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懷念母親,她的一生勤勞善良舐犢情深,她心中只有子女絲豪不考慮自己,她雖不識一字卻深諳中華文化的精髓,她常說:“為娘生養(yǎng)你們,不是要得到什么,是希望你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你們長大對社會有用了,為娘也就不枉費這一番心血了?!彼m然去世已53年了,但在最困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想辦法為我做的桑果<span style="font-size:15px;">(桑葚、桑椹)</span>餅,猶記心中終身未敢忘,五個桑果餅讓我走進了人生的第五個二十年的春秋。</p><p class="ql-block">1959年,國家經(jīng)歷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歷時三年,1962年才基本好轉(zhuǎn)。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受阻,人民生活處于困難。那年,剛栽插完水稻秧苗,整個春夏滴雨未下,稻田缺水,池塘干涸,旱地澆灌無水源,水井枯竭,人、畜飲水難,灌溉用水告急!生活用水告急!急得人們焦頭爛額。新中國剛成立,希望通過大躍進來迅速改變貧窮和落后的面貌,結果遭到了自然災害和貧窮的雙重襲擊,兩眼望著赤日炎炎干著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寄部隊二哥的照片,攝于1953年</span></p> <p class="ql-block">是年年底,國家為了適應文化教育發(fā)展,全縣范圍內(nèi)招收100名有文化的青年,通過初級速成師范短期教育,補充到全縣文教戰(zhàn)線,我幸運被錄取了。1960年初,第一次告別父母,步入縣城第二中學速成師范報到。學校宣告,速成師范學制一年,畢業(yè)后統(tǒng)一分配工作,屬于國家正式工作人員。入學后生活待遇和中學生一樣,學習和中學生各有分別。由于自然災害,各行各業(yè)全力支農(nóng),學校任務每次都是速成師范主要承擔,所謂文化學習基本落空,最后突擊學習教學大綱和漢語拼音,宣布提前半年畢業(yè)分配工作。規(guī)定一年的學習任務,半年宣告完成,我們走上了教學工作的崗位。</p><p class="ql-block">雖然學校待遇和在校中學生一樣,我們的年齡都比中學生大的多,同樣的食物供應中學生可能滿足,而我們就嚴重不足,加之重體力支農(nóng),與中學生同等的飯量明顯不夠吃。栽秧耙田,挑水抗旱,耕牛缺乏,經(jīng)常還要代替耕牛去勞動。挖地刨紅苕埂子,這是裁紅苕前期必須完成的體力勞動。紅苕的裁種,首先要把麥收土地刨松,再把土壘成約一尺高的苕埂,等待天下雨或人工挑水澆濕土埂,在埂子上裁插培育好紅苕秧苗,勞動量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說是讀書,根本就沒時間上課,下鄉(xiāng)支農(nóng)回到學校,還要承擔為學校菜地澆水與施肥。早晨起床,急忙搶到扁擔和糞桶,到學校旁邊的小河溝把水挑到學校倒入糞坑,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晚飯后,再將倒入糞坑的河水和糞水攪勻,挑到山上的菜地澆灌蔬菜,繁重的體力勞動,肚子餓得特別快,身體也不斷地消瘦。</p><p class="ql-block">星期天或晚上要用來補課,不放假也沒時間回家。學校到家僅30多里,有時放假,急忙趕回家看望父母,那時候的家可以說糧無一粒菜無一畦,用家徒四壁形容十分恰當。公社與公共食堂誕生,生產(chǎn)資料歸集體所有,生活集中在公共食堂,管理趨于軍事化。父母均喪失勞動能力,父親曾是養(yǎng)牛模范,生產(chǎn)隊繼續(xù)安排他養(yǎng)牛,母親年老無勞動能力,我上學后,到公共食堂打飯成了困難。隊長考慮我家實際,允許把每天的伙食標準退給父母,讓父母在家燒火做飯,不需要跑很遠的公共食堂去打飯。大食堂在自然災害時期,自身維系也是艱難度日,所謂的食堂飯菜,常常只是一鍋清湯寡水,能退給父母多少?但母親依然鼓勵我好好讀書。</p> <p class="ql-block">兄姐之家,家家都一樣。難得回一次家,兒子見到父母都是默默無語,暗暗許諾,努力學習。困難的歲月,越是努力學習,身體消耗就越大,何況當時只有15歲。媽媽見到我,總是背轉(zhuǎn)身獨自流淚,母子只能以無語相互安慰。一天,三姐來到學校,對我說:“兄弟,媽媽讓我給你帶點吃的來,要你好好保重身體?!被氐綄W校,打開包裹,只見是五塊黢黑的小圓餅,拿在鼻子前聞了聞,知道這是桑果,媽媽苦心制作的桑果餅。</p><p class="ql-block">桑果做餅,第一次見到,也是第一次吃到。公社化以前,媽媽在周圍鄰里的眼中,是出了名的養(yǎng)蠶能手,她養(yǎng)的蠶,繭子個頭大,蠶絲潔白,售賣都是賣出好價錢。我經(jīng)常幫媽媽到地里采桑葉,每次都要把樹上的桑果使勁搖落,才好爬上桑樹采桑葉,桑果太多會弄臟桑葉,蠶吃了會生病。有時采桑葉肚子餓了,也會摘個大的桑果吃,但并不像現(xiàn)在說得那樣神奇,桑果成了高檔營養(yǎng)品。桑果有白色、紅色,最多是黑色,熟透了的黑桑果晶瑩剔透,閃閃發(fā)亮很新鮮。桑樹下隨時都是落得滿地的桑果,從來沒有人家用桑果來烙餅,只是地里的野果而已。</p> <p class="ql-block">困難時期,媽媽也顧不了那么多,只希望讓兒子肚子填飽,撿回桑果烙成餅,為兒子做桑果餅。在當時的條件下,要做出這幾塊餅是非常不容易的。母親花甲年齡,養(yǎng)育兒女歷盡滄桑,比一般婦女要蒼老得很多,封建社會又把她的雙腳摧殘成疾,年齡愈老走路愈加困難。平時連走路都不方便,竟然還要拐著小腳,不停地埋頭彎腰從地下把那么多的桑果撿回來,曬干磨成粉做成餅,我的老媽媽是多么地堅韌不拔!</p><p class="ql-block">桑果受到污染會腐爛。撿回來的桑果必須馬上晾曬,如果遇到太陽不好,母親肯定會心急如焚!晾曬干燥后,必須及時用碓窩舂或石磨磨成粉,然后在鐵鍋上慢慢烙烤,心不能太急,燒火也不能太大,桑果糖分高,火大了會烙成糊餅,無法食用。做成桑果餅,那是要毅力、體力和耐力才可能完成的。吃到嘴里,不單是一塊野生的桑果餅,是媽媽母愛精神的傳承。</p><p class="ql-block">想給媽媽說,跪乳之恩反哺之情不敢絲毫忘情。兒子回想,最開心是1962年精簡下放回鄉(xiāng)支農(nóng),那時天天在媽媽身邊盡心服侍??墒?,第二年在你的動員下我又參軍了,參軍一去母子二人見面難。媽媽,我現(xiàn)在切菜比當年切得細,針線活長進也大,魚丸比當年做給父親吃的更好,工作上問心無愧,你的兒子沒有辜負你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寫作/二馬在途</p><p class="ql-block">圖片/二馬在途相冊</p><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6日于南京</p>