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6日, 正是早春,去了趟義烏大寒尖景區(qū)。那是個陰天,得永義公路之便利,從永城城北出發(fā),半個多小時就到義烏羊印村。再從羊印村村口左拐,不一會兒就到了大寒尖景區(qū)入口。一看到進口處,心里不禁暗暗贊嘆,哇,這么氣派的進山口,好漂亮?。?l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下了車,抬頭仰望,那塊有心心相連造型的招牌廣告,率先映入眼簾。“我在大寒尖等你”七個白色大字,傳遞著誠心和暖意,一種親近感悄悄襲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登上入口廣場,便見左邊是景區(qū)的商業(yè)用房,開有寒山驛站,一打聽,得知樓上住宿尚未開放,樓下私房餐廳已可就餐。這是一個裝潢精致的民宿,樓上露臺的星空活動房很是顯眼?;蛟S是為了能調(diào)和眾口,體現(xiàn)驛站的包容性,一樓店外可炒粉干,還有方便面出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右邊山色如黛,高高的山崖上鐫刻著“天龍山”三個紅色大字,下面展塑著一條長長的金色臥龍,栩栩如生,仿佛能喚風喚雨的蛟龍被乖乖馴服,印證著天龍山所名不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墻上掛著紅色標語營造出一種浪漫情調(diào)和人文觀感,盡管大寒尖張開雙臂迎接每一個四方來客,但要征服高達海拔925米的大寒尖,也并非人人皆可服任,對于老年朋友來說,只體驗一段拾階而上的山澗情趣,盡情呼吸山風帶來的鮮氧空氣,也是一種難得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蓄滿綠瑩瑩泉水的龍?zhí)叮懊婢褪且坏烙小耙环虍旉P,萬夫莫開”氣勢的高大石城墻。這就是羊印古關隘,至今仍威嚴地扼住通往大寒尖的山谷。</p> <p class="ql-block"> 古關隘建成距今已有160多年,據(jù)記載是為抵御太平軍(民間稱長毛)襲擾而建的。當時隘口門洞是有大門的,猜想是若遇太平軍下鄉(xiāng)搶掠,村民們就逃到這個隘里,把門一關,太平軍就進不來了。村民們帶上糧食,在里面的大山里生火做飯,也可以安穩(wěn)地生活一段時間。至于這個關隘是不是真正發(fā)揮過作用,也沒看到資料介紹。</p> <p class="ql-block"> 關隘的頂部也保存完好,在這里可一覽下面的景區(qū)入口風景。</p> <p class="ql-block"> 石塊堆砌的石階透出歷史的滄桑感,遙想百多年前席卷江南的太平天國農(nóng)民起義運動,在反帝反封建、沖擊封建王朝統(tǒng)治基礎、構筑《天朝田畝》美好理想的同時,也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力造成了極大破壞,是非功過仍有待評說。羊印古關隘的存在,至少也證明了鄉(xiāng)村百姓對這場農(nóng)民起義運動的真實態(tài)度。當時要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建成這么一道厚實高大的關隘并非易事,估計是需要附近幾個村百姓合力修建,僅羊印一個村的村民恐難獨立完成。</p> <p class="ql-block"> 從關隘洞口往里走,寬敞又不高的石階一直通向大山深處。右邊是水聲潺潺的山溪水“嘩嘩”地流淌,一路歡歌一路相伴,悅耳的聲音聽得人如癡如醉,心曠神怡。耳聞這清澈的山水發(fā)出的聲音,那濺起的水花,仿佛能洗去人們身上的塵埃,凈化心靈,換來一身輕松。</p> <p class="ql-block"> 古人云:“智者樂山,仁者樂水”。盡管這里的山水僅僅是滄海一粟,但身臨其境,也能體會近山樂水所帶來的情趣。山徑峰回路轉(zhuǎn),水隨山轉(zhuǎn),可謂樂山與樂水均可兼得。在這里,是路就有水,有水能見山,山與水可萍水相逢。而在許多山道上,往往是有水溝卻無水流,若在氣喘吁吁揮汗如雨的登山途中,忽見前方有一處山泉掬手可飲,該會是多么地愜意?。?lt;/p> <p class="ql-block"> 由于前幾天下過大雨,大寒山里蓄足了水分,旱冬里叮叮咚咚的細小水流,此時已變成如萬馬奔騰的小河,水流沖破山石的阻擋,勢不回頭,一路勇往直前。大自然里最美妙動聽的聲音,莫過于這嘩嘩傾瀉下來的水流聲,雄渾而激越,悠揚且清心,與其相伴相行,讓老人們忘記了疲乏襲來,心情頓時松馳下來,感覺年輕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 昔日的古道長滿柴草,幾近荒廢。古人修建它,是為了上山砍柴干活方便省力一點,極少有人有閑心游山玩水。而今的山道是寬有三四尺,了無古道偪仄難行之感,曲徑通幽處,處處移步換景,美不勝收。在這山間石徑,人們可以從容地登山觀光,沉浸于大自然的懷抱之中,大口大口地吸氧,收獲放松與滿足。</p> <p class="ql-block"> 大寒尖頂峰是永義兩市的分界處,永康叫大寒山。登山永康從南坡上,義烏從北坡上,一路上風景各有不同。大寒尖這山名中有個“寒”字,加之山道位于大山的北面,似乎能透出幾分寒意??