-block">16:30 走下亂石積雪的坡后,便是寬闊的河灘地,水依然在石縫中嘩嘩地流淌,裸露的大些的石頭上,開滿了雪花??一簇簇地,散落在河灘的石頭上。河邊上應(yīng)該是草地,積雪卻超過30公分以上 !</p><p class="ql-block">雪又開始飄落下來,風也跟著就來了。就地扎營,把雪壓一壓,用雪填平地面的坑???,躲進帳篷,慘淡經(jīng)營又一晚……</p> <p class="ql-block">2024 09 26</p><p class="ql-block">早上8:00多雪還在下,抹平上昨夜營地的腳印。到9:00,才漸漸地停了,9:30出發(fā),沿著河灘往下走……</p><p class="ql-block">走出一個漢闕般的山口,往左切到靠近軌跡線的路上去 →眼前便可以看到 蔚藍的佩古錯,大地平緩,雪積的不厚,屬于山的南邊,向陽面→草地結(jié)冰上凍了,好走多了……</p><p class="ql-block">實際上我們就是繞著 崗彭慶雪山走的,在ta的山腳下的草甸間(進山如果走這線路進來,會輕松許多,不至于爬升那么多,從4800-5700,直線上升到崗彭慶雪山的腰線。而這線路會繞點路,但海拔是4800-5400的拉措。緩坡,風景也更美,視野更開闊。</p> <p class="ql-block">11:30 我們在5000的海拔,雪地與草地的結(jié)合面, 看到那2只狼??,在崗彭慶雪山的腰線,一前一后的奔跑著,就是我們之前走過的路,現(xiàn)在離我們一公里的區(qū)域。懷疑,是不是從下雪那天就開始一直尾隨著我們,躲在我們附近注視著我們,等到我們力竭無力反抗時,Ta們才會發(fā)起攻擊=細思極恐。</p> <p class="ql-block">隨著海拔的降低,5000以下就沒有雪了,雪水在草甸間隙流淌著,清澈。青綠。</p><p class="ql-block">翻過幾個無人的草場,在12:30的時候,眼前的草場有牛,山頂?shù)默斈岫焉嫌酗L瑪旗在飄揚,有了人氣……</p><p class="ql-block">牛倌 聽不懂普通話 ,我們給了些糖果零食給他,猜他們是 被牧場主顧來的牛倌,因為這里是最接近雪山的牧場,環(huán)境更艱苦些。沒有帳房沒有鐵絲網(wǎng),是散養(yǎng)牧場……</p><p class="ql-block">看見前方,有車?? 白色的,我們奔著ta走去</p> <p class="ql-block">13:30 車旁邊,一對牧民夫婦在割草,50歲上下。割一種葉面帶刺的像薄荷葉子樣的草,他們聽不懂普通話,特別是女主人,自始至終沒抬起頭,沒說過一句話,一直在割草。只有他們的孩子,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邊和我們交流邊割草:馬哥上前與他聯(lián)系,說明來意,想雇他的車(他接受過教育,會開車,普通話+通曉一切的新事物)我們出價1000元的價格,讓他送我們到附近的村上去。</p><p class="ql-block">這小伙子是同意的?,在問過他父親后,就一切否決了,無論我們怎么說,他的答復是,爸爸不同意,沒辦法,不是錢的事……</p><p class="ql-block">馬哥和他交流了30分鐘,后來馬嫂又去央求他們 均被拒絕。最后就問他 還有什么辦法? 這孩子說,離著不遠,看??前面冒煙的地方,有個牧場,你們?nèi)ツ菃枂?,?yīng)該可以的? 我們悻悻而去。</p><p class="ql-block">離開時,我看見那個做父親的牧民,他神開雙手,吐著舌頭,彎下神子鞠躬作揖的樣子。我明白了→這是個 簡單的傳統(tǒng)的藏民,他沒有惡意。我們不能說他沒有幫助我們就說他不對? 只是他不懂這些,他更憨厚些罷了。他的目的是割草,任何事都不能改變他要做的事,無關(guān)錢財。他依然祝福我們。</p><p class="ql-block">我們告辭他們一家三口,去下一個牧場,一路上都惋惜,惋惜這些老牧民老藏民。★這也是傳統(tǒng)的藏民 或許有些少數(shù)民族的人 和 內(nèi)地人都區(qū)別,文明與教育的區(qū)別→ 我們是這樣子的方式: 年輕人或孩子們,他們接受過教育,就成為家里的柱石,有決策權(quán)的主導權(quán),是帶領(lǐng)家庭走向更豐富更精彩,更有發(fā)展的力量。從而推進了社會進步? 然而這戶人 不是這樣子的?……這種觀念,這個事例,我常常講給朋友們聽……</p> <p class="ql-block">我們尋著煙道,大約走了20多分鐘。在14:00,見兩個老牧民座地上,喝茶,烤火。扎西德勒→馬哥上前和他們講起來意 。</p><p class="ql-block">他們 哦呀 一聲就操辦起來,電話聯(lián)系了一部車,說是一小時內(nèi)就會到,500元錢。叫我們不用急,就座這里 喝喝茶,休息休息,等車來。</p><p class="ql-block">這地界有信號,馬哥也和 定日的司機:仁欽 聯(lián)系上了,叫他來接我們。</p><p class="ql-block">在等待的過程,我們拿出帳篷+睡袋,嗮嗮,這些天,所有裝備都潮濕得很! 環(huán)境惡劣,沒條件,也顧不上。就等著回到花花世界了,我們把用不上的路餐,吃食,氣罐,等等都留給他倆,更是為了感謝這倆個老牧民!一下子篝火旁的草地上就堆起一個小山包包的物資,大家也高興,牧民也高興,不停地叫我們喝茶說 哦呀哦呀扎西德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5:00 車來了, 一輛皮卡車,包放車斗里,人擠擠也就座下了</p><p class="ql-block">開過牧區(qū)草甸→上了鋪裝路→上了柏油馬路。</p><p class="ql-block">兩邊的草原上 有好幾群 野馬,→7匹狼8匹馬,馬大多是8匹為一個家族群</p> <p class="ql-block">15:40 到了夏噶村→聶拉木 波絨鄉(xiāng) 夏嘎村</p><p class="ql-block">波絨”系藏語,意為“堅山溝”。位于聶拉木縣的西北部135公里處。在通往吉隆縣的路上。</p><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藏區(qū)鄉(xiāng)村,組織上分配有高素質(zhì)的大學生村官和鄉(xiāng)領(lǐng)導。都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藏區(qū)孩子返鄉(xiāng),科學地提高藏區(qū)各項工作和生活? 他們組辦了一個救援隊和牧區(qū)管理隊,專門承接對外的服務(wù)。統(tǒng)一管理:派車,派人,統(tǒng)一價格,拒絕亂收費,拒絕牧民的無序競爭? 值得推廣????值得贊揚????(馬哥 和石頭 留了他們的聯(lián)系方式,并了解到,我們上山后,曾有6個隊伍上山,都陸續(xù)被迫下來,被大雪趕下來的,我們是在里面堅持的最久的一隊。他們接到的信息還陸續(xù)有隊伍到來,但看天氣一直到國慶節(jié)后都是大雪,他們已組織好了勸退和救援的各項工作)</p><p class="ql-block">吃飯→上車→當晚趕回日喀則。</p> <p class="ql-block">總結(jié):</p><p class="ql-block">★走長線 特別是超過10天的練路,不建議單兵作戰(zhàn),裝備+物資會消耗的更多,22或23組合,生活會輕松許多</p><p class="ql-block">★帶有步話機,或衛(wèi)星電話,保持聯(lián)系</p><p class="ql-block">★高原的伙食,一定得有蔬菜類型,長時間的徒步,營養(yǎng)一定是關(guān)鍵</p><p class="ql-block">★對高原反應(yīng)的狀況 不一而足:每個人可能不一樣,這條線是天天在5700左右的海拔行走,長時間生活在這高度,會有不同的癥狀,也許提前適應(yīng)在4000左右的海拔不夠的→_→我和馬哥 的狀況 可能是,年齡大了,前列腺在長時間的高原生活中,發(fā)生了腫脹堵塞了輸尿管,,喝水,吃藥不置可否,但等 運動開了,全部熱身后才有緩解,讀者可借鑒……</p><p class="ql-block">★不一定在軌跡線上 但一定得在視線范圍內(nèi),統(tǒng)一軌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