梢韵胂?,這條悠長的寒山谷道,總是在四季更替中變幻著風景:春天草木蔥蘢,初夏山花爛漫,深秋層林盡染,隆冬冰凌高掛。而在四季變換中,春夏之交的風景總是最誘人的,那是一個空氣中都彌漫著芬芳氣息的季節(jié)。由于尚處氣象意義上的冬天,山澗植物葉片還是呈草黃色的,但也不難察覺到,經(jīng)冬的蕭瑟景象正在漸漸退去,春天的綠意正在萌動。春近草木知,山里的一切都在復蘇,待到山花爛漫時重游大寒山,一定會有更好的觀感。</p> <p class="ql-block"> 廣場上的座椅虛位以待,為游客下山休憩、閑聊提供了方便之處。此時好好總結一下征服大寒山的體會,回憶大山里的所見所聞,收獲肯定是滿滿的。遺憾的,這次我們雖慕名而來,但看到綿延到山頂?shù)臒o數(shù)步臺階,只能做個“知難而退”的半途而廢者,好在也體驗了短短的一段登山旅途。登上高聳入云的大寒尖,親身體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似乎已與我們這些膝關節(jié)有些僵硬的老人無緣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風景如畫羊印村</span></p><p class="ql-block"> 在大寒尖山腳,有一個風景如畫的羊印村,它位于赤岸鎮(zhèn)政府駐地西南約4公里處。這村名有些令人費解。關于村名的來歷,傳說甚多。據(jù)《義烏縣志》載,“萊山側石上,有羊跡十余,如印泥中,深半寸許,故名羊印石,村落于此,因名羊印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年紀大的村民,對羊印村名的來歷,都能說出一些緣由。相傳羊印村很早以前是永康游溪坑柳姓一族住的,村名叫柳村。有一天夜里,柳姓太公在睡夢中見一牧童牽著羊到溪邊吃柳樹葉,不一會兒又來了一群羊,也大口大口啃溪邊的柳樹葉,眼看柳葉都要快啃光了,柳太公慌忙去趕羊,可是總趕不走。柳太公大呼來人,醒來時才知是一場大夢。第二天,柳太公把昨晚所夢原原本本地告訴他的子孫們,并說此夢是不祥之兆:羊吃柳葉,柳難成蔭。這時,有村民來報,村前那塊大巖石上,留著鮮明的羊腳印。柳太公更覺驚異,決定全族遷居。不久,柳姓一族便遷移了,這地盤后來由周姓人居住。周姓人定居后,人丁興旺,豐衣足食,不到10年,便成了有幾十戶人家的村子了。</p> <p class="ql-block"> 村民的房屋坐落于山壟外的平坦之地,一塊塊菜地把建筑參差分開,出門就可勞作,推門滿是可人的綠色,蔬菜水靈鮮嫩,可即采即下鍋。目睹愜意的鄉(xiāng)村生活,真讓城里人羨慕忌妒恨。</p> <p class="ql-block"> 這個老人在這塊大概七八平方米的地上種毛芋,下了兩種肥料,一種是復合肥,一種是發(fā)酵過的雞糞。他說如果踫到雨水調(diào)和的年份,可收毛芋七八十斤。自產(chǎn)自吃,夠一家人吃個爽了。</p> <p class="ql-block"> 百花尚凋零,唯有梅花迎著寒風昂然綻放,明媚艷麗的花枝映襯著鄉(xiāng)間小樓,春天的氣息撲面而來,風景這邊獨好。</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是省旅游特色村,建有記載民間故事和傳說的文化墻,形成從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內(nèi)的文化長廊。豐富的地方文脈氣象融入鄉(xiāng)村振興,青山綠水與村莊有機結合,舉目蔥翠、山水相依、阡陌交通、鳥語花香,是個能讓游客們感受一番農(nóng)家田園生活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位于金華、武義、永康三地交界之處,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背靠義烏第一高峰——大寒尖,山環(huán)水僥、茂林深竹的寂靜也賦予了它“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獨特意境。在這里,不僅可以感受到鄉(xiāng)村農(nóng)舍的獨特韻味,觀賞鄉(xiāng)村植物園中“閑花野草”“奇珍果園”“青山碧水”有機統(tǒng)一的獨特景致,還可以去體驗“渾水摸魚”“躬耕菜地”“開心農(nóng)場”“燒烤營地”“拓展基地”等鄉(xiāng)村娛樂項目的樂趣。</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有大寒尖景區(qū)及古城門、天龍瀑布、天龍古寺、養(yǎng)生坊等景區(qū)和設施。有餐飲13家、餐位上千個,民宿4家。山上種有楊梅400畝,是鄉(xiāng)村采摘游的佳處。</p> <p class="ql-block"> 羊印村有觀光木長廊,廊下從大寒尖下來的溪水緩緩流淌,清澈見底,人工種植的梅花林正在盛開,滿眼是鄉(xiāng)村田園風光。昔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農(nóng)民,如今也開始吃上了旅游飯。坐擁得天獨厚的大寒尖景區(qū)旅游資源和深厚的鄉(xiāng)村文化底蘊,羊印村的明天將更加